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月)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平县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

工 作 计 划

(2011年12月)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市三次党代会和县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机遇,着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四项保障机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呈现出比较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5.1亿元,较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8.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50.8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完成35.5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亿元,增长29.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4亿元,增长1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9亿元,增长25.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4.2亿元,增长2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66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301元,增长17.5%。GDP增速、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都位居全市先进行列。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与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实施项目合作计划,双建管桩、天阳热力等2个超亿元的项目正在建设,签订超亿元的协议项目4个。深入开展“解难题、促进度、掀高潮”项目建设推进活动,不断完善重点项目联审联批、督查通报和协调推进机制,有力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2011年全县共新建、续建项目92个,其中新建项目58个,续建项目3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如投资5亿元的年产3000吨记忆肽项目、投资24亿日元(2亿人民币)的FA机箱和IT机柜项目、投资2亿港币的新福祥光伏电子项目、投资2.6亿元的产业集聚区综合配套服务项目、投资1.8亿元的年产30万组自动化养鸡设备项目、投资1.65亿元的年产2000万支香水及化妆品包装项目、投资1.2亿元的化肥品质改良剂项目等。

(二)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坚持工业主导地位,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工业经济稳步提升。预计全县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4亿元,增长25.8%;主营业收入76.9亿元,增长27.9%;实现利润7.7亿元,增长24.2%。全县工业用电量5.84亿千瓦时。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年”活动为载体,投资近2亿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建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新入驻项目16个。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两大支柱产业。县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

- 2年获得全市“红旗渠精神杯”,引进水利方面的政策性资金1.24亿元,先后实施完成杨庄滞洪区安全建设、北柳堰河治理和老家沟、大沟、杨凤沟3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新建三位一体户用沼气池1500座。投资2350万元,实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29.3公里,投资305万元,新建桥涵2座。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3个电气化乡镇、38个电气化村。劳务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25.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投资2.1亿元,建成住房1327套,在建1933套,1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初具雏形。

(四)城镇化步伐加快。以“一线三区”建设为主战略,加快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促进了城乡互动、良性发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11年,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其中,投资5900万元新修未来大道、中成大道等4条城市道路;投资3200万元对东关广场进行升级改造;投资1100万元,对城河路北段路面进行大修;投资227万元完成产业集聚区新建道路污水管网铺设工程;投资30万元,对棠溪大道、中原大道等6条道路两侧的排水沟进行清淤。实施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新增绿地9.1万平方米,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投资5500多万元,建成洪河公园、滨河带形公园并正式开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整治县城环境卫生,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届满复核。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城

- 4发放住校困难学生生活补贴977万元;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新建3所寄宿制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省、市高中新课改示范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完善办学条件,发展各类教育,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全省职业教育强县审定。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主体已经完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7%,全年共发放新农合报销补助款1.1亿元,群众受益率达93.3%。为全县4.8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152万元,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投资300万元,新建吕店、师灵2所乡镇敬老院。加强残疾人事业,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廉租房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4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09户。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350场次。完善县文化馆等基础文化设施,建成80个农家书屋,通过省级文化先进县复核。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人口自然增长率连年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严格土地管理,实现了占补平衡。生态工程创建扎实推进,成功创建1个省级生态乡、3个省级生态村。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的安全感进

- 6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的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对于巩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九次党代会、市三次党代会、县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一城两区四基地”机遇,以推进“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为载体,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促改革、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乡统筹、改善民生,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努力实现“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为加快西平平安崛起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节能降耗完成市定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万元GDP取水量均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内,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加突出项目带动,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1.2012年工作目标:计划引进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个,引进境内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加快推进日东工业、神洲记忆肽、化学改良剂、城区中小学校、鲁洲生物续建项目、国际商贸城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洪河两侧开发建设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年产500万米管桩建设项目、年产5000吨轮胎制品项目、金泰利香水化妆品包装项目、年产30万件电子文件柜和30万组鸡笼项目。建成一批、投产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2.“十二五”工作目标:以后每年足额完成市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力争5年内引进市外资金60亿元以上,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以上,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0个。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建、教育、卫生等八大领域149个重点项目,坚持每年建成一批、投产一批,力争5年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确保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3.工作措施:一是切实抓好项目储备。要抢抓中原经济区

- 9技术和人才,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五是拓宽开放领域。要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积极推动各个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吸引境内外投资者进入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等领域。深化农业对外开放,重点引进食品加工、畜牧养殖与精深加工等基地型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和社会事业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建设。六是完善工作机制。要树立开放“一盘棋”思想,健全领导机制,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形成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协作联动的开放长效机制。要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健全考评机制,完善奖惩办法,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带头“跑”项目,对重大项目亲自洽谈,对重大问题亲自协调,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二)更加突出产业集聚,全力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1.2012年工作目标:新增2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含量。力争1家企业实现年主营业收入超十亿元。县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15家以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4亿元,利税5.9亿元,新增从业人员5000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进一步巩固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争取1个品牌达到国家级名牌标准、2个品牌达到省级名牌标准,力争获得市长质量奖1个。着力打造“鲁洲”玉米淀粉、“鼎力”杆塔、“丰盛”面粉、“棠河”白酒、“棠溪”宝剑等名牌产品和新兴名牌精品。

