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景观原理复习资料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0: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视觉美学的概念“风景”的同义词地理学上的理解: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景观生态学上的理解: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互相有关,发生有一定特点的若干生态系统的复合。

2.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核心是生存的艺术。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 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3.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既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又是一种以空间规划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内容,是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侧重各有不同。

4.现代景观设计于传统园林设计的比较

(1)专业领域的拓展:现代园林设计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理论等专业领域分析大众的多元需求和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为进行了重新定位。不再局限于古典园林的单一模式,而是向微观上深化细化,宏观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服务对象的拓展:由以宫廷或贵族等为代表的极少数人转向公众。

(3)专业实践者的拓展:传统园林都是皇家贵族要求的工匠来建造,而现代则是开放性的,景观设计者更多元化

(4)设计手法的拓展:古典园林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现代园林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由静态自然向动态自然的拓展。有意识地接纳相关自然因素的介入,力图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纳入开放的景观体系之中。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景和造景的方式很多,组景讲究序列,造景注重层次、抑扬、因借、虚实的安排。现代园林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艺术手法更创新。偏重于整体构图,但极少轴线对称;有时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也更模糊;形态上偏于规整,亦不排斥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大景重整体有气势,小景有变化亦简洁。

(5)设计要素的拓展:除了这叠石、理水、建筑、花木这四大要素之外,现代景观设计中还产生很多不同与传统园林的设计要素。比如各种材料的雕塑、造型各异的灯具和夜景灯光、不同形式的现代喷泉等,这些新要素丰富了景观的内容。

5、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

6、中国古典园林三种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7、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

8、苏州四大园林:拙政园 网狮园沧浪亭留园

9、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各景观要素的共融与协调,强调整体设计理念

2、尊重自然与历史文脉,强调景观的地域性特征

3、师法自然,尊重自然,强调景观生态性设计理念

4、因地制宜,朴实无华,同时鼓励设计个性发展

5、充分保护自然景观风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6、多元文化,交相辉映

7、注重植物景观效果,强调设计的科学性和时间性

8、简约风格,自然材料,强调养护管理的便利性

10、外部空间中的活动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11、空间:是由三位空间数据限定的,是六面的包围体。同时也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行为: 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主要的手段,主要表现为生存行为

场所: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由三位空间数据限定的,但限定的不如空间那么严密准确。

12、论述景观植物要素的功能

1、景观植物要素的建筑功能:

一、构成空间:1.构成空间基本组成:(1)水平面(2)垂直面(3)顶平面;

二、形成障景:植物材料和直立的屏障,能控制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收于眼里,而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

三、控制私密性: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进行对明确的所限区域的围合。私密控制的目的,就是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开。

2、景观植物要素的观赏功能:

一、造景:1.作主景2.作背景3.作配景;

二、联系景物:将景物与景物、景物与建筑,景物与空间之间建立联系或过渡,使之浑然一体;

三、组织空间:1.分隔空间

2、拓展空间;

四、增添季节特色;

五、控制视线:在植物造景中,用景观植物来控制视线,使观瞻者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3、景观植物要素的生态功能

1、调节空气碳氧平衡

2、净化空气:吸滞烟尘粉尘、有害气体

3、调节气候(湿度、温度)

4、高大乔木可防风固沙

5、减弱噪声

6、杀死细菌

7、监测大气污染

8、防火防雪防震

9、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4、景观植物要素的环境功能

1、护坡和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2、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

13、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评析--天鹅湖公园为例

城市空间可分为绿色开放空间和人工建设系统两部分。绿色开放空间是城市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形成的有社会效益、静寂消息、环境消息的非建筑覆盖的空间的集合,即与人工建设系统想对应的广义绿地系统。绿色开放空间由城市绿地、专用绿地、生态绿地组成。城市绿地是指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专用绿地指绿地率高建筑密度低的单位,生态绿地是指城郊的农业生产用地和自然景致。三种绿地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构成城市玩着的多用途的绿色开放空间,他们既有各自的使用功能,又共同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积极作用

