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23: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讲求信用,真诚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

1、话题导入,揭示活动课题

2、诚信大家谈

3、诚信ab剧

4、诚信故事展示

5、面对诚信的危机,我们中学生怎么做

三、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活动课题

(二)、诚信大家谈

主持人:对于诚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同学们又是怎么理解的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通过看过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诚信ab剧:

主持人:听了这么多同学的发言,都说到了诚信的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情景: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诚信,也不能讲诚信,如果你讲了诚信那会吃亏上当的。那我们生活需不需要诚信呢?

(有选择性发言,之后根据当时状况,由教师略作点评)

(四)、诚信故事演讲:

主持人:同学们自己收集身边的小故事,通过与故事中人物的沟通,让我们知道讲诚信是多么美好的事。

(五)、面对诚信的危机,我们中学生怎么做? 小品演出:《作弊》

主持人: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肯定会有很多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发言:略

主持人: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还不必去迎接社会的风浪,那我们有没有在接受着诚信的考验呢?有。我们的诚信精神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不作假,作业不作假,说话不作假,考试更不能作假。

教师发言: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客观上可以归结为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主观上却是一种道德危机,这主观原因是我们首先要真正杜绝的。同学们,我们都需要诚信,需要诚信构建自己的事业基石;需要诚信打造自己坚实的明天。诚实做人,诚挚待人,诚恳工作。诚信并不遥远,诚信就在心间。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明礼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和国家。所以在这里提出“五个一”要求:“选一个诚信好故事;写一封诚信建议书;确定一条诚信好名言;制作一张诚信手抄报;争做一个诚信好青年”。

四、主持人:结束语 附1:

《班级诚实守信公约》:

1、言行文明,举止有礼,能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

2、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

3、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4、守时守信,有责任心,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的人。

5、遵章守纪,有公德心,能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社会信誉意识,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附2:(诚信格言)

☆ 真诚是人生最高美德。(英•乔叟) ☆ 虚伪的心不会有坚硬的腿。(英•莎士比亚) ☆ 守信胜过用名气。 (美•罗斯福) ☆ 出售自己的诚实,就等于变卖自己的名誉。(法•沃夫拿) ☆ 坦白和虚心能帮助你成功伟大的事业。(英•莎士比亚) ☆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德•海涅) ☆ 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 坦白直爽最得 人心。 (法•巴尔扎克) ☆ 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英•莎士比亚) ☆ 信念与真诚能使人勇往迈进,直到最后成功。(日•松下幸之助) ☆ 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弗科) ☆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美•富兰克林) ☆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中国•孔子) 附3:

“学生诚信教育”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和许多的优良美德,“诚信”就是一个优良美德。“诚信”包括了“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在这方面,你做得怎样呢?你的同学和老师又做得怎样呢?为更好地开展“呼唤诚信,呼唤真情”的主题教育,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请根据你和你所遇到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下面的调查题,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以便于老师进一步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你所在的年级:

你的性别:

1、当作业没完成时,你会怎么做呢?(

①向老师说明真实的情况;②先说个谎,回家补好好再说;③不说原因。

2、当你遇到作业中不会做的题目时,你会怎么做呢?( ) ①主动去请教老师;②问身边的同学;③拿别人的作业看一下。

3、考试时遇到了难题,你会怎么做呢?( ) ①看一看同桌或他人的答卷;②自己想,想不出来就不做了;③有时自己想,有时看一看同桌或他人的答卷。

4、你在校园内发现别人遗失的红领巾时,你会怎么做呢?( ) ①从来不去捡;②捡起来自己以后用;③捡起来送到学校医务室;④把红领巾交给班主任;⑤捡起来送给自己的朋友用。

5、考试没考好,回家后你会怎么做呢?(

①告诉父母真实的成绩,听听父母的意见;②从来不与自己的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③回家随便报个分数就算了;

6、老师布置了要家长签字的作业,如果你没完成作业,你会怎么做呢?(

①给父母说好话,让他们先签个字;②回到学校后向老师说个谎;③家长不签没关系。

7、你忘记带笔等文具时,你会怎么做呢?(

①随便从别人那儿拿来先用;②先给别人说一下,再拿来用;③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再借来用。

8、你借(拿)了他人的物品,用完后你会怎么做呢?(

) ①及时还给他人,并道谢;②随手还给他人;③有时忘记就算了;④从来不还。

9、你或你周围的同学经常遇到下面哪种情况?(

①东西经常被别人拿走,而且不知道是谁;②同学会随便拿自己的东西,而且不归还;③我的东西没被别人随便拿过。

10、你认为下面哪些行为是 “不诚实”的表现呢?(

①替好朋友说谎;②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③答应别人的事做不到;

