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1:39: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 会议精神,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推进和谐辽中建设。根据办公室安排围绕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和农民增收五个方面的工作展开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县委、县政府把倾情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现人人共享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使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农民增收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由于受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事关民生的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急需解决。为此,我们将这次调研情况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在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力稳步增强的形势下,县委、县政府围绕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农民增收,出台了大量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一)社会保障方面。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达到16453人,今年以来共支付养老金1654.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1931人,今年以来共为538人支付医疗费用223.2万元;工伤保险达到14699人,今年共为126人支付费用216万元;失业保险达到13600人,基金积累373万元,目前无支付;生育保险达到138人,基金征缴6.2万元,目前无支付。

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优抚安臵工作开展扎实有序。2007年农村低保共核定3657户6870人,共发放资金132.7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52人次,35.6万元;城市医疗救助审批10户,救助23938元(城市医疗救助2007年7月启动);灾害救助40余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全年累计发放201.8万元;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助全年共发放补助资金21.2万元;优抚款全年发放488万元。

(二)医疗保障方面。

医疗卫生基本满足群众需要。一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4个。其中,村卫生所(室)353家,县直卫生机构2家,县直医疗机构3家,乡镇医疗机构20家,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方便群众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97%,累计报销6699.99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贵”问题。三是行风建设继续加强,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内部监督,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就业方面。

我县目前的就业政策是“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围绕这一政策,我县劳动部门,努力开发市场,积极做好就业、分流安臵和再就业工作。一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近年来,先后组织各种培训班五期。二是配合做好兼并分流,在金焦集团兼并金星煤矿、水泥厂;襄垣煤矿兼并运输公司;襄垣煤矿、七一煤矿兼并化肥厂的过程中,做好分流安臵职工的档案转移和各项社会保险的接续工作。三是落实优惠政策,促进自主就业。先后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62个,扶持下岗职工自主就业362人次。四是按照县委、政府政策安排2003年至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133人。

(四)教育方面。

全县教育情况总体良好,共有中小学154所,教学点85个,在校学生32556人,其中贫困生796人(小学274人,初中319人,高中20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45%。2007年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7%,高中入学率为57.4%。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二是大幅度提高了生均经费,达到农村小学191元/生年、初中272元/生年,县镇小学302元/生年、初中381元/生年;三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捐资助学活动。近五年共救助275名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达到531100元。

(五)农民增收方面

一是靠政策推动、企业拉动,农民收入呈稳步增长态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4元,比2006年的4448元增长8%。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了30项骨干项目,创建了70个37175亩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建设了五大生产基地,实施了四项富民工程。

二、制约因素

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给改善民生提供了保证,促进了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但是,面对十七大提出的更高奋斗目标,面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提速,面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新需求,我县社保、医保、就业、教育和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还较多。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保障方面。

1、保障体系覆盖面不大 一是企业养老保险仅仅覆盖了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率还不达10%。特别是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一家也没参保(金焦集团、华能集团)。 二是参了保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上也大打折扣,仅仅包括了原固定工和部分合同制工人,漏缴人数较多。三是困难企业严重欠缴,使我县的社保基金支撑能力大大削弱。

农村低保人数为353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19万的2%,按一般应控制在5%,即9500人左右的要求,说明尚有大量贫困边缘的低收入人口未得到保障。

办证残疾人数为7318人,占全县人口25万的3%,按我县近年来的调查和统计,全县实有残疾人应在5%,即12500人左右,这表明仍有大量未接受救助的残疾人存在。

2、救助标准不高

低保金补助标准过低,只能解决低保对象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仍然十分突出。在二轻局倒闭企业碳素厂下岗职工高勇旺家我们了解到,全家4口人,借住在原厂办公楼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宿舍里,目前夫妻俩都没有工作,1个孩子上大学,1个孩子中专毕业无工作,每月280元低保金只能解决基本生活,孩子上学靠贷款,妻子有病看不起。 我县农村低保标准700元,潞城市为1200元。农村五保标准2000元,按照保障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测算应为2500元。灾害救助全部来源于省市下拨,县财政空白,而财政比较困难的沁县为30万/年。由于标准不高,保障水平低,低保对象的实际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敬老院运行也十分艰难,全县13所敬老院只有5所勉强维持。

