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需科目D

发布时间:2020-03-04 06:31: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考试试卷

考生姓名:任秀芳

考试科目:2013年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

考试时间:2013/7/12 13:58:01 考试成绩:87分(合格分数:60分) 说明:

回答正确的题目显示为“蓝色”,错误显示为“红色”。

答案选项中“已勾选”的为考生的回答,“紫色”标识的选项为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5分) 1.公民道德建设是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 ) 正确 错误

2.前瞻思维是在事物、现象出现之中形成的 正确 错误

3.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正确 错误

4.教师是“打火机”而不是“火柴”。 正确 错误

5.医生在与异性病人接触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可有任何不良想法,同时医生要为病人保守秘密,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 ) 正确 错误

6.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以前多次运用某一种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同一类为体,逐步形成了习惯性了的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正确 错误

7.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先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

正确 错误

8.财经职业道德研究的对象是稳定的,而具体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财经工作各阶层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与财经工作密切相连的财经职业道德也随着变化发展。所以,不能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去研究它。 正确 错误

9.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诚实是守信的标准,守信是诚实的品质 正确 错误 10.献身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是科技道德的首要规范 正确 错误

11.团结互助、善于沟通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在职业从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正确 错误

12.金字塔组织形式包括直线制和直线职能制两种 正确 错误

13.职业道德自律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职业行为中 正确 错误

14.统计的目标就是得出全面准确的数据,因此,不存在严守秘密这一职业道德规范。 正确 错误

15.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思考分析问题要善于权衡利弊得失,防止和克服片面性 正确 错误

16.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 正确 错误

17.惯性思维对人类是有害的。 正确 错误

18.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总结 正确 错误

19.目前,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约为40%以上 正确 错误 20.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 21.下列属于旧观念的是( ) A、以人为本的观念 B、以法治企的观念 C、崇高创新的观念 D、论资排辈的观念

22.根据各产业对资本、劳动和技术的不同依赖程度,将其划分为(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 C、劳动松散型产业,资本松散型产业和技术松散型产业 D、劳动松散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3.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 ) A、鲜明的特征 B、传统特征 C、继承特征

D、鲜明的时代特征

2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 ) A、理论 B、社会 C、实践 D、市场

25.道德的本质是( ) A、为人民服务 B、一切为了人民 C、调节人与自然关系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社会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26.医生在治疗中确诊一名肝癌患者,他妥当的做法应是( ) A、对患者绝对保密

B、同时向患者本人及家属宣布病情危重程度 C、将诊断书直接交给患者本人

D、征求家属意见,尊重患者意愿,向患者家属如实交代病情

27.道德以一种特定形式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 )的总和以及与此相应的行动

A、自然精神 B、职业精神 C、行为规范 D、政治立场

28.“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 ) 对创新的高度评价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29.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 ) A、产权制度 B、现代企业制度 C、科学管理制度 D、塑造企业形象 30.企业创新的目标是( ) A、塑造企业形象 B、提高企业产值

C、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D、满足消费者需要

3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 ( ) 的名言 A、孔子 B、孟子 C、韩愈 D、龚自珍

3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国际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爱国主义 D、八荣八耻

33.科学精神和( ) 是个人素质的“两轮”。( ) A、自然精神 B、职业精神 C、人文精神 D、道德情操

34.在公正的内容原则中,进行公正分配的根据不包括( ) A、根据个人能力 B、根据对社会的贡献 C、根据个人的地位 D、根据科研价值

35.等同于行政伦理的广泛含义时,一般认为公务伦理系指公共组织目标、管理及行为规范、和( )对国家、机关、上司、同事、部属及民众,还有公务所应有的态度及行为规范。 A、领导 B、群众 C、公务员

36.雷锋、焦裕禄、欧阳海、王进喜、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人物,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光辉楷模,他们的言行说明了( ) A、公民个人品德具有认知与实践的一致性 B、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日积月累的过程 C、公民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种意志的行动 D、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社会性

37.古有孟母择邻而居,今有学生择校而习,反映了( ) A、公民个人品德具有认知与实践的一致性 B、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日积月累的过程 C、公民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种意志的行动 D、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社会性

3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及其教育、实施的核心是( )的确立,内涵由公民道德修养、公民道德操守和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构成。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创新精神

39.人们常说的“军人作风”“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学生味”“学究气”或“商人习气”等反映出职业从业者在道德表象上的( ) A、差异 B、规律 C、特色 D、定势

40.虽然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但道德的( )在最高的理论层次上,也是可以相通的 A、基本内涵 B、基本精神 C、基本规范 D、基本内容

41.职业道德建设是维护组织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是组织不断发展和持续创新的(

A、外在基础 B、必要条件 C、精神动力 D、客观要求

42.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 )来约束组织领导者及其从业者的行为 A、伦理角度 B、纪律角度 C、法律角度 D、道德角度

43.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 )来约束组织领导者及其从业者的行为 A、伦理角度 B、纪律角度 C、法律角度 D、道德角度

