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南人又惹谁了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0: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取钱》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这是明显的地域歧视,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河南人强烈不满。2月7日,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为这位河南籍律师点赞,同时也请求所有河南人支持这名律师,维护河南人的荣誉和骄傲!

这个由郭冬临、孙桂田、吴江等人所表演的小品讲述的故事是:郭冬临出门帮媳妇买丝袜,在银行门口ATM机附近遇到孙桂田扮演的大妈。大妈遇到电话诈骗,郭冬临识破后为防大妈上当受骗,百般劝阻不要打钱,而大妈偏偏把好心人当坏人。两人互怼起来,爆笑台词、搞笑行为接连上演。令人气愤的是,大妈电话响起后,电话那头的骗子操着一口河南腔。

很多河南网友表示,“骗子的口音为什么是我们河南口音,我们好委屈,全程用的都是普通话,就骗子的声音是河南口音,很让人不舒服,请不要再黑我们河南人了”。

事后,小品编剧魏新在微博发文道歉:“作为这个小品的编剧,我向各位网友道歉,小品中的骗子说河南话和郭冬临老师无关,是我用家乡话配的音,我是山东人,老家方言接近河南,别的方言也不会说,所以引起了大家的误会,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家道歉!”

话说回来,提起诉讼的是律师张华山,今年39岁,祖籍河南孟津。这份起诉书所列的被告除了北京电视台,其他三名被告分别为小品编剧魏新和演员郭冬临、孙桂田。诉讼请求有三个:请求判令被告在北京卫视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连续一周;请求判令被告向所有河南人每人赔偿精神损害赔偿1元;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张华山认为,被告作品显然影射河南人是骗子的代名词,而小品的表演者也在观众笑声中,中伤了河南人。他说,河南人不断被妖魔化,挖苦河南人的“段子”更是四下流传。这种赤裸裸的地域歧视,让人不禁想问:河南人到底招谁惹谁了?小品《取钱》虽然是文艺作品,内容虚构、人物虚构,但虚构的骗子偏偏操河南口音,显然会误导社会大众将河南人普遍视为骗子,贬低河南人的整体形象,加剧社会已经存在的地域歧视。

身为河南人,我经常遇到自己的河南人身份被人拿来调侃,甚至被明显歧视的情况。之所以要提起诉讼,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唤起公众对各种有意、无意歧视的注意,让社会更加团结、和谐。不论是平时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应自觉摒弃这种有意无意的歧视。”张华山说,作为文艺作品,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应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媚俗,更不能把一部分人的快乐建立在对另一部分人贬低的基础上。

编剧魏新在微博道歉时,表示自己只会说接近河南话的山东老家方言后,又有山东网友站了出来说,“您觉得用自己家乡的方言就合适吗?”是的,编剧魏新,你用山东方言难道就合适吗?很明显,你有低俗的价值取向,你骨子里就有媚俗的倾向。

河南籍律师张华山说:“如果说电信网络诈骗,骗子分布最多的地方并不在河南。小品中这样处理,有把所有坏事都往河南人身上摊的嫌疑。当然如果用其他方言也不合适,为什么不全用普通话?”“正是由于河南人经常被调侃,所以人们才会经常妖魔化河南人”。

支持河南籍律师张华山,请编剧魏新和演员郭冬在全国媒体面前向河南人鞠躬道歉,并赔偿每个河南人1元钱,为河南人正名!否则,所有河南人不答应!以后,再有信口雌黄诋毁河南人 的,河南人要奋起反击,管他什么人种!

大爱河南 奉献河南 请看看中央文明办2016年发布的“中国好人榜”,全国有108位好人上榜,其中河南有16人入选。其中,中国文明网平台收到网友推荐的好人好事线索3.1万条,其中来自河南的好人好事线索1.23万条。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他们没想着为谁争光,为世留名,以自己真性情的果敢与义无反顾,诠释了生命的大爱。这是善良的本能,这是无私的惯性,这也是他们生命的常态。他们也许来自乡间田野,或许从事着最基层的工作,但是却用纯朴,善良,大爱诠释着河南人的无私和真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河南人正名!河南人值得每个人铭记和尊重! 为什么河南人遭歧视,是历史,是为了成立新中国的忘我牺牲精神!是为了祖国和谐统一的大爱!

第一,在高等教育上河南人做出了贡献!举个例子,北大在河南招生70个,在湖北招生90个,在北京招生1200个(估计),北京的重点学校多少?湖北的高校多少?武汉大学一个大学就在湖北招生2200人,再看河南人口总数,河南人口是湖北的1.5倍,是北京的6倍!河南的大学都是普通二流,国家对河南教育投入的钱很少!于是,大部分人沦为农民工,走不到统治阶层,也就没有媒体话语权。导致在各个网站报纸媒体流传的都是河南人的坏人坏事,导致媒体传播的效应无限被放大!在社会学领域,这个名词叫: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

河南一个省份的人口约等于东北三省,等于湖北加陕西,略小于湖北加湖南加江西,约等于四川加重庆,可河南的高招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相当于西藏的录取率,河南把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让给了高教强省如湖北陕西北京上海,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这些地方的孩子上了大学,而这部分人上了大学具备了生存能力之后却反过来歧视这些把机会让给他们的人!

