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武陟新农村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7: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 陟 新 农 村 建 设 与 发 展 现 状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08级物理学

许文波

2010年08月26日武陟启动首个新农村社区建设 :计划用15年建成4个居民小区、一个公用事业小区,可置换出建设用地800余亩

河南省武陟县国土资源局称,我县已启动首个社区式新农村建设,对西陶镇王顺村进行综合整治,计划用15年时间建成4个居民小区、1个公用事业小区,村民实施整体搬迁后可置换出建设用地800余亩。

2010年8月15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利用处相关负责人在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黄三明的陪同下,对武陟县西陶镇王顺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调研。武陟县王顺村新农村住宅楼全部是六层建筑,经过招标,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新村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3月28日奠基,计划建设八栋六层住宅楼,2010年年底竣工。因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高和设计超前,目前已被列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据武陟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王顺村现有村民4086人,土地2008亩,其中村庄占地980亩,人均耕地不足4分,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从1993年至今,该村从未分过宅基地,有200多户住房紧张。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提出建设王顺新村、集约利用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并聘请有关设计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计划用15年时间建成4个居民小区、1个公用事业小区,实施整体搬迁。村民搬迁后,不仅可解决全村群众的住房问题,还可置换出建设用地800余亩,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 而在王顺村的住房还在建设的时候另一座村子的村民已经住进了新房: 武陟县大虹桥乡安张村是一个仅有400余人的小村,经济基础较差,但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该村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展开了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

一、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取缔独家独院,建设单元式住宅楼,那是城里人的事情,我们农村要养鸡、养猪,存放粮食、农具,没有个院子怎么能行,建单元楼纯粹是搞形式”?为改变群众传统的思维和习惯,村两委干部多次深入农户,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使群众认识到庭院式住宅的弊端,单元式住宅楼的整洁、安全、方便的好处。同时,通过对建老式住宅和建单元楼的经济算帐对比(建老式住宅需7万多元,建单元楼只需4万元),使群众认识到了建单元楼不仅可节省建房支出,而且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为全村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为造福子孙后代奠定基础。通过耐心的思想工作,统一了群众思想,彻底消除了群众的误解,取得了群众对建设单元楼的支持,赢得了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

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为了搞好全村的规划,安张村两委干部自筹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全村进行认真勘测,规划了8栋三层单元式住宅楼,每栋居住12户群众。同时,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结合该村实际,分别规划了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是规划了配套房,便于群众存放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和一些生产、生活用具;二是规划了养殖小区,根据该村养殖专业户较多,在村西头规划了与住宅楼完全隔离的养殖小区,不仅避免了村内环境的污染,而且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

三、自由结合,民主管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有效地解决住宅楼建设和居住后出现的邻里矛盾等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该村一是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每栋楼12家居户群众自由结合,村两委不予干涉;二是全村停止划放独家独院宅基地;三是规定群众入住新住宅楼后,老住宅必须无条件拆除,原宅基地使用权归集体所有;四是对暂时没有购买能力的群众,可在原地居住,待经济条件宽裕后自由购买;五是住宅楼建成后,通过抓阄的方法分配住房,根据各户的楼层和单元,对原交纳的购房金多退少补;六是村两委负责,在每栋12家住户中选出1名资金管理员、3名质量监督员,负责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整个建设和分配过程群众全程参与,做到公平公正,杜绝暗箱操作,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焦作市国土局局长丁新务一行先后深入武陟县西陶镇王顺村新农村住宅楼建设现场和大虹桥乡安张村已建成的农民住宅楼。他充分肯定了我们武陟县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并指出:王顺村和安张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符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方法,是解决项目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把这项民心工作做好做扎实,国土资源部门将给以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将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其实早在更早的时候我县的西华封已经进行了此类住房改造。而这一行为现在正在逐渐的推广之中,更多的村子开始响应这一号召。就在年前,我姥姥所在的村子也有了这样的声音。

这确实是好事儿,不但村民的生活环境将更加美好,土地的使用也更加充分,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在大家的房子越来越好的时候,住房子的人也开始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武陟县广大农村,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涌现。

经纪人吃上“市场饭”

2010年春天,谢旗营镇辛杨村农民大赚了一笔。该村种植1000多亩市场俏销的金丝垂柳、小叶女贞、国槐等苗木,平均每亩收入在5000元以上,是常规小麦、玉米两季收入的2倍多。村民们都说,这归功于农民经纪人。

目前,武陟县有农民经纪人1万多人,仅上半年他们就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5亿多元。

足不出户,产品销千里。该县还有一批新型农民经纪人迷上了互联网,在网上寻求更快捷的农产品信息。小董乡磨庄村农民刘银柱,长年从事食用菌购销业务,是当地有名的经纪人。去年,他购买了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建起了绿色网站,在互联网上开通了食用菌购销业务,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该县农产品网上成交量已占30%以上。

“打工能人”上演“凤还巢”

武陟县有一批较早外出务工的农民,他们不仅在外挣了钱,而且成为“打工能人”。近年来,该县一方面继续打好劳务输出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打工能人”回乡创业,形成了“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凤还巢”现象。

“土专家”大步走四方

近年来,该县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坚持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以上,使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涌现出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养殖状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如今也开始用脑力赚钱了。

2010年,武陟县共有53.2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4%,较上年增长了20.2个百分点。3年来,武陟县先后出资31.6万元,为农村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伤残军人、孤寡老人和农村独生子女户等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资助3.1596万人次。

我相信我们的新农村会越走越好!

武陟书院恢复重建

高考武陟一中一本上线515人

武陟二局09年国有资产管理报告

武陟一中高考成绩(东西区)统计表

武陟中学届高三一班毕业留念

武陟二局防汛物资管理工作调研汇报

武陟县委统战部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情况

新农村

新农村

新农村

武陟新农村
《武陟新农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武陟县留后村 武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