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语文基础训练4正确使用词语(一)21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4: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蓝天家教网 http:// 伴您快乐成长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语文基础训练

4基础训练4 正确使用词语

(一)

(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训练指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重点考查的是虚词的语法功能以及它特定的意义。它的运用可以从词义、语境、搭配、位置、是否滥用、是否残缺等方面加以考虑。解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看意义理解是否准确;2.看表示的语句关系是否正确;3.看搭配是否对应;4.看位置是否恰当;5.看能否使语意表达简要。

一、选择题

1.(2001年春季高考题)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 .

B.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就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

的内容。

C.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

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雪已经在融化,哪怕远处山顶还是白茫茫的,毕竟是春天临近了。 ..

B.有人对初学写作的人强调文法,结果使人捉摸不定,不敢下笔,对写作视为畏途。 .

C.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D.无论有无考生缺考,监考员均需准确无误地在缺考登记卡上填写市、县、科类、考场..

号、科目代号等情况并签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古今多少画家诗人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

B.如果一个人经常看外国小说,那么这个人的思想肯定好不了。 ....

C.他们取火烤煮食物,大大减轻了用嘴巴撕咬生肉所用的力量,因为原来向前突出的嘴..

巴向后退缩。

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甚至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

B.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又作了较大的修改。 ..

C.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会专制主义盛行,或者会无政府主义猖獗。 ....

D.如果不趁寒假把下学期工作安排好,6月初学生的高考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应该采取补救措施,把被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

B.做题过多过滥,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益,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

C.上级领导要求学校的教职员工,要注意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充分理解认识日常工作对教育的关系。 .

D.在进入新千年的时候,我们产品的所有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名牌产品的水平。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乒乓球队是世界乒坛的“巨无霸”,他们可以偶尔失足,却不应该一败再败。尤.其在失掉了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乒乓球的知天命之年也是二次创业.

之始。

B.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使用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以致适用未来经济生活的需要。 ..

C.文化精品不能光叫好不叫座,否则,只听专家称赞而百姓不看,也是不能实现社会价..

值的。

D.他是班长,自己不肯去干脏活,并且要我们去干,那怎么行呢?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描绘了.

壮丽前景。

B.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003年版《新华新词义词典》将.

1990~2002年出现的新词酷语尽收其中。

C.专家呼吁成立一个金融监管局,进而让剥离掉银行监管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只履行货..

币及相关政策,成为单一性的金融职能部门。

D.中国农业在实现历史性跨越中,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亿万农..

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温饱无虞,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越是希求人才出现的时候,越是要认真地鉴别人才,以便找到真正的有用之才。 .

B.校长除计划建设好体育艺术中心外,并且打算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 ..

C.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全社.....

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D.要认真学习历史,无论是中国的和外国的。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条件决定的。 ..

B.不管学习和工作条件这么艰苦,师生们都不怕。 ..

C.威尼斯不只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 ..

D.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

结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经过他长达三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B.至于我报考师范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

C.当时,他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不直接说出来呢?那是有原因的。 .

D.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实验室主任把节省下来的实验经费又购置了一台光谱分析仪。 .

B.中关村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销售的竞争,也是人才和科技开发的竞争。 .

C.通过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开始了规模宏伟的城建计划。 ..

D.他热爱足球事业,即使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仍驰骋在足球场上。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老张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反而继续干他的傻事,结果吃了大亏。..

B.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

C.张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语文的刘老师也懂得一些日语。 ..

D.对于他来说,首先需要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接二连三的血腥事件,使世界各国人民看清了东突恐怖主义的实质。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投资股票比投资开放式基金风险大得多,还是有不少人选择股票。

A.最后况且虽然B.终于况且尽管

C.最后何况尽管D.终于何况虽然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美两国保持正常稳定的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处理中美关系要着眼于全球,着眼于21世纪。我们主张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各项原则,增加信任,减少麻烦,不搞对抗,中美关系会继续得到改善和发展。

A.既又乃至只有才

B.不仅也乃至只要就

C.不仅还甚至因为才

D.既还甚至只要就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B.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

C.按照会议的要求,大家就目前的国企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发表了许多意见和.

建议。

D.据说国际上已对“文化”一词的定义接近五百种。 .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对霍金的传奇经历好奇,就在电视新闻里瞻仰一下他的风采。

②以色列总理沙龙在6次访美期间宣传说,解决巴以冲突必须首先解决伊拉克问题。

③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具有科学意义,对全人类的进步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④股票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当初人们不了解。

A.不妨反复不只尽管

B.不妨重复不止不管

C.不如反复不只不管

D.不如重复不止尽管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收拾来的又前夜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因为虽然不是就是

B.或如果但是仅是不是

C.还即使所以仅是不是

D.还如果但是不是只是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太主观。

②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我们去文化市场逛逛,买点花草什么的。 ③有意见就提,为什么吞吞吐吐这么不痛快呢?

A.未免常常吗B.不免往往嘛

C.未免往往嘛D.不免常常吗

19.选出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

A.对于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B.1月30日夜,本市普降大雨,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

C.新上任的校长跟老校长一样,更关心学生。 .

D.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

较低。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年前在北京一家意大利餐馆偶尔与米卢结识的意大利人胡里奥,不曾想后来成为了..

米卢最最贴心的左膀右臂。

B.各高校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十分重视,通过减免部分学费,给予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安..

排勤工助学岗,联系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解决困难。

C.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一律不能报销,由于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我个人的。 ..

D.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来自人才、信息等方面。由于能源通常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才势必成为21世纪各国展开激烈较量或争夺的焦点。 .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

B.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

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 .

D.新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新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么固步自封,要么被淘汰。 ....

##Answer##

1.D(“被”应删去)

2.D(A项应改为“尽管”,且“毕竟”前加“但”。B项应改为“把”。C项应改为“逐步”)

3.A(B项犯逻辑错误。C项应改为“所以”。D项应改为“以至”)

4.D(A项应改为“或”“或者”。B项删去“所以”。C项应改为“要么„„要么„„”)

5.D(A项删去“被”。B项应改为“反而”。C项应改为“和”“与”等)

6.A(B项应改为“以至”。C项删去“否则”。D项应改为“而是”)

7.C(应删去“进而”)

8.A(B项“并且”改为“还”。C项“而是”改为“而且是”。

D项“和”改为“还是”)

9.D(A项“由于”改为“由”。B项“这么”改为“多么”。C项

“不只”改为“不单”)

10.D(A项“经过”放在“他”之后。B项“至于”放在“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之前。C项“不”放在“把”之前)

11.B(A项“把”应改为“用”。C项“开始”改为“制定”。D项“即使”应改为“虽然”)

12.D(A项删去“反而”。B项应改为“即使”。C项“除了”移到句首)

13.B(①“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后出现的情况,符合语境。②③可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分别确定“况且”和“尽管”)

14.A(根据句子间的关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确定)

15.C(A项“如果”移到“他”之前。B项“即使”移到“文字”之前。D项“已”移

到“接近”之前)

16.A(根据语境及词义的区别确定)

17.D(根据句子间的关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确定)

18.C(未免,实在不能不说是„„,不免,免不了。常常,不止一次,且时间相隔不久,往往,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嘛,表示道理显而易见)

19.A(B项改为“给”;C项改为“同样”;D项位置不当)

20.B(A项改为“偶然”;C项改为“因为”;D项改为“和”)

21.A(B项改为“况且”;C项改为“就”;D项选择关系改为因果关系)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语文基础训练5正确使用词语(二)18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语文基础训练1

语文基础训练21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答案资料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学案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语文基础训练4正确使用词语(一)21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语文基础训练4正确使用词语(一)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