11、征集文明诚信行为规范

你能对制定我校《学生文明诚信行为规范》提出具体建议吗? 附4:

《曾参杀猪》:

曾参(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以孝著称的。《史记》上说,孔子以为他“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论语》上还记载了曾参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孝敬父母。同时也懂得为父母之道。他强调做人要诚实,他也用这个原则来对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回家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呢。他的妻子赶忙制止他说:“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 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 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这样做,对家教是很不利的。” 结果,他说服了妻子,还是把猪杀来煮了。

曾家的这口猪,也许还没有养到该杀的时候,他杀了这口猪是一个损失。可是,换来的却是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诚实的形象。同时,他的做法对他的妻子也是一个教育,让她记住:作为一个母亲,无论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说假话

第五单元《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总体分析:

1、本单元教材结构体系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

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遵循法律而生活遵循法律就是保护成长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成长

健康成长不能违犯法律违法行为及其责任 犯罪及其责任 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勿以恶小而为之当心不良诱惑黄毒赌博毒品法轮功 不良行为不可小视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与犯罪

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维护法律秩序我有责维护法律秩序是义务 纵容罪犯的危害

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机智灵活做斗争 学会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含义及意义 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2、单元整体框架设计

本单元以“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为基点,以“遵循法律是我们健 康成长的必要”为主线,从守法、护法两大角度展开分析和讨论。本单元一共有三部分内容:

第一节: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本节通过阐述一个事实“法律保证我们生活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中,使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以此引导学生遵循法律而生活,促进学生树立 守法意识。

第二节: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提出“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话题,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诱惑会阻碍自我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第三节: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本节意在引导学生不仅能够自觉守法,还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勇于、善于护法,学会正当防卫,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做一个合格的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三节内容各有侧重点,又相互紧密联系,思路清晰,学法、知法、守法,步步紧扣,最终落脚于“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3、教学建议

本单元涉及的是一个法律问题,我们要力图从学生的生活主题出发,避免使课本变成“普法”读本,避免向学生灌输法律条文。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单元中共有14个小故事和小案例,对学生较有针对性,容易激 发学生的同感,教师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可以充分让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自我剖析”等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说话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要提供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生成知识,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教材中的材料和活动,是教材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教师不能简单的呈现结论,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应重视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生总体分析

进入中学后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性加强,但是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较少,认识世界的能力有限,心理上往往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他们往往为了证明自己的成熟,为了证明自己是有主见的,有时会产生与父母、老师逆反的心理,不能做的事偏偏要去尝试一下,或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辨不清对与错,善与恶,不知道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线之隔,还有些学生往往经不起外界的诱惑 ,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有些学生则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面临不法侵害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对学生而言,他们头脑中的法制观念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的教育。本单元就是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犯罪及相应的违法责任开始,教会学生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教会学生怎样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怎样进行正当防卫。

三、本单元教材课标分析

1、本单元课程内容标准要求:

(一) 3.4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二) 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尊重法律、尊重规则,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自觉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力: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知道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些基本要领,知道有关违法行为、黄、赌、毒、正当防卫的基本概念,知道不良行为的表现,了解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作用及意义,了解正当防卫的基本作用及意义。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安排共5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节:法律伴我们健康成长: 1课时 第二节:勿以恶小而为之: 1课时 第三节: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2课时 单元活动设计: 1课时

五、课时教案

第一节 《法律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一共有两个内容,一是遵循法律而生活,二是健康成长不能违犯法律。这是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和犯罪的基本知识,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的第一步。

本课时的重点: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本课时的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和区别

二、学生分析:

对学生而言,他们头脑里的法律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教育。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善与恶,对与错的概念,但是,究竟什么违法和犯罪,还是不够明确的。所以需要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来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以及违法犯罪需要承担的违法责任。 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呈现单元引言中的三则材料,并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进行合作学习。 出示材料一(略),设计问题:

1、贺江为什么又能回到教室读书?

2、通过这个事例,你有什么感想呢?谁能来谈谈? 出示材料二(略),设计问题:赵小芳为什么很高兴? 出示材料三(略),设计问题:汪亮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三则材料的总体认识。得出结论,引出“遵循法律而生活”的主题。

学生活动:讨论“如果在今天的社会中没有了法律,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怎样”?在生活中你在没有看到过、听到过不按法律行事,导致严重后果而后悔的事?

