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余杭路径” 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6: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余杭路径”

浙江日报

余杭区出台“1+N10”产业新政,打造国际一流创业新环境

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余杭路径”

新时代,余杭要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3月26日,全省创新创业高地——杭州市余杭区重磅发布“1+N10”产业政策。未来三年,该区将安排300亿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扶持重点产业发展。

“1”是指一个总纲性的政策,即《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意见》;“N10”是指“冠军十条”“外资十条”“电商十条”“上市十条”“时尚十条”“人才双十条”等N个10条产业政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创新发展是余杭经济的最显著标签。去年该区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人才引进和企业上市等五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

创新的征程,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出台系列产业新政,是我们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建设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举措,也是为广大企业和创业者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创业新环境。”余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建设全面

创新改革试验区

不改革,无发展。

围绕“不仅仅主要经济指标要完成得好,而且要在创新驱动、人才引领、科技支撑等方面有更大格局、更大担当、更大贡献”的要求,余杭区吹响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号角。

2月8日,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批复同意余杭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余杭区将依托阿里巴巴、浙江大学和未来科技城等名企名校名城优势,全力服务保障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统筹推进南湖创新小镇、中国(杭州)国际名校名院名企联合研究院、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城西高铁新城双创基地、浙大校友企业总部园、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阿里巴巴“五新”基地等在内的“2+X”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在打造若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研发转化平台,放宽国际人才购房落户、交通出行、就医挂号、子女就学等政策权限试点,探索设立杭州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调中心,强化知识产权“三重保护”,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综合改革,探索专利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业务、技术服务共享模式等试点,以及委托下放土地审批权限、深化创新型产业用地供地方式,创新土地空间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先行先试。

通过3年(2018~2020年)努力,余杭区要构建全域创新发展、人才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发展、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发展保障“五大机制”,推动8方面31项授权试点事项全面落地,创建全域创新之城、人才之城、科技之城,在打造引领型的创新高地上率先突破,在打造国际化的人才强区上率先突破,在打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上率先突破,在打造系统化的创新生态上率先突破,在打造全域型的创新格局上率先突破,利用在城市服务功能、科创要素集聚、人才招引培育、资本市场开放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兴产业培育、优势项目孵化、重大基础科研等方面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力争成为全省创新驱动的发展核、增长极、策源地,努力打造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区、示范区、引领区,为全省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以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引领,余杭区开展“改革创新突破年”活动,加大改革力度,不断释放发展红利,在总结产业政策执行情况、深入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制定“1+N10”的产业新政。

提升培育

高质量发展企业

从党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其中的高频词。高质量发展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这一揽子产业新政中,提升培育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冠军十条”备受瞩目。余杭区对“冠军企业”的定义,是指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新经济领域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等。

目前,余杭区拥有单项冠军1家、隐形冠军7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25家,独角兽企业4家,准独角兽企业20余家,以及100家以上有条件或后备的企业,是全省乃至全国这三类高质量发展企业最全、最多的区县市之一。

“冠军十条”在鼓励智能制造、上云示范、研发创新、推广应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做精做强、创先争优、人才使用和空间保障十方面,均为冠军企业提供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比如,冠军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对新认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企业重点研究院的企业,奖励500万元;冠军企业产品和服务直接纳入政府首购、试用目录,享受优先推广应用;冠军企业在阿里等新媒体和省级以上传统媒体上的宣传推广费用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按冠军企业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区级留存部分的50%资助给企业,可自主专项用于紧缺高端人才的住房、交通、教育等支出……

大搜车是来自余杭区的独角兽企业。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立宇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一系列难题。‘冠军十条’非常接地气,在研发、应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

根据余杭区经信局测算,该区每年将安排5亿元以上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冠军企业”培育。

