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6: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课程改革为依托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我们边学习边思索,边实践边总结,对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制定了课程改革的总方针,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抓好教学、管理和服务,全面实现育人目标,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在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课程改革为枢纽,把握住实施素质的路径,推动学校的全面工作。

为使课改真正取得实效,我们首先做到把握住实施素质的路径。素质教育的构想是好的,但要把宏大的构想变成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实践,必须有一个他们能够把握、认同、操作、践行的路径。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小学阶段的目标是:“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中阶段的目标是:“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年来,这两个目标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习惯地简称为“双基”,已深入人心,以至于所有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均耳熟能详。基础教育的“双基”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而蜚声海内外。 “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

而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统整全部内容的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的主线或一门学科内容的诠释架构和逻辑架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好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必要的,在讲好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让自己和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蕴涵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说,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与实践的经验。

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双能”与“双基”同样经典。因为在我国颁行的历次课程计划中,“双能”目标要求几乎没有变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经历多年的历史验证,无疑是合适和正确的,也是必须继续坚持的,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中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学生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要格外珍惜,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理清淅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概括问题。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

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提问需找到疑难,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牢固确立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找到了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点,认识到“课程”就是教育方针和教育理论的载体,集中体现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式,学校教育的进步无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因此,调整与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课程体系是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这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变、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改革。我们由此坚定了全力推进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从校本实际出发,高质量、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全门类,开足课时,此外每周再设3节活动课程。弄懂弄通新课程标准,创立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能力、智力的开发。发挥创造性,全力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按照课程管理改革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同时,还规范了我校长期开设且行之有效的活动课,把军训、志愿者服务、帮助军烈属、义务植树纳入社会实践课,又把演讲、书法、绘画等作为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此外,还把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班风、校风等环境资源以及信息资源作为校本课程开必的重要方面,确保了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快速、健康成长。

三、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素质

当代科学知识发展的速度惊人,这意味着知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同时也意味着知识老化的速度在加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本质所在,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会的要求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展,学习与创新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创新贯穿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这一切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可概括为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热情和作为。

1、有献身教育并且决心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教育事业需要大批有志青年为之献身,而献身教育事业同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教师必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那种鄙薄教师工作以为不足道的思想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出状元。做教师,生活可能清苦些(客观地说,现在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今后还将进一步改善),但却可以享受到其它行业所享受不到的乐趣。用魏书生同志的话说,当教师第一可以收获人才,每年都要送出那么多的学生;第二可以收获感情,师生感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第三可以收获成果,教育教研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就是研究成果。因而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教育就是这样基础性、先导型的行业。从事这样的工作其社会意义自不待言,历来也深受人们的尊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决不应该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带有任何的雇佣思想,而要把它作为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具有这种升华了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素质的首位条件。

2、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遵循教育规律,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其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材施教,使其在先天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要认识到:“人的学习潜力是非常大的。每一位优秀教师、教育家都要从这一信念出发。没有这个信念,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教育家。如果他只有

一个本领,就是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拼命地把好学生抓到学校中来,他就不是教育家。教育家是能把不好的学生教育成好学生。”“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是把本来作为一种手段的考试当成了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表现为“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不关心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不择手段地争夺生源,把因生源优势产生的高升学率作为教育的成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再固守这样的错误观念是绝对不行的。要通过科研掌握教育规律,真正提高育人的水平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3、有教书育人需要的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实际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教师任教要达到规定学历,现任教师首先应达到规定学历。当然,不排除有些学历不达标的教师也能成为优秀教师,但就大面积而言,学历达标率毕竟是一个重要指数。学历达标也不等于能力水平达标,教师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的先行者,还要长期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思想解放、观念新颖、学识渊博、意志坚强、勇于进娶善于合作、身体健康、仪态大方,并且尽可能多才多艺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成为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把自主权交还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为提高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我们还实行了“爱心鼓励教育”。 “爱心鼓励教育” ,即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善于将自己的激情微笑、趣味、爱心等到带进课堂,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和形象的比喻渲染气氛,营造良好、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把班级日常的管理权还给学生。各班学生自行制订了方案,由学生轮流负责,并于周未把考核结果公布,实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期一大结。这个方案的实行激发了学生追求上进、完善自我的决心,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自理与自治。在班级管理中,各班还实施了班长轮流值日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走上班级管理者的舞台,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管理者的风采,体验到管理者的辛苦,从而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自治与自理。把学校日常管理权交给学生。我们实施了全员值周班级管理负责制,即每一个班级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对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督、查、纠、评。我们实行分区治理,把每个值周班级分成小组,对全校每个区域实行承包管理。根据管理细则,各个区域值周学生按时把值日记录在教学楼前的级量化考评表中予以公布,并让学生在下周的升旗仪式上对值周情况进行总结。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我们在德育活动中把活动的策划权、主持权、组织权、评价权以竞争的形式交给学生,使他们主动参与,发挥主人翁精神,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学生自行设计文艺汇演,一系列参观活动,手拉手夏令营活动,举行特长生竞赛等活动。实践表明,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特长,展示了才华,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智力得到了开发,思想得到了升华,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以学科类课程为核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学科类课程占教学总数的80%,所以尽管前面讲了许多校本活动课及样本选修课的作用,但学科类课程的核心地位是不用置疑的。尤其是语文、数学、外语及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必须抓好。因此,我们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清楚知识是什么,还要清楚知识从哪里来,知识到哪里去。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四是注重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此外,我们在实践中还感受到,课改能否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评价制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制度的支持,改革是很难持久的。目前,高考制度、会考制度还未与课改完全接轨,考试科目仍是几门学科类课程。校本课程虽然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但在高考中没有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改的深入。对学生评价应当全面,既要考虑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个性行长等方面的表现,又要注重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

实施分层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分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分组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新课改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