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养生导游词养生文化部分

发布时间:2020-03-04 08:22: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神奇桂西”——中国第一条世界级养生旅游线路

导游词

(一)

《养生文化部分》

广西西部旅游联盟 导游中心

一、旅游与养生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

旅游可以使我们饱览大自然的奇异风光和历史、文化、习俗等人文景观,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时,置身在异域他乡的风景中,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让身心做一次短暂的“流浪”,可有效地消除紧张状态,陶冶性情。旅游还可以调节神经功能,开阔胸怀,增加知识,益智健脑。因而从古到今,人们都十分重视旅游,今天,旅游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修身养性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人、帝王都是很喜欢旅游的。他们把游历名山大川当成吟诗作赋的创作源泉,很多名篇佳作都是在旅游中诞生的。他们在旅游中有感而发,借景抒怀,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他游长江三峡和庐山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更是由于他看到衔远山、吞长江、气势磅礴的洞庭湖,而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的感慨,很好地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清朝的乾隆皇帝可说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者,享年89岁。他喜欢长期在外旅游,传说中曾七次下江南,久居深宫的皇帝偶尔到大自然中,到民间去走一走,呼吸一下乡野新鲜空气,体会另一种生活,不为天下事所累,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这对他的心情和健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在旅行中养生,这也是乾隆皇帝得以长寿的原因之一。

的确,融入大自然,去感受那湛蓝明澈的天空,温煦明媚的阳光,徐徐柔和的微风;浩瀚的大海,清爽的海风;千层叠翠的山峦,飞瀑入流,鸟语花香,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烦恼和疲劳便消散得无影无踪。若攀山登岩,泛舟竞渡,则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进新陈代谢,强健心肺。

旅游虽然有利于健康,是养生的一种方式,但也要注意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具体可因旅游者的年龄、情感需求不同而作改变。比如登山涉水、长途旅行、漂洋过海、探险览胜等适合于青壮年人和体力较好者。而泛舟湖上、品茗赏月等就适合于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

游山,山林的清爽深邃会使人情怀安宁幽静。临水,江河湖海的宽广坦荡则使人心胸开朗。春季风和日丽,天地气清,自然生发之气始生,此时顺应生机,精气勃发,舒展向外,因而春季踏青便是一项有益生机的活动。夏季气盛,万物繁茂,但天气炎热,暑热之气易耗气伤阴,如漫步山林或泛舟湖上,则会使人顿感清凉,神清气爽。秋季气清,秋高气爽,万物结实,是旅游的最佳时机,无论登山还是游水,都将令人其乐无穷。冬季气寒,阳气蛰伏,一般不提倡远行,然踏雪赏梅,看满天飞絮,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其实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只要懂得其中奥妙,神驰其间,愉情悦兴,就能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二、“神奇桂西”指引词

桂西系广西西部,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麓,是滇、黔、桂三省交汇地带,也是祖国的南彊,与东盟国家越南有着近千公里的边境线。这里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质极高,以乐业天坑群和靖西峡谷群为代表的自然奇观属于世界顶级的旅游资源。

这里是珠江流域的源头,海拔落差达2000米,有寒带、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森林植被,空气质量高,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平均含量约2万个,澄碧河、盘阳河两大河流流域形成了世界级的养生胜地,是闻名世界的长寿带,人均寿命世界最高,长寿老人比例世界第一;这里居住着壮、瑶、苗、彝、侗、仡佬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原生原态,被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这里是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也是人们祈求幸福、保佑安康的福地。

桂西是人间美丽的养生天堂,这里的人民每天呼吸着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空气,喝着美容养颜的天然矿泉水,吃着绿色环保的养生食品,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美景当中。因此,桂西人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民,最长寿的人民。

广西西部旅游联盟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将桂西地区最美最好的旅游资源和景区进行整合,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条世界级养生旅游线路,现面向全球,隆重推出,奉献给广大的游客朋友,让您走进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了解桂西各民族千年的养生文化,体验一次做桂西人的幸福生活,亲历一次“向天再借500年”的旅程。

我们这条“中国第一条世界级”途经澄碧河、盘阳河、右江、中越归春河四大河流流域,组成世界闻名的养生长寿带。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千年传承的桂西长寿带就在由自然天成四大长寿水源流域之所在。

下面,让我们带您走进桂西,体验4天3晚的养生旅程: 第一站,进入澄碧湖流域,走进桂西福地——百色市

澄碧河流域,周边百岁老人数量在四大长寿河流流域是最多的,平均每一万人口中百岁老人的数量有4.1个,是四大长寿河流流域中最高的。这与澄碧河的水质是密不可分的,澄碧河的水形成于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沿着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断裂带,一直穿越原始森林及石灰石地下岩溶,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奔流的地下暗河流经百色乐业县,由于乐业县地质结构独特,也属于高原地带,这里的地下河比一般的地下河更接近地心,受地磁的影响更大,同时地下暗河不断的冲刷,溶解石灰岩层,地下河水的矿物元素和含氧量极为丰富,变化成对人体有益的弱碱性小分子团六环活性水,正是由于此原因,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乐业天坑群就形成于此地。从乐业县一直穿越近60公里的地下河,到达临近的凌云县冒出地表,形成了珠江流域的源头,凌云县属于高山地区,森林植被丰富,当地盛产高山茶,是中国名茶之乡,澄碧河流经凌云县,沐浴在大自然母亲的绿色怀抱中,经过天然的净化过程,加入了空气中丰富的负氧离子,一直流向百色市,汇聚成桂西的养生明珠澄碧湖。所以说,澄碧河流独一无二的形成过程和生态保护最完好,受人为影响最少的流域,终年清澈碧绿,就算是雨季也不受影响,滋养了长寿的桂西人民,是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流域。

处在澄碧河下游的百色,是桂西地区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有着千年福地之美誉。是人们祈求幸福、保佑平安的福地。历史上,许多达官贵族、文人墨客,都常常沿右江而上,到百色祈求龙脉福地的恩泽。百色的龙脉之地就在迎龙山上,左青龙,右白虎,美丽的右江在山前蜿蜒而过,曾有风水大师考究,这里是出龙的地方。当年,小平同志就是在这里成功领导了百色起义,并从这里开始走向人生辉煌,虽然其一生历经三落三起,但最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计师,达到了其人生的巅峰。

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就坐落在迎龙山上,历届中央领导人都来到这里,一方面缅怀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祈求中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小平同志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时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财神爷”。近年来,百色人才辈出,全国各地到百色任职的领导干部中,已经产生了2名国家领导人、2名正省级干部、9名副省级干部。这些,都是与百色福地分不开的。因此,每年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慕名而来。登上迎龙山祈福,将让您求官得官、求财得财,保佑您一生平安。

被誉为“桂西养生明珠”的澄碧湖风景区坐落在百色的西郊,也是桂西之旅必到的地方之一。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澄碧湖与迎龙山遥相呼应,组成了百色龙脉之福地。澄碧湖湖面宽广,水容量达到11.5亿立方米,周边生态环境幽雅,森林覆盖率达到92%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3万多个,为桂西最高。湖水终年清澈碧绿,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类水标准,不需处理可直接饮用,是桂西地区养生的最佳去处。当年,小平同志经常来到澄碧河边,研究工作、休养生息,开展爬山、游泳、下围棋等养生活动,因此,小平93岁的高寿,不得不说与此没有关系。

1990年11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也追随小平的足迹来到澄碧湖视察,对澄碧湖美丽的景致连声称赞道:“这里的风景好得不得了!这里的空气好得不得了!这里的水果好得不得了!”澄碧湖的水都是呈弱碱性的小分子团六环活性水,富含各种矿物元素,不仅可以养生,还可以养颜美容。特别用澄碧湖水泡制当地有名的白毫茶,茶更香、味更甜。因此,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游览观光,欣赏这里美景,呼吸这里的新鲜空气。

百色不仅是福地,同时也是养生胜地,长寿之乡,被誉为“百岁将军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从百色起义走出去的革命将士,在整个红军队伍中平均寿命是最高的,其中还有三位百岁将军,目前唯一还健在的百岁老红军黄荣,今年已经102岁,身体依然健康。

来到百色,还有机会品尝到红七军特色菜,最有名的就是当年小平最爱吃的右江大草鱼,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之为“小平鱼”。

百色之美,美不胜收!我们的来到百色“祈求幸福、保佑平安”,接受龙脉福地的恩泽,是桂西养生之旅最完美的开始。

第二站,走进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凤山

离开百色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将进入巴马盘阳河流域,到达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凤山,其所在区域是桂西长寿带的又一典型代表。

盘阳河流域,平均每一万人口中百岁老人的数量是3.89个,盘阳河与澄碧河是同属一支系的河流,四进四出地下河, 流经巴马、凤山。盘阳河主要流域都是低海拔地区,由于地质结构和周边森林植被的差异,盘阳河的水质形成较澄碧河略为逊色,百岁老人的比例也略低,但却是最先为世人所熟知的长寿之乡,有史料记载,清朝以前,巴马盘阳河北岸一带(今巴马县、凤山县区域)隶属水定土司管辖,清朝嘉庆皇帝闻永定土司境内有位瑶族老人高寿142岁,光绪戊戌年仲冬月(1898年11月)钦命广西提督府给今巴马那桃乡平林村耆民邓诚才赠送寿匾—方,并题贺词“惟仁者寿”。这些史料说明,桂西一带长寿现象古已知名,尤其以巴马、凤山最为著名。

首先,我们将来到三门海景区。这里是盘阳河的源头,被喻为生命之源,是整个巴马、凤山养生带自然生态保护最完好,景致最迷人的地方。这里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3万个,是整个盘阳河流域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三门海景区也是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七个水上天坑组成,一池池深潭,绿得发光发亮,十分养眼怡神。澳大利亚探险队曾在此下潜300多米进行科考活动仍深不见底,是目前世界最深的山地水上天坑。乘船进入景区,您会感受到水上天坑的神奇与魅力,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深入到藏龙洞,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古话说,深潭必有神龙,三门海内的藏龙洞就隐藏着一条威猛的游龙,洞内泉水叮咚,一片片栩栩如生的龙鳞,仿佛时空交错,来到了龙的王国。

离开三门海,我们将前往巴马真正的长寿村——仁寿源景区。这里是巴马千年长寿养生文化的代表,清朝光绪皇帝曾赐予“惟仁者寿”的寿匾。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了解到巴马千年长寿文化的真谛,走进养生学堂,了解当地长寿老人的生活起居;还可以与这里的村民一起,制作地道的长寿养生特色小吃,如糯米饼、豆腐花、糍粑等长寿小吃,品尝地道的的巴马养生菜肴。在夜幕降临之时,还可以走进沟火晚会,与当地的瑶族青年载歌载舞,忘情欢乐。巴马是瑶族自治县,是瑶族聚集区,瑶族也是当地平均寿命最长的民族,巴马之行,可以使您真正领略到瑶族同胞独特的养生文化。

第三站,走进壮族发祥地——敢壮山。

离开巴马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将进入右江河流域,来到美丽的壮乡,走进壮族发祥地——敢壮山。

右江河流域,指的是右江河谷,右江河谷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也是属于断裂带上的河流,受地磁场作用明显,河水中矿物质元素丰富,平均每一万人口中百岁老人的数量是3.81个。右江河谷地势平坦,适合耕作,物产富裕,是壮民族的发祥地,据考古学家挖掘和考证,早在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了古人类文化,这一重大发现,打破了统治考古界半个多世纪的认为亚洲人同期智力水平低于欧洲人的“莫维士理论”,现田阳县的敢壮山,是壮民族人文始祖布罗陀的诞生地。地处右江河谷中核心地带的桂西,自古以来就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长寿地区。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最早掌握农耕技术的民族,也是崇尚自然,和睦共生的民族,右江河谷优越的生态环境加上壮族人民热爱生活的天性和独特的养生文化,使得壮民族成为了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

