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杜家毫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3 17:57: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杜家毫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0-03-18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同志们:

今天,与会的各市地领导和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产业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交流,很受启发。去年八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大项目推进现场交流会,炳轩书记、战书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战书省长亲自部署并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大家的经验谈三点认识。

一、把握规律、创新思路,提高产业项目谋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在我省布局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为我省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至今,许多项目仍然在发挥着骨干支撑作用。但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在今天已经不可能“风光再现”。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市场已经在配置资源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它的基本规律是生产要素总是向成本低、效益高、可持续的方向流动。我省这几年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几乎无不体现这一基本规律。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人才优势、市场潜力是我省大项目生成的主要条件。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是针对我省石油和煤炭资源而来;坑口电厂、热电厂、炼焦厂是“冲着”我省煤炭和冬季取暖市场而来;食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是因为我们有着生生不息的商品粮和畜牧产品;多晶硅、电石等产业是因为我们的电量富余且允诺优惠电价;水泥等建材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面向我省和俄罗斯远东的市场;新能源装备是因为我们有哈电、一重等重大装备工业基础。凡此种种,还可以列出许多。相反,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原字号多、粗加工多、大包装多,为什么哈工大等一些好的科研产品在本地开花结果不多。除了主观原因之外,也是与成本主要是物流成本、配套成本和市场相对不足有关。因此,我们在谋划大项目时一定要有市场的观念、效益的观念、全局的观念、可持续的观念。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发掘比较优势,把“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建立在发挥优势、优化环境的基础上。中央要求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资源且又欠发达的省份是不是没有文章可做呢,并不是。譬如,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且与之相连的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以及仓储、物流、品牌、营销都是投资的热点(或者叫卖点)。我们已经经历了奶源大战,随之而来又将是大米加工大仗。又譬如,现在都在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核电、水电、风电、生物质能源和新型化工能源都是趋势,恰与我省现有的装备工业与化工工业密切相联。再譬如,我们都在说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服务外包。现在南方、沿海是最发达的地区,因为那里人才集聚,其实下一步转移的很可能是大学比较集中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劳力集中的制鞋、成衣产业未必来,以计算机录入、呼叫中心一类的既体现劳动密集又相对需要一定知识与技能的服务产业,如大庆“华拓”等企业一定要来。这里我只是点点题,未必正确,也不可能讲全。总之,黑龙江的资源优势是可以转化为投资优势和项目优势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可以在黑龙江找到发展的路径和项目的。

二、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为产业项目的生成提供保障

从各地市和各部门的交流中,大家都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办法,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要发挥好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讲市场经济规律,决不可以忽视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的力量。政府的手里是有资源的,包括土地、资金、规划审批、财税政策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调整经济结构的六个新兴产业,都是有规划、有项目、有含金量的。为什么海南被批准为国家级旅游区后,各种资金项目纷纷不招而去,充分说明了政府规划引导的力量。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科学制订本地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尽可能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有的项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形成产业链、产业群的关键。看准了的,该花的钱就要花,该给的政策就要给,该盯住不放的就要紧追不舍。

二是要借资、借脑、借力,调动各方积极性。这其实是大家一直在做的,不过是越来越难。在借资中我们先是用“祖宗”的钱,就是土地,以土地换资金、换项目。再是用“后人”的钱,利用中长期贷款(债券),总之先把“鸡”孵出来,把蛋糕做大。这些方法还是要用,还是有效。当然要符合中央政策,要适度。除此之外,更要研究用好“当代”的钱,就是社会资本。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的活力是一篇大文章,对黑龙江来讲就是如何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本,把资本变项目。借资又是与借脑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一定要重视科技人才,搞好自主创新,同时要重视那些能运作资本、运作企业的人才,他们往往是项目生成的关键。现在我省资本市场还很薄弱,包括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还很少,但这些公司往往聚集着一批高智商的精英,他们能慧眼识宝。我省民营企业家的队伍,包括职业企业经营者队伍也很不够,他们是把科技与资本与产业结合起来的重要力量。借资借脑也是借力,从我省来讲,还要充分借助央企的力,外资的力。央企实力雄厚,在我省多有基地,是我们培育大项目的重要依靠。

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公路三年决战,推进铁路、机场、港口、口岸等交通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大农机等农业基础建设,推进旅游名镇和重点城镇建设,推进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建设要坚持滚动开发,集聚发展,不要盲目铺摊子,要提高专业化、集聚化的程度和投资强度。我省地处偏远,物流方便不方便是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一直在探索江海联运、中俄陆海联运等,当前最主要还是把大连港利用好,把省内的物流枢纽规划好,把铁路的提能升级建设好。

四是要规范发展投融资平台,提高融资保障能力。有没有健康运行的投融资平台,对地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他们是把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与政府这个“有形的手”结合起来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发展。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资产租赁公司、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公司、城市建设和产业投资公司在我省几起几落,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和发展起来,这也是产业大项目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加强服务,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规划之年,抓好产业大项目的落实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各地谋划了不少项目,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与邻近省份相比,项目不多、速度不快、层次不高仍然是主要矛盾。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与危机感,按照战书省长讲话要求,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加强服务,狠抓落实,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一要进一步加大产业项目招商力度。各地对今年的招商计划已经作了安排。一定要继续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咬定青山不放松。各地市处在招商第一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省直各经济部门也要结合自身业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省上下形成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合力。

二要进一步健全产业项目推进机制。包括各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各个部门协调推进制和项目节点目标考核制。省政府继续完善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改委牵头,工信委、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重点推进200个产业大项目。要把六大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支持、保障、协调、推进力度,力争今年在立项、开工、竣工、投产各个节点上都能有新突破。

三要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最近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规定,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37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27项,各地各部门要抓好落实并接受社会监督。对列入省重点推进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实行限期办结。要继续探索并联审批,完善电子监察等制度,不断创新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四要突出抓好对上争取和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去年经过各地各部门争取,一批产业项目得到国家的补助和支持,但也存在着一些项目缓开工,不配套的情况,个别的甚至套取国家投资充作资本金,对这种现象必须坚决予以制止。今年国家又安排了300多亿元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我省也已经

向国家上报了一批专项,省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厅等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汇报衔接。对符合国家政策扶持范围但前期工作不完善的项目要抓紧进行完善,切实提高前期工作质量,确保今年争取中央投资规模不低于去年。同时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的走势,继续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和筛选工作。

各地市、各部门要督促各企业切实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支持资金,严格按规定使用,确保已承诺的资金配套到位并创造条件尽早开工建设,达产见效。要加强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推进产业大项目,事关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关全省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省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杜家毫在全省诚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黑龙江省总工会十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项目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项目建设督查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杜家毫在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杜家毫 项目建设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