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7: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如果没有把主要的重点放到教师培养或不断地培训上来,那么也没有任何教育改革会取得成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广泛聚焦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为教师的成长培训搭台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要尝试建立“教师学堂”,把它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首先是,“教师学堂”教学可以分为“专家讲坛”、“校长讲座”、“骨干报告”和“教科沙龙”循环进行。其中,“专家讲坛” 主要聘请专家、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就当前教育科学前沿理论进行辅导讲座;“校长讲座”主要由学校正、副校长对当前学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专题辅导;“骨干报告”由学校获得过或聘请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事迹报告或经验交流;“教科沙龙”由教师交流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外地先进教育科研信息和教改成果。其次是要坚持开展,务求实效。“教师学堂”坚持每周利用一次下午开课一次,每次一个栏目进行学习;所有专任教师都要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参加学习的人员要作好听课笔记,并写出心得体会。 “教师学堂”管理坚持做到“六落实”。一是组织落实。成立校务班子,确定一名分管继续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师学堂”管理;二是制度落实。建立相关制度,明确了教师在入学、考勤、考核、登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三是计划落实。分年度制定“教师学堂”办学计划,对全年的培训工作作出切合实际的详细安排;四是工作落实。严格按照计划设计和办学要求开课,不随意调整或挤占教学时间。五是考核落实。教科室专门确定1人负责教师学习的出勤、笔记、心得等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作为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重要依据,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六是经费落实。学校每年预算校本培训支出以保证了“教师学堂”正常开展。

二、打造学习型团队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创造力的源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提倡教师研读教育名著,不断为大脑充电,不仅是传承教育文明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学校开展“名著主题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要精读教育理论书籍2本以上。活动坚持做到组织有序: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学习要求,分年度确定实施意见。保障有力:坚持每学期为每位教师至少配发1本必读书籍,编发选读书目,为青年骨干教师每人订一本教育期刊,不定期为教师编印学习材料,丰富阅读内容;充实图书室阅读资料,建设电子图书馆,为教师阅读提供条件:通过建立“周周读书日”制度,开展寒暑假集中读书活动,落实“天天自学”活动,提倡“日日上网”浏览学习等形式,阅读教育名著,吟诵教育经典,掌握教改动态,养成阅读习惯。措施具体: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季度举行一次读书辅导讲座;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心得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讲演比赛;每期开展一次读书笔记展评。使读书活动成为教师为大脑充电,实现知识更新的重要载体,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课堂为实践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磨课教学,构建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又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校本教研的核心任务。磨课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按照“重心前移到备课、中心落实在课堂、针对目标抓辅导”的策略重建课堂教学,推进课堂教学规范化和特色化进程。“重心前移到备课”是指课堂教学要从备课抓起。教师备课要经过“三个环节”。一是寒暑假的个人谋划性备课:要求教师在假期中要精读本册教材和课标,浏览与本册相关学段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对全学期的教学进行谋划设计,并起草学期教学计划。二是分单元的集体框架性备课:单元教学前,学科备课组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框架性教案,框架性教案要体现“四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结构、统一多媒体课件、统一课堂练习和达标检测。三是分课时的个人针对性备课:在小组框架性教案设计基础上,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在不改变框架结构的前提下,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课时教案。“中心落实在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建模作为校本教研的中心。课堂教学研究主要通过“一六一”活动来实现。“一”是指每年举行一轮青年教师大讲赛;“六”是指“上六课”活动,即:新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竞赛课、实验教师上研究课、高级教师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上“六课”活动每年一个轮回,分说课和讲课进行,“六个一”活动成为了建构合格课、打造优质课的有效途径;“一”是指每年召开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交流推广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的先进经验。“针对目标抓辅导”是指按教学目标要求抓好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按分类要求,递进达标的原则,以“当日清”为目标,以责任承包为主要形式,通过个别的、小组的辅导,使学生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良好习惯。

四、以反思促成长

反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较强的教师,其发展欲望就越强,专业发展就越快。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思能力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为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求。依靠教师的自省力,推进教学反思,有利于及时解决课改实践中的诸多实践问题。一方面,学校要教师将自我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测和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预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随机应变,处理好师生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批判和总结。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师主动关注他人的教育实践,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全面的比较和思考,主动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要求教师养成每天写《教学反思日记》的良好习惯,通过《教学反思日记》记录教学反思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学校可以在教案右侧开辟“反思专栏”,用于教师记录反思体会,将教学反思纳入教学常规检查范围,及时总结和表彰在教学反思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措施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团队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改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人人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认真反思 促进专业发展——教师校本培训

依托网络化平台_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