壮族在中国及全世界都有许多分支,其中布洛陀后裔的一个分支,繁衍到了东南亚国家,部分更成为了各国皇室的祖先。每年农历三月三,东南亚各国都会派出代表来到敢壮山祭拜他们的人文始祖布洛陀。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就曾先后于2006年、2009年两次亲自代表泰国皇室前来敢壮山祭拜。来到这里,您将可以了解到壮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了解到壮族独特的民族风情,也了解到壮族千年的养生文化。

第四站,走进中国最美的边境线

离开敢壮山,我们将进入中越边境的归春河流域,来到祖国的南疆,被誉为中国最美边境线的德保、靖西。奇山秀水与异国风情在这里组成了美不胜收的“千里边关画廊”。

中越归春河流域,主要指百色市靖西县一带,也是桂西地区有名的长寿区域,平均每一万人口中百岁老人的数量是3.78个,归春河流经越南又回流广西,有着归国回来遇春之意,故以此命名,成为了中越界河。归春河发源自百色地区靖西县境内的鹅泉,是由地下河水冒出地表形成的河流,矿物元素丰富,含氧量高,归春河两岸生态保护完好,景致迷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边境线,周边流域居住着中越两国的边民,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中越两国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人居文化,这一长寿地区的人文风貌也是极具魅力。

首先我们将来到德保——一座充满灵气与福气的美丽边城。俗话说:“德保、德保,来了就得宝”。德保,有着中国最大的枫树林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保枫树林公园。当我们漫步于枫树林公园,小桥流水、奇峰古木、绿树红叶相得益彰,身处其中,仿佛进入仙境,怡性养生,令人陶醉。当我们来到枫树林公园的核心区,可以欣赏世界名马——德保矮马。德保矮马最高不超过95公分,最矮的仅有60公分,是世界两大矮马系列之一。目前 ,纯种德保矮马数量不足1000匹,属大熊猫级的珍稀物种。在这里,您还可以和矮马亲密接触,与矮马赛跑、合影留影。离开枫树林公园,我们将来到桂西地区被喻为山水迷宫的吉星地下长廊景区。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漂亮最迷人的地下宫殿,特别是渔舟唱晚、水漫梯田的壮观景色会让你流连忘返、目不暇接,凡是来到这时人们无不被这里的景致所震憾、所折服。

离开吉星地下长廊,我们来到“酷似桂林、胜似桂林”美丽边城——靖西。靖西,最美的景致莫过于靖西峡谷群,这里被喻为中国最美最绿的峡谷。来到靖西,我们将走进精品中的精品——古龙山峡谷景区。原国际奥委会常务副主席何振梁先生在看了景区的美景后,亲笔题词“天下一绝”。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曾到此视察,对这里的景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古龙山峡谷绝壁千仞、通天彻地、引人入胜,坐着橡皮船欣赏热带与亚热带相交错的大峡谷,穿过三座大山的自然岩洞,享受峡谷穿梭乐趣,感悟大自然的神工天成,一水穿三峡贯三洞,天下绝无仅有。离开景区,我们将来到中越边境的德天跨国瀑布,在四季飞瀑中感受中越边境线的雄奇壮丽,而我们的桂西养生之旅也将到此结束!

来到桂西,不仅能让您欣赏到桂西的美景,了解桂西的历史和养生文化,感悟生命的真谛,更能品尝到绿色的地道的各民族特色养生餐。特别是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红七军特色菜”、“寿乡养生特色菜”、“桂西少数民族特色菜”、“中越边关风情特色菜和“高山民族特色菜”。因此,桂西之旅,是健康之旅、阳光之旅、品质之旅,是让您亲历一次向天再借500年的幸福旅程!

桂西人民是热情好客的人民,欢迎您到桂西来做客!想您、等您、欢迎您!

三、长寿的因素

巴马是我们桂西这一长寿带的典型代表。巴马长寿之乡养育了大批百岁寿星,而且,其数量在不断增加。1982年50位,1990年66位,2000年74位,2004年77位,2007年81位,2009年健在百岁寿星88位,占全县总人口25.55万人口的31.7\\10万,相当于10万人口中拥有32位百岁寿星,9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293人,占人口比例为123.1/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标准为7.5名/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高于其他地区的4倍多,居世界之首。

因此,在1991年11月1日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巴马为“世界长寿之乡”。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博士说;巴马是“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有史料记载,1810年12月清朝嘉庆皇帝给长寿老人蓝祥赐贺寿诗(142岁),1898年11月,光绪皇帝钦命广西为长寿老人邓诚才送“惟仁者寿”的寿匾,至今完整地保存着,这说明巴马人长寿的现象古已有之。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老人不仅长寿,而且身体健康生活自理,一生极少有病痛,在大城市常见多发病、慢性病如中风、偏瘫、高血压、癌症、风湿关节病、肠道、呼吸道疾病等等基本与他们无缘。

我们桂西为什么育出这么多寿星?长寿奥秘何在?十多年来,中外科学家经多次考察后,认为桂西这一带的人民的健康长寿最重要的是五大环境因素:地磁,空气,水,阳光,食物。这五大因素与阴阳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相互对应。

(一)、地磁

地磁对应为金。是五行之首,万物之源。人体组织甚至细胞都存在着不同的磁场,人体若保持“磁平衡状态”,就可有效地激活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促进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力。

为什么巴马的地磁比其他地方高呢?这是因为巴马有一条断裂带,直接切过地球地幔层,这条断裂带就在盘阳河地下,经研究考证表明,澄碧湖的中心地带高达到0.6高斯,巴马地磁高达0.58高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仅约0.25)远远高于地球其它地区一倍多。巴马人生活在恰当的强磁场环境中,使得人体内正负电荷便于及时“出入”,心脑血管发病率低,很少有头痛、头胀、头晕、失眠、四肢发凉、肢体麻痛等多发常见病疾现象,所以,强地磁是巴马人健康长寿的原因。高强度的地磁场还能协调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外地来巴马旅居的朋友普遍感觉到睡眠质量特别好,这就是高地磁作用的原因。

巴马长寿区主要分部在都阳山脉西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石山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之一。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位置偏僻。而巴马的土壤就是巴马长寿之乡成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马的土壤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存在着一个与一般地区不同的“优越的微量元素谱”,土壤中含有19种微量元素,它们均含有人体必须的钙、镁、钠、磷、硫5种常量元素及铁、锌、佩锰、钼、铬、锶、硒等8种微量元素,锰和锌的含量比一般地方高出3—7倍。人通过水和食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低钠、低锌、高钙、高锰,对促进细胞代谢、增强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十分有益。

地磁作用是在巴马这个地区增强人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巴马高达0.58高斯,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为什一么巴马地磁比其他地方高呢?主要是己马有一条断裂带,直接切过地球地幔层导致地磁增强。这条断裂带就在盘阳河地下,断裂带把巴马一分为二,即西山、凤山、东山三个乡为石山区,其余七个乡镇是土坡丘陵地区。有科学考证: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液清洁且循环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能调协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外地来巴马居住的朋友会感到在巴马的睡眠很好,这就是高地磁作用的原因。这同许多高血一压患者来到巴马不吃降压药就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同样一个道理------人体的健康和地磁关系密切。地磁一般是南北方向,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人睡觉的床铺应东西方向摆放,与地磁方向成垂直方同的切割,它才能把人体内的水变成小分子团水。

(二)、空气

空气五行中对应是木。在巴马,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很高,负离子被誉为“环境警察”、“空气维生素”、“大气层长寿素”,负离子使人体内的自由基无毒化,改善呼吸功能消除炎症增强肺活量。能改善调节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促进人体的生物氧化、新陈代谢、改善心肌功能。经实地考察测量,巴马地区的空气氧负离子浓度很高,如著名的百魔洞、水晶宫、百鸟岩和三门海等旅游景点,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高达2—5万个。盘阳河两岸3000个以上,县城达2000个以上,而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每立方厘米只有200—300个。

负氧离子空气来源于大气层、瀑布、森林。然而,巴马瀑布很少,森林覆盖率也只有57%,这么高的负氧离子的来源在哪里?是因为巴马地区的大气层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物质、雷雨、风暴、土壤空气等诸多因素影响,产生的电离释放出的电子与空气中的中性分子结合,成为负氧离子。还因为巴马地区磁场高最易产生负氧离子。丰富的负离子对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每天到百磨洞“吸氧”的游客络绎不绝。

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长寿索”,(1)对高血压、气喘、流感、失眠、关节炎、烧伤等治疗有利;(2)对预防坏血病有利;(3)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4)能使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加强,调整大脑皮层功能;(5)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解除其痉挛;(6)使红细胞沉降率变慢,凝血.时间延长;(7)使肾、肝、脑等的氧化作用增强。因此,负氧离子达1000个的时候就会感觉舒服,达2000个以上就能调节身体,甚至能治病。好多来到巴马养生居住的“候鸟人”不用吃药,不少病状自然消失。

(三)、水

水在五行中对应是水,巴马的地下水,山泉水,水系发达,暗河密布,发源于凤山上游的盘阳河,它时而冲击地面,时而潜行地下,七进七出溶洞,在山峦内部恒温带循环,经山峦深处独特自然磁场磁化后岩层过滤矿化后,在巴马的坡月村(百魔洞)现身。据相关研究表明,巴马地区的水属于弱碱性小分子团六环水,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很好的细胞清洁剂,改善人体细胞的内外环境,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交流,改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增加了许多酶的活性等。巴马地区水的(酸碱度)ph值一般在7.2―8.5之间。经世界医学专家多次考察发现,巴马的水充满生命活力,完全符合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原生态健康水,具有弱碱性、小分子团、电位低、携氧强、富含矿物和微量元素,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等六大特点。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多种慢性病,尤其可贵之处是巴马矿泉水源含有24种对人体需要有益的微量元素且比例均衡。长期饮用能调节人体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血糖、血脂、血黏度、心脑粥样、动脉硬化症减轻和改善,水能促使胃肠道疾病消失,祛病健身,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疗效。所以说巴马的小分子团弱碱性水俗称“活性水”,是巴马人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分子的奥秘在于它的小分子团很细,疗效才会更好。(1)由于小分子水很细,易进入细胞膜,所以能养肤生肌祛除胃炎。(2)由于它很细,水中离子多,溶解力强,所以能化解肾胆结石。(3)由于它很细能积极参与和改善生化作用,增强酶活性,能降血脂,并能升高血中高密度蛋白,逐渐清除动脉内脂质沉积,减少动脉内阻力,使血压下降,并使心脏动脉硬化症减轻、消失。(4)由于它很细很分散,所以空腹饮用吸收进血液后,能较快地使凝聚成团的红细胞分散开,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逐渐减轻或消除胸闷、心痛、心悸、早搏、腿软、气短无力、头痛、头胀、头晕、失眠、四肢发凉、肢体麻木、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其奥妙就在于小分子水很细很分散,只要认真饮用够量,都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很多茶友用巴马水泡茶,才感觉真正泡出茶味来;不少妙龄少女把巴马水作为柔肤水,脸肤有光泽;更有的是,糖尿病患者每天喝四升巴马水,坚持3个月,血糖恢复正常。这就是小分子水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水为五行之首,万物之始。有水才有木,万物才能生长,所以水是生命之本。

