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特色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农村建设下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可持续性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了发展乡村特色的道路。中山村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中山村乡村特色旅游可持续性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2009年五祖镇被湖北省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镇。五祖镇自2009年年初就确立“创建中国禅宗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乡镇,争当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的工作主题,本着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自己家园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村级主抓、群众主体、上级补助、部门帮扶、社会赞助的建设举措”。按照“一年起好步,二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五祖镇从2009年9月起正式启动了“上上下下齐动手,全民共建新农村行动计划”,该计划紧紧围绕农村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着力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农村。计划从全镇22个村中全面展开试点。镇委、镇政府结合镇情实际科学规划,将全镇建设划分为6种建村模式:古镇开发型、移民建村型、村改社区型、旅游观光型、避暑休闲型、旧垸整治型。中山村由于自身的优势在计划中被列为旅游观光型和避暑休闲型建设

试点。

一、现状及新农村建设下发展机遇

1.现状

中山村位于佛教禅宗圣地五祖镇北部山区,连接整个北部山川的向蔡公路横贯而过。是一个典型的山多人少居住分散贫困山村,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26户,518人。山林面积3600亩,水面面积12亩,荒山荒地面积500亩,耕地面积320亩。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山下平均低5-7℃,即使盛夏白天最高也才28℃,夜里只有10℃而已,是夏季避暑休闲的最好去处。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中山寺因中山村而得名,寺内有八大景点:

1、庙前“月弓池”(即如一弯勾月的水池),池内有小船供游人游荡;

2、池下边流水有“飞虹桥”,桥上行人,桥下可随水漂流;

3、寺庙西边有座“古井”,内有泉眼喷泉,泉水甜润止渴;

4、井边山旁有一高约八米,粗约0.7米的桂花树,每到八九月桂花盛开香飘十里,沁人心脾;

5、庙南有一大石上刻“玲珑石”人站石上隐约可听玲珑之音;

6、“伏虎关”又称“虎跃关”顾名思义就是关老虎的;

7、“棋盘石”因石上刻有棋盘而得名;

8、“望江楼”石,站立石上吴头楚尾,庐山、长江云雾飘渺,水天一色,大自然美色尽收眼底,岂不快哉。除此之外中山村还是革命故地,大革命时期蕲(春)黄(梅)广(济)(广济今武穴市)三县秘书处便设在中山村。中山村距离五祖风景区距离适中,

又具有优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新农村建设下发展机遇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争创中国禅宗文化旅游名镇的背景下,中山村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力图寻找一条解决经济增长路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搞休闲旅游效益不错。在立足村情实际的情况下,村决定对原有分散型的农家乐休闲旅游进行整合,积极围绕旅游资源做文章,着力建设好避暑休闲和旅游观光这一品牌。在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创4A的大氛围下,中山村的避暑休闲和旅游观光已经在部分地区为人所知,并且在逐步成为中山村的一项特色农业新兴产业。

(2)、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农民。必须遵照农村的实情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湖北省各级政府部门都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和扶持乡村旅游建设,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湖北省旅游名村的评选和创建。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新农村建设下中山村特色旅游发展战略

1.科学规划,有序发展

在立足村情实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市场为向导的作用,科学合理制定中山村避暑休闲和旅游观光的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避免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充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及时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适时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建设生态新村,追求和谐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农村产业和谐。基于此基础上,新农村建设规划应着力突出环保经济的原则,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首先提升人员素质,为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其次加强“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技术推广创建生态环保乡村为旅游提供优良环境,再次按照本地区的自然特色不人为加以破坏性发展。

3.发展旅游特色,培育特色新村

中山村在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产品时,必须围绕自身主题避暑休闲

和旅游观光,要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积极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 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中山村地处高山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茶叶、楠竹、山野菜是中山村旅游产品一大特色,尤其是中山山野菜具有较大的特色,为外人所称道。所以,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重点培育农家山野菜这一

旅游精品。突出中山村与其他旅游休闲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全村进行实地查看和走访调查,通过对已经开展农家乐休闲的农户进行调查分析,中山村发展特色旅游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目前中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起始阶段,难免存在问题,但问题归结下来,不外乎以下几方面有:

(1)宣传力度不够。中山村目前的知名度在黄梅还不是很大,远远不及挪步园,虽然有着自身最大许多的优越性,颇有一股藏在深闺无人识味道。

(2)客源相对单一,接待时间相对集中。目前中山村接待的游客大部分都是通过中山村本土的人士在外的亲戚介绍而来,很少一部分是慕名而来,并且来的客人相对较少,不具有集群化特点。再者大部分人都是在七八月份时到中山村进行避暑休闲,平时很少有游客。

(3)农户利益作祟,恶意竞争。由于是处于起始阶段,农户往往投入都希望马上得以回报,由于受客源限制,往往就会出现恶意竞争

的局面,容易滋生矛盾而且不利于旅游的良性发展。

四、建议对策

中山村应积极开发属于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同时,通过网络、广告、媒体等形式加大对中山村的宣传力度,通过重点与特色的突出,努力提升品牌,创造品牌效应。拓展旅游服务项目,增加旅游的可玩可观性,积极调动游客的观光欲,让其有种留恋往返的意味,并且在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回去后起到活广告的作用。此外适时的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公司运作模式,引导农民开展自由竞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游发展模式。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种理性化的选择,事实证明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黄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梅县志 五祖篇》

[4]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汇编2009

推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特色旅游农业调查问卷

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

浅析党建推动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特色旅游

为村民谋福利 推动新农村建设

围绕六个强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抓好五个一推动建设新农村

推动新农村建设抓住六个必须

特色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
《特色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