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军转之困(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9: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随着国家对军队建设要求的提高,部队结构发生变化,在历次裁军之后,大批部队军官回到地方,从事社会生产建设,形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地方的安置形势也在逐年改变,在安置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今天,我就目前的军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广大战友进行交流,也希望能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转业的概念和安置方法。我国部队军官退出现役,分配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参加工作或参加生产,一般叫转业,是一个国家军事干部从部队转向地方参加工作的重要过程。军转干部的安置主要有计划分配、自主择业、退休和复员四种安置办法。军转干部安置具有政治性、政策性、指令性等多方要求,是一件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大事。军队干部虽然转业,但仍然和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转业安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部队的军心和战斗力。

军队和地方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军队里干得得心应手的干部,回到地方却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其间的落差让部分军转干部难以适应而怨声载道。转业其实是对部队军官的一次再社会化过程。军转干部大多是部队里的各级领导,专业与地方的需求不对口,年龄、文化优势不明显。安置的结果往往是国家累,军队累,地方累,个人也累,可以说是一个在多方面都得不到满意结果的事情。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军队、地方、个人在安置过程中的期待、能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造成转业安置结果不如人意,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

1、我个人认为造成军转安置困局的根本原因是对军转干部身份的界定存在问题。军官到底是什么身份,部队军官是否属于国家公务员范畴一直是问题的焦点。到目前为止,没有成文的规定说现役军官是不是公务员。但是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同样为国家服务,一个是为国家军队建设服务,一个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而且军队服役的艰苦程度甚至超过地方,因何而厚此薄彼呢?!部队军官大多毕业于国家军事院校,经过正规化军事训练、文化课程教育、党性教育,政治立场坚定。国家在其毕业后为其提干是对军队干部身份的认可。而转业后,干部身份随着工作单位的不同,社会身份、待遇千差万别,甚至有些转业到企业的军转干部最后沦为工人,同为国家建设出力,这怎么能不让人寒心?!曾经有战友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出:“对待军转干部实行多种身份,一种待遇的做法。”我认为这是可行的。我认为不管军转干部在地方身份如何转换,都不能抹杀他们对国家军队建设的贡献,干部身份不变是前提,并在确定其职务、工作年限的基础上给予应当的待遇。

2、国家虽然有《军转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文件,内容却很笼统,条目缺少细化,在执行过程中造成地方政策很多,军转干部待遇难以落实。下面就是某省级机关对军转干部的规定,“军转干部职务确定按中央及省军转干部安置有关规定执行。军转干部转业到机关后,根据其军队所任职务、资历及任职时间等,首次确定相应职务。其中,担任正团职(指军队任职时间,计算至转业时止,下同)的军队转业干部,定职为副调研员;担任副团职的军队转业干部,定职为主任科员;担任正营职的军队转业干部,定职为副主任科员;担任副营职及以下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厅工作满2年后定职为副主任科员。首次定职时间,一般为持原所在部队干部行政介绍信和省军转办确认通知单到厅人事处报到、并经省军转培训中心培训合格到岗的时间。初定职以后晋职按机关同类人员办理。”这是对该省级机关公务员身份的军转干部的规定。事实是军转干部一旦转业回地方很难竞争领导岗位,多数人是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的岗位上调整,也有基层一线的转业干部工作多年,没有职务、待遇变化的。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政策也很难落实。事业单位领导的权利很大,一般人员的任用由单位一把手说了算,在管理岗上很难得到晋升。在技术职称上,军转干部回到地方,年轻的也在三十岁左右,跨专业重新起步就比地方干部晚几年,甚至十几年。笔者的几个战友在事业单位工作,十几年下来,单位管理岗没能得到晋升,技术职称也久拖未能解决。因为事业单位未设置主任、副主任科员岗位,四十多岁的人工作了二十几年,仅拿着科员的工资待遇。2009年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后,如同雪上加霜,单位领导的工资与职工群众的工资拉开了档次,虽然领导干部和群众在工作职责上有分工,但是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没有很大差别,甚至一些一线工作者比领导还要忙碌。而现在的绩效工资方案造成地方领导工资高的更高,职工工资低的更低,并没有起到公平分配、激励工作的作用,在一些地方甚至激化了干群关系,这样的工资改革有失公平。试想军转干部工作年限长,可是地方工资、待遇是按照职级区分的,一个工作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的军转干部与刚工作几年的地方同志工资差距不大,这又怎么让人没有想法呢?!

