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8: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一、“三农”问题的概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民、农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三位一体的问题。

农业、农民和农村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党中央在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问题,目前突出的一个问题时户籍制度改革。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指文化素质。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我国“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效益差、竞争力弱,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过于分散化,无法获得良好的 专业化服务,因而导致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关键是要通过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低成本经营。

二、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1、一般特点

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其中既含义经常性支出,也含有投资性支出,既具有一般性,也具有我国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是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三农”的投入也是如此,而且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这是财政对“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对农业和农村来说,政府主要是提供以农田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和农民急需的生活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环境保护、义务教育、技能培训、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可以说,凡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入,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

2、特殊性

首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因此,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高度关注之下。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长远来看,农业投入的资金应当主要来自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国家投资只应发挥辅助作用。要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就无从产生;二是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社会资本也不会转向农业投资。

其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长远来看,工业与农

1 /

4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以农民为主导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只能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既然是政府起主导作用,自然也就是财政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三、我国财政支农出现的新问题

1、财政直接投入比例失调,投入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尽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大幅增长,但始终由于财力有限、使用效率不高、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相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效益低下的发展现实而言,投入仍严重不足。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失调、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性支农资金到位率低下,而用于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比重上升,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的比重降低。这就无法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也就很难提高农业投资者集中土地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阻碍了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推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近年来一直没有超过1%。大大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另外,在财政支农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直接用于生产的补贴资金很少,基本上是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受益,而农民受益少。目前,次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的1∕3是农产品政策补贴,农产品政策补贴多数还是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的不足50%。

2、财政农业税费改革滞后,不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经营

科学的、合理的农业税费制度也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因为减轻农民负担所进行的农业税费改革取得了一下成效。但遗憾的是,这一改革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角度出发而进行的思考与统筹安排并不合理,没有将减轻农民负担同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与农村地方政府支农的财权、事权改革紧密结合,其改革滞后性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推广。

3、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

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证不了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浪费。涉及部门多,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导致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实施效益不理想。而且,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并存;财政支农资金预算执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且年度内支农资金支出不平衡;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

四、我国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支农的新政策

1、中共中央关于财政支农工作的会议及新政策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支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之后于2008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大重点,会议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2亿元。比2008年增加168亿元,增长

6.7%。探索建立就业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现有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将资金投入落到实处,专款专用,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

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补贴先缴后补办法,完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与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引导各类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以做好促进农民工就业和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局势为重点,加大各项就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实际行动的帮扶手段增加农民收入,缓和城乡矛盾,减轻贫富差异。

五、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对策

1、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短期内,由于我国长期扭曲的农村不合理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乡镇财政收入造成重大冲击,加之各地区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参差不齐,基层财政收入不足造成支出的缺口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村公共物品筹资制度的重新安排,能够稳定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负担反弹等影响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同时加大农村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填补税费改革中发生的财政收支缺口,减少改革的阻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国家和农民的收入分配关系。

2、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60%左右,有的高达80%,而我国现阶段仅为39%,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很大。因此,我国要重点支持那些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农业科技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包括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杂交优势的利用等;要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发展农业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光辐射技术等研究;加强重点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有计划地使一批农业技术项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利益驱动成为农民吸纳科技的动力。

3、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即确保每一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高于上年,保证国家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法定增长,并切实加强预算执行。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同时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利用补助、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手段。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以县为主,制定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整合支农资金;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通过合理

配置机构和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4、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

所谓的“三补贴”,即对种粮农民按种植面积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推广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六、结束语

总之,各财政部门要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扎实做好财政支持“三农”的各项工作。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路在何方

解决“三农”问题心得

解决“三农”问题[优秀]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金融创新对策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农商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长效机制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长效机制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