1991年获诺贝尔医学奖和生理学奖的德国科学家Dr.Erwin Neher和Dr.Bert Sakmann研究发现生物细胞存在着只有2纳米的离子通道,这个蛋白通道只允许2纳米以下的水分子团和离子一起通过,进入细胞膜,然后进入细胞核和DNA,参与生命活动。只有单个水分子和小分子团六环水((0.5纳米)可以通过2纳米的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参与生命活动,而老化水、新鲜自来水,甚至纯净水都无法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故而只有小分子团六环水才是真汇健康水、生命之水。

弱碱性水与生命

健康人的正常血液应当为弱碱性,恒定在7.38-7.44范围内。酸性体质是癌症、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妊娠中毒症、过敏、视力模糊、疲劳、衰老等疾病的温床。例如,癌细胞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生长,胆固醇只有在酸性血液中才能沉积在动脉壁上,只有在酸性体质中血糖才会升高。便秘也是由于结肠附近的酸性物质积聚造成的,因此,有人认为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确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会形成酸性体质。究其原因有如一下儿种;

1、环境污染;

2、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特别是动物食品,这些食品大多属于酸性,致使体液PH值降低;

3、长期疲劳,如工作、生活和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必然导致人体酸性体液分泌增加;

4、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引起体液酸化。 碱性离子水与我们平常喝的水不同:

1、弱碱性水的PH值一般在7.45一8.5间,即使PH值超过8.5,对人体也无大碍,因为PH值的高低只是由氢离子本身决定的,不是由水中的其它物质决定的;

2、含有丰富的有利于人体的离子;

3、进入细胞的速度比一般水快3倍;

4、含有丰富的氧,PH值为7.45的血液比PH值为7.3的血液含氧量多64.9%.为什么只有长寿村的居民能够长寿那呢?世界医学专家经过多次考察,最后发现长寿的秘密与当地的水有关。长寿村水质的特点最适合人体饮用水的几个条件。弱碱性活性水是一与长寿村水质相近似的生命功能水,它具有弱碱性、小分子团、六角形、电位底、携氧强、富含微量元素等六大特点,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多种慢性病。

(四)、阳光

阳光在五行中对应是火,在五行中,金与火相克,在高磁场(金)的反作用下,把有害的紫外线(火)反射回去,保留了远红外线。在巴马在高磁场的作用下,不仅日照时间平均5小时,而且80%以上是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在烈日下,也不会感觉毒辣,远红外线不但能激活水,更能不断地激活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新城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其次,充足的阳光长时间的作用于巴马的粮食作物,形成了独特的长寿食品。这些食品含有很丰富的太阳能频率调和的电子——长寿因子。长期食用,可以提高人体吸收太阳能的电子,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五)、食物

食物在五行中对应是土,巴马的土壤有丰富优质的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植物纤维。世界专家公认,全世界最纯正、最原始的乳酸菌在巴马。另外,巴马地区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其中锰和锌很高,颇值一提的是,长寿老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是相当惊人的,以头发实验为证,每克头发中锰20.62微克,是广州2.23微克/克、东京2.3微克/克的10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锰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人体多种酶的激活剂;对血糖、血脂、血压均有影响,同时锰有助于提高SOD(抗衰老)消除自由基的功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锌被誉为“生命之花”,它与人体内80多种酶活性有关,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更是攸关生命的元素。

另外,巴马长寿老人的饮食有“五低”,(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和“两高”(高维生素、高纤维)的特点。五谷杂粮为长寿老人提供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长寿汤”——火麻汤,珍珠黄玉米、茶籽油等均是长寿食品,火麻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也较高,对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含有蛋白质、卵磷脂等,可润燥滑肠、防止便秘。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多以素食为主,合理饮食结构是巴马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

在这里,我特别推荐巴马的特产火麻油、珍珠玉米和茶籽油。因为这火麻油和茶籽油都是长寿老人的主要食用油。人们称火麻油为长寿油。长寿老人年均食用火麻仁约40公斤,还常食用火麻汤,即将火麻仁子打碎浸水取汁煮菜。经测定,火麻油中含有大量的有利延缓衰老的维生素E,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及a-亚麻酸、蛋白质、卵磷脂等共达76.4%。可润燥滑肠,滋养补虚,补肾肝,能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排毒减肥,治疗慢性神经炎等有良好作用。是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油料。山茶籽果实生长周期长达12个月之久,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化肥农药,其营养成分完全来自大然无污染的空气、土壤。常年在连绵叠嶂的群山中大然养育,从开花结果到采摘,经历冬春夏秋四季的云滋雾养。饱含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营养成分自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油。营养价值非常高。古时候被奉为山珍贡品。

野茶花开于秋季,果实成熟于次年花开时节,采摘时分已是盛开怒放,花果并存,同株共茂,堪称白然界一人奇观。民间因此有“抱子怀胞”说。中国历代药典如《本草纲日》、《中国医药宝典》、《中华药海》、《农政全书》等对野茶油的记载,长期食用山茶油,有“明日亮发、润肝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并有“抗暑,抗癌、降压、抗菌毒,增强人体免疫,预防中风。”用于面部可美容:口服可减肥瘦身,去“二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助消化,防便秘。用于防晒、沐浴或全身按摩保湿。防皮肤干燥,还用于刚出生婴儿洗澡等。高纬度山茶油一早晚空腹喝10-15ML。是糖尿病、心血.管患者及“三高”首选的健康食用油。平常肝火大、虚旺、咽喉疼痛、咳嗽,睡前喝两汤匙,有疗效。

珍珠黄玉米营养丰富。比一般大米含的蛋自质高,易于消化,热量很低,含不饱和脂肪。玉米中的赖氨酸、镁、纤维素、胡萝卜素等:就有治癌、抗癌、防癌作用。且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维土素、氨基酸、植物素和大量可食性纤维素,经常食用,能增强人的脑力,有益健康。同时含有巴马土壤中特有的锰、锌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珍珠黄玉米粉和大米煮成的粥,被当地群众称为“长寿粥”或“黄金食”。是百岁寿星们一生中的主食。

综上所述,正因为巴马有不一样的地磁,不一样的空气,不一样的水,不一样的阳光,不一样的食物,因而造就了巴马长寿现象。

当然,巴马的长寿还与遗传基因、运动、心态等等方面影响,最主要特殊的地磁、空气、阳光和水。遗传基因对人体健康影响占用一定因素,但份量并不是很重要,不少学者提出遗传基因影响长寿的只占17%,而且从巴马现存81位百岁老人后代来看,虽然高龄,一般都在85岁左右,但人多数没有超过100岁,这证明长寿基因对长寿的影响是有限的。

你只有身临其境才真正体验到巴马是养生的绝佳去处。无论是疗养者还是旅游度假人士都赞叹巴马的神奇,许多人称这里为健康加油站,养生的世外桃源。甚至被称之为:身体健康格式化的圣地。

巴马这片“神奇的土地”和长寿现象,让全国各地不同身份的旅游养生者、养病者、养老者慕名而来。自古世上有候鸟,今日巴马多“候人”。象随着季节迁徙的候鸟一样,全国各地的游客和老人,随着巴马名气的日益增强,纷纷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每一个小村寨里,农家旅馆一家连着一家开,外来老人一茬一茬住下来。东至江苏、浙江和上海,南至云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岛,西至四川、新疆,北至内蒙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中至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他们中少则住上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或更长,病好或未好的,有的干脆就长期租赁了为期20年的房子,这样更合算、更安心。

“候鸟人”每天吃早饭后成群结队到百魔洞或游山玩水观洞,或呼吸新鲜空气,或练太极和各种功法,或谈笑聊天,回去的路上打上两瓶天然矿泉水,午后又照此活动。他们把青山绿水和神秘莫测的岩洞当作健身公园和天然疗养院,成为盘阳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

(1) 80多岁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胃肠道疾病研究所所长、石家庄市桥东区医院院长马林老先生,4岁患上肠炎习惯性腹泻频发75年;伴有化脓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和干燥溢脂性皮炎、足干裂症等,历经全国各地名医专家多次诊治,都无疗效。就在对医治失去信心时闻知巴马的神奇。2002年11月到甲篆乡平安村的巴盘屯住了几个月,身上的病有了好的转变,困扰他大半辈子的溢脂性皮炎也跟着好了,更叫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年时期已经秃头谢顶的马老,如今竟然能光秃秃的头顶上生长出黑白相间的头发来。至今他已经在巴马坡月村养生8年多了。中央电视台先后几次采访他,马老说“巴马就这么神奇”,同时他对与他“同病相邻”的“病友”们讲,不信可以长期住下来试一试。

(2)广东中山46岁的李先生,可以说是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

四、五十岁正是人生事业上的黄金阶段。,然而叱咤风云的李先生却遇到了不幸。2007年7月他发现大便有血。广东中山市人民医院开始诊断他患的是痔疮,再进一步检查的确为结肠癌晚期。马上动手术并先后9次化疗。2008年8月右肝又发现有肿瘤,也就是说癌症又转移到右肝上去了,马上又在广州军区医院做手术。然而到9月又复发了,肝癌细胞又转移到左肝大动脉上,医院说不能再动手术了。9月30日飞到台湾成功医院做了派克CT。结论仍然是癌症晚期。后转到上海肝胆外科医院。上海那边又介绍到北京2号总医院,进行伽马刀医疗手术。一个月回来后转到广州南方医院住院,主任医师说要在这里做分子靶向化疗。如不做就没命,过去她做这种化疗100个人中仅有5个人有生还的希望,这种化疗医疗费用很昂贵,每月10万元,一般一个疗程为6个月,患者问有多大把握,回答是50%,这也就意味着60万元仅有50%的把握。没等化疗,急着出院的李先生在2008年12月就来到巴马。先在巴马长寿村和坡月村走访了几个癌症病人,通过他们的事例,李先生看到了生的希望,黎明的曙光正开始照耀到这位垂危的病人的身上,仿佛心中一股暖流正在涌动,因为在巴马住下的一个月,回到广东一检查,各项指标终于降下去了。但他在中山住不下,马上捡好行装返回巴马。而且至今再没有离开也不愿离开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这方水土!现在他成了房屋开发商,己建了两栋房子,以最优惠的价格给来巴马养生的候鸟人租赁,以此回报这块神奇的土地。我清楚地记得他在2009年11月17日举行的第止届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上他动人心弦的发言,以及他特有的养生总结:第一,每大坚持喝8-10斤水(现掺有灵芝共煮);第二,坚持吃这里的杂粮,如珍珠黄玉米,黄豆等;第二,晚上

九、十点早睡觉;第四,早上

五、六点起床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3)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勘探二公司,当时75岁的陈工程师02年8月第一次来巴马住了9个月。退休前在高寒地区工作几十年,慢性病缠身,胃病、失眠、感冒、血脂高、气管炎、身体免疫力低下等,逐渐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从这以后,他舍不得离开巴马,每年8月来到坡月住上很长一段时间,頣养天年。

(4)来自广东深圳的刘先生,79岁,因中风病、血脂高、血压不稳,07年才到坡月村时走路困难,住了不到3年,现经检查血脂下来了,指标达到正常,血压较过去稳定了,现在每天走6公里多路轻松自如,还能做一些健康活动。

(5)广西大学78岁的李教授,因高血压病01年6月脑部(左)出血,入院治疗后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闻听巴马的神奇,09年4月到坡月村住下,2个月后可以自己走到百魔洞,高血压药过去一天吃一次,现3天吃1次,原来因肾虚及泌尿系统病症,去往百魔洞途中要2次小便,夜间6—7次,现在明显好转。他的夫人陶教授多年的胃寒老毛病,偏头痛现象,医治多年无效,如今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6)广东省佛山市66岁的宋女士,长期以来因体重超标,双膝负担过重疼痛难堪,07年5月慕名来巴马坡月,住了3个月体重由原166斤减到144斤。09年4月又来坡月长住至今(2010年2月),如今血糖稳定在指标内。更让她高兴的是,曾在07年10月得了顽固性湿疹皮肤病,一到冬季骚痒难忍,住院也毫无疗效,09年冬天在坡月村明显见好。她说:“我感谢苍天和介绍我来巴马疗养的朋友”。