第二,在土地政策上,为了维护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河南做出了贡献!知道国家18亿亩土地红线的限制吧,你限制也可以呀,但偏偏限制河南,其他省份可以随便占用耕地,唯独河南不可以!看看珠三角 长三角有多少耕地被贱卖荒芜,但河南偏偏多用一点就不行!举例,河南在2003年左右模仿苏州中新工业园区,同美国的制造业签订了一个“加州工业城”的项目,在机场附近圈地一万亩,准备上马制造业,但国土资源部奉承温家宝之命直接拿下!理由:18亿亩耕地红线!

河南一个亿的人口,需要城镇化吧,知道郑州的人都知道城区面积很小,需要扩大,于是郑州搞了个郑东新区,类似浦东,但因为这个,河南副省长,郑州市委书记 市长全国通报批评,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这就是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的那帮人的科学决策!这就像世界各地都在城市化,而联合国单独限制中国不能进行城市化一个道理,难道河南人民就该打工,养活全国人民?

第三,粮食安全上河南人做出了贡献。粮食价格限制,导致河南变相养活全国!国家打着“农民承受风险能力低、需要保护”的幌子,造成农民补贴市民、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事实,可能说这些大部分人不理解,举个现实例子,计划经济时期城里人凭粮票可以免费吃粮食,大家知道吧;现在国内粮食走私出口大家相必也有耳闻吧,为什么?因为粮食价格低,国外粮食价格高,这些城里人是不是都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呢?还有人说,河南种小麦,我们南方吃大米,跟我们无关,试想真跟大米无关么?假如北方小麦全部绝产,大米会不会变成天价?另外河南不仅产大米,而且品质很好,黄河产区大米如原阳大米、南部信阳大米!

第四,人口红利上河南人又做出了贡献。人口红利,河南提供了三千万农民工,有的人说这是占用就业岗位,其实这部分人傻逼的很,如果不是人口红利,恐怕外资早转移到越南 印度了,你还能发展?这些人用大脑想想 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么便宜,跟这3000万人什么关系,如果去掉这三千万青壮年劳动力你中国还能制造么?中国制造还那么有竞争力么?

在做出这些重大贡献、遭受种种限制和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在河南人养活了占全国十二分之一人口比例的情况下,在省会城市郑州高教薄弱、招商引资遇到重大困难,高科技企业缺失的情况下,河南取得全国GDP第五的成绩!如果你想喷,别拿河南人说事,中国号称世界GDP第二,而人均GDP又是多少呢,说以,中国的基因就是河南人的基因! 喷河南等于喷中国!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河南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河南历来被称做物华天宝中原大地,我们甚至比其他省份的人更加努力,我们的儿郎,遍部全国各地,从最底层到最高层,他们都在为生活、为富裕努力打拼。我们利用每一个难得的小小的国家的恩惠政策,创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的成就,国家仅仅在河南境内多穿了几条高速公路,河南就建造了全国最长的高速公路里程;国家给了郑州一个新区政策,河南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建造了让世人赞叹的郑东新区;但是,这些都远远不是河南人真正想要的,一个拥有着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一个形成了中国宗法制度、政治制度、行为规范、道德取向的省、一个矿产资源位属前列的省份,一个文化内涵在全世界都文明的省份,一个粮食产量全国第一,不但喂饱自己还要喂养其他省份的人的农业大省,一个地处内陆却能一直跻身GDP前5强的经济大省。 我们,为什么要贫穷?为什么要遭受歧视?

这是我真正想阐述的内容,我想问问歧视河南人的那些喷子,河南人究竟做错了什么?

河南的教育、河南的经济政策,我相信在全国所有大省里面都是最差的,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一个有着1亿人口在全世界国家中也名列前茅的省份居然只有一所211大学的理由!全国6个古都,4个有重点大学,唯独创造了“中国、华夏”名称的洛阳和7朝古都的开封被漏掉了,清华大学对人口近亿的河南省及人口三千万的陕西省的招生名额几乎相当,所以河南省人口过多导致了河南学生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只有其他的省的几十分之一,搞不清当初是谁拍的案、定的板,如此不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评什么让世界尊重你呢?我也想不通郑州作为东西南北铁路最大的枢纽站,停靠客车全国最多,而整治铁路局却偏偏拿这里开了刀!!!我也想不通,每年扎着脖子向国家纳出巨额税务的河南人却永远得不到我们应得的优惠政策,哪怕是让我们挣更多的钱纳更多的税的机会都没有!