3、基层基础工作尚待进一步加强、完善和落实 一是队伍、设施不健全。农村低保工作开展两年多了,仍没有配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全县6个社区,有5个是借住,还有一个没有办公场所,许多工作是有名无实,没有真正发挥出社区的功能和作用,按规定社区应明确1名低保工作人员,大乡镇应当配备3名民政工作人员,小乡镇应当配备2名民政工作人员;二是资金配套不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县财政应按参保人员工资总额的6%配套,但自启动以来一直未能足额到位(今年才达应拨付总额的50%)。生育保险统筹基金,县财政应按参保人员工资总额的0.8%配套,至今还没拨付。

(二)医疗保障方面

1、人才严重匮乏

一是医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技术职称偏低。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四十

七、八岁的医务人员就是年轻人,11个乡镇卫生院9个分院188名卫技人员,50岁以上就有69人。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共有医技人员1109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97人。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才补充不足。按山西省乡镇卫生院每千人配备1.5名卫技人员计算,我县11个乡镇卫生院、4个分院,应配备305名卫技人员,而现在只有188名,缺额117名,乡镇卫生院之所以能够勉强开展工作,主要是有65名临时工在支撑。由于乡镇卫生院长期不能及时补充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致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青黄不接,后继力量不足,梯次结构一直没能形成,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力量越来越薄弱,严重导致了乡镇卫生院技术质量偏低。

2、乡(镇)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设备落后、短缺。乡镇医院大型的设备就是X光机、B超机,而且还是2004年市卫生局新配备的,上马医院8件设备都是2000年后新增加的,王村医院14件设备也是新增的。二是乡镇医院留不住人才。虒亭医院去年分配2人,今年就调走1人。夏店医院免费培训了1名B超师,工作没一个月跳巢到了博爱医院。三是农村卫生所举步维艰。既没技术又没人,顶多也仅仅是打针、输液、量血压,除了卫生服务,有倒碳的,有扫煤的,在我们抽样调查的5家村医务室就有3家是残疾人,因此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有差距。

3、村级卫生所医生承担的任务重 没报酬

村级卫生员承担有新农合基金收缴、报表、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两系管理、地病防治、农民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农村人口出生、死亡统计报表等业务,每月有十余天时间服务于此,如果继续让他们长期无偿服务,将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无人问津,三级医疗卫生这个网络将难于正常运行。

4、现有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期望的医疗服务质量之间有差距

目前我县医疗系统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德观不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牢,少数人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交换,用等价交换原则看待医患关系,严重损坏了多数医务人员的形象。二是极个别医生为医不廉,收受好处。三是少数医生有不平衡和消极埋怨的心理。 产生了“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思想意识偏差。四是部分医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医德观念淡薄,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最高准则。少数医院科室个别医生存在无病当有病看、小病当大病看、开大处方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患者负担,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

(三)就业方面。

1.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人口自然增长,我县每年都有新增城镇劳动力,城镇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待岗待业;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每年将向城镇和非农业领域转移 ;三是城镇建设征用土地的失地农民持续增加;四是因企业改制、破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下岗失业人员较多。这些因素导致我县就业岗位求大于供的总量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2、就业困难人员仍然是城镇就业的难点

从调查情况分析,重点是40、50人员就业渠道窄,因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单一,难以适应企业高素质、技术型、复合型、年轻化用工的要求。

3、全县没有建立健全失业人员规范档案,隐性失业、半失业人员变数较大。

4、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低 影响社会稳定 目前,我县大约有8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等待就业,其主要原因:一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指导体制滞后。目前,我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报到工作仍由教育部门管理,人才中心未发挥应有作用,缺乏调节平台和就业指导机制。二是就业渠道单一。2003年取消分配制度后,大中专毕业生只能通过考取国家公务员等方式来就业,而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数量有限,不能够满足大部分毕业生需要。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缺乏自我创业的勇气,自主就业、创业的很少。

(四)教育方面。

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工程依然任重道远。我县154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32556人,有796名贫困生,其中小学生274名,初中生319名,高中生203名。贫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突发家庭变故。二是家庭成员残疾或生病。三是经济结构单一,收入较低。四是保障水平低。从2007年起,我省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但是保障水平低,现行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仅为每生每年约200元。生活费开支是学生学习开支的大头,占了受教育费用的80%,如不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即使免了学杂费和课本费,由于生活费无着落,也只能辍学。

