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成都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庆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2: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峥嵘七秩 弦歌不辍

——庆祝成都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

蜀江碧,蜀水清,号称天府,物产丰盈,奠复兴之基础,溯文化于周秦,锻我体魄,振我精神,担当大业于一身,齐努力,莫回循,立人、立己,相期做新民。

——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校歌

这是成都体育学院前身——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时期的校歌。我们甚至不知道其确切的创作者及时间,然而,吟唱之时,却总为其中所洋溢的“对社会、历史、民族及自我生命的担当情怀”所激励。岁月更迭、春秋轮转,今天,这所创建于抗战硝烟中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几经沉浮,积淀更新,已发展成为在全国广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学府,以成都体育学院之名矗立在天府蓉城。行年七秩,世事变幻,而“溯文化于周秦,锻我体魄,振我精神,担当大业于一身,齐努力,莫回循”的声音却始终回荡于耳畔,从未曾远去。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悄然诞生。当年春天,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收了第一期师资班,附设于重庆大学体育科。“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抗战期间,体育教育及体育师资的培养倍受社会关注,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四川能真正创办一所专门的高等体育学府。有鉴于此,四川省教育厅于1943年在成都择址重新筹办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创业匪易,办学尤艰,特别是在战火纷飞的离乱岁月,回蓉后的省体专亦不可能一帆风顺。在1943年到1949年短短的7年间,学校4易校址、4易校长,办学条件极为简陋。纵使艰辛,体专师生始终以勇于担当的情怀,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1946年时任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的张群先生,为省体专第一批2年制毕业生题写了“行健不息”4字,寄托了一位长者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期望。这也是省体专师生“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写照,烛照着今日成体之辉煌。 1950年1月,人民政府接管省立体专,曾短暂使用“川西体育专科学校”之名,后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1年2月学校迁至武侯祠畔的甫澄中学校址(今址),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状态,并先后开办了三年制专科和中级科、二年制专科及师资训练班、西南体育干部训练班等,着力于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西南地区培养各类亟需的体育专业人才。1953年,在院校调整、大区布局的背景下,经批准,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院并入,自此,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单独建制的高等体育学府,成都体育学院植根西南,不断探寻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办学之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办学条件依然相对艰苦,老一辈成体人以最朴素的情怀和最务实的态度,探索开拓,谱写了一首首艰辛与收获交织的诗篇,为其后“成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7年学校开始正式招收体育教育4年制本科生,为区别于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突出体育院校的特点,在时任学校党委书记胡晓风带领下,老一辈学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一专多能、一精多通”的培养要求;1960年,在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在著名中医骨伤科和武术专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郑怀贤教授的带领下,学校成立了运动保健系,并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积极进行运用中医药物手段对运动创伤的防治和运动疲劳的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形成其优势与特色;1962年学校又率先成立了国内最早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后1985年经原国家体委批准成立体育史研究所),汇集了李季芳为代表的(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一批国内著名的学者,整理和编著了建国以来第一批体育史料集,在我国体育史学科发展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还有被贺龙元帅誉为“成体两枝花之一”的武术学科等,成为之后“成体”继续前行的宝贵积淀。一批批英才从“成体”起飞,成为西南地区及祖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及所属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成为著名的学术带头人、著名教练和世界冠军;一部分人走上大学校长等各级领导的岗位,书写着成体的自豪!还有更多的校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业绩,恪守着“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校训,诠释着“成体”精神! 时光如流,默默耕耘中,“成体”送走了七十韶光。先哲孔子年老时,概述其一生言及七十时,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勾勒的是一个人在历经岁月洗礼后成就的从容与智慧;当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这所历经70年沧桑砥砺的学校时,会有怎样的感怀?

岁月有痕,老校新颜,似乎一切确已变换。但仔细聆听,仍可听到历史回响中不绝的律动,新一代“成体人”以国家、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担当情怀始终如昨;位居西南之隅,坚守大学的职能与使命,守雄浑大志,务实奋进,奏响着曲曲“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壮丽凯歌!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变革与重构”的时代主旋律下,与时俱进的创新彰显的是顺势而为的智慧,而对传统与特色的坚守,需要的是勇气与大学办学规律的科学认知。进入新世纪,学校积极抓住高等教育扩模的机遇,扩大招生规模,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现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旅游与户外运动方向)、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运动医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保健、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休闲体育16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同时,学校经过对传统办学经验的梳理,提炼总结出“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以体为主”,突出的是学校始终坚守作为行业院校的使命与特色;而“体医渗透、体文结合”是学校传统的特色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及体育史、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体现。“一专多能”承袭于学校老一代“成体人”于20世纪50年代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因这一“特色”有着较长期的历史积淀,广受各界认同。2006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等级,评估专家对学校的办学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积淀”孕育着“创新”,“坚守”从来就是为了“升华”。在传承更新中不断提升的成体,现今愈益生机盎然。我们欣喜自豪地看到,“成体”在新的发展平台上以其显著的办学成效,彰显着大学之“大”的品格与风范。