(7)广西大学的陈教授患上白血病中期,来到巴马坡月村,住了10多天不吃药也不打针,就感觉身体好了许多,住了不到三个月他到医院重新检查,血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8)84岁的广西社会科学院刘映华研究员,是著名老作家,身患慢性腹泻,眩晕,鼻炎等多种疾病,来到巴马坡月村住上一段时间,病魔全部消失。

(9)黑龙江省鹤岗市57岁孙先生,患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疾病,刚到坡月村时,挪步都很困难,无法与人沟通,三天后能讲些字句,五天后说话较清楚,7月12号到县医院检查,高血压降低了,恢复正常,糖尿病也好了。7月30日南宁电视台采访了他。

(10)辽宁省鞍山市盘石集团懂事长王来祥,今年69岁,患糖尿病7年。每天喝日本生产的岛西神水4瓶,每瓶800元,已花去5万多元。他7月1日来到巴马,就喝巴马的山泉水,每天到百魔洞吸氧,8月9日他经检查,血糖已降到6.6,当即在本人的笔记本上写下一首七律诗:

空腹血糖六点六,四十一天即达标;岛西神水不再饮,盘阳河水管我饱。 清晨山泉去提水,烈日当空水里泡;世间绝症终可治,只需饮水不用药。 并在巴马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又在坡月村买了两套房子,准备一住几十年……真实的事例每天都在巴马发生,不胜枚举。您只要向飞来这里住上一两个月或更长时间,向“候鸟人”打听,他们会向您道出一个个真实而神奇的故事,让您领略到巴马长寿带生命的奇迹!

四、劳动和心态对长寿的影响

劳动

生命在于运动。巴马的长寿老人自小就从事农业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90岁以上的老人中极少发现他们有高血压病,这证明了生命在于运动,动而不衰的养生原理的正确性。80多岁的老人还在田间劳动,有的百岁老人还能从事轻微的体力劳动和家务,他们的劳动此时己不是生活所迫。因到了100岁以后,当地政府都对每位寿星生活给予补贴。他们的劳动只是当作延续生命的需要。如:(1)、甲篆乡长寿村巴盘屯112岁的黄卜新寿星。106岁时,还能上山打柴!(2)、甲篆乡平安村弄劳屯当年107岁的壮族黄彩顺老人,还是织布能手。虽已是百岁高龄,每天还能织出6米长的主布,手不抖、眼不花,麻利的动作令晚辈姑娘啧啧咋舌。(3)、龙洪村巴买屯现年111岁的罗秀珍瑶族老人,108岁时不是上山打柴就是下地捡猪菜。(4)、所略乡百久村现年108岁瑶族的谭贵莲,105岁时健康的体魄使她还能下地干活。使人最难忘的是她满头雪自的秀发在夕阳映照下,银光闪烁,象征着生命的火焰永不熄灭。

心态

要健康长寿,便要少怒多喜,好的心态,快乐的心境,是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达到治病的功效。壮乡瑶寨的巴马人置身在大自然怀抱中,这里的天是那样的蓝,地是那样的绿,山是那样的青,水是那样的秀,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风光是那样的旖旎,社会和家庭是那样的和谐。这里没有通宵达旦的灯红酒绿,没有频繁的酒席应酬,唱山歌却成为长寿老人们舒畅身心的重要方式,村村寨寨,民风淳朴,壮瑶歌手代代相传。104岁的黄阿巧、102岁的黄桂萼两位老人,如今还带着70多岁的“徒弟”韦彩英、韦桂香每天在山野中抒怀高歌。巴马镇坡丁村现年110岁的壮族黄卜孝老人,一生务农,最大的喜好就是吹木叶曲,以壮族山歌调为主,悠悠扬扬的木叶曲,能给人精神快慰,上了百岁,他爱好依然。如今五代同堂,享人伦之乐。白岁老人们大多精神乐观,与世无争。不厌天不厌地,也不厌父辈给他们的艰难生存环境;一与家人与邻里和睦相处。另外,良好的敬老传统是老人们身心安逸的文化因子。吃饭时老人必坐上席,行路时年轻人见老人挑担,立刻抢过担子送到家中。每家老人每逢到了60岁,都要举办“补粮”仪式。杀鸡宰猪宰羊没宴,后辈从大到小送米送肉送新衣送鞋,举行“补粮增寿”活动,其乐融融,让老人能跨过这一生命终结人关而延续寿命。

另外,巴马不少家庭都会在白家厅堂的房门边,明摆着一两副棺材,这与柳州人特别崇拜棺材的风俗似有相同之处。广西柳州常常把仿制的小棺材作为礼品送人,那可是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因为他们将棺材喻为“升官发财”之意。而巴马人对于明摆着的棺材不叫“棺材”,而称之为“寿方”。这一习俗,与中国历代皇帝一登基就开始建造坟墓的习俗有异曲同上之处,但其含义略有不同。一是预祝“寿方”的主人“寿寿方方”,长命百岁;二是消除老人的后顾之忧,有了这幅“寿方”老人就觉得没有什么顾虑了;三是希望它能够避免天灾人祸,一切灾祸和邪气都可以避开,也给老人心理得到安慰,四是“光明正大”,当地习俗认为,“寿万”这东西很特别,既不能吃,也不能用,明明摆着呢!这是“光明磊落”;五是老人们自有“视死如归”的气概。你看,“寿方”就摆在他面前,他都无所畏惧!

所以自然和谐,家庭和谐,知足常乐,平淡寡欲是巴马长寿老人的普遍心态。这是由淳朴的民风民俗的文化积淀所决定的。同是中国六大长寿区的四川的彭山县和新疆的南疆地区,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宗教信仰。号称“东方第一老人”的彭祖,寿高八百,相当于现在的130多岁,他创造的“仙女功法”,即行气导引术,膳食滋补术和养生房中术,对道家、道教及中华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彭山人健康长寿独有的文化瑰宝。“中华第一孝”李密和文臣世家张纲形成的忠孝义文化哺育彭山人养成尊老敬老、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心气和平的民俗民风,是彭山人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南疆地区老从信仰伊斯兰教,其信仰体现在心灵、语言和行为三个方面,通过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等五功修炼诚信。伊斯兰教督人早起的晨礼,净心寡欲的斋戒,“节食有节、劳作有度”的生活

习俗都对健康长寿有益。在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有4个民族达到了长寿民族的标准。和田、喀什、阿克苏长寿区也位于佛教东传的道路上。佛教主张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通过持戒、禅定和修慧,养生和祛病,促进长寿。西藏也是我国百岁老人比例较高的地区之一,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西藏佛教徒通过潜心修佛,并凭借愿力和禅定力,延长寿命。西藏社科院对40位宁玛派高僧的寿命调查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活了100多岁。

五、中华养生文化

中国有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文明,在养生上更是积累丰富的经验,中国人的养生观从天地人,宇宙、自然,四时,人的身与心,形与神,情志与德行等等,全方位统一的视角积累了丰富的中国人的养生之道的文化。

1.环境养生

当指注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做到趋利避害的养生活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切请慎调为要。顺应四时: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使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人体寓于宇宙自然之中,只有与四时的变化相适应,人体才能保持清静内守的状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起居养生

是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等一系列养生措施。从现今人们生活习惯而言,尤其需做到的是: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慎适冷暖,切勿“要风度不要温度”;适当运动,避免终日与电脑、电视为伴。 3.饮食养生

是指利用食物的性能特点,合理摄入膳食,以强身健体、抗衰防老的养生方法。民以食为天。然饮食对于人体健康是一把双刃剑。《黄帝内经》将其喻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意为人体赖以生存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蓄藏阴精的五脏,其损害的祸根也在饮食五味。明确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双重性。谨和五味,平衡营养;适时适量,勿使过偏;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上述三者,当为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

4.运动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说明了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中医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可强身延年。简单的有氧运动能加促血液循环,代谢毒素。对于保持健康有十分有利的帮助。而那些消极颓废的运动更是有害于身体的健康。

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又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疲劳过度会影响健康。然而,不劳动同样会影响健康。华佗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气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适当的体力劳动,不但能够锻炼体格,使精神充沛,而且有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

5.调补养生

该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应用具有调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以达到却病纠偏、促进康复的养生手段。调补养生的应用原则,应是虚则补之,偏则调之,以平为期,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

6.中医保健养生

是指利用中医的经络,穴位,加以刺激,可以加促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让各个器官的功能加强,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养生的精髓在于调摄人体自身的精气,控御人体自身的情志,以维持平和的状态,颐养天年,可以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7.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8.情志养生

系指保养身体必先调神怡情,才能形神兼备。

调养精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过度,精神过用,可以伤神,以至形体损伤。《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要求我们少思寡欲、胸怀宽广、乐观,以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使精神始终保持正常状态,从而使神明而形安。

9.养神养生

养神是一种观念,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次回归,具有更多的社会内容,养神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少私寡欲,心胸坦荡:“心底无私天地宽”,要做到少私寡欲应注意两点:一是以理收心,明确私心对人体的危害。二是正确对待个人的荣辱得失。

(2)抑目静耳,闲情逸致:孙思邈在《千金方·养老大例》中说:“养老之药,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眼耳是神气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其功能是受神气的主宰和调节。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弛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扰不宁。要做到抑目静耳,就要用高雅的兴趣爱好,来陶冶自己的志趣。有了高雅的志趣,自然会把浮名虚禄,看得淡若云烟。

(3)和畅情态,调摄七情:“笑一笑,十年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笑可增进健康,可使人长寿。俗语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长戚戚,有损天年;情绪乐观,能安神定气,是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良方。

10.德行养生

健康养生长寿之道:德行是\"养生之根\"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资料显示,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中国的养生之道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本文也只是简略的介绍。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了厚重的养生之道文化,中国人的养生之道是多角度全方位,更是和诣统一自然的。

六、饮食与养生

中国人的养生之道首重养心,讲究恬淡虚无;其次便是饮食养生。传统中国饮食不仅有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其与西方迥然不同的饮食特点,更有助于减少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肥胖问题。

种类变化繁多且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饮食总叫人食指大动,也是老饕们难以抗拒的天下美食之一。不过许多西方人士却有中国饮食过于油腻,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印象,而事实与一般人的印象恰好相反;真正的中国饮食不仅健康养生,更可能具备延年益寿之效果。

中国饮食对人体健康有助益之几项特点。

1、不计算卡路里:中国传统饮食并不注重卡路里,而看重食物的营养价值;1990年的调查发现,中国人比美国人多食用30%卡路里,却不一定需要更多运动。其秘诀便在于避免空腹吃糖或一些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

“减重的最新调查显示控制卡路里、低脂的饮食,反而不及低血糖负荷饮食(Low Glycemic Load Diets)来得有效,这就是传统的中国饮食。”

“健怡可乐(Diet Coke)有卡路里,酪梨也有,但哪一种才是真正对身体有益,答案显而易见。酪梨能提供多重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6脂肪酸,并能增进新陈代谢机能。”

2、重视蔬菜的摄取:西方社会经常把蔬菜作为一种配料,但在中国饮食中,蔬菜本身经常是独立的一道主菜。完美的一餐要具备丰富纤维质的蔬菜,并平衡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才是最健康的饮食原则,而这正是典型的中国饮食。

此外,蔬菜、水果不仅能提供纤维素,还能供给人体必需的弱碱,因此在健康的饮食原则中,蔬果类确实是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