河南大学原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其前身是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起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硬是把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现在河南大学申请211工程,中央说,河南有好大学吗?

中央没闲钱发展河南的高校,因为其他高校已经够中央受的了,北大每年18亿元的资金,对北大来说实在是太少了。河南的考生寒窗十年,甚至累到神经衰弱,结果还是没学校读, 中央不发展河南的高校,河南自己发展,中央不允许发展!

拆分郑州铁路局,重立武汉铁路局,并且对武汉铁路局大力扶持,于是武汉喊出响亮的口号:要建亚洲最大的编组站,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至于郑州,中央说郑州不能总依靠铁路吧,去想想其他办法吧,你河南只有种地的份,你还想发展城市化提高城市率,你河南人都进城了,谁种粮食,谁供我们吃?你们就老老实实当农民,没钱的话去当农民工,城里人拖欠你们的工资,我会帮你们要的,放心好了,一年不就是万把块钱吗?

记得高三时,历史老师给我们讲新中国的首都为什么选择了北京,而不是地处中原风水宝地的洛阳、开封。老师说是为了巩固中央势力,防备北部满族人的反击。所以最终把洛阳这块宝地排除在外了,从此河南也就被所有人忽略了。河南就像一位平凡的农民一样,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人民种地,河南成了粮食作物的基地,成了默默贡献的巨大粮仓,却被所有的人遗忘,被祖国遗弃!

努力吧,所有河南同胞!为我们自己加油!当别人问起你的家乡的时候,请自信地说:“我是河南人!”就像自信地说“我是中国人”一样!

河南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为民族文明和建设作出过很多贡献,鉴于中原地区在华夏民族的历史地位,河南地区的先人相比其他地区有着更多的民族承受和思考、努力,有着更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性格。当然,中原地区所承受的苦难相比其他地区也无疑是要更多一些,这是战略性的牺牲,却不能作为河南人因为发展滞后而被歧视的理由。

如同中国人在世界的地位一样,河南人在中国就如同中国人在世界,同样是人口最多同样是发展起步晚潜力大,也同样承担着相对来说比较重的负担。由于人口众多,因而难免的会有教育不普及,文明不发达的地区存在,会有品格低劣的人为这个地区和国度抹黑。但是,评价一个地区和国家当然应该以其主体和主要面貌为依据——河南人是一群朴实、勤奋、智慧的人,他们具有热情、诚恳、包容的美德,相比其他地域一点儿都不低下,反而具有更多的牺牲精神。这与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形象认识是何等的相似!

那些动辄拿河南人素质说事儿的人,如果你的家乡也承受着如同河南个别地区一般的教育和发展面貌,不知道你们又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河南人很努力的想要改变家乡的面貌,想要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使千难万难也依然坚持不懈。相比客观现实,最让河南人寒心的莫过于这种无端的地域歧视。莫要说什么“河南人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话,作奸犯科的从来都只是少数,但是将个别现象作为标签来看待却是大多数地域歧视者执拗的论调而不加以辩证思考。莫非这些人的家乡就绝对是干净的?为什么他们不能看到河南古有诸葛亮、岳飞、杜甫、韩愈、李商隐、竹林七贤,近代有吉鸿昌、宋学义、杨靖宇,当代有任长霞、李学生、魏青刚、王锋、申亮亮以及航天英雄刘洋、陈冬,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愧于中原儿女的代表,而他们也只是中原优秀人民中普通的一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河南人,我是骄傲的,而且相信这方水土还将哺育更多的优秀人士,为中原大地,为华夏神州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即使千难万难,河南人也依然没有放弃奋斗,依然没有停止进取,我们就是要改变家乡的面貌,创造更光明灿烂的明天!

勿喷河南人,或许河南人是你的祖先

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河南,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司马迁说 “三代之居,皆在河洛”,就是说河南是夏、商、周三代定都的地方,在中国早期发展过程中处于历史舞台的核心地位。居天下之中的河南,同时也是战乱频仍、承受中华民族灾难最深重的一个地方。学者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和形成都是在河南完成的。很多中国人的祖先历史上从河南走出,散落到世界各地。

星云大师说:“有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中国人要感谢河南人。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二帝,起源于河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不能忘本。” 看过一篇文章,说世界上古代四大文明,唯一没有消失并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华文明,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中华民族血脉相传,中国人从不忘祖;而血脉 传承的标识是姓氏,其内涵和特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正因为中国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脉,才有中华民族历遭百劫而不灭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有理由要知道,占了世界总人口1/3的中国人,根在哪里?姓氏起源于哪里?共同的祖先是谁呢?近几年,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掀起了一股寻根热,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根祭祖,为什么呢?专家指出,寻根的历史意义,在于普天下所有龙的传人不忘血统, 不忘根本;寻根的现实意义,在于华夏民族的认同、团结、凝聚、合作。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寻根的起点是海外,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却是河南。

