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猪场用药方案,农业畜牧兽医专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9: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猪场用药方案

仔猪黄痢

临床症状:仔猪出生时还健康,快者数小时后突然发病和死亡。病猪主要症状是拉黄痢,粪大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小母猪阴户尖端可出现红色,后肢被粪液沾污;病仔猪精神沉郁,不吃奶、脱水、昏迷而死。急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治疗:方案一:菌痢消,0.1-0.2ml/k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重症一日二次,连用3-5天;

方案二:倍能,0.1ml/k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5天; 方案三:长效康泰,0.1-0.2ml/kg,肌肉注射,一日二次。 预防:母猪:土霉素拌料,连用5-7天;

利高霉素拌料,连用5-7天。

仔猪白痢

临床症状: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仔猪多见:一窝仔猪中陆续或同时发病;有的仔猪窝发病多,有的发病少或不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严冬、炎热及阴雨连绵季节发生较多,拉白色或灰白色粪便

治疗:方案一:菌痢消,0.1-0.2ml/k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重症一日二次,连用3-5天;

方案二:倍能,0.1ml/k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5天; 方案三:长效康泰,0.1-0.2ml/kg,肌肉注射,一日二次。 预防:仔猪:正源之星+母仔克痢拌料,连用5-7天;

利高霉素+母仔克痢拌料,连用5-7天。

仔猪水肿病

临床症状:多发于断奶前后的子猪,有时一窝子猪突然发病,很快死亡,有时仅1头~2头发病猝死。主要表现是头部水肿,转圈,叫声嘶哑,四肢下部及两耳发紫。尸体剖检可见胃大弯水肿,肠系膜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实质脏器有出血斑点。

治疗:方案一:正源附弓消,0.1-0.2ml/kg,肌肉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5天;

方案二:菌痢消,0.1ml/kg,一日二次,连用3-5天;

方案三:痢克沙,0.1-0.2ml/kg,一日二次,连用3-5天。 预防:链菌无踪+母仔克痢拌料,连用5-7天;

正源之星+正源搏杀拌料,连用5-7天。

传染性胸膜肺炎

临床症状:最急性病例往往突然倒地死亡,从口鼻中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急性病例体温升高达42℃以上,呼吸急促,极为困难,从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数小时内死亡。尸体剖检可见气管与支气管内充满淡红色泡沫样液体,肺脏紫红色到黑红色,肺浆膜有纤维素渗出附着,肺小叶间质增宽。

治疗:方案一:百特先锋+强效菌毒杀,混合肌注,一日一次,连用3-5天;

方案二:菌毒克星+百服宁,混合肌注,一日一次,连用3-5天;

方案三:倍能+菌敌,分别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5天。 预防:呼喘先锋+静音拌料,连用5-7天;

利高霉素+呼爽拌料,连用5-7天。

猪副嗜血杆菌

临床症状;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发生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 急性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厌食不吃,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心跳加快,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鼻流脓液,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出现跛行或一侧性跛行、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也会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严重时母猪流产。在发生关节炎时,可见一个或几个关节肿胀、发热,

初期疼痛,多见于腕关节和跗关节,起立困难,后肢不协调。

治疗:方案一:菌毒克星+百服宁,混合肌注,一日一次,连用3-5天; 方案二:菌敌+强效菌毒杀,分别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5天 预防:利高霉素+圆蓝混感康拌料,连用3-5天; 头孢拉定+静音拌料,连用3-5天。

猪链球菌

临床症状:本病5~11月份多发。本病临床表现有不同的类型。急性败血型: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不见明显症状就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升高40~42℃,全身症状明显。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便秘或腹泻,在耳、腹下及四肢末端出现紫斑。个别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病猪共济失调,磨牙,空嚼或昏睡。后期呼吸困难,1~4天死亡。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5℃,不吃,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病程l~5天。关节炎型:由前两型转化而来。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重者不能站立,精神和食欲时好时坏,衰弱死亡或逐渐恢复,病程2~3周。

治疗:方案一:菌毒克星+百服宁,混合注射,一日二次,连用5天;

方案二:混感专家+正源聚抗,分别注射,一日二次,连用5天;

方案三:百特先锋+强效菌毒杀,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5天。 预防:链菌无踪拌料,连用3-5天;

阿奇霉素拌料,连用9-5天。

猪丹毒

临床症状:急性败血型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病死猪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皮肤上有蓝紫斑,指压退色,尸体剖检可见脾脏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淤血肿大,肾脏遍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胃底部和小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 治疗:方案一:百特先锋+百服宁,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5天;

方案二:菌毒克星+强效菌毒杀,混合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5天; 预防:阿莫西林拌料,连用3-5天;