3、食用流质食物 :西方饮食较为干燥,但中国人却习惯于食用一些汤汤水水的流质食物如:汤、粥等,这也是中国饮食的一大特色。 汤会增加饱足感。因此在饭前喝汤,可以达到控制食欲的效果。”

此外,汤会促进益生菌(probiotics)生长,有助于肠道健康,并帮助身体吸收食物的营养。

4、食用熟食:西方餐点中喜好食用生菜,但传统中国饮食并没有生食。研究也发现:生食蔬菜虽能保有较多的维生素,但同时细菌的留存也会较多。

熟食较具保持体力之功效,食物稍微烹煮一下,会使营养素更容易吸收,因为人的胃部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太多生食。

5、注重天然食疗之功效: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有许多药材是以日常三餐中的食物做为药材;并注重以日常饮食调养身体,例如辣椒能帮助消化和驱寒、大蒜能解毒、黑木耳清血,使血液不黏稠、蕃茄能抗自由基(free radicals)等等。

早在两千年前,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便曾提出“让食物成为你的药材(Let food be your medicine)的观念。”而这句源自西方的话,却彻底地实践于东方的中国饮食当中。

6、喝绿茶:中国人喜欢喝绿色或草本的茶,传统中国人的泡茶方式是使用同样的茶叶不断地回冲,这跟使用一个茶包是相同的道理,因此并不会有咖啡因过量之隐忧。绿茶具有解毒、帮助消化及缓和饥饿感等功效。

自由基会破坏DNA,使细胞突变成为癌细胞,而绿茶的茶多酚则含丰富的抗氧化物,可以抵御自由基。

7、讲究阴阳平衡:中国饮食讲究阴阳平衡。阴性食物如:苦瓜、冬瓜或空心菜等会降火气,使体质较寒,而阳性食物如肉、辛辣食物及酒等,则会使体质燥热,易上火气。

“大部份的蛋白质食品都是阳性,而碳水化合物属阴性。因此中国餐饮中所含的多道配菜,都会使阴阳平衡,更可以使血糖稳定并增加活力。”

中国饮食承传了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是一门独到的学问与艺术,更兼具健康与养生之功效。中国养生重在阴阳调合与顺应自然。《养生录》中亦谈到饮食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

康熙皇帝注重饮食养生,因此至老年仍保持身强体健;在他的《膳酒自述》中便曾提到:“盛馔[zhuàn]醇酿应有损,野蔬风味亦堪佳。 樽中旨酒无能饮,案上珍肴勿过加。淡泊宁心和五味,养生得正胜丹砂。”亦点出了中国传统膳食注重养生之文化精髓。这同样也提醒饮食结构逐渐偏向不均衡的现代人,养生之道并不在于品尝各种山珍海味,均衡而清淡的饮食才是真正对身体有益之养生妙方。

七、“治未病”与养生文化

目前,在国家进一步的医疗改革工作中,已经将国民的养生保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并且在重点城市的大型医疗机构开设了“治未病”保健中心。养生保健在国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氛围,人们已经有了良好的习惯和自觉的意识。其实,真正的养生保健发源地在中国。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养生文化,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谓“治未病”,一是以保健、预防为主,让人们保持健康的状态,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二是使已有的疾病不再发展和恶变。“治未病”是中医养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在过去皇帝统治的年代,皇宫内拥有许多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的医生,他们专为皇帝及皇亲国戚们治病,所以,称他们为“太医”或“御医”。虽然“太医”们享受高官厚禄,但自己的身家性命却“朝不保夕”。因为,如果谁不能医治好皇帝及皇亲国戚们的病,就会随时有“杀身之祸”,甚至株连九族,历朝历代有许多“太医”惨死于“回天无术”之下。于是,“太医”们想,有什么方法能“包治百病”、免遭杀身之祸呢?尽管“太医”们个个医术高明,但要想“包治百病”实在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唯一安全有效又能保全性命的办法就是如何使皇帝及皇亲国戚们不生病。这就是“太医”养生文化的渊源,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

中医养生文化的系统建立与实践源于“太医”为皇帝及皇亲国戚们的“保健”,所以,“太医”文化是以养生为主的中医经典文化。在数百年的“太医”养生实践中,对5611种中药的毒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类,实验证明只有444味中药是无毒可用的,并确定了“药食同源”的理论和指导作用,总结出一系列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明、清时期流行的“养生十法”:凉水肉汤吃粗粮、小睡果汁健身房、过午不食要烫脚、念经夫妻应清肠。大意是:

1、早起一杯凉水,有易于清理胃肠道,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

2、吃肉不如喝肉汤,因为肉汤中的水解蛋白易于人体的吸收,且不易使肉食纤维在肠道堆积而产生毒素;

3、多吃粗粮(杂粮)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4、中午小睡一会儿,有易于恢复体能;

5、多喝果(蔬)汁,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改善酸性体质;

6、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7、晚上不必大量进食,以蔬菜、水果充饥即可;

8、晚上睡前烫烫脚,可预防发生夜间猝死,有益睡眠;

9、夫妻应有信仰,有信仰的人则会有良好的心态,行善事积功德;

10、人人都应该及时清肠排毒,减少毒素的累积和伤害。

这一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与现代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如出一辙,说明中医养生文化的远见与高明!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指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中国医学、养生学的伟大巨著《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医养生提倡“天人合一”,即大自然的神灵---人,应该顺应大自然而生活,遵循“四季”、“十二时辰”之规律。如:夏天应该处于散发出汗的状态,而不是凉爽;冬天应该处于收敛闭藏的状态,而不是暖和;晚上“子时”(十一点)应该睡觉,早上“辰时”(七点)应该起来工作;等等。什么季节就应该吃这个季节生长的蔬菜和水果,什么地方的人就应该吃那个地方生长的食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医养生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有效方法,也是慢性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内容。正如中医所说,针对各种慢性疾病应采取“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疾病问题,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中医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告诉我们一个衡量健康与否、疾病轻重的评判标准就是人有没有饥饿感(胃气);验证药物的利弊与作用就是看是否影响人的饥饿感。如果人失去了饥饿感,说明不健康了或者是病情加重了;所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如果使人丧失了饥饿感,说明这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是不能用的,是有毒、有害的。

现代人对待健康的态度往往是注重“治已病”,而忽视“治未病”。一位身价千万的老板,在发现自己患有肝癌时,对肿瘤医院的院长说:请您给我用最好的药,不用考虑钱的问题,需要多少我都愿意出。结果他在肿瘤医院治疗了一年多,花了一百万,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殊不知病已成而治之,往往为时已晚。这就是“有钱买不来健康”的道理。我们常说:一元钱“治未病”,千元钱“治已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保健是一件低投入、高效益的事,而在疾病治疗中则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是白花钱。

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家庭的事,也是一份社会的责任。拥有健康的人,才是真正拥有财富和快乐的人!

八、世界长寿之乡

长寿之乡:\"长寿之乡\"在中国的确定标准是: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到3位。中国七个长寿之乡:山东莱州、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四川乐山、辽宁辽阳兴隆村、新疆克拉玛依。广西巴马县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长寿第一县候选世界纪录,创下新的世界之最。

中国最长寿最生态的地方有:中国广西西北部凌云县:

联合国规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寿星7.5人,根据广西凌云县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人口18万人,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长寿区认定标准,超过联合国规定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登上“中国长寿之乡”,广西凌云县古称泗城,有四条河流纵横交错会聚于城中,是一个近千年州、府、县治之地历史的文化古城。位于广西西北部,东与凤山县、巴马县瑶族自治县接壤,南靠右江区,西邻田林县、北依乐业县。四周群山苍茫高耸;全县总面积2037.46平方公里,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间。古府凌云县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长寿区认定标准,是理想的宜居养生天堂,享有“古府水乡、宜居天堂”的美誉。 凌云县 也是“中国名茶之乡”,广西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

世界六大长寿之乡

目前,全世界有6个地方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其中中国有三个。它们是:中国江苏如皋,中国广西巴马、中国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外高加索地区、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

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人口20万,拥有74位百岁老寿星,即1000人中有百岁老人3.2人,被评为世界五个长寿之乡之一

联合国确定长寿地区的标准为:“每十万人口中有百岁老人7人,即为长寿地区。”我国广西巴马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长寿之乡,全县20多万人口中现有74位百岁寿星,寿星比例为每10万人口有37位百岁老人,而我国海南的南山每十万人口有191位百岁寿星,百岁寿星比例超过世界公认长寿之乡的27倍,是巴马的5倍多!

中国巴马:长寿人口不断增加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寿星达到了110岁以上,是五大长寿乡中惟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

巴马人长寿,首先得益于大自然良好环境的赐予。巴马属于亚热带气候,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最高可达到两万个,被称为“天然氧吧”。

喜欢劳动、饮食习惯良好、生活有规律,这也是巴马寿星多的重要因素。4月14日早上,记者来到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寿星黄布铁家里采访。老人已经104岁了,但每天不是去摘猪菜,就是下地干活,还做家务。他每天吃两顿,每餐吃两碗饭。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聋、眼不花,一头黑发。他常说:“每天不出去活动一下,吃饭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觉。”要不是亲眼看到他麻利地摘猪菜,我们真不敢相信他的话。

巴马人长寿还和饮食有关。他们经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笋、白薯等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火麻制成的油和汤含有大量的不饱和低脂肪酸。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对巴马进行调查后认为,不饱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正是巴马人长寿的关键所在。

除了以上几点,乐观也是巴马长寿老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平安村平寒屯,我们遇到106岁的黄妈能时,她还背着小孙子。黄妈能耳聪目明,一边说话一边发出爽朗的笑声。她告诉我们,她现在五代同堂,还能记起年轻时唱的山歌。

中国和田:老人喜欢喝茶吃馕

新疆和田于田县的拉依苏村是另一个在我国境内的世界长寿之乡。拉依苏村有2400人,仅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有16人。

肉孜老人已有110岁,身体健朗,还能干简单的农活。肉孜老人还说,他每天天黑就睡觉,清晨鸡叫就起床。眼睛虽然花了,但他每天上午还要干两个多钟头的活,今年他还帮儿子在院子里种了一亩地的棉花。老人早晨和中午喝茶、吃馕,晚上几乎不吃东西,“晚上吃饭睡不着觉。”他说。据肉孜的大儿媳妇讲,老人喜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爱吃玉米做的馕。“我家的大孙子16岁啦,希望我公公能看到他重孙子的婚礼。”她说。

104岁的买提库尔班·肉孜和95岁的肉孜汗·肉孜。他们是亲兄妹,哥哥早晨起来喜欢散步,回家时顺便把一些草放到羊圈里喂羊。妹妹肉孜汗在50岁之前没得过什么大病,只是近几年来偶尔患上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馕,中午吃拌面、汤饭和馍馍,晚上吃半个馕。

97岁的努热勒阿洪·托乎提和他80岁的老伴。努热勒阿洪看电视能看到晚上11时,早晨7时起床,中午能吃一盘拉条子,不好甜食。他早晚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喝足白开水。当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努热勒阿洪说,他年轻时身体很好,一个人开垦出了3亩荒地,现在身体还是挺结实。另外,他和老伴从来没吵过架,子女都很孝顺,跟邻居也很和睦。

长寿乡的秘密

其实,长寿乡具有如此神奇的防癌抗癌、养生保健的功效,还得归功于那片神奇的土地。中国科学院专家对长寿乡的研究表明:长寿乡土壤、谷物中的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倍以上,百岁老人血液中的硒含量高出正常人的3-6倍。

由此可见,是微量元素硒,日夜帮助着老人和患者们,滋养了长寿乡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何硒能防癌抗癌、延年益寿呢?据专家介绍,硒元素是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人体补充了充足的硒元素,就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硒如果配合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进行适量补充,效果会更加出色。

常年在长寿乡养生的人们其实一直通过饮用含硒量丰富的水、食用含硒的食物等等来给身体补硒,并通过心态的放松和调整达到了治病保健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含硒丰富的食品,如蛋类、海产品、小麦胚芽、大蒜、硒麦芽等来进行补硒。体恒健硒维康口嚼片,富含硒麦芽,补硒更安全和有效,没有副作用也利于吸收,堪比长寿乡!

