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7: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就业工作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农民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不仅关系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前途,也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现状

据调查了解,铁力木乡13村现有人口为824人,其中男性村民442人,女性村民382人。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112人,50-59岁37人,49岁-16岁450人(其中40-49岁83人,30-39岁的有114人,20-29岁有190人,16-19岁的有63人)占总人口的54.6%,15岁以下的有225人。从拥有土地情况看, 13村村民目前拥有土地3387.2亩,人均土地4.1亩。从收入看,2013年铁力木乡13村收入为493.67万元,人均收入5991元。

铁力木乡13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村现有劳动力当中有近三分之一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而且,富余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贫困家庭中,人均收入偏低,生活困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村民脱贫致富,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将他们转移出来实现就业。近年来,虽然铁力木乡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把转移重点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转移,同时引导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当地农村水利、道路、富民安居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总体上看,无论是转移就业的规模,还是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以及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都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致使铁力木乡13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数闲置在家,转移出来就业创收的还很少。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了解及数据分析,铁力木乡13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思想观念滞后,同时受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主动转移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土地流转程度不高,不能使富余劳动力完全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即使转移就业也是以季节性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为主。

(二)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本身缺乏相应的技能,对就业的期望值偏高,“苦、脏、累、险”等工种不愿意干,有技术含量的岗位又干不了的现象。

(三)转移就业工作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和就业服务,观念落后,不敢出来“闯世界”,就业技能偏低,就业竞争力较弱。

(四)劳动者自身素质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少数民族汉语言障碍,就业观念滞后拖累劳动力流转。南疆的农民由于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外出工作受生活和宗教信仰束缚,也不愿外出劳动致富。二是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技能缺乏阻扰劳动力流转。转移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部,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和城市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受限。

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重要问题。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关键是要认真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外出打工和非农领域创业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

在新建的13村村委会大院,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一起打排球、篮球,每个人所用的时间不是半天就是一天,他们中除了小部分是在校学生外,大部分是中、青年人。这些中、青年人不是不想找事做,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果这些富余劳动力不能及时得到转移就业,找到自己的人生航标,就会给社会留下诸多隐患。

一是社会风气问题。在家里找不到事做,闲来无事就以打牌消遣他们的时间,虽然人们的初衷是消遣娱乐,如果把握不好变了性质,长久下去也会失去上进心,日子得过且过,安于现状。

二是治安问题。在人们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想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都很困难,个别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铤而走险以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是家庭和睦问题。富余劳动力没工作、没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引发的家庭和睦问题是不言而喻的。

四是再就业难问题。因为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无技能或技能单一,自己创业也既缺乏资金,贷款难,又缺乏配套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创业环境不够宽,同时,创业者素质亦偏低,项目选择难。

三、对策及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必须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各有关部门、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

(一)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领导组织体系。乡(镇)以上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成立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代表党委、政府对就业转移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计划,确定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共同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运用电视、网络、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栏等各种手段,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在巴扎日开展宣传招聘活动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多地了解就业的有关政策,提高他们享受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树立敢于创业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运用政策,提升其创业的能力。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带资金带项目返乡创业,发展本地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创业致富。并且通过培育就业创业典型,以其成功经验引导、教育、激励想就业创业的人员去实现自己的意愿,重点解决“不敢走出去,不想走出去,不会走出去”的难题,激发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观念进一步转变。

(三)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多途径转移就业。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作用,提供企业招聘信息、职业介绍、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用工洽谈等“一站式”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搭建服务平台,使有务工意愿和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都有机会外出务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推动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结合实际建设开发主营特色商品、餐饮美食、民族工艺品的创业,突出以自主创业转移就业为主攻方向的目标,引导、鼓励、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家乐、特色餐饮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第三产业转移发展,以创业促就业。积极开展技能、技术或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农机等各类专业合作社转移就业。

(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切实拓宽就业渠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劳动者自主选择”的原则,提高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一是设立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加强劳动力输出的管理、回访、维权等服务工作;加大农村劳务经纪人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培养、激励和扶持劳务经纪人的办法。二是积极联系县内外各类大中型企业,有组织的向县内、县外转移。三是根据种植业结构和用工季节性差异,积极鼓励劳动力通过散工、季节性用工来增加收入,合理组织富余劳动力季节性就业。四是明确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向,结合实际情况,推动富余劳动力向农家乐、手工刺绣业及季节性转移就业,向县域内各类企业、合作社、服务业转移就业或根据自身特点实现自我创业。

(五)要按照市场需求充实和完善培训内容,改革和创新培训模式。要按照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首先,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要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采用多种形式,要在农民外出打工前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对其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市场就业方针等方面的培训,要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其开展职业指导培训,还可通过外出打工实现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教育和引导农民实现转移就业。

其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拟外出务工的农民,按照其就业意向,大力开展职业(工种)的应知应会培训。突出实用性,选择2一3个优势职业(工种)开展规模培训,形成特色,创造劳务输出品牌,根据农民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性强的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和汉语培训。

第三,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要积极为其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技巧和管理知识培训,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城创业或就地创业。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创业和返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一批“创业致富”、“技能致富”的带头人。

第四,大力改革和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加大培训的服务功能。要采取灵活、适用的培训方式,要大力开展定向、定点、订单式培训,将转移培训和转移就业紧密结合。利用援疆干部和对口支援地区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内地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法,从而拓宽培训领域,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让农民掌握到最新、最实用的就业本领。

第五,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设立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对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教育机构给予补助,对参加转移就业培训的困难人员其个人负担的培训费用可适当减免。

第六,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按需进行,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定期根据不同职业(工种)、不同技能等级对农民工的需求情况和工资价位进行调查分析,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按需有序转移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证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问卷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