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展主导产业 建设美丽新村

发布时间:2020-03-02 17:5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展主导产业 建设美丽新村

沱牌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大产业富民、建设酒乡花镇”为思路,强化“五抓”(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党委成员分线抓,镇直部门协同抓,镇村干部具体抓),农业产业基本形成,新村建设日新月异,呈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发展势头强劲的良好局面。

一、主导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以魏家营、竹林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以种植川百芷、为主要中药材的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已建成5000余亩。

以通泉、桑树林等村为核心,以种植大棚蔬菜、露地蔬菜为主的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已建成7000余亩。

以黄家堰、断石桥、响堂、排路、周家桥、红星、纸朝沟等村为核心,以沱明路沿线为重点建设万亩甜橙产业基地,第

一、二期4000亩已建成,第三期 2000亩建设正有序扩进,已完成开沟起垄整厢等土地整形1300亩,已订购幼苗 5万余株,庚即进行栽植。

以竹林村为核心的千亩水产养殖、莲藕种植基地建设已经建成

以周家桥、纸潮沟村、红星村坡台地为依托,建设优质水蜜桃基地5000亩。第一期2000亩已栽植成活,正进入管理。 以黄家堰村、宝竹村、华严村为核心辐射带动6个村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养殖圈舍7万平方米,年可出栏白羽肉鸡500万羽。目前35户全部投入生产,出栏白羽肉鸡300万羽。

以瓮城、浸水垭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六个村,建设万亩高产粮油种植基地,已建成3000亩有机稻、5000亩优质油菜基地。

以大舜、金凤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八个村,已建成万亩以优质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

抓住建设酒乡绿城契机,以白石村为核心,辐射带动排路、五显楼、凤凰等村,建设千亩花卉基地,已建成600余亩。

以断石桥、黄家堰村为核心,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基地,全镇建设年出栏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野山猪寄养100户,建设祖代种猪场1个,年出栏生猪12.36 万头,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产业。

二、多管齐下增强活力,美丽新村建设有序推进 我们围绕省委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总体目标,按照“产村相融、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 坚持“依托产业建新村、新村建在产业”建设途径,以沱明路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和魏家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核心,有序推进美丽新村建设。

(一)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先行。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科学编制了全镇新农村建设总规,结合各村实际,制定中长期新村发展规划。全镇以两线(省道205线、沱明路沿线)一片(新农村示范片)一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为重点来布局新村建设。先后建成了以竹林村、黄家堰村、桑树林村为代表的街村型、庭院型、乡村旅游型的新农村示范点10余个。

(二)完善“村民申报、乡镇审核”、“先规划、再评审、后建设”的建设程序。进一步探索建立“土地增减挂钩、主体委托建设、物业民主管理”的聚居点建设机制。

(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顺应群众期盼,推行“群众事群众议”,发挥公益建设理事会牵头引领作用,使群众成为自主决策、建设、管理、监督的主人。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补助,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居的热情,一次投入、世代受益。

目前,断石桥村张家嘴、黄家堰村徐家湾新村聚居点正在建设房屋主体工程,计划年底前基本竣工,黄家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完成60%工程量,浸水垭等3个改建点按照“青瓦白墙、生态庭院”的川北民居风格打造农房风貌250余户,10月前全面结束,魏家营片区新农村综合体完成土地2500亩流转,签订拆迁协议710户,景观廊桥主体完成,魏家营片区农民聚居区4个组团全面开建,年前有望封顶,百战村花海小镇房屋主体已经完成5栋封顶,3栋即将封顶,保证春节前将房屋交到168户农户手中。通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促进了农民聚集,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有力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链还未有效形成 全镇虽然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但产业链还没有延伸,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一环节,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经营分散,规模小,品牌产品少,知名品牌更少,优势产业效果不够明显,农业的工业化程度低,消费和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初级农产品,辖区内无国家级龙头企业,省、市级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力小,效益低下,不足以带动千家万户增收,没有形成“产供销、产加销”一体的链条,没有享受到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影响产业发展,造成农民收入低,而且收入不稳定

(二)农业基础还不够完善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镇属两渠尾灌,加之水利工程设施分布不均衡,,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全镇80%以上的塘库建于50~70年代,由于时间的推移,绝大部分工程老化,近年来,通过项目实施,进行了部分整治,但“盘子堰塘”不少,人民渠支渠土渠比重大,造成渗漏严重、输水隐患点多、维修成本高,部分微型水池利用率低,加之渠系配套不够,渗漏严重,“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三)乡镇财力匮乏,投入不足 乡镇由于财政不完全,自有财力不足,在农业产业和新农村建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依托项目才能实施,受到时间和项目要求的制约,造成推进速度慢,说空话、许干诺时候多。

(四)农村村庄萎缩现象加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镇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空巢家庭;许多家庭成员居家外出,只留下了住房和圈舍。据统计,我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2万人次,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75%以上。通过近20年的历史变迁,老一代农民工中约有20%的人,凭着自己的经济实力,从农民老屋搬迁到了城镇落户;新一代农民工中有70%的人根本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老屋居住。因此,一些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村,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这些现象,导致部分农村院落“无人”参与建设新农村。

(五)农村人才匮乏 全镇农村现有劳动力2.9万个,但长年外出务工的达

2.2万人。外出的劳动力由于素质差,缺乏从事非农产业所必需的劳动技能,实现非农就业门路窄,大多从事脏、苦、累、险工种,就业稳定性不高,收入低。全镇总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占81%,小学文化占11%,文盲半文盲占8%,文盲及半文盲全部集中在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全镇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导致“无人才”建设新农村的困境。

四、建议

(一)优化区域布局 一是立足县域特色,促进专业化生产。我镇农业产业上应做大做强蔬菜、甜橙、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等特色产业,强力推进魏家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努力形成集生态休闲观光与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生产区。二是着眼产业活力,壮大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以市场导向发展农业,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资金扶持,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规模,形成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的良好合作模式,努力发挥各类企业与组织在生产、销售和加工中的带动示范作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收益。

(二)进一步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要研究和制定扶持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金融扶持力度,解决企业和业主融资难问题。要健全机制,分类考核,对重点乡镇实行绩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乡镇予以重奖,形成养农重农护农氛围,激发乡镇发展农业热情。

(三)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农业园区作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窗口,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坚持“农业项目进园区、资金安排先园区”的原则,在保护耕地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园区硬件设施的建设,强化园区运行机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努力打造集生产、经营、示范、推广和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样板区,更好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四)推进土地有序流转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生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和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推动社会资本和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承租土地,单独兴办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大户、农民联办企业,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

(五)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支持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建立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入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给农户。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自查报告

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问题

县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新村建设

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

威远建设产业兴旺的幸福美丽新村

发展主导产业 建设美丽新村
《发展主导产业 建设美丽新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丽新村建设 建设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