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学期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7年秋学期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常胜小学课题组 执笔 戴留松

2007年9月,我校数学组部分成员参加了省立项课题“ 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探究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研究,已过去半年,现将这一学期所做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努力加强课题组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五年的背景下开展的,课题组成员应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充分认识到本课题的主导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本课题研究本身就是深化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部分。如果脱离了课程改革这个大背景,本课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我们研究的真实意义。所以课题研究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要时时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

这一学期课题组以课程理论和先进的研究经验为指导,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前沿的课改理论,以教育教学类专著《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为主要理论学习内容,另强调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全体组员坚持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教育理论书籍或每月学习一本教育类杂志,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组织全校教师再次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避免出现有的教师盲目地教,力求做到不超前,不滞后。通过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很好的得到了课程思想及理念的洗礼,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也作好了一定理论思想准备,为持续、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扎实开展研究活动

1、调查研究学生状况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状况,比如学生在练习活动中参与程度、兴趣喜好、目标达成等方面,对学校低中高段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此从学生层面调查练习活动的基本情况,为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提供第一手鲜活的资料。

2、开展有效教学研究课

1 本学期,我们把课题组与数学教研组相结合,让每位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参与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题实施的初步阶段,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确定授课的实际内容,恰当选择课型,大力开展有效教学研讨课。其中,戴留松老师执教了第七册的《认识平行》,朱霞老师执教了第五册的《认识几分之一》,蒋菊妹老师执教了第十一册的《按比例分配》,洪根风老师执教了第十一册的《百分率的应用》,程远老师执教了第九册《找规律》等。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做到“四个要”:一要集体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每节研讨课都采用各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课题研究的内容,力争做到:每节研究课关注的重点是练习活动的有效性,必须是有效地练习,有效的课堂。

数学练习活动应分为应用活动和探索活动两种形式,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交流、研究,确定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主要是以应用活动为主,而在第二学段的教学中,应大力开展探索活动。如朱霞老师上的研讨课《认识几分之一》,在自主参与,练习环节中,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创造出新的几分之一的分数。洪根风珍老师上的《百分率的应用》,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后,能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现象,例举出生活中的百分率,既增长见识,又对百分率有了新的认识,等等。这学期我校就围绕本课题开展了两次数学大组观摩交流活动,一是观摩了 “2007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汇报课”的部分录像,并让参加此次活动的两位老师谈了观摩感受,二是召集全体数学教师一起学习本课题组拟定的研究活动方案,并进行了交流讨论。

3、开展课题沙龙研讨

这一学期初,课题组就围绕本组研究课题制定课题沙龙研讨活动计划,每月开展一次,每次有两名中心发言人(负责人),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活动前要求人人有准备,中心发言人必须围绕主题准备详细的发言材料,交流时每一个参与者也要有自己的书面发言材料。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的探究促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教师教的方式变了。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练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了一定变化。

2、学生学习方式变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表演操作。

3、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论文方面: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戴留松老师的论文《关注情境课堂 提高复习效果》在《教师报》发表,蒋菊妹老师的论文《适度开发 彰显开放》在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含新课程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分获二等奖,另还有三位老师的论文在金坛市小学数学年会论文赛中获奖。

课例方面:2007年10月,课题组成员朱敏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在参加“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二等奖;2007年10月,在金坛市小学青年教师数学评优活动中,徐秀珍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获得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二等奖。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戴留松和朱霞两位老师的课也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策略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他们有时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练习活动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优化课题研究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

3 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回顾一段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课题指导组、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努力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

2007年1月18日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数学课题阶段小结

1011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上)

某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研究的阶段小结

秋学期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秋学期数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