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特点突出:一是顺其自然。种啥吃啥,四季常新的农作物和蔬菜,调剂制作一日三餐,少荤多素,保证了老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显现出良好的养生效果。二是勤劳刻苦。动可延年,思能抗衰。大部分百岁老人操劳一生,克勤克俭,锻炼出了过硬的身板,并养成了早睡早起、勤苦劳作等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三是性格爽直,开朗豁达,劳动积极,乐于奉献,一生乐观、不生气,常走动,主张靠劳动锻炼身体,深信“常坐身不健,常睡体自瘫”。

具有长寿遗传基因:据鹿邑司姓祖谱记载,司姓1—11世先祖(始于南宋)平均年龄达86岁,其中90岁以上3人,百岁以上2人。今年已经100岁的曹集乡农民郭允千,其家族亲属均长寿,年龄大都在90多岁。

老有所乐,爱老敬老事业兴旺:纵观夏邑的百岁老人,前半生生活在旧社会,多数人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逃荒要饭的贫困经历,生活质量更是无从谈起。目前这些百岁老人之所以能够延年益寿,也和赶上了好日子有关。

外高加索:百岁老人还选美

最近,格鲁吉亚举办了90岁以上老人的“选美大赛”,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已有106岁———百岁老人选美,这可能只有在外高加索这样的长寿乡才会发生。据统计,格鲁吉亚500多万人口中百岁寿星达2000多人,90岁以上的超过两万。而在阿塞拜疆,上世纪80年代初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曾多达63人。

外高加索人的乐观生活态度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在参加当地人的婚礼时,经常发现八九十岁的长者和年轻人一起又唱又跳。如果他们自己不说,人们都猜不出他们的真实年龄。除了乐观的心态,当地人的饮食也很讲究。在格鲁吉亚的长寿乡阿巴哈吉亚,当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这里的人每天至少喝两杯牛奶、三四杯酸奶,喝时还要放葱、芹菜等。此外,当地人还常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葱、红辣椒以及当地产的无花果,不吃香肠、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动物油脂和糖果。他们不喝咖啡,主要喝当地产的“格鲁吉亚茶”。

巴基斯坦罕萨:六七十岁不算老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来到巴基斯坦的罕萨山谷,在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后,他写出了闻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线》。在书里,他把罕萨称为“香格里拉”。

罕萨山谷距离我国的新疆仅30多公里,4.5万罕萨人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据记者了解,在罕萨,当地人几乎从不患病,六七十岁根本不叫老人,八九十岁仍可在地里劳作,健康地活过一百岁在这里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为了解开罕萨人的长寿之谜,英国医生罗伯特·麦卡森进行了实地考查,发现了罕萨人长寿的秘诀。一是饮食:罕萨人喜欢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薯类、芝麻等。他们还喜欢适量饮用一种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烈酒“罕萨之水”。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罕萨山谷附近有许多冰川、河流,这些水体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常年饮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罕萨人在种庄稼时也用这种水进行灌溉,从来不施农药,种出来的瓜果蔬菜特别有营养。三是生活习惯:罕萨人多以务农为生,古朴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远离了现代社会的恶性竞争,又为自己的长寿增加了一块砝码。

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没有金钱概念

在厄瓜多尔南部山区有一个叫比尔卡班巴的村庄。1970年,村里一个叫米格尔·卡尔比奥的人得了眼病,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看病。这次眼病使比尔卡班巴闻名于世,因为米格尔当时据称已活过了120岁。

据当地政府介绍,比尔卡班巴大约有5000人,其中有2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由于一百年前这个地区还比较落后,没有完整的人口档案系统,这个数字很难证实。但不管怎样,这个山村是公认的西半球最长寿之地。村里有位102岁的卢西拉老太太,几年前还能在小镇的狂欢节上跳舞。在被问到为什么长寿时,她说:“我们走路走得多,到老了也要干活。”

九、巴马长寿养生文化

什么是巴马的长寿文化呢?

我们现在说的巴马长寿文化,其实就来源于极其丰富厚实的巴马传统文化。巴马传统文化由两个重要部份所组成。一是民间医学文化,二是民间孝道文化。两者有机结合,汇集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巴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历经演化发展到了今天,才形成了今天的巴马长寿文化。而巴马长寿文化的形成,就因为巴马长寿文化拥有丰富厚实的基础文化底蕴;具有意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有思路清晰的传统文化脉络;还有潜移默化的传承文化方式;再加上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内涵。

其实,巴马传统文化原本就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份之一。巴马传统文化与太极文化、历法文化、五行文化、八卦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都有许多相通共融之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巴马传统文化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体两仪三才四季五行六合七星八卦十二干支廿四节气廿八星宿七十二般变化”演变而来,我们先说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体两仪三才四季五行六合七星八卦十二干支廿四节气廿八星宿七十二般”分别代表着什么。

一体就是太极,一个圆;两仪,就是阴和阳;三才,指天、地、人;四季,则是春夏秋冬;五行,金、木、水、火、土;六合,即鼠与牛为合,虎与猪为合,兔与狗为合,龙与鸡为合,蛇与猴为合,马与羊为合,为十二生肖的六合,另一种说法还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为地支六合;八卦,指的是八卦图,其八个方位分别为干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xùn)西南、艮西北;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干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

巴马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则是一轴两翼三栖四象五行六寅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七十二般(变化)。两种文化十分相近,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文化(阴阳)、历法文化(天干地支)、五行文化(金木水火土)、六合文化(相属)、八卦文化为载体。而且无论是巴马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都是从“一”开始起步,而以七十二般变化为极限。这与孙悟空拥有七十二般变化的中国古典文化元素非常吻合,七十二般变化在古人看来已是极限了,算是变化无穷了。

巴马的传统文化认为:任何一类物种,都是以自我为唯一轴心,并拥有两翼,拥有左右两翼的物种划分为奇栖偶栖和三栖三大类,每一类物种又都有四象,并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度过,一年四季靠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实现季节的交替,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六合,六合衍生出八卦,八卦派生十二生肖和十二干支与十二个月,十二个月再生廿四节气,廿四节气由廿八星宿管辖,廿八星宿拥有七十二般变化。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一轴两翼三栖四象五行六寅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七十二般(变化),这跟中国传统文化有些许多不同。在巴马,有一种区分巴马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称号方法:称中国传统文化为圆文化,称巴马传统文化为方文化。

我们再详细说一下这一轴两翼三栖四象五行六寅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七十二般(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一轴两翼,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类物种,无不企图以自我为中心,世界的本源都是同一个轴心旋转出来的,整个世界就有那么一颗轴心。两翼:指左右两翼,即东西两侧,泛指阴阳两极,龙凤两类,天地两边,方圆两形,刚柔两招,雌雄两性等等。

巴马的传统文化认为:任何有联系的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互为天地、互为主客的关系。例如任意两个人——假设是你和他,当他来到你家时,你是主人,他是客人,而当他到你家时,他是主人,你是客人,据以上的观点,巴马人认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以客人的身份来的,所以巴马人对待家人,对身边的人,对周围的物种都要客气。值得一提的是,巴马人记载人的生辰八字时,同样认为,任何两条八字之间的关系,都是互为主客,互为天地的关系。其中,主的八字叫天然八字,客的八字叫地缘八字。天然八字又叫自然八字,地缘八字就是人的生辰八字。巴马人认为,人的生辰八字只有与自然八字相吻合、融洽相处、统一合诣,才能相聚相生。

一轴两翼三栖中的三栖,可以说叫做三栖定律。三栖,指的是奇栖、偶栖、三栖,由单栖和双栖派生出的第三栖,古人称能文能武都为双栖之人。这三栖的意思就是说,任何势不两立的敌对双方都可以通过第三者来中和、协调。例如:你我闹矛盾需要由他人来调解,夫妻吵架需要别人来劝架等。又如,奇栖、偶栖的缺陷需要三栖来弥补,阴阳失衡需要五行来协调等等,刚才我们说的三栖就是第三方的意思。“四象”指的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只神兽,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

“六寅”指六寅掌断法: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可能我说这个指六寅掌断法大家不清楚是什么,但我做一个手势大家可能就清楚了,(做手势),这个手势我们在许多电影中或者是现实生活中应该都见过。也许大家觉得很神秘,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家就清楚了。这个指六寅掌断法可以说是诸葛孔明最早使用的,是诸葛亮行军或出行时,随时用以占算凶吉福祸的一种简便方法。

好,我们伸出你们的左手,注意,一定是左手。我们先看一下我们的手掌,我们看到,我们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将手指分成上节和下节两部分,配上我刚才说的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食指的下节叫大安,代表最大的吉利;食指上节叫留连,代表运气平平,凡事拖延;中指上节叫速喜,代表喜事就在眼前,算各种事情都是上吉的好卦;中指的下节叫空亡,这是最凶的卦,所占事宜均很大的不利;无名指的上节叫赤口,代表多争执有官讼,事态不和;无名指下节叫小吉,代表将要有好结果,所算的事情值得等待和坚持。这六个手指节刚好在手指上绕成一个圆,在占卜时就是绕这个圆圈数过去。我们来再排一次,分别是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示范)

我们知道,按照农历的时间,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三十天,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占算方法 以大安为起点是正月,顺时依次是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转两次即为十二个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最终落到哪一名词上,即可看内容。例如:你想占卜农历三月初五辰时的吉凶。那么从大安起数到三是速喜,再从速喜上起日,数到五是大安。再从大安上起时,数到辰时{辰在地支中排第5位}是小吉,小吉代表将要有好结果,所算的事情值得等待和坚持。怎么样?大家都了解是怎么回事了吗?