余杭区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余杭的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的冠军企业支撑;“冠军计划”也是落实“凤凰行动”的重要载体。该区计划通过3年努力,力争全区100家工信经济企业成为冠军提升企业,100家工信经济企业成为冠军培育企业,成为推动余杭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冠军十条”在全国率先将目前新经济领域很火的独角兽企业纳入扶持。

构建完善

产业政策体系

“1+N10”产业新政的支持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包括初创、加速、冠军、独角兽等各层次企业,涉及环境优化、资金奖励、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等全方位支持。

这一揽子产业新政的出台,让余杭区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意见》是一个总纲性的政策,明确余杭区的目标是全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包容开放的投资环境、成本适宜的产业环境、独具魅力的人才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高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当新时代经济建设的排头兵。

“外资十条”旨在集聚外资高端要素、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升余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优质项目招引、企业做优做强、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电商十条”基于淘宝、天猫为龙头的电商产业在余杭区蓬勃发展现状,从推进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出发,针对电商企业跨境发展、做优做强、品牌推广等瓶颈突破给予政策支持。

“企业上市十条” 主要涵盖了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加大股改扶持力度、鼓励募投项目落地、促进并购重组发展、加强上市资源引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设立上市并购基金等七大方面10条细则。

“时尚十条”是为了将余杭区产业基础相对扎实、产业链日趋完善的家纺服装行业转型升级为市场产业。

“人才双十条”聚焦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关心的居留落户、教育医疗、人才住房、社会保障、创业资助、融资渠道、产业转化等环节。

在新经济发展趋势和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大背景下,余杭还将及时修订完善新一轮产业政策体系。

目前,余杭区正在调研和制定“人工智能十条”“生物医药十条”等一系列专项政策,以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环境,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余杭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精准扶持

解决企业痛点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来支撑,高质量发展企业则需要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与政策扶持来壮大。

什么样的服务与扶持才是高质量的?多位企业家直言,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供给相应服务和政策,就是高质量的。简言之,就是要精准扶持。

余杭区“1+N10”产业新政,是紧紧围绕企业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而制定实施的。

以“企业上市十条”为例。

近年来,余杭区上市挂牌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特别是去年,新增A股上市企业9家,新增数为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市南山区。针对区内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精做强的需求不断增大的实际,出台了“企业上市新政十条”,进一步加大股改扶持力度、鼓励募投项目落地、促进并购重组发展。

同时,在扶持方式上,余杭区科学设置奖励节点,按签订三方协议、完成股改、申请受理、上市融资等重要节点分段补助,降低企业上市成本。

众望集团是余杭区一家老牌布艺企业,深耕家纺行业数十年。目前,该公司正处于上市辅导阶段。董事长杨林山说,企业上市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余杭区实施的新政“分阶段奖励企业,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在“1+N10”产业政策中,类似的精准扶持条款比比皆是:

为加大外资优质项目引进力度,“外资十条”根据新引进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前三年最高按区实际贡献100%给予资助;

为鼓励电商企业跨境发展,“电商十条”对出口型跨境电商企业物流和海外仓建设可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鼓励电商企业品牌推广,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境外商标注册费给予50%的补助;

为鼓励时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对时尚企业委托定制智能制造方案的,补助方案费用的50%,对实施智能化改造的,补助设备投资额的10%、软件及技术投资额的30%;

为引进高端人才、解决高端人才住房需求,根据“人才双十条”,余杭区首期提供5000套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优先用于优秀人才安置……

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框架内,余杭区发布的“1+N10”产业政策着力在支持力度、方式、内容上有突破、有创新。

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余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一揽子产业新政、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目的是让余杭的优质企业更好地发展,并且带动更多的优质企业快速成长,由此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余杭路径”。

上海旅游演艺发展路径探索

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建始县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路径探索

社会组织培育和规范发展路径探索

高质量发展发言稿

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

创新创业 共享发展 浙江日报

国有企业工会路径探索

探索沅陵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心得

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余杭路径”   浙江日报
《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余杭路径” 浙江日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