(五)农民增收方面

1、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乏力。一是资源约束加剧,耕地日益减少,水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趋凸现;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削弱,农业科研滞后,农技推广应用率不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差,纯农业乡镇部分村仍存在吃水、行路难问题。三是工矿企业集中的农村,存在土地塌陷、环境污染、房屋损毁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村容村貌整治效果。四是农民文化水平低,不能熟练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和劳务技能。

2、农民收入不平衡、不稳定。一是地区之间农民收入不平衡,有煤焦企业的乡镇和纯农业乡镇地区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二是农户与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较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不大。据调查目前我县有农村劳动力8.8万人,其中女劳力4万人。从事第一产业(务农)的劳动力人数5.4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外出务工、县内务工)3.4万人。35%以上的男劳动力从事第

二、第三劳务输出,80%以上的女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25%,约2.2万余人。再加之农民思想封闭,科技素质低,择业技能不高,成为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原因。

4、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不强。近年来,我县政府规划扶持和培育了 30 个农业骨干项目,但从目前发展状况看,普遍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与农户和基地没有结成利益共同体。在一些地方,农民对政府主导投资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产生怀疑,失去了信心。实际上,全县多年来没有一个市场竞争力真正强的龙头企业。

三、对策建议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实现基本社保、医疗、就业、教育、农民增收等各方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关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稳定。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关注、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研究解决。

1、深化认识,增强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自觉性。要进一步从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社会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同时,要充实和健全涉保部门干部队伍,加强机构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能力,确保“民生工程”得到落实、职工利益得到维护。仔细研究,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建议县政府成立社保工作小组,收集整理相关优惠政策,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尽快出台并实施。

2、加强领导,切实形成政府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目前,我县人才总量小,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大中专毕业生仍然是我县人才队伍中宝贵的人才资源,政府应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领导机构,实行部门企事业单位用人招聘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打破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

3、强化宣传,优化相关政策法规贯彻实施的环境。一是要采取和利用政策咨询、专题讲座和广播电视等形式,扩大社会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社会保险政策。二是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自我保护、依法维权意识和企业法人的法律观念。三是要教育和引导求职者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是要进一步倡导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公平公正、诚实友爱的和谐理念,注重宣传热心慈善事业的先进典型,形成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4、拓宽渠道,提高就业再就业水平。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就业再就业基本情况,摸清底数,进一步落实好各项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岗位开发,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市场就业机制,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促进多种形式的就业;健全再就业工作的责任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和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围绕我县劳动力需求,广泛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尽快化解目前存在的招工难和就业难矛盾。建议县政府,购买全县公益性岗位(单位门房、通讯员、锅炉工、清洁工等),用于安排下岗失业人员。

5、深化改革,健全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县人才中心,大中专毕业生全部回县人才中心报到,由县人才中心统一管理。同时,积极建立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努力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的有效对接,更好地指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加强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制订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和短期的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教育、人事、劳动部门还应加强与用人单位进行信息交换和工作联系,建立长效的联系协调机制。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多元化就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就业从业培训,引导他们更新就业观念,革除陈旧思想,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转向企业,转向基层。

6、提高标准,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保障“兜底”线。要全面提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等城乡最低保障标准。解决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基本生活不能保证的问题,补助标准要与我县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相一致,起码应与周边县市持平,其次要进一步扩大救助面,最大限度地实现应保尽保。

7、强化监察,加大以社会养老保险为重点的清欠和扩面工作力度。要充分运用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对拒不参保和恶意拖欠保险费的,加大依法处罚的力度。对效益差、经济困难的企业,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应先到位,单位缴纳的部分暂时挂帐,待企业走出困境后再予以补缴。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可以区别分类,先易后难,逐步纳入。对那些有一定规模、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要按照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同样的政策,尽快纳入,一步到位。

8、整合资源,有效解决特困农户子女就业困难,一是设立贫困生救助基金。建立“政府领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以县统筹、社会参与”的救助管理体系,设立贫困生救助基金,出台《贫困生救助办法》,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整合资源、集中使用,在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把部门和社会力量整合起来,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从幼儿到大学的贫困生救助体系,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加大农业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通过移民建镇,改善交通,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引导农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这是解决特困农户子女就学问题的治本之策。