讨论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没有了法律,这个世界就没有了秩序,我们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必须遵循法律而生活,法律所要求的努力去做,法律所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我们要在法律的保护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生活动:讨论p076上面的问题:说说日常生活中你享有哪些权利?再说说你的这些权利有没有被侵犯过?设想一下,当你的权利补侵犯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这个设部的立意在于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就应该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生活。

承转:既然法律对我们是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对它心存敬畏。下面先来看一些事例。 多媒体出示案例:中学生黄可的案例。 学生讨论:黄可为什么会受到处罚?

讨论后及时引导,得出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哪几类?然后组织自学“信息平台”的相关内容,并在黑板上板书确认。

承转:我们了解除了不同的违法行为,那么这些违法行为的后果一样吗?它们要承担的责任一样吗?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一看。 学生自学曾胜和苗苗的事例,然后说一说:他们的情况与黄可的情况一样吗?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补充说明,然后引导学生认识“一般违法”和“刑事违法”这两个概念,并从事例上来认识它们的后果和要承担的责任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一般违法与犯罪行为有哪些联系、哪些区别? 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归纳成表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区

别违反的

法律违反懂事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宪法等法律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 法规的行为 对社会

的危害对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严重危害社会 受到的

惩罚一般违法生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懂事违法委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一般来说,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

多媒体出示一些案例(教师用书101—107页上的案例),让学生来分析属于一般违法还是犯罪行为。在总结复习中结束新课。 第二节 勿以恶小而为之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违法犯罪的基本知识,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思想上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无所谓”的思想,防微 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教学重点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三国时期的刘备留给后人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说告诉我们: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要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偏偏“恶小而为之”,最终做出违法的事情来,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与他们不懂法,不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有不良行为不注意加以矫治有很大关系。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讲授新课: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是违法的。师:那为什么是违法的呢?生:因为拾获他人遗失物不还是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一种行为,所以是违法的。现在请大家欣赏flash《抓贼》,并且思考,这个贼违法吗?为什么?观看flash(略)。生:这个贼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他偷窃了国家财产,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现在我们将两种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发现: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前者就像拾获他人遗失物不还的人,后者就像那个偷窃国家财产的贼。

违法行为包括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所以违反了宪法属于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其中,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想一想:违法是不是就等于犯罪?答案是否定的,犯罪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那我们应该怎么来区分一般违法和犯罪呢?我们先来判断一下一下的这些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的,哪些又是犯罪。

违法行为一般违法犯罪 入屋盗窃

殴打他人致轻伤 殴打他人致死亡 抢劫

深夜开音响大声歌唱 持刀杀人 随意拨打110 吸毒

在文物古迹乱涂乱画 骑自行车闯红灯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以上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包括:殴打他人致轻伤、深夜开音响大声唱歌、随意拨打

110、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骑自行车闯红灯、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属于犯罪行为的是入屋盗窃、殴打他人致死亡、抢劫、持刀杀人、吸毒等。我们是如何来区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呢,让我们再来做一道题:

情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情节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 一般违法246810 犯罪13579

备选答案:

1、大

2、不大

3、严重

4、轻微

5、刑法

6、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7、刑事制裁

8、行政处罚或民事处罚

9、刑事违法

10、行政违法或民事违法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含义。生: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是一般违法行为。所谓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性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概括起来,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其中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看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

有的同学认为:大错不要犯,犯了要坐牢,犯点小错无所谓。这种观点对吗?生:不对。 我们先来看一则事例:

韦健、陈晓青、张国强课后经常聚在一起下棋、打扑克,开始是谁输谁请客,后来感到不够刺激,就协定谁输谁给钱。他们孩一起上网吧,去高级餐馆吃喝,到营业性舞厅跳舞,夜不归宿,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置若罔闻。为了满足赌博和高消费的需求,他们先后多次到同学家里及商场行窃,共窃得现金六千多元和价值三千多元的财物。后来他们在一个商场行窃时,被保安人员当场抓获,扭送到派出所。

为了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大家都要学会防微杜渐,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一个人要守法,他首先必须学法、懂法。所以我们未成年中学生要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制定了两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家长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我们中学生,一定要认真学好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不做违法的事情。

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未成年中学生有很

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所以有了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矫治,不能任其发展。不良行为对大的危害,比如去网吧,会让许多未成年中学生沉迷其中,荒废学业;吸烟,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对自己的身体不好。据调查,吸一棵烟,就能缩短生命几分钟!其次,对家庭也有害处。如果一个烟鬼,每天要吸几盒烟,本来家庭就不富裕,这么一吸烟,肯定会负债累累,妻离子散。最后,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吸烟时呼出的烟雾,不仅污染环境,对别人的健康也不好。所以说,吸烟是“百害无一利”的。吸毒的危害更大。只要吸毒上瘾,拿着人一辈子算完了。对自己的危害就不用说了。如果没有了钱,那他就会去偷,去抢,或者去贩毒。这对国家的危害是比吸烟大几十倍的。我们未成年人一定要追求高雅情趣,不要沾染那些不良嗜好。“