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还有许多的寓意在里面,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特别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讲这个可不是宣传封建迷信,我这是在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可别理解错哦。

再回到巴马传统文化上来,一轴两翼三栖四象五行六寅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七十二般(变化),这是构建巴马传统文化的基础,而巴马的民间医学文化和民间孝道文化也由此发展而来。特别是“五行”文化,成为巴马民间医学文化和民间孝道文化的中心。

五行——金、木、水、火、土,它们相生相克,相互依存又相互互制约,而巴马长寿的原因,就有专家提出过“巴马长寿现象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产物”。巴马人认为:五行的理论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论,按照“五行”的理论,人与自然之所以能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全靠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气质”来协调,才能达到平衡,最终实现和谐统一。巴马的医学理论认为:任何人一生下来,天生本来就是阴盛阳衰的料。这是大自然规定的,比如说,每一个人,小的时候,都是体弱多病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天生的阴盛阳衰决定的,天生就让你生辰八字中的“五行”不平衡,婚前只能与大自然中的“五行”来自然调节,但婚后就可以实现“阴阳平衡”了。还有,一个人成双成对的器官总是多于单一的器官,而为什么人有单一的器官呢,那是因为你的另一部分器官在别人那里,也就是说,将来你结婚了,你的那些单一器官才能成双配对,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另一半来搭配,才能达到“阴阳平衡”。

巴马民间的医学理论还认为,时辰与方向,与人的五脏六腑以及五窍(目、鼻、舌、耳、口),甚至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气(风、燥、暑、寒、湿)五味(酸﹑甜﹑苦﹑辣﹑咸)五色(青、黄、赤、白、黑)等,都有一定的依存关系。他们认为,时间是循环的,方向也是随时间循环而改变的。

因此,巴马民间的医学都是以“五行”为基础,而且对于每个人病症要根据他的病情以及他的生辰八字的不同,也给予不同的药物来医治。采药也得讲究时辰与方向。若是意外受伤,还得按照受伤的时辰来推算采药的时辰,有些遗传性疾病还要按生辰八字来采药。当然,您现在到巴马的医院是不用看生辰八字的,也不用按时辰去拿药。给您看病的都是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医生和一大堆现代医疗仪器。我刚才说的,那是山里的土医。

巴马的长寿文化中还有一个就是巴马民间的孝道文化,同巴马民间医学一样,孝道文化也是以“五形”文化为基础的。在巴马,当一个小孩子出生的时候,他的生辰八字就记录在家里的八字簿上,以天干地支为载体,以五行相克为依据为依据,推测出八字中所蕴含的五行情况。在刚才说巴马民间医学的时候,我也说到巴马人认为,人的生辰八字中的五行与这个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依存关系的。这种关系甚至与先天性疾病及身心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人一出生,就可以透过其生辰八字的的五行看是否带有某种先天性疾病,或是某种缺陷,若发现某种缺陷的苗头,就要为子女进行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就是“招魂”、“培花”、“保命”、“解绑”等仪式,给儿女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自然环境。作为回报,在父母年老力衰的时候,儿孙就要为老人举行一种隆重的“补粮”续寿的仪式,祈求老人健康长寿。

选择“补粮”的日子和时辰,必须根据老人的生辰八字严格选定,即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确定,比如说某老人为水日出生,就应该选择金日来补,因金生水,能使水旺。这一天,家里还要派人请来师公,师公到场后,就着手裁扣种纸钱彩衣之类的东西,抄写许多待颂的经文及老人的奏章,然后念念有词主持仪式:在堂屋里摆上一张祭桌,桌上供着三大碗白米当香炉,分别插上诸神牌位及老人的奏章,以及三块六或七块二的钱币。桌的四脚分别绑上四根去枝留顶的青竹杆,每根杆系上谷穗和布条,另先一匹自家纺织的黑土布作铺路搭桥之用,布的一头是从祭桌起始,沿着堂屋一直延伸进老人的卧室至床沿,老人坐在床前并将这匹布的另一头揣在怀里,双手捧着一个红布袋作收礼装钱财以及食粮之用。当道公宣布准务备开始,在场的儿孙们便按男左女右分别跪成两列,向老人方向跪拜。老人此时穿著儿女送来崭新的寿衣寿鞋寿帽,端坐床前接受子孙的礼拜。屋里摆满了晚辈送的活禽、猪肉、大米、现金等。仪式开始后,就把礼物得一件一件地传送,先按老人的子女从老大开始,不分男女送礼,再到侄儿侄女,最后才轮到孙辈、曾孙辈。送礼时,每送一件礼物,主持人都要报上送礼者的姓名和祝词,这个礼物就从最小辈份最小年纪的那位起传,象接力棒一样左右交叉往前传递,一直传到老人手上,每收到礼物,老人都一一笑纳。礼物收齐后,大米倒入备用的米缸,专供受粮者一人享用,猪肉等不宜久留的食物当天集中聚餐时集体享用,活禽就作记号放养,待老人什么时候想吃就吃,现金则由老人慢慢开支。仪式结束后,道公要亲手选切一些熟肉放到一个盛了半碗饭的碗里,由老人的长子或长女送到老人床前,亲手给老人一口一口地喂食。最后道公将一条红布围系到老人腰上,将那四根青竹杆放到老人床头,封灯结束,集体聚餐。

巴马人认为,“补粮”能给老人以一种心里暗示与平衡,通过这种仪式,让老人觉得后生们都很孝敬他,从而起了“定心丸”的作用,让老人相信,自己延年益寿有了保障。这一做法就相当于医学上所谓的“精神疗法”或“心理疗法”,让老人觉得心情欢畅,无忧无虑。

不管哪个地方,“补粮”一般都要求子女参与,并由老人认为最孝顺的一名子女张罗。每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亲人无论远近,原则上都要携儿带女前来参加。无形中,“补粮”成了老人借以唤回身居各方子女回到身边的“探亲信号”,是众人相聚的难得机会。其意义一点不亚于过春节,甚至比过春节更隆重。

其实作为老人,根本不在意补多少钱粮,最令其牵肠挂肚的就是满堂儿孙是否安乐。一个个后辈,男女子孙,长大成人,环绕膝旁,老人能不高兴吗,只要高兴,精神就好,哪怕有“病”,也会自己好上三分。所以现代人认为“补粮”更应该是习俗,而不是“迷信”。整个“补粮”过程,平和,安祥,花费也不算多。

“老”在巴马是生命之福的象征,尊老、孝老是非常自然而传统的事。吃饭时,凡有老人长辈在场,必请之坐于上席;行路时,如见长者过来,年轻人均自觉立于道旁,待老人过去,自己方能走。所以在这里,谁家有百岁老人是件令人羡慕的事,虐待老人的事是不可想象的,倘真有人敢如此,女人有嫁不出去的危险、男人则有娶不到老婆的可能。

为此,有民俗专家认为,应保护与挖掘好壮民族“补粮”文化。在世界知名长寿之乡——巴马,有人主张把“补粮”文化与壮民族的“密洛陀”文化、“三月三”文化等排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当今社会,“和谐”成时代主题,后代子女孝敬老人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国家对老人的关爱政策也越来越多。老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改善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流传久远的壮家特有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补粮”习俗体现了其乐融融、和谐家庭的恒久不变的人性观念,应加以传扬。

说完这个“补粮”的仪式,我们将在仁寿山庄中可以看到。说完了“补粮”,我们再说一下仁寿山庄中另一个亮点,那就是清代光绪皇帝送的“惟仁者寿”寿匾。

在清朝光绪年间,光绪皇帝钦命广西提督府为邓诚才老人题赠“惟仁者寿”的寿匾。邓诚才少年时受过私塾教育,勤于习武,机智过人,加之身材魁梧,后被朝廷招募去当兵。在花甲之年还参加过冯子才的中越边境抗法战争。为军中之最长者,武艺高强,屡立战功,战争结束后称老还乡,复事农耕。

为了改变家乡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已过花甲之年的邓诚才引进了种植甘蔗制糖的技术,组织家乡农友发展甘蔗生产,他把当兵多年积攒下来的资金用于购买蔗种免费分发给大家种植,购买榨蔗器具,带动了平林村的蔗糖产业的发展。结束了巴马一带不能生产蔗糖的历史。平林是巴马糖蔗生产的发源地,与邓诚才的创举是分不开的。此外,每逢年过节,邓诚才都能买些肉品送给一些无助的困难户,乐善好施,深得邻里乡亲的尊敬。名传千里,声传朝庭,光绪帝得知并查实后深为敬佩,认为邓诚才老人一生为国,处处为民,仁慈厚道,实为一方德高望重的仁寿者,真可畏仁者寿山河。

为了旗表古稀老人的仁德范举, 1898年11月,他的事迹被光绪帝得知,在1898年光绪帝亲命广西省冯提督,送去一块牌匾叫做“惟仁者寿”。当时冯提督用了两匹枣红大马,他身穿御赐的黄马褂,带领他的兵卒,敲锣打鼓马不停蹄抬着牌匾连续走了七天七夜,送到了广西巴马那桃乡平林村邓诚才的手上,光绪皇帝钦命广西提督府为邓诚才老人题赠“惟仁者寿”的寿匾,一介材夫能得到朝廷的恩典,一时荣耀乡里,令人仰慕。为了传承家风,邓诚才的儿子邓日光、邓日明、邓日英兄弟三人出资在院前建一座牌坊,请同村在光绪年间考取进士的李陞德题写坊名“德照年高”,建造此坊旨在对长辈仁爱想思的孝仰和励志后人以学楷模。晓众悉知,邓诚才和他的母亲都是巴马长寿之人,其孙女仍健在并且已经有97岁的高龄,而且身体健康。他们的长寿秘诀是长期饮用盘阳河之圣水,还有邓家祖传的养生醋和养生酒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惟仁者寿”,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从字面上看,这四个字是孔圣人的“仁者寿”,在前面加了一个“惟”字,“惟”字是只有的意思,也就是说 ,仁者爱人,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才会长寿。这是字面上的理解。当我们再细细品味这四个字时,发现他里面包含了许多我们值得去品味的东西。

我们先看这个“仁”字;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话翻释过来是这样的:子贡向孔子请教说,如果有人能广博的救济人民,普渡众生,怎么样?他算一个仁者吗?孔子说,岂止是一个仁者,简直是一个大圣人!即使是尧舜这样做,也会累得生病。所谓仁者,就是自己渴望自立,自立后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渴望发达,发达后帮助别人发达。象这样能从近处做起,可以说是实现仁的方法。

大家注意孔子回答时的态度,“必也圣乎!”显然,子贡是把“仁者”想象的太高大、太神秘。仁者不是这样的,只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孔子才有“立人达人”的回答。“欲立”者,利己也;“立人”者,利人也。“欲达”者,能力巨大,利益巨大也;“达人”者,让别人也能力巨大、利益巨大。而邓诚才老人,为国家建功立业,而又放弃名禄,回到家乡,而后又建福一方,光绪赐于他的”唯仁者寿”,至少,他已无愧于这个“仁”字。

一次,鲁哀公问孔子:“知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答:“知者乐,仁者寿。”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个养生学家,孔子一生中谈论最多的是仁,在《论语》中孔子谈到仁的地方多达158次。孔子提出了“以德助寿”的养生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孔子却享有了73岁高龄,在那个时代算是长寿老人了。

为什么“仁者”会长寿呢?一是淡薄名利。被称为“药王”的孙思 高寿142岁(另有162岁和152岁之说),一生不恋功名,惟以善为务,矢志不移专研医药,“发大慈恻隐之心,善救含灵之苦“。周静帝即位,封孙思 为国子监;唐太宗召他进京受封;唐高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都被他的身体有病等理由拒绝了。他清苦少淡泊,百年如一日,120岁完成《千金要方》,140岁完成《千金翼方》。

二是修身养性。仁者寿的观点在《孔子家训》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汉儒董仲舒说得更明白:仁者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已,取天地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孔子分析了人为什么不能长寿的原因,是因为“夫寝处不适,食欲不节,劳逸地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辱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鲁哀公问孔子说:“智者长寿?还是仁者长寿?”孔子回答说:“好,(我谈谈我的看法。)人有三种死,而都不是他命中该死的,是自己的行为自取的。不按时作息,无节制饮食,逸劳过度的,疾病就杀了他;处在下位而干涉上司的政事,无休止的追求各种欲望的,刑法会杀了他;凭少数触犯众多的人,凭着弱小侮辱强敌,不顾环境发怒,行动不自量力的,兵器会杀了他。这三种死法,不是命中该死的,是人自招的。

此处孔子说的疾病而死、服刑而死、争战而死,都与道德有关系。孔子特别强调“内无思想之患,以怡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散,精神不散。”

仁,是一个道德概念,引入医学,为身心,为精神。西方医学家认为,心理平衡是生理平衡的重要条件。精神的宁静愉悦,可以提升人的免疫功能,可以增加细胞的分裂次数。古人认为“寿天乃是善恶之气所致。仁则是善气也,所感者亦善,善气所生,安得不寿。鄙则恶气也,所感者亦恶。恶气的生,安得不夭。“(二程遗书))”“仁者寿,安静而久长,寿之象也。”(张载《张子语录》) 我国医学养生之道,至少在春秋时代已将健身与道德修养熔于一炉,孔子首创“修身养性”的哲理。长寿是第一个的愿望,无论富贵与贫贱。无底无私天地宽,能多做善事,心广体胖(胖,古义为安适意,非今日肥胖之胖),每天有一个好心情,注意节制饮食,科学锻炼,长寿是完全可能的,关健就是有道德,不违“仁者”之道。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什么是仁者呢?孔子说:“仁者,爱人。”意思是,仁者要有爱心,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自己不愿做的,就不要让别人去做,自己想要做的,要先让别人去做。一句话,仁就是忠恕,就是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具体地说,仁者要有三颗心:一颗善良之心,一颗慈悲之心,一颗宽容之心。拥有了这三颗心,你就称得上仁者,这样的人就会健康长寿。

