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节目受众分析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1: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节目受众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扩大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里所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盖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社保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作为重要的社会事业,广播电视如何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推出适应受众的公共服务类节目等,值得思考和探索。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类节目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广播电视提供的能为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信息和帮助的所有类型的节目,狭义上则指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节目。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节目受众分析这一块,主要是从广义上来说的。

无论是广电系统内人员还是受众,对公共服务节目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清晰完善的过程。从最初的知道广电节目要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有服务性,到现在广播电视节目出现的从娱乐综艺等传统节目类型向专题和服务性节目扩展的趋势,说明公共服务的理念已得到传播者和受众的认可,但是具体的概念和相关类型的节目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明确的公共服务类节目在中国是缺乏的。

总观历年的广播电视节目的问卷调查可发现:服务类节目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观众来信反馈广播电视节目中需要进一步增加服务类节目,对节目中的服务性有一定认识,而各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则是根据受众的反馈来决定增加那种类型的服务性节目,如1991年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受众来信反映要求增加《社会窗口》、《农家生活服务台》、《家庭生活节目》等富有社会性、服务性的节目。到了近些年,随着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竞争日趋激烈,频道专业化、节目品牌化,广电节目则积极主动地满足受众对服务类节目的需求,提供咨询渠道,同时开办了大量适应现代生活的综艺节目,提供生活上方方面面的服务,如《为你服务》、《生活空间》服务色彩更浓的节目,以及随处可见的各类选秀节目。像《天气预报》这类与人们出行息息相关的节目,更是受到受众的欢迎,从以前的要求广播电台、电视台增加《天气预报》播出次数到现在要求更加细化精确的天气预报。

了解国内外时事、增加知识、娱乐消遣是受众收看电视节目、收听广播的三大主要目的,虽然受到城市与农村的地域、受众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以及时间变化等因素差异的影响,存在排序上的不同。从各类受众调查问卷可知受众喜爱的节目类型主要是新闻类节目、专题类节目、文艺类节目和生活服务类节目四大类。从受众从节目中获取信息和帮助生活的要求来看,主要集中在了解国内外大事、知晓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获取对生活工作有帮助的交通、天气等信息;休闲娱乐、放松心情,了解生活时尚、流行文化和旅游信息;寻求知识,陶冶情操,满足获得知识获得美感的心理需求;寻求心理满足,获得现代人社会心理认同需求等方面。

电视剧、新闻/时事和综艺节目是电视市场上传统的“收视引导者”。但随着各大电视台竞争格局的大致稳定,却突显出了服务性节目发展的明显势头。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观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对服务信息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生活服务类节目,在2004年的时候市场供求关系上,这类节目还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到了2007年中国节目市场上具有服务性的节目类型的收 1

视份额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如生活服务类节目2006年在全国市场中央电视台各类节目的收视份额中仅占2.8%,到了2007年则增长到5.60%,对省级卫视的收视贡献中生活服务类节目也达到6.8%以上,较上一年出现增长。

对于受众喜爱的节目,各个时期的受众众都提出了节目要办的有地方特色,一看就知道是本地的节目,要为本地的受众服务。由于广播和电视的定位不同,在地方性方面,本地的广播电视节目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各个频道更有竞争优势,取得了本地收听率的优势。但是在电视节目上,央视则比各省级市级电视台有优势,提供的服务节目更为观众所熟知,但是这一方面的差距,正在被各省级市级电视台所缩短。

2004年开始,以中央电台实施“频道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全面改革为开头,结束“圈地跑马”进行“精耕细作”成为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各个专业频道的推出,为受众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便于他们在更短的时间类获取需要的各类帮助信息。八十年代出现的频道收听不清、跳频、画面质量不高等影响受众收听收看节目的技术因素,随着广电技术的改进,早已不是影响收听收视率的因素。从有频道可听、有节目可看到现在要求广播电视节目满足受众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促使着广播电视节目频道大量增加,专业化频道、品牌化栏目成为为受众更好服务的方式,广电节目也出现了“窄播”趋势,受众市场也呈现出细分现象,不过稳定现有受众,追求更多潜在受众是各级广播电视台的目的。

广告作为为受众提供信息的一类服务节目,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乎任何时段都能碰见,人们对此的接受度却不一样,总体来说由于电视画面的声画合一,广告效果要比仅声音传播的广播好,更能取得受众的信任度。山东人民广播电台2004年听众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广告的收听,不得不收听占56.8%,有所帮助占26.4%,愿意收听占14%,职业原因占2.8%。不得不收听成为受众收听收看广告节目的主要原因。这是与广告节目过多过滥,内容虚假,品味低下,乱用广告词等原因相关的。但是与商业广告相比,公益广告则备受青睐。2006年中央电视台受众来信反映“希望中央电视台增加公益节目,特别是公益广告的播出”。听众对各类广告的关注度以2007年陕西听众人们广播电台受众调查情况为例,陕西听众对日用品及保健药品、食品的关注度较高,占据前三位。此外,家电广告、通讯广告也受到听众较多的注意。听众最不关心的广播广告依次为房地产、IT广告和企业形象广告。

据2006年中央电视台观众反馈信息知道观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有热线电话不好打、屏幕语言文字差错多、节目预告和更改节目预告仍需改进等。服务类节目要更好的为受众服务,更是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屏幕文字的错误、读音差错可能误导受众,节目预告的不准确则可能失去部分受众,其实这类问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关受众来信早已指出了,在新世纪还有这样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而服务类节目需要良好的互动性,以实现该类节目的定位,所以热线电话的畅通以及能与主持人的互动都是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建立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的咨询服务系统;开拓“节目后”业务,满足观众未来需求。如今的观众已不满足于传统方式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而是逐渐衍生出更加多样的需求。

受众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重要一方,并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的方面,相反总是积极地讲自己的意见反馈给各个栏目,为广播电视节目适应受众的要求、

更好的为受众服务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他们的反馈方式也是值得注意的。从八十年代反馈信息总量由观众来信一统天下的局势,到近年来网络论坛、博客、播客手机短信等逐渐成为观众热衷的沟通渠道。现在的构成格局,以200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收到各类听众信息反馈为例,共10117650件/个:其中手机短信9773032件,约占96.6%,电子邮件等165170件,约占1.6%;电话、传真、信件、稿件等179448个/件,约占1.8%。可见受众对节目的干预能力也是大大加强,反馈渠道也更多样化,参与热情也更高涨。

我们家受众分析

广播电视专题节目

公共服务总结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现状及未来期待论文

关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调查报告

高铁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

网站的受众分析

电视栏目受众心理分析

电视栏目受众心理分析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节目受众分析总结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节目受众分析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