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在我们身边,或许已经有同学染上了不良行为,比如吸烟、喝酒、打架斗殴、说脏话,甚至有的同学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对于这些同学,我们不能歧视他们,相反,我们应该主动伸出热情之手,团结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让他们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来,健康成长。 本课小结: 老人们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俗话也讲:“善不积不足已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因此,防微杜渐是十分必要的。让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第三节 《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落脚点,经过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要求学生不但自己“守法”,还要“护法”,与违法犯罪做斗争,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高的要求。现在的学生在自我意识提高的同时,也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对违法犯罪行为抱着“少管闲事”的态度,或是面对违法犯罪,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本节要指导学生在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时候如何来有效地保护自己,善于在斗争现场保护自己,学会“正当防卫”。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维护法律秩序

教学难点: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思路:

1、导入:教材p08

6、p087《李静雯的事例》和《黄斌的事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2、学生活动:改写案例:请你为李静雯和黄斌这两个案例,用他们各自相反的方法设计另外一个结果,要设计出相应的情节和台词,然后进行现场即兴表演。 要求学生思考:从以上的不同结果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道理?

通过以上活动,要求学生明白:维护法律秩序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纵容违法犯罪,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最终会危及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3、学生活动:阅读p087《李明的事例》,模仿《人生ab剧》的做法,各小组讨论p088的“说一说”问题后选派代表,走到教室的不同位置,由代表说出为什么这样选择的理由。

4、学生活动:情景表演《智斗》。请几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p088“想一想”中的情景,然后请观看的同学来做个点评。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要让学生知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卤莽行事不但不能制止违法反犯罪行为,反而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5、学生讨论:怎样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

6、学生活动:《现场直播:如何拨打110》,请两个同学上台来表演拨打110时的要领。 以上活动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在实际生活中,怎样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掌握一定的实际生活能力。教师要作适当的补充:如与犯罪分子智斗时要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争取成人的帮助等等。

三、教学注意点:

在本课时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技能,因此,本课应该以让学生自己活动为主,但学生毕竟年龄较小,教师在必要时要把活动进行归纳,将要注意的地方告诉学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附:拨打110的要领: 一是准确,防止误报;

二是简明扼要,突出案发时间、地点、案情。如目睹犯罪分子作案,要对作案人体貌特征、作案工具、逃跑方向、使用的交通工具等进行描述;如是求助,要讲清求助事项、地点; 三是要报出自己的姓名、身份、住址等,否则公安机关不予受理; 四是切忌紧张、恐慌,以防漏报,更不能报假警。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什么是正当防卫

教学难点:正当防卫应该具备的条件

二、教学思路:

1、导入:

情景再现:用漫画的形式或学生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本p089《王艳的事例》 思考:王艳对该青年的死要不要负刑事责任?

2、学生活动:一场小型辩论会(可以由学生主持,正方、反方各抽4名辩手,其余同学有见解可以写字条交给主持人。

正方:王艳对该青年的死要负刑事责任。 反方:王艳对该青年的死不要负刑事责任。

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出“正当防卫”的概念,知道正当防卫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3、学生讨论:法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 教师适时进行归纳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的归纳,明确这是法律鼓励公民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而赋予公民的权利。

4、学生自学:阅读p090的“阅读空间”,了解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

5、学生活动:“今天我来当法官”

多媒体出示p090“议一议”中的四种行为,教师也可以另外找一些案例,请学生对照实施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只要不具备其中的一条,就不是正当防卫”。

通过以上活动,要求学生知道“正当防卫不能滥用,在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借口正当防卫而造成的后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6、多媒体展示材料:甲夜晚在路上行走,乙意图绑架甲,甲因地形较熟,将乙引至深沟旁,乘其不备,将其推下,因沟中有水,乙在沟中呼救,甲未予施救即离开,后他人发现乙将其拉出时,乙已死亡,请问,甲的行为是构成防卫过当,还是故意杀人? 学生讨论后回答。

这一案例的讨论是为了引出“无限防卫权”的概念,估计学生讨论会比较热烈,教师要及时归纳,给学生一个正确答案。

在此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靠法律来维持,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宽容、体谅等。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

三、教学注意点: 在本课时教学时,要注意对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的理解,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对无限防卫权,有些学生可能不能很充分的了解,会产生概念上的模糊,需要教师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也可以加一些其他案例补充说明。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人民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表格式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全册教案(湘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