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木门店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4: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木门店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一、深化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志愿者服务等深化“好人之城”实践活动。在农村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典型宣树工作。积极开展“月评好人”和“最美门店人” “孝敬模范”、“教子模范”、“、“善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表彰活动,引领群众广泛参与道德建设。至2016年我镇已培树道德模范145人,其中县级道德模范43人,感动青县道德模范6名,同时梳理出的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在《德化人生》栏目进行大力宣传,在群众中树起了一批看得见学得了影响力强的道德标杆。开展关爱道德模范在行动,“学雷锋”农民志愿者服务等系列实践活动。其中“关爱道德模范在行动”党政班子成员带头走访道德模范,了解模范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结对进行精准帮扶;“暖冬行动”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关爱弱势群体,春节对80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对贫困学生进行专项救助,并号召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确保木门店镇不出现一位老人没人赡养,不出现一个孩子上不起学,这些活动取得较好社会效果。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在社会中形成了学习、尊重、关爱、争做道德模范的风尚,促进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二是围绕农村“十个一”目标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美

—1—

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东抛庄、门店、珠庄等一批美丽乡村重点村以“十个一”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优良家风、文明乡风、乡贤文化为重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广播室,建设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有乡村文明一条街,有善行义举榜,有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有道德讲堂,有一整套乡规民约制度,每年坚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多次开展评选表彰 “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等活动,树立“善美家庭”模范户并予以表彰,不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通过农村“十个一”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的贯穿到农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细节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提高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一是宣传先行,教育引导。该镇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利用农村文艺宣传队和农村广播、宣传栏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镇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提醒、常教育;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

—2—

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二是一村一策,规范行为。镇党委、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移风易俗工作的落实。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每村由包村干部指导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和婚丧事具体规定,目前,全镇31村都讨论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对婚丧喜事的宴请人数和桌数,违约处理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全面监督工作落实,逐步改变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

三、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木门店镇结合美丽乡村、文明村创建,科学制订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通过群众自筹、“一事一议”项目和交通、扶贫部门等资金投入方式,提级改造村交通网路建设。三年以来全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资金509万元,完成村道路硬化建设1.5公里,建设改造20个村的群众饮水工程,6100户村民因此受益,农村新民居改造685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20户,村庄绿化植树2000亩,全镇推广使用半截河铂润

—3—

煤炭有限公司生产清洁煤1385吨;农村垃圾治理总投资269万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5吨,31个村均建立了村庄保洁制度,并配置保洁员。

四、落实文化惠农工程,强化文化阵地建设

木门店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坚持“强队伍,建阵地,抓特色”。一是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全镇共组建有特长、愿奉献的文化志愿队伍43支。二是加强阵地建设,31个村建成了农家书屋,五年累计给31个村农家书屋配发图书95417册;14村建了农民健身广场,累计安装一场两台10个村,安装健身路径41套(370台、件),配发文艺乐器57台(件)提高群众文化设施服务水平。三是开展基础性群众文化活动,形成村村有文化生活有特色的局面。叩庄哈哈腔、半截河评剧团、胡太洲明德武馆等民间社团组织带动了周边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活动的开展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特色文化,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我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腔”有着300年历史,深受木门店镇和周边乡镇群众的欢迎。木门店镇中路哈哈腔通俗易懂、质朴健康,反映了长江以北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艺术积淀。代表了北方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欣赏力,是中华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哈腔剧团有演员52人、15名琴师、5名司鼓。中路哈

—4—

哈腔传承人刘宗发几十年来整理编写剧目100多出,老艺人手把手、一带一的口传身授,现培养年轻演员35人。近年来,木门店镇筹备成立了“青县哈哈腔戏剧协会”,每年的正月初六到正月底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叩庄哈哈腔剧团在叩庄村、齐家务等周边村庄连续演出,剧目以反映沧州一带人民的现实生活为主,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动听,演员精彩的演出给群众献上视听盛宴。群众观看着演出,体味浓香的年味,传统文化在群众心中根植。

五、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木门店镇按照中央、省、市、县文明办的工作部署,制定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努力把健康向上的传统节庆文化发扬光大,使广大民众科学认识和把握传统节日习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有利时机,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不断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5—

木门店镇环境保护工作总结(推荐)

木门店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谋划

木门店收费站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木门店镇作风纪律大检讨自查报告(推荐)

×镇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汇报

木门店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木门店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