善是万病之药,善是养生之本,善心就像柔和的水,养育人的五脏六腑,让全身的气血达到平衡。善能让人的心胸宽广,善能让人的心态平和,善能让人远离七情六欲。人善心静,养血益气。一个人真正地做到了向善,他体内的气就会运行通畅,疾病就会远离他。很多人都是这样,自己有了疾病,吃药不管用,于是便一心向善,几年之后,病便慢慢地好了。

仁寿山庄,它还是巴马的长寿饮食文化之源,那现在就说说巴马的饮食文化了。

巴马人喜欢吃粥,并做为主食,且几乎人人会做,人人爱吃,成为了巴马长寿文化中的一个特色。单从粥的名称上讲,其名目繁多就足以令人耳目一新,如:嫩玉米粥、珍珠黄玉米粥、百马牙玉米粥、水磨玉米粥、干磨玉米粥、老南瓜粥、大甲粳米粥、旱谷大米粥、豆腐粥、鸭肉汤粥、鹅肉汤粥、羊肉汤粥、猪肉汤粥、鱼头汤粥等等。

在这些粥谱中,每道粥都有其各自丰富的文化品味和内涵。仅以鸭肉汤粥和猪肉汤粥为例:鸭肉汤粥是巴马人在农历五月初五瑞午节、六月初六初元节、七月十四中元节这三大节日期间一定要吃的食物。比如,中元节为十

二、十

三、十

四、十

六、二十共五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鸭子欢度节日,且全都要用鸭肉汤来煮大米粥吃。在巴马,不管是宾客来了要杀鸭,还是自家平时聚餐时杀鸭,都少不了煮一锅鸭肉汤作为主食。猪肉汤粥在巴马可以说是更具文化品位的一道食谱。因为,这里所说的猪肉汤粥,并非只是煮一块猪肉之后再取其汤来煮大米粥这么简单,所用来煮粥的东西必须要有猪头、猪脚、下水、排骨、龙骨、猪肉等或者是用整头猪合做一大锅煮出来的,若能吃上一碗用此汤煮成的猪肉汤粥,就处是很有口福的奢侈享受了。因为,这类猪肉汤粥一般只有全村一起的时候才能吃得上,如此全村百多人平均下来,一大锅粥每人能吃得上小半碗就不错了。

巴马长寿文化中还有有特色的一点,那就是素食文化。在平时,巴马人尚来都有素食的习惯,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节日一荤一素,平时一菜一汤。早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根深蒂固,即使现在生活改善也未改变。巴马的少数民族长寿老人都以粗粮为主,长期主要吃土生土长、自种自给的玉米、山谷、红薯、黄豆、黑豆、竹豆、火麻、猫豆等粮食作物。他们当中不少人长期喜欢吃玉米粥,有点在粥里面掺合着红薯、白薯等一起拌着吃,吃的蔬菜主要有南瓜、南瓜苗、红薯叶、青菜、苦麻菜、野滕菜等。还经常采一些野生的蘑菇、木耳、竹笋等食用。食用油多为茶油、火麻仁油等,很少吃猪油。这些纯天然的清淡食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益人体健康、长寿,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食品”。其饮食因而呈现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五低二高”的科学特点。

在仁寿山庄,如果大家提前预约,就可以品尝到巴马的素食宴了,那可是原滋原味的,从种植到加工,都没有添加现代元素的食物。巴马被定为中国的“香猪之乡”,这种香猪两头黑,中间白,脚短,一般只长到十六至二十斤便拿来食用,味道鲜美、肥而不腻。

清朝嘉庆年间,嘉庆皇帝听说永定土司境内(巴马的盘阳河北岸一带属于当时永定土司辖区)有位瑶族老人高寿142岁,于是在嘉庆十五年庚午月,即公元1810年12月,给这位名叫蓝祥的瑶族老寿星赐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星孤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蓝。 百岁春秋卅年度,四朝雨露一身簟。 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老聃。 花甲再周衍无极,长生宝录丽琅涵。

诗里表达了作者尊为皇上,但对于拥有了两个花甲年纪还有剩余的蓝姓寿星,却充满崇敬之情,将之比喻为寿比南山,情同彭祖,其长生不老的法宝就象琳琅满目的珠宝那样令人神往、目不暇接。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和老聃的《道德经》“阴阳交媾“织结而成的硕果。

有一次,朝廷的官员来到这个老寿星的家中,老寿星和他的家人不知道如何招待是好。适逢寿星的玄孙女送来一块半肥瘦的猪肉。于是,主人就整块煮了切成薄片“白斩肉”招侍来客。没想到,这一餐只有唯一的一道荤菜的宴会,竟使朝廷的官员大饱口福,称赞不已。原来,主要在这道菜之外弄了六味盐醮:盐茜香、十辣香、狗肉香、鸡肉香、椿芽香,另外一味不添任何佐料的盐水醮,可谓六香一菜,六菜一香,一道菜有六番口味,客人吃了赞不绝口。

而盘阳河的油鱼骨细如丝,味道鲜美,有“一家煎油鱼,十家闻鱼香”;火麻、茶油、珍珠黄玉米、巴马神酒、丽琅矿泉水享誉国内外。巴马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荣获“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厂西优秀旅游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最美的小城”等殊荣‘堪称“五彩巴马”:寿乡巴马、旅游巴马、书法巴马、风情巴马、红色巴马。

十、裸浴文化

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长寿河,自西而来,四进四出经过溶洞,从水波天窗中涌出后,盘阳河水一路遗逸,宛若少女的长袖,色如翡翠,清若明镜。旁晚的盘阳河,杨柳依依,绿意盈盈,古榕、翠竹吻波,渔舟唱晚、青峰倒影,袅袅的炊烟,悠闲的牛群,归栏的山羊,码头下洗衣的寿星,铁索旁光脏的荡桥的村童。是诗?是画?还是大诗人陶渊明为之陶醉的世外桃源?……

盘阳河“四进四出”岩洞,不但给河水带来了丰富的微量元素,而巨还构成了奇幻的自然景观。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刘映华研究员赋诗云:“盘阳河水去潺潺,儿度潜流出险关。冬暖夏凉千古在,吞云吐雾在山边。”

这里民风纯朴,全今还保留着古老的裸浴习惯。每到夕阳西下劳碌了一天的村民便三五成群来到河中沐浴。由于盘阳河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肌肤润滑,疲劳消失,即使是冬尺水中温度也保持十

七、八度,所以使盘阳河两岸的村民一直保留着返补归真的习俗。裸浴时非常文明,也非常讲究,千百年来男女有别。一般男性同在上游,女性同在下游,同龄同性的聚在一起,欢浴河中,毫无顾忌,旁若无人,欢声不断,笑语不绝,“裸浴”己成为盘阳河一带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有一位诗人这样赞美道:“盘阳河水绿悠悠,惹得嫦娥逐浪游。天生丽质甲篆女,朵朵莲花水中浮。”

日暮时分,但见男女老幼,裸浴于清澈的溪间,风乎舞雩,踏歌而归,其乐也融融。浴者除了不避舟客,他们有自己的约定。男女同浴,若溪水小,人又多,身体偶有触及,在所难免。但绝对不可碰到女人的乳房,那是她们的圣洁之地。若触其乳,则怒相击杀,是要和你拼命的。

裸浴不只是壮族独有,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少数民族,都曾有这习俗。 盘阳河是一条神秘之河。盘阳河两岸峰峦奇峻,田畴似锦,河谷如画,壮村瑶寨星罗棋布,居住着世代勤劳朴实的壮瑶同胞,他们长年累月躬耕于盘阳河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在此桃源里繁生衍息,过着传统农耕自给的生活,而且,自古形成了男女同川裸浴的习俗。

日暮西山,一阵嘈杂声传来,寻着声音而去,眼前一片眩目的光华。一群女子,正在河边裸浴。一个个白白的身影在晃动,迷离恍惚,人体曲线突出轮廓,婀娜的身姿和头上飘散的长发,一幅天然沐浴图。笑声,水哗,莺语。夏季的水草缠绕着树枝。让人仿佛坐在水底,头顶上流动着夏季的阳光和水声。旁边一园修竹,中有一涧,水汩汩竹中。

她轻盈出水,在丰满的土坡躺下。这里生长了好多细竹与绒绒草,给太阳暖得翠绿。疲惫的她,躺在草上,姿势太美,一丝气力也没有,偶尔折一枝竹叶。时新篁嫩绿色。碧柳绿蒲,玉版竹影。又有白莲数朵,粉花正放,香风满一山。

有人开口唱:

盘阳河哎水清清,妹在河里莲花身。 对面阿哥哪里去,一身臭汗好难闻。 哈哈哈……

她们没有任何惊慌,也没有任何害羞与回避。她们毫无遮蔽,心地坦然,一片明净。来到壮乡,无论如何,要会唱几首山歌。有的山寨,不会山歌,是不让进去的。如果进去了,不会山歌,那是要唱酒的。人家唱一支山歌,你就要喝一碗酒。虽是青梅酒,喝起来甜,可是后劲很大。

上树摘花花落水,下水捞花水来推。 哥我没有桃花运,白走一趟空手回。

呵呵,那你下来啊。水里这么多花呢。哈哈哈……她们在狂放的嬉戏中,喧泄出放肆的笑声。生命的活力与美妙,在她们身上千姿百态。

看过汤佳丽的写真集,很唯美,能让人内心产生平静与喜悦。可是眼前水中花,却让人紧张,大汗淋漓。

裸浴在盘阳河沿岸,从来就是这样,坦荡,自然,不解风情。没有人觉得它有碍观瞻或伤风败俗,也没人觉得它应该成为风景或者特色需要宣传彰显。不知何时,外地游人来到巴马,总是鬼鬼祟祟、探头探脑,想见到裸浴情景。真不明白,一群人在河里洗澡,有什么可看的呢,大家脱光,都一样。在巴马人心中,人原原本本沐浴在自然之中,消除疲劳,清洁身体,如此而已;没有暧昧,也无关风情。

甲篆乡,人称小桂林。天与山相接,水与山相依。盘阳河四季清澈,翠竹古榕相映成趣,沿河两岸,村旁河边,到处都有裸浴场所,或蕉荫之下,或翠竹间,或河滩之上,或溶洞边,原始风貌,自然幽静。三伏暑天,村寨中几乎人人都要裸浴。男人不穿短裤,女人不戴文胸,无拘无束,洗浴方便,做农活也轻松。 傍晚,男女老幼,三三两两相邀河边,脱衣解带,尽情沐浴着盘阳河的晚霞。裸浴中男女老少,有的壮实粗糙,有的粟色光洁,有的肌白肤嫩,年轻的女性,更显示出身材玲珑和曲线之美。不怕他人窥看,无所谓羞愧。如果一个人拥有健美的身体,那是一种向人炫耀的资本。这一古老的传统裸浴风情,一直沿袭至今。

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2

养生的部分方式

养生

养生

养生

养生

养生

礼仪文化与养生文化论文

浅谈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养生导游词养生文化部分
《养生导游词养生文化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养生导游词 导游词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