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5: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存在一定的年代感和距离感。本文旨在从提高兴趣入手来引导学生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一些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17-01

文言文是我国深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历史文化流传积累的标志,有必要予以不断的传承。初中教材涉及到文言文的内容非常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文言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天生对文字不敏感,对语文课无感,更不用说文言文,古文课上昏昏欲睡;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不少语句晦涩难懂,且同字不同义或一字多义的情况也常有,对各种语境下的“之乎者也”、“呜呼哀哉”理解起来更是如坠云雾;一些文章自学有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部分教师甚至表示自己的班级陷入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恶性循环。

上述现象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够,二是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存在差距。基于此,结合实践经验,我建议针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无论什么时候,兴趣都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不喜欢的事物和内容,应对以“玩”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使其产生兴趣,消除学生抵触心理之后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因此文言文更适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这里先介绍两种以供参考:

1.1 使用直观影像教学增强学生代入感。古人距我们年代久远,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距离感,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而消除距离感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我在教授九年级语文下册《出师表》一文时,先播放了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述《出师表》的视频片段,古风古韵的场景以及饱含情感的诵读一下将学生拉回到了那个年代,学生的表情逐渐随着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变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慷慨激昂,可以看出非常投入。视频观看完毕,我再用精简的语言进行延伸讲解,用“三顾茅庐”等事例说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阐明了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出师表》的兴趣。接下来的学习,学生的专注度有了明显的不同。

1.2 运用角色扮演教学增强学生参与感。对于无法使用影像资料的内容,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自己演”。角色扮演的好处在于可以做到寓教于乐,角色扮演也是一种表演形式,是通过学生自己扮演文中角色来演绎课文的一种方式。看似对表演没有要求,但为了不“出丑”,学生都会力求表现完美,对课文的内容反而会更加重视。例如,九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学生们都耳熟能详,非常适合进行角色扮演。在教授这篇课文之前,我提前告知学生课上会选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各自扮演文中不同角色。允许带上课本诵读,但要求必须投入感情,将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表现出来。凡参与表演的学生根据表现给予1-5分积分奖励,期末考试的时候可以用来作为加分项。当堂课学生表现十分踊跃,表演共进行了五轮,台上表演者自得其乐,台下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非常欢快。其真正的作用是以游戏的心态,来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使表演者和观众融为一体共同学习。学生的表演如同电影一般生动活泼,在一遍又一遍的台词重复刺激下,很多学生基本就能背过了,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比起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一定要设定预习重点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对文章有一个认识,特别是文言文,在遇到障碍时学生可以标注出来,课上学习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但有的学生预习没有侧重,只是泛泛地翻看,这样的预习效果会不太明显,因此,教师应进行有意识地引导。例如八年级下册《公输》一文,在教授之前,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这一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来阅读:第一部分交代墨子出使楚国的缘由;第二部分墨子以激将法说服公输盘;第三部分墨子能言善辩,初步说服楚王;第四部分墨子与公输盘演习攻防对垒,最终迫使楚王暂时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前引导,提前知道了文章的大致结构,阅读起来也更有层次性,理解文章内容也更容易些。

3.鼓励学生提高阅读量和独立思考

语言的能力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和读写才能提升,文言文更是如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阅读带有注释的文言文书籍开始积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尝试提高阅读难度。我国的四大名著都是鸿篇巨制,其中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很适合初中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积极阅读。特别是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采用文言和白话相结合的方式,很多对话采用原著中的原话,古风浓郁,可以建议学生适度观看。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一定要多读才能参透其意,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多读,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自己领悟的效果要远胜于他人的讲解。作为教师一定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思考和领悟的能力,鼓励学生自行查资料或学会结合上下文进行猜测,最后再向老师求证。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做学生的“拐杖”,还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行走”,才能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惠琴,江晓峰.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5(18).

[2] 徐红华.?\\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3).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初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

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教学研讨会感悟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巧妙“教”文言文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