2.“十二五”工作目标:每年新增2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扶持10家骨干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含量。到2015年建成3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的企业集团。每年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15家以上,产值以年均30%的幅度递增,利税以年均40%的幅度递增,每年吸纳5000名劳动力就业。力争5年内使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200家以上,年产值达250亿、利税10亿元以上,吸纳4万名劳动力就业,形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年产值比重占70%以上。每年力争获得市长质量奖1个,着力打造“鲁洲”玉米淀粉、“鼎力”杆塔、“丰盛”面粉、“棠河”白酒、“棠溪”宝剑等名牌产品和新兴名牌精品,力争5年内2个品牌进入国家级名牌行列。

3.工作措施:一是强化工业支撑。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集中,加快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建设,带动配套产业发展。要支持重点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抓好鲁洲生物、鼎力杆塔等骨干企业的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大技术突破、链条延伸和改造升级力度,强化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做好神洲记忆肽、新福祥光伏电子等项目前期工作,引领带动全县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四集一转”要求,适时调整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完善支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城互动;要抬高集聚区准入门槛,提升产业层次,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重点围绕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准入、要素配臵、税收分成等手段,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向集聚区集中布局;要加强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综合配套能力。三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鲁洲生物、鼎力杆塔、棠河酒业等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发展,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筛选一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努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综合工作方案,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预算指标管理,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促进环境资源优化配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开展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实施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五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金融保险机构,扩大保险范围,规范担保行为,逐步改变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局面。继续组织多种形式的银企洽谈会、重点项目推介会,促进银企双方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强化金融支持。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组织开展“小巨人”企业信贷培育活动,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系,通过财政资金注入、优质资产划入、优质资源臵换等途径,做大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提高信用级别,增强融资能力。大力支持鼎力杆塔等企业上市融资。六是继续强化对企业的服务。要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政策导向、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困难企业帮扶等长效服务机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搞好煤、电、油、运、气的供需协调,保障要素供应,确保工业经济健康运行。积极推进机械、化工、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重组,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七是培育知名品牌。充分挖掘现有品牌资源的优势,重点进行包装整合,利用全国农洽会等各类平台,积极向外推介,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全国农洽会品牌评比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与国内外500强企业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品牌引进步伐,利用其品牌影响力带动我县品牌实力的提升。

(三)更加突出农民增收,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

1.2012年工作目标:确保粮食总产达到8.5亿公斤以上,新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以上,新增10个以上特色种植基地,新建30个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新上20个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45家。

2.“十二五”工作目标:以后每年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8.5亿公斤以上,新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以上,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力争5年内新增40个以上特色种植基地,新建130个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区),新上100个以上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0 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00家。

3.工作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新增农业补贴要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落实重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抓住国务院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资金支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统筹用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要加快推进水、电、路、林等田间生产设施建设和平原村庄规划布局,配套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农技、农机服务站等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灌溉、平原洼地治理等工程建设,努力打造万亩方、吨粮田,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总产持续增长。三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

- 15宾大道至工业大道)、城河路大修改造及城西新区四条道路建设工程,对棠溪大道、中原路路面进行大修;实施产业集聚区、城西新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和日处理2万吨的第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廉租住房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嫘祖文化苑、仙女河公园、新洪公园。加快推进栗庄、周范两个省级和朱洪、于营两个市级新型社区建设。力争完成环城乡撤乡设办、吕店乡撤乡改镇工作。

2.“十二五”工作目标:每年高标准完成一批道路和市政工程建设,力争5年内完成高兰公路省道升国道任务和城西新区8条道路建设,并完成解放路北段延伸至未来大道,未来大道、文成路东段延伸至交通路,平顺路延伸至迎宾大道,西平大道西段延伸至引洪道等道路工程。全面启动洪河两侧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城南工业区和城西新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和日处理2万吨的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力争在未来3—5年内,完成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铁东、产业集聚区供水管网铺设,使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0%以上。5年内县城新建10个绿地游园,完成1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3—4个乡撤乡建镇(改办)。“十二五”完成城区南北两条城河排水沟及城区主干道排水沟的升级改造任务及迎宾大道两侧涵管排水沟铺设工作,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深入开展“三城联创”活动,力争三年内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充分发挥毗邻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及其交界地区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将西平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城乡融合发展、生态良好宜居、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3.工作措施:一是加快县城建设。科学修编城镇规划,完成城区部分道路路面大修工程和部分主干道排水沟的清淤疏浚工程,对城区主要道路人行道进行改造升级,加快实施华港水城、新天利金融中心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嫘祖文化苑、仙女河公园、新洪公园,全面推进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供电、供气、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建成区规模,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积极构筑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工业经济为主导、骨干企业为支撑、特色产业为引领,城乡协调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力争培育出一个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二是加快重点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路、水、电、网以及公园、绿地、小游园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具有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逐步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层次;引导不具备产业集聚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社区中心。三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完成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工作,并以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乡镇和旅游景区周边区域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的新型农村社区。要积极破解土地、资金两大难题,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确保农民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四是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放

- 1819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各项惠民利民举措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一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结合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合理配臵基础教育资源,加快实施中小学校、幼儿园新扩改建工程。落实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逐步解决入园难问题。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村卫生室,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加大对县直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力争实现县中医院异地安臵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健全公共卫生、疾病防治体系,提高应对传染病、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臵能力。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三项整治”节余指标集中用于城镇及产业集聚区。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及非农产业发展用地。严格执行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抓好京港澳高速漯西段、西驻段改造,京港澳高速至上蔡县城西平段一级公路连接线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

- 21

客服部12月工作总结及1月工作计划

1月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推荐]

李伟 1月工作总结及2月工作计划

12月工作总结及12年1月工作计划

蒋向东 1月工作总结及2月工作计划

供电中心12月份工作总结及1月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及1月计划

12月总结及1月工作计划

1月工作计划

1月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月)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