绿色开放空间的布局原则:(1)城市绿地为主体(2)专用绿地为辅体(3)生态绿地为基础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功能:(1)生态功能(2)保护功能(3)控制功能(4)景观功能(5)价值功能(6)休闲功能

以天鹅湖公园:天鹅湖是目前合肥市内最大的开放式公园。坐落在政务文化新区内,是一座人工湖,始建于2003年,天鹅湖是在原担负着防汛泄洪功能的十五里河河道基础上修建而成的人工景观湖,湖面约1000亩,包围着天鹅湖有各种雕塑、园林树木、人工沙滩、喷泉等景观,天鹅湖的植被状况,围绕着天鹅湖种植了丰富多样的植被。有樟树、梧桐、樱花、乌桕等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树种。有常绿型又有落叶型。天鹅湖内部的人行小道,小道有曲折在树林间的,有的做成铺砖的平台,还有约1000多米的沙滩。经过较为宽广空间时,横穿开阔的空地或者走进空间的中心一般都不太自在,因为行人在这里常常既看不到细节也看不到开阔的景色。而沿空间的边缘行走,行人就可能欣赏到两边的最好的景致,一侧给人以亲切、强烈和详尽感觉;而另一侧可以纵览整个开敞空间。

14、景观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分析(1)交通行为:是人们公共空间中的必要活动。对于这种行为模式而言,缩短行程是最为重要的。对于这种行为,场地的便捷性和识别性很重要,同时对于场地的安全性也要加以考虑。

(2)休憩行为:休憩行为是公共环境中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主要表现为人们坐在座椅或台阶上交谈、观望和缓解疲劳,影响休憩行为的主要因素有:1.依托:人们在休憩时都趋向于有所依托;2.干扰:人们在选择休憩场地时,趋向于选择那些不容易受到干扰,有所遮挡的场所;3.光线:充足的阳关也是吸引人们聚集的一个重要因素;4.场地围合:场地的围合感能给休憩的人以安全感,根据观察,三面围合的场地最吸引人气,领域感最为强烈。;5.景观:良好的景观朝向是人们选择休憩地点的一个重要因素;6.界面材料;界面材料是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环境设施的材料,不同的界面材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3)运动行为:运动健身是人们公共空间的主要活动类型之一。影响因素有:1.空间:运动健身的开展需要一定开敞的空间。根据活动群体的大小不同,所需场地大小也各不相同;

2.线性道路:线性道路为人们散步与跑步运动提供了天然的道路,同时道路上不断变化的景景致也是吸引人们运动的重要因素。;3.形状:形状是诱发人们运动的重要因素,根据观察,一些特定的高度(如一米左右)和形状(如高于人们头顶的条状物)常常能诱发人们压腿和悬吊的动作。

15、列举合肥市常绿、落叶景观植物各五种

(1)常绿乔木:樟树、女贞、广玉兰、雪松、五针松、罗汉松、龙柏

(2)落叶乔木:楝树、合欢、喜树、垂柳、白玉兰、银杏、鹅掌揪、

(3)常绿灌木及小乔木:苏铁、杜鹃花、茶花、含笑、火棘、十大功劳、南天竹、桂花、夹竹桃、红花檵木、小叶女贞、小叶黄杨、大叶黄杨

(4)落叶灌木及小乔木:红枫、月季、梅花、桃花、迎春、樱花、紫叶李、海棠、紫薇

16、当前景观应用的现状及应用趋势

现状:(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绿地率与绿量)

(2)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科学性)

(3)植物景观“千城一面”。(形式与功能)

(4) 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

应用趋势:

1、种植设计增加绿量

2、种植设计注重“色彩化”

3、种植设计重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种植设计体现“地方性”

17、绿地率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实际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占实际用地面积的比率