根在河南?奇怪吗?外省人听了也许不以为然,有关专家说,中原历史文化的\"根文化\"包括两方面:中华民族之根和中华文化之根。中华民族之根体现的是血脉之根,中华文化之根体现的是文化纽带与精神维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羲皇是谁呢?羲皇是中华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 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 此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伏羲氏创阴阳八卦,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他的伟大功绩之一是\"正姓氏、制嫁娶\",开 创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源。伏羲之后中华民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姓氏像血脉一样,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有 上万个,现在常用的有3000多个,其中约有1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汉族人的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而有\"陈林 半天下,黃郑排滿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淮阳,古称宛丘、陈州,是太昊伏羲氏定都和长眠之地,因此成为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祥地;太昊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龙之传人尊崇始祖礼继古今,太昊伏羲陵也成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写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河南曾经创造了、付出了、牺牲了多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时过境迁,河南中道衰落,让人扼腕。可以这么说, 中华帝国的衰落,从放弃河南开始,华夏的根基在中原!《易》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 之。\",以河洛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国中之国为之中国\",河洛地区为夏王朝(华夏族)的中心区域,被称为\"中国之人\",此乃本意之中 国。

现在河南失落了、贫穷了、落后了,可是无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同根同脉一家亲,同宗同族血浓于水\"的乡情。我省已故著名作家乔典云说:河南人是中国 人的娘。我说:河南是全球华人的\"老祖窝\",\"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当众多海外炎黄子孙不远万里来到河南寻根问祖,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时,我们有 许多中国人却在不断诋毁河南、辱骂河南人,\"饮水思源\",想想吧,即使不念及同宗同源,也不必以外国人看中国、中国人看河南河南的心态来诋毁河南人。\"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

河南人,挺起你的脊梁,做骄傲的河南人

河南人,挺直你的腰板,为我们是河南人而骄傲;中国人,挺直你的脊梁,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诋毁河南就是诋毁中国!污蔑河南人就是污蔑中国人! 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占一半: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商都郑州。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谱写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篇章,甚至一度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可你知道吗?其中的\"三大发明\"诞生在河南。佛教传入中国后,对古代的政治、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信仰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第一次\"西天取经\"从河南开始,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唐僧\"又 是河南人;中国的\"十大名寺\",河南有其三,并且来头很大,\"白马寺\"是\"祖庭\",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少林寺\"是禅宗的发源地和少林工夫的摇篮;\"相 国寺\"是\"皇家寺院\",更是中外友好的使者。中国有\"五岳\",河南有嵩山,有嵩山的时候好象还没有珠穆朗玛峰,更别提其它的山了。中国两大河流,南长江,北黄河,河南有其一;中国目前两大水利工程,南有三峡大坝,北有小浪底,河南又占其一。当今世界两大能源:煤碳和石油。掰指头数一数,中国的省份中能同时拥有这两样资源的有几个?好象很少吧,但河南是其中一个。中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维持13亿人口的生存靠什么?粮食!河南是农业大省,又是中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份,维持1亿人口的生存靠什么?粮食!\"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根本,河南有这个资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发展较快,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但是庞大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决定了中国无需太久便 可迎头赶上;河南的情况何其类似。中国崛起靠和平, 中部崛起看河南。河南在中国犹如中国在世界的一个缩影。中国就象是放大的河南,河南不过是缩小的中国。 有人说:500年历史看北京,3000年历史看西安,5000年历史看河南。有人说:站在河南的土地上,左脚踏唐,右脚踩宋。翻看河南地图,东西南北处处藏历史,处处有古迹。从原始社会到明清,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可在此找到实物证,文物古迹可谓遍布全省,难怪人们说河南 是\"中国的历史自然博物馆\",所以专家称在全国各省中只有河南才能够办得起\"中国通史陈列\"。

我是骄傲的河南人 开封府是我自报的家门, 甲骨文是我出身的烙印, 花木兰是我哼唱的小曲, 少林寺是我炫耀的资本, 牡丹花是我无悔的青春, 红旗渠是我执着的精神, 黄河水是我永远的母亲!

无论走多远, 无论飞多高, 无论在何时, 无论对何人, 我都是那个骄傲的河南人!

我招谁惹谁了

农夫山泉惹谁了?

候车亭灯箱玻璃惹了谁

春,惹了谁的芳心散文

单身女性“非婚生子”到底惹了谁[定稿]

谁惹的祸诗歌

李白又忙了

新学期又开始了

李白又忙了

小明又出现了

河南人又惹谁了
《河南人又惹谁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