44.儒家的纲常伦理,也是以( )为标榜的封建道德体系,它的部分规范固然可以被现代家庭伦理所承继,但却难以直接移用到现代道德体系中去,更无法作为常德规范被全体社会成员实践。 A、常德 B、美德 C、尚德 D、大德 45.诚信政府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还关系到社会( )水平的提升

A、社会信用 B、诚信道德 C、社会道德 D、职业道德

46.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之一便是道德,( )作为道德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常德

D、道德规范

47.专业技术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职业道德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社会( )状况 A、整体道德 B、公共道德 C、常德

D、文明程度

48.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遵守的政治原则就是要在自身的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 ),忠于党、国家和人民,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四项基本原则 B、无私奉献 C、勇于担当 D、敢于创新

49.在实际的职业行为中,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在内的每一位从业者都会出现( )行为,这就需要时常保持自省 A、职业道德失范 B、不文明

C、责任意识淡漠 D、言行分裂

50.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能够促使专业技术人才重视自身的( ),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以此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 A、职业道德修养 B、职业道德意识 C、职业道德判断能力 D、自我综合能力

51.《大学》引《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这句话则透露出创新是一个( )的过程的道理 A、渐进发展 B、不断持续 C、逐渐推进 D、螺旋式演变

52.可以说,快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面临的问题并改进事物或创造新事物是古人对( )的一种理解 A、责任 B、创新

C、实际能力 D、职业道德

53.( )是第一个认识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他分析了技术创新如何作用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A、熊彼得

B、克里斯托夫弗里曼 C、彼得德鲁克 D、傅家骥

54.英国SUSSEX大学名誉教授克里斯托夫弗里曼在充分吸收各学派对创新研究的基础上,于1987年首次提出了( )的概念 A、创新体系 B、国家创新体系 C、技术创新体系 D、国家创新

55.专业技术人才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者于一身,其中,( )是最重要的特质。 A、创新思维 B、创新精神 C、创新能力 D、创新意识

56.( )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原始创新基础上进行的集成创新,需要系统的组织管理者,优秀的创新领军人才,发挥团队创新合力 A、原始创新 B、创新意识 C、创新精神 D、创新勇气

57.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无疑有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不仅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创新能力即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 “才” A、德才兼备 B、以德为先 C、红专结合 D、量才而用

58.

A、人才市场流动制度 B、人才市场考评制度 C、人才市场激励制度 D、人才市场引进制度 59.A、人才市场流动制度 B、人才市场考评制度 C、人才市场激励制度 D、人才市场引进制度

60.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要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A、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 B、国内教育和国际交流相结合 C、国内培养和国际深造相衔接 D、国内学习和国际合作相结合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61.思维的超越性表现在( ) A、对时间的超越和突破上 B、对空间的超越上

C、对具体事物、具体现象和具体物品上的超越上 D、对“有”与“无”的超越上 E、对“传统”的超越上

62.科技创新推动了世界科技革命的进程,具体表现在( ) A、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B、科技发展的动力机制更趋于市场化、国际化 C、国际科技合作正蔚然成风

D、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短缺加剧,人才争夺战更加激烈 E、科技发展开始对社会形态,价值观念造成实质性冲击 63.按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可将思维分为逻辑式思维( ) A、灵感思维 B、发散思维 C、收敛思维 D、形象思维

64.财政职业道德规范是指 ( ) A、恪守信用,取信于民 B、严守秘密,确保安全 C、热情周到,竭诚服务 D、快速准确,讲究效率 65.教育有两种职业,即( ) A、生产职能 B、政治职能 C、经济职能 D、文化职能

66.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的原则包括( )个方面 A.系统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行业性原则

67.中国传统道德所说的五伦包括( )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长幼有序 E)朋友有信

68.公民道德修养的提升有助于构建一个( )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无疑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的结果。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E、安定有序

69.广义的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与机构之间包括( )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 A、企业 B、政府 C、大学 D、科研机构

70.创新能力就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等实践活动领域不断提供具有( )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A、经济价值 B、社会价值 C、生态价值 D、普适价值

71.专业技术人才应做到“专”与“博”结合,具有( )。 A、扎实的基础理论 B、深厚的文化底蕴 C、精深的专业知识

D、广泛的相近学科知识

E、和所研究领域有关的新的前沿性知识

72.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要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 )。 A、科学精神 B、创造性思维 C、创新能力 D、道德素养

73.创新集群是由基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组成的能通过畅通渠道( )地域内外的各类创新资源,不断向外转移高新技术和推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网络系统,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资本、吸引创新人才的有效组织形态和空间形态。 A、聚集 B、开发 C、利用 D、挖掘

74.《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强调指出,规划期间四川将依托( ),建立“人才+基地”“人才+项目”“人才+基地+项目”的多元培养模式,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A、国家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 B、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 C、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 D、重点攻关项目

75.《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强调指出,规划期间四川将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和创新要素以( )等方式合理流动。 A、技术服务 B、技术入股 C、成果转让 D、资本投入

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

公需科目答案

公需科目试题答案

公需科目考试题

公需科目D
《公需科目D.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公需科目快速 科目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