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某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0: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xx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并行,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并举,发展农村经济与深化农村改革并进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核心,以发展畜牧业和优质绿色食品基地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农业“四个升级”,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以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外向型为标志,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措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全面启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粮食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3、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5、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行动。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于民。

三、建设目标

2008年,全县11个试点村率先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到2010年,全县7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走在全省前列。

1、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畜牧业标准化饲养比率达到70%,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实现粮食生产向畜牧业发展跨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9.2亿元,实现农产品生产大市向农产品加工大市跨越。

2、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年均递增8%,其中非农产业收入比重达到50%以上;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比较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村级债务明显减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全部乡(镇)和70%的行政村通沥青和水泥路面,所有行政村晴雨通车;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居住更加舒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实现饮水安全;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基本消除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和面貌。

4、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巩固提高农村教育“普九”成果,全县农民平均教育年限达到8.5年,4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具有非农产业技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适用技能明显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80%以上;卫生乡村达标率75%以上;建设平安乡村,农村治安秩序稳定;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科技、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加快发展。

5、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的新风尚。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村级验收标准

(一)发展新产业

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培育新的优势主导产业。

(二)建设新项目

围绕多种经营、土地开发、建筑建材、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等新上项目,有条件的村要新上产值100万元以上、利润1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村集体积累20万元以上。

(三)创建新机制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严格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村级财务、土地承包、计划生育、民政救济等项目全部进行公示;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规范程序、民主议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规范村财务收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农村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四)培育新风

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树立“爱国爱乡、明礼诚信、崇尚科学、追求文明、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健康向上、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全面建设平安农村、和谐农村和友好型农村

(五)营造新环境

按照“村容整

洁”的要求,营造新的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六)创造新生活

按照“生活宽裕”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农民逐步享受国民待遇。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贫困户基本脱贫。

(七)建立新组织

围绕本地优势主导产业,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围绕农副产品流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围绕发展畜牧业,建立标准化的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

(八)培养新农民

全面开展农科教统筹、绿证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之冬活动。每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获绿色证书的农民达10%以上;具有初、中级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达20%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不超过3%;每村有一名以上大专院校毕业生。

(九)建设好班子

“两委”成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准,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80%以上。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必须是农村致富带头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近期规划

某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某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汇报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某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某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