3、军地腐败让军转安置更加困难。军队干部晋升过程中存在不正之风,让一些军官选择了转业。转业的过程也是一个比拼能力、人脉的过程,一些部门在安置军转干部过程中,暗箱操作,私开考场,在没有公示的基础上选人用人,影响很坏。有一年地税就是这么操作的。地方并非一方净土,半路出家的军转干部难以得到领导的认可,甚至有些地方连待遇都没有落实,造成军转干部与地方单位隔膜日深,也引发过一些冲突。违反国家安置政策是激化军转干部上访的重要原因,在地方工作过程中军转干部自身价值难以体现,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地方用人存在不正之风,有关系就可以提拔,这让军转干部怨声载道。所以,地方不改变一把手说了算的格局,不改变用人过程中的歪风邪气,就难以实现用人上的公平、公正。前几天,人民日报还以《选人用人公信度事关执政大业》为标题,谈到了组织、人事部门对任用干部的工作问题,面对转业安置形势,为了社会稳定,更要公平、公正的做好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

下面是我个人对怎么解决军转困局的一些思考。

1、明确军转干部的干部身份,不管其转业后社会身份怎么改变,按照一种待遇执行政策。对在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按照其职务、工作年限,固定时间给予工资、待遇调整。工龄工资在工资比例中应占一定比重,这既是对长期勤奋工作的基层干部工作的肯定,也体现了老职工的贡献和价值。现在许多政府的宣传都是向基层一线干部职工学习,我看不如切实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是因为华而不实的东西太多,不如实实在在的落实干部待遇,让他们自发的做好本职工作。

2、军队从事工作与地方差异很大,当军转干部回到地方工作后,应该降低他们的职业门槛。例如某省人事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文件规定:“专业技术岗位适岗聘用职称系列以国家现行的29个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为基础。具体如下:高等学校教师、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卫生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新闻专业人员、出版专业人员、图书/资料人员、文物博物人员、档案专业人员、工艺美术人员、技工学校教师、体育教练员、翻译人员、播音专业人员、海关专业人员、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统计人员、经济专业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艺术人员、公证员、律师、船舶技术人员、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我们可以看到,文件中针对军转干部的岗位设置很少,部队军官在部队时多从事军事、政治工作,转业后也多从事行政、综合性事务,所以我希望政府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上,能为他们留有一席之地,针对军转干部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发挥他们的作用。

3、明确细化《军转干部安置暂行办法》文件内容。落实军转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福利待遇。针对其职务、工作年限,及回到地方后工资、待遇的调整进行细化,为他们排忧解难。

4、深化军地反腐,给军转工作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

最后我想说,军人保卫国家,牺牲小家,保护大家,国家政府就应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解除后顾之忧并不是简单的社会宣传,说说而已,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没有坚强的制度为后盾,军人又怎么有牺牲自我的勇气。美国著名政治学者阿尔蒙德认为,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对军人格外优待,退役安置中的恩给制正是“恩庇侍从”模型的延续,国家以雇主的身份提供工作安置和生活待遇,用以换取军人的忠诚和奉献。

【精品】健身房之困

壹基金之困

养老院经营之困

延期毕业:博士生之困?

解读中国校车之困

连锁药店培训之困(优秀)

解开地沟油回收之困演讲稿

合肥:“数字化”破解城市管理之困

百货业之困,还有救吗

电子书遭遇优质内容缺失之困

军转之困(材料)
《军转之困(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军转系统 材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