18、绿量又称三维绿色生物量,是对生长中的植物茎叶所占空间面积的多少,来反映绿地生产功能水平的,能较准确地反映植物构成的合理性与生态效益水平。

19.地形的功能作用:(1)骨架作用:它直接联系着众多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外貌直接影响景观的造型和构图的美学特征

(2)地形的空间感:斜坡占据了垂直面的部分;斜坡地形阻挡视线,造成空间的边界,水平地形则相反;斜坡越陡空间感越强

(3)用地形控制视线:这是与空间限制紧密相关的视野控制。在垂直面中,地形影响可视目标与可视程度,构成引人注目的透视线,并创造出景观序列与景观的层次或彻底屏蔽不需要的因素

(4)利用地形排水和创造小气候

20、地形的类型:平原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1、现代公园的发展趋势(1)公园建设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

(2)传统文化要素在城市公园中的发掘、运用和表达

(3)现代公园设计中的生态化、人性化、个性化(4)多元设计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5)建设、管理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6)公园成为城市旅游新的增长点

22、公园的概念、意义及功能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林,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意义: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功能作用:

1)社会文化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2)经济功能:防灾减灾的功能;为城市发展公共设施预留城市用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3)环境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4)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居住、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理应服务于民众。公园是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除具有旅游价值、文化教育、休闲游乐的功能外,还折射该城市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而变得更有文化魅力。

5)、其他功能:城市公园在阻隔性质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降低人口密度、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保护文物古迹、减少城市犯罪、增进社会交往、化解人情淡漠、提高市民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23、阐述综合公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施

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也可设游戏型体育设施。在已有动物园的城市,其综合性公园内不宜设大型或猛兽类动物展区。全园面积不宜小于10h㎡。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一、本质:开放性

二、原则:可达性、休闲性、自然性

三、要素:自然、人工

景观要素设计措施

(1)地形:在公园中,地形是公园的骨架,因地制宜,增加微地形,丰富地形空间;塑造多样的活动场地以满足现代人的使用要求。

(2)园路:综合公园中的道路、场地及铺装对于公园景观的联系及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交通,联系各个景区和景点,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明确园路级别,丰富园路形态。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

(3)水体:丰富水体景观,水是园林中最壮美的景素之一,流水和瀑布可形成动态美、声音美水域可扩大空间,水中的倒影还可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水体的规划应与全园结构相结合,根据公园的风格特征确定水体形态、结构等,使水体景观效益最大化;营造生态式驳岸,增强亲水性,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创造出水上风情。

(4)植物:合理配置植物,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突出地方植物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完善公园绿化,局部恢复乡土群落结构。

24、广场的类型广场按功能性质可分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宗教广场、纪念性广场、商业广和场兼有几种功能的称综合性广场。

25、.广场设计的三要素

(1).功能要素:功能对应着使用,不同的情况会产生不同的使用要求

(2).形象要素:形象对应着景观,建设广场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城市形象

(3).环境要素:环境对应着生态作用,起到塑造景观,增加绿化的功能作用

26、广场设计的注意要点

1、.集会广场设计注意要点

(1).不宜过多布置娱乐性建筑和设施 (2).注意合理布置广场与相接道路的交通线路

(3).广场设计要与周边建筑布局相协调 (4).广场内应设灯杆照明、绿化花坛等,起到点缀、美化广场及组织内外交通的作用 (5).广场横断面设计中,在保证排水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坡度,使场地平坦

2、.纪念性广场景观设计注意要点

(1).应有纪念性雕塑、塔、建筑等作为标志物(2).严禁交通车辆在广场内穿越与干扰

(3).绿化布置选具有代表性的树或花木

3、交通广场设计注意要点

(1)注意人与车流的分隔 (2)种植必须服从交通安全 (3)绿岛是集体广场的安全岛,可种植乔木、灌木并与绿篱相结合

27、从功能、人性化、生态、艺术等角度阐述城市广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要点

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 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 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

使用 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

环境 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 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 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 那么, 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 它是一种生活, 是一段历史, 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 东方几乎没有广场, 而现代城市广场, 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 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 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 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 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 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 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

