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作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8:12: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叫苦不迭。学生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通过近一年执教三年级语文,倒觉得白纸一张好比划,要使学生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学中是有一些门道的。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

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

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是个起步,有时确实是使人感到无头无序,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一份心,讲究一下方法,相信会给学生带来一片芳草地。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指导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学着写作文,会感到困难,束手无策,老师也会感到棘手。但是只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传授恰当的写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说。那么,究竟如何去引导学生写呢?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可见有了兴趣就有写作的动力。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时,他变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比如,小学生比较喜爱小动物,根据学生的爱好,我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写小动物的习作,当然课前要告诉学生这次要写小动物,并讲清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一种动物,有重点地仔细观察这种动物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到作文课时,又利用多媒体带学生到“动物园”一游,学生的兴趣就别提有多高了,到讲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时,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老师对学生习作里写得好的一个词语、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对班里作文优秀者,要多表扬,在同学中树立活生生的榜样形象,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二、立足基本,让学生循序渐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外阅读量少,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的确是苦事一桩。写什么呢?有什么值得写呢?对他们的作文训练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写来写去,作文能力非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犹如一棵枯树。学生越写越不想写越怕写。所以教师开始习作时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入手,写他们熟悉的人、事、物。把他们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出来。比如,我在教学《秋天的景色》时,我首先带学生到野外去看黄色的树叶,看金黄的稻田,看丰收的玉米,看果园里黄澄澄的橙果„„回到班里后,我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当时学生争先恐后,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同学听,最后再叫学生把自己刚才说的过程写下来,这样层层深入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当然我也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好的词句,逐步要求达到有个性,有特色,但绝不许抄袭。

三、体验生活,让学生胸有成竹

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摄取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而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丰富社会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只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有助于他们奠定作文的基本功,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如果平时不注意引导他们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写作文时就会因肚里无“货”而难以下笔。有一句俗语“巧妇难煮无米之炊”,为了“交差”,有些学生就背离生活、凭空编造,所以要学生把平时的所见所闻贮存在自己的脑海中作为储备的“粮食”。这样,他们在习作时就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不会感到脑子一片空白了。

四、拓展阅读,教学生学会积累

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而读书又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学生应和书交朋友。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那教师怎样教学生读书积累呢?老师可以介绍相关书目给学生读,如《格林童话》、《中国成语故事》、《伊索语言》以及一些本年段的优秀作文等,引导学生认真地读,反复地读,直到把它读懂。学生阅读时需要在书中画出关键词语和精彩的语句。并把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都摘抄下来,丰富他们的词句库,胸中有积蓄,以便在习作中能随手拈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读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想法,让他们想清楚,理清楚,再写下来,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谈点认识。平时可以开展读书活动会,课外信息交流活动等,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书读多了,积累的多了,练笔多了,作文才能写得好。 总之,作文教学教师要创设自然表达真实情感的情境,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写真实的东西。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多积累,多练笔,只有这样学生才乐写,会写。

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三年级作文教学

摘要:三年级作文教学是起步阶段,首先是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才是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做好写作前和写作后工作,让写作成为整个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

作为语文教师都清楚,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座大山,的确难,但爬上去了,风景一片美好,因为学生的作文表现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三年级是小学规范作文教学的开始,虽一二年级有过看图说活练习,但那毕竟是片面的,单一的,还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系统规范,因而三年级作文教学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这承上启下的阶段能让学生们有话说,还有积极性,毕竟我所面对的大多数学生是来自农村,又是留守儿童,缺乏家长辅导,要想让他们在作文这块土地上耕耘好,写下自己想要说的话,丰富他们的语言意识,足足让头次带三年级语文的我摸索了好久,结合我近段时间来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工作实践,在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做好积累。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词语和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把作文写具体。本来三年级的学生就缺乏自觉性,我们老师只有不断地找准方法帮助他们积累好词好句。通常我在教完一篇新课,我常常鼓励学生把课文熟背于心,课外多看一些适合的读物以及儿童诗歌,有些尽量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平时多指导学生如何留心身边的事,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观察现象。课堂上也多给他们交流表达的机会,相互学习,相互积累好词好句,我相信经过长期的积累,写作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学生也就愿意去写作文。

二、抓好小练笔。

三年级学生作文是起步阶段,并没有成型,这就要做好写作前的准备,那就要多搞一些小练笔,从一个个小的判断开始,注重量和质的同步进行,先由课文为主,比如我上到《做一片美丽的叶子》,我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想做什么,为什么呢?学生能模仿课文写出自己的一些心理话,有的想做树苗,有的想做鱼,还有的想做小鸟,内容很丰富,效果也很好。最近我在教学《花瓣飘香》时,让学生续写接下可能会发生什么,小女孩会说什么,妈妈又会说什么,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想象能力。其实课内小练笔的机会有很多,合适的扩写,大胆的想象,我们老师都能利用。如此小练笔,久而久之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无形中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努力为学生习作提供素材。

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平时我经常让学生参加一些简单合理的实践活动,由此去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所做、所见、所闻,从中他们能获得第一手最直观的材料,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了让学生写好《我的第一次家务劳动》(如洗袜子、洗碗、择菜等),我让他们回家先自己做一做这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愿意,积极性也会十分高涨,由此学生通过自己实践了解了这些活动的过程,他们有了自己亲身体验,再去动笔去写,必然会有话可讲。这样,习作时就会叙述有容,语言有序,有感可表,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内容丰富,语言不再生涩。

三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另一关键点就是修改,老师都清楚好的作文都是改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又是刚接触作文,再加年龄比较小,做事往往会“一蹴而就”,通常习作很快就完成,显然会出现凌乱、无序、不够具体以及一些遣词造句上的问题,那就更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修改一是学生自己改,当学生自己一篇作文完成后,就要及时修改,先是自己默读修改,让自己在默读课文时,找出文章的主要问题,有无主干上的毛病。如文题是否符合,详略是否得当,还能检查你的习作中的错别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然后就是大声朗读,大声朗读你的习作,要求一定要带感情,如果学生读完后感到索然无味,说明他的作文有问题,这时他就要静下心修改他的习作,对细节之处要精心修改,如对神态、动作,内心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看他的作文能不能读通顺,读流畅,如果是感到别扭,说明他的习作中还有语病,为你修改找准方向,所以大声朗读是修改作文的重要法宝。

接着是同学间互改。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习作文也是如此。除了不确定人员的修改习作方法外,还可让同桌间结对互改互批。我往往会把修改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既有新鲜感,他们又怀着好奇心,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因此,这种让同学间互评作文,学生会格外认真投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又体验了批改作文的艰辛,还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对作文也有了新的认识。 最后是我的点评修改,做到抓点放面,明显错误和缺点一定要指正,关于内容方面,我会把握这样的原则,以表扬鼓励为主,多发现他们的亮点,千万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多从正面引导,多让学生尝到写作的甜头,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也就有话可写。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总而言之,以上是我从事农村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其实作为老师,大家都清楚,不管教育的如何改革,学生能不能写好作文都是首要任务,可见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永远不能忘记“练”,缺少了“练”,什么都是空的,因此我们三年级语文老师更应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贯穿始终,为高年级打下良好基础。

三年级作文教学

三年级作文教学

三年级作文教学

三年级作文教学谈

三年级作文教学总结报告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作文教学
《三年级作文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