办学特色在坚守中更加鲜明。近年来,中医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先后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新闻学、运动人体科学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现有体育学、新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涵盖教育学、医学、文学3个学科门类;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学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顺利通过了中期检查。

学校注重结合实际,积极顺应大学科研活动规律,搭建项目平台,健全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扶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等。培植良好学术氛围,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潜心向学,收获了累累科研硕果。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6项,被四大检索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7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41项,取得专利5项。2010年我校有1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体育学领域尚属首例,在全国体育界及四川省社会科学界引起较好反响。

学校一贯注重训练和竞赛在彰显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中的作用,竞赛训练工作不断突破,成绩不断提升。一批批著名教练和运动员从成体扬帆起航,在国际国内重大赛场上,书写壮丽与豪迈,为祖国赢得荣誉:如原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余维立、原国家射箭队总教练秦平村、国家花样游泳队副总教练郑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钟焕娣、亚洲女飞人李雪梅等等。继往开来,传承跨越。在坚持优化结构,深化内涵的发展思路上,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项目独具特色,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屡创佳绩,为祖国和四川省赢得荣誉。2000年以来,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八大赛事中,共获得金牌210枚、银牌175枚、铜牌191枚。我校自主培养了男子举重世界冠军张平,武术散打世界冠军于飞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艺术体操队队长、银牌得主吕远洋,25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10栏冠军尹靖、女子水球冠军孙惠子、乔蕾颖、朱家宜,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3枚金牌得主伍梦燃、女子水球金牌得主王祝佳等为代表的一批国际运动健将。同时,还培养了运动员学生奥运会冠军殷剑、拳击冠军邹市明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国家运动员。

学校始终坚持以“师资拓优势”。在长期的发展中,学校始终持“固”人才之本,造就了一批响誉海内外的杰出专家:如一代“武医宗师”郑怀贤教授、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体育史专家李季芳教授、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周西宽教授、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习云太教授、著名艺术体操专家蒋美珍等。

近年来,学校更是将“人才强校”提升至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确立了以“博导”群体为引领,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日趋良好,并涌现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为学校继续迈向高水平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大学是守望文化与文明的灯塔及文化的创新者,今日成体,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学校注重凝练在办学过程中传承、创造和积累的风格、气质与传统;注重凝练学校核心价值观,构建师生共同精神家园,通过精神驱动促进整体事业的发展。现“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校训及“坚韧不拔的集体人格、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和谐包容的人文氛围、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的成体精神的表述在全校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推动学校不断攀升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不断实践,在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形成了隔年一次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艺术节”、“学生科创论坛”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在全省及同类院校中产生了广泛的、良好的影响。

当代高等学校的办学需要更加包容开放的襟怀,成体比以往更加注重国内外交流。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服务社会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今日成体以更加主动介入的态度,以学科、专业优势为依托,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服务的能力。如2008年奥运会上,学校师生不仅在竞技赛场上争金夺银,为祖国和四川省赢得荣誉,还担当了医疗服务、科研攻关、专业志愿者服务等。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学校研究生孙惠子获得女子水球第5名、张益萌获得女子曲棍球第6名的成绩,另有多名教师承担了和承担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备战2013年第12届全运会科研攻关的任务。此外,学校还主动担当智囊团,为国家和地方体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体育事业“十二五”体育宣传规划》、《国家体育文化建设规划》等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学校还积极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于四川省全民健身工程,承办了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总工会“我锻炼、我健康”科学健身巡回讲演活动。历时两年,在全省21个市州的近100个区县乡进行近200场巡回讲演,听众达8万余人。作为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担任“中西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级示范项目”的院校,学校在近年来承担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体育局等主办的培训任务,培训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四川省体育教师骨干和各级教练员逾2万人。“5·12”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积极主动地投入灾后心理重建、残疾人体能康复、残疾人竞技体育等方面,彰显出学校师生心系国家、地方发展的拳拳之心。

“人事转新花烂漫,客程依旧水潺缓”。七十载沧桑砥砺,风雨铸魂,今日成体的风采令我们欣慰与自豪,前路漫漫,有待我们去开拓。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提出: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体育学府为基本目标,以建设成为博士授权单位为重要任务,更加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更加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学校其它各项工作,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声誉、人民满意的大学。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有丰厚的积淀,有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有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有“成体人”一以贯之的襟怀,我们一定可以期待“成体”未来凯歌高奏!

“你的青春是燃烧的火焰,你的风采辉映五环,你用热血书写壮志,你用理想描绘灿烂明天,„„超越自我,迈向更高,更远„„”。今天,激情洋溢的新校歌与旋律悠扬的省体专老校歌唱和呼应,见证着成都体育学院的成长、壮大,岁月变奏,弦歌悠悠!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建校六十周年校庆诗歌朗诵稿

成都体育学院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

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稿

成都体育学院体操理论试卷

成都体育学院环保活动策划书

成都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封面

成都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庆
《成都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