28、居住区绿地的概念:一般指在居住小区或者居住区范围内,住宅、建筑、公建设施和道路用地以外布置的绿化,园林建筑和建筑小品,为居民提供游憩活动场地的用地

29、居民对室外环境的需求特点:

(1)生理需求:阳光、通风、新鲜空气、无噪音

(2)行为需求:指环境为居民的各类路外活动提供适应的场所

(3)安全要求:室外活动需要不受车行干扰的安全环境,快速行驶的车辆对环境中得人造成严重的威胁

(4)社会交往要求:居住区的外环境既不同于城市公共环境又又别于家庭私密环境,需要同时满足社会性和秘密性

(5)审美需求:作为一种生活环境,居住区环境不仅仅赋予它实用的属性,更予美感。

30、从功能、人性化、生态、艺术恩角度阐述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要点

功能:满足安全、日照、通风、绿化、除尘等基本生理需求

人性化:行为活动方面应多配活动场地,多配各种类型的活动场地,以满足各类人群各类活动的需求

生态:多种大树,以乔木为主,多提供绿阴,多做立体绿化,营造静谧安宁的居住环境 艺术:纪要突出住区景观的艺术性,又要有自己的特色,符合中国的习惯。

31、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1)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等);

(2)专用绿地(包括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等);

(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等);

(4)宅旁和庭园绿化居住建筑四周的绿化用地。

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乐场和其他块状、带状的公共绿地。

32、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原则(1)可达性:无论集中设置或分散设置,公共绿地都必须尽可能接近住所,便于居民随时进入,设在居民经常经过并可自然到达的地方。

(2)功能性:绿化布置要讲究实用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最好,同时还应考虑其经济效益。

(3)亲和性:掌握好绿化和各项公共设施以及各种小品的尺度,使它们平易近人。

(4)系统性:居住区绿地设计与总体规划相一致又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5)全面性:居住区绿化要满足各类居民的不同需求。

(6)艺术性:居住区绿化必须具有必要的生态功能和优美的环境才能起到应有的功能,否则就难以吸引居民的兴趣。

33、“低碳化”的景观设计手段

1、设计中根据当地环境选择适宜的树种,并尽量保留原有树种,降低运输的成本和维护成本,且增加成活率;

2、立体绿化:在屋顶、墙体等立体空间实施绿化;

3、植物复层栽植:城市绿化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草坪,尽量采用乔灌草复层栽植形式,增强单位绿地面积的固碳能力;

4、低碳植物的引入:汇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垂柳、乌桕、碧桃、夹竹桃、广玉兰等;

5、和谐种植植物,一个有机的植物群落是无需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特性及其种间关系;

6、合理布置生产性景观;

7、少建大面积硬地广场和草坪广场,限设高耗电的人工瀑布、喷泉等,多营造生态湿地并保留原有的自然山体、水岸、野生植物等要素;

8、铺装设计时可融入人文特色的文字或者图案。减少石碑或者文化长廊的需要,节省材料开支;

9、适度控制铺装的面积;

10、铺装材质的颜色明、亮度适中,减少光污染;

11、因地制宜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大范围的土方工程,控制工程造价;

12、在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可考虑设置大面积的风车来发电,环保又可持续。

34、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相同与不同点

景观规划设计学与其姐妹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有着异同点。就相同点来看,三个专业的目标都是创造人类聚居环境,三个专业的核心都是将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落实在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人类聚居环境之中。不同点在于专业的分工:建筑学侧重于聚居空间的塑造,重在人为空间设计;城市规划侧重于聚居场所(社区)的建设,重在以用地、道路交通为主的人为地场所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学侧重于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即土地、水、大气、动植物等景观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其专业基础是场地规划与设计。就人类聚居环境的主体——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而论,三者又有各自的侧重和分工。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学三者有机的叠合就构成了所谓的生活世界场域工程体系。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总结DOC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A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发电机原理复习资料

营销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景观原理复习资料总结
《景观原理复习资料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