9、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襄垣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要将农村农民全覆盖,而且对城镇居民中无固定收入、无固定职业、无自理能力的“三无”人员也要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之列,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划分城市与农村的界线上,县级以下就属农村范围。希望我县的卫生部门能走出一条主动与城乡统筹接对、提高参合率、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我县改革发展成果带给城乡人民群众实惠的路子来。

10、健全网络,不断满足农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认真研究村医生待遇,至少保证达到村主任待遇水平;面向社会招聘一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以缓解医技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加大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投资力度。

11、整风树形,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定点医疗机构医德医风的监督管理。规范进药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按标准收费、降低医疗成本,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最大限度地造福农民;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自筹资金,在改变乡镇卫生院办公经费不足的同时,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选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外出进修,提高他们一医多技、一医多能的全科水平。

12、转移农民,有效组织劳务输出,提高我县农村非农化水平。农民增收的潜力,主要不是来自农业,而是来自非农业,因此要有效组织劳务转移输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大限度的转移输出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壮大“劳务经济”。一是要善待农民。要建立、健全农民剩余劳动力档案,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合理、平等的就业制度,优化服务、简化手续,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一切便利。二是要培训农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劳动力培训计划,发挥教育、劳动部门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主导作用,鼓励劳动中介组织及经纪人创办或联办就业培训班,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尽快出台农民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政策,保证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工作的开展。三是要组织农民。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年时间,两个月种田,八个月打麻将休闲”的生活现状,鼓励他们外出找工创业,确立“外出挣钱、打工致富”的新观念。在乡镇所在地或较富裕的乡村,坚持“就地转移”和“外向输出”两手抓,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发展民本经济,持久增收。

13、培育龙头,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产业化,既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要围绕多元经济结构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一是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加龙头企业的劳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着力增加一些龙头企业,扩大其规模,增加龙头带动能力。二是壮大合作经济组织。要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作用的认识,大力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农产品行业发展,培育农产品营销市场,壮大产品流通实力。如上马青椒。三是培育特色品牌。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打造“生态效应”,在整体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突出弘扬襄垣特色,创建襄垣品牌。走产品标准化、品牌化,产业特色化、优势化,服务信息化、网络化的路子。

14、完善设施,健全队伍,确保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尽快解决社区,新建各乡镇劳动保障所的办公场地及设施问题,解决乡镇民政干部短缺问题,适时建立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孤儿收养及流浪人救助中心、应急仓储等社会公益机构和设施,确保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5、加大投入,确保各类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县财政要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农民五保户供养、灾害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乡镇卫生院改造、乡医补助等涉及民生问题的财政资金列入预算,确保各类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08年建议兴办十大惠民工程

1、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除城镇职工、农业人口之外的所有人,城镇居民纳入医疗保险之列;

2、强力度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扩容工作,使全县各类企业全部纳入覆盖范围之内,做到扩面不漏户,扩容不漏人,保障各类职工的合法权益,解除所有职工的后顾之忧;

3、全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建立健全全县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和零就业家庭档案,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人员再就业;

4、探索实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程,年内重点安排县营、二轻企业,以及上级下达的各类增人编制,面向全县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实施专向人才招聘,改变职工队伍结构,充实基层专业人才;

5、实施全县初中生进城就读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在县城兴建一所适当规模的中学,彻底撤并农村中学,全县初中生全部进城就读,实现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6、认真开展农村医疗三级网络建设,新上妇幼院综合楼、古韩医院新建等基础设施项目,继续对乡镇卫生院实施改造,整体提升村卫生所设施规模,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为全县人民营造一个城乡一体的就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7、加强农村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面向社会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招聘专业人才100名,达到每1000人配备1.5名医生;

8、大力实施农村敬老院工程,全县11个乡镇都要兴建一所规模适当的敬老院,全县五保户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9、建立老年人生活补助政策,参照周边县市的办法,对全县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具体标准可由县民政局、财政局测算确定,同时将因公致残致伤人员纳入生活补贴范围;

10、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工程,按每个乡镇筛选一户或按不同行业筛选有一定规模,产品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民生问题调研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