青霉素拌料,连用3-5天。

猪痢疾 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程度不同的腹泻。一般是先拉软粪,渐变为黄色稀粪,内混粘液或带血。病情严重时所排粪便呈红色糊状,内有大量粘液、出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有的拉灰色、褐色甚至绿色糊状粪,有时带有很多小气泡,并混有粘液及纤维伪膜。病猪精神不振、厌食及喜饮水、拱背、脱水、腹部卷缩、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尾根被粪便沾污,起立无力,极度衰弱死亡。大部分病猪体温正常。慢性病倒,症状轻,粪中含较多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病期较长,进行性消瘦,生长停滞。

治疗:方案一:痢克沙+正源聚抗,混合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5天,同时肌注维生素K3,30-50ml/kg;

方案二:混感专家+正源聚抗,分别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5天,同时肌注维生素K3,30-50ml/kg;

预防:止痢先锋+正源搏杀拌料,连用5-7天;

止痢先锋+母仔克利拌料,连用5-7天。

猪霉形体肺炎

临床症状: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型。急性型:比较少见。当病原菌首次传入易感猪群时,很可能会严重暴发急性型。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可达100%。伴有特征性发热或不发热的急性呼吸困难。持续时间约为3个月,然后转为较常见的慢性型。慢性型:很常见,小猪多在3~10周龄时出现第一批病状,接触后的潜伏期是10~16天。反复明显干咳和频咳是本型的特征,在早晨喂饲和剧烈运动后咳嗽特别严重。一般病猪只咳嗽1~3周,或无限期地咳嗽。除极严重病例外,呼吸动作仍正常。病猪一般食欲正常,但生长发育不良。在外表康复之后,当猪达到16周龄时可能复发或“第二次暴发”。

治疗:方案一:咳必清+倍能,分别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7天;

方案二:菌敌,肌肉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7天 预防:强效支原净+静音拌料,连用5-7天;

呼喘速平+瘟喉速康拌料,连用5-7天。

猪瘟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病猪发病很急,突然死亡。尸体剖检可见脏器上有程度不同的出血斑点,淋巴结肿大,肾脏皮质部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脾脏有紫黑色出血性梗死。典型特征是回盲瓣有纽扣状轮层样溃疡。 治疗:方案一:单独猪瘟,猪瘟细胞苗20-30头份注射;

方案二:克毒星+百特先锋+百服宁,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7天; 预防:瘟毒康+阿莫西林拌料,连用7天;

黄金散+阿奇霉素拌料,连用7天。

口蹄疫

临床症状:本病易感动物是偶蹄兽,其中黄牛最易感,水牛、猪、绵羊、山羊、骆驼次之。新生仔猪发病率100%,死亡率达80%以上。本病的传染性极强,常呈大流行性,传播方式有蔓延式和跳跃式两种,还有呈2~5年一次的周期性流行。病畜、带毒家畜是最主要的直接传染源,尤以发病初期,通过水疱液、排泄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出病毒,污染饲料、水、空气、用具和环境。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粘膜、眼结膜、人工输精等直接或间接性的途径传播。另外,鸟类、鼠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也能机械性地传播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秋季气候比较寒冷时多发,而炎热的天气少发。 猪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腭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和溃疡,水疱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猪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在出现水疱前可见蹄冠部出现一明显的白圈,蹄温增高,之后蹄壳变形或脱落,跛行明显,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疱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疱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l~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口蹄疫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仔猪受感染时,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和心肌炎,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感染可发生流产。

治疗:方案一:正源聚抗+百特先锋,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天;

方案二:克毒星+百特先锋,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天。 预防:黄金散+头孢拉定拌料,连用7天;

黄金散+头孢噻肟钠拌料,连用7天。

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

临床症状:本病临床症状的共同点是死胎率和乳仔猪死亡率较高,从哺乳期到肥育期死亡率也很高,根据感染猪的年龄和种类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并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机体免疫状况、病毒毒力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不同猪场发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差异较大。母猪:妊娠母猪表现发热,厌食和流产、木乃伊、死胎、弱仔等。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一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可达40-80%。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并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被毛粗乱,后腿及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渐进消瘦,眼睑水肿。死亡率可高达60-80%,耐过仔猪长期消瘦,生长缓慢。育肥猪:育肥育猪对本病易感性较差,临床表现轻度的类流感症状,呈现厌食及轻度呼吸困难。少数病例表现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皮肤出现深青紫色斑块。公猪:发病率较低,症状表现厌食,呼吸加快,咳嗽、消瘦,昏睡及精液质量明显下降,极少公猪出现双耳皮肤变色.治疗:方案一:克毒星+混感专家,分别注射,一日一次,连用7天;

方案二:克毒星+菌毒克星,分别注射,一日一次,连用7天。 预防:瘟毒康+高热混感清拌料,连用7天;

黄金散+混感双效拌料,连用7天。

猪传染性胃肠炎

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5~18h,有的可延长2~3d。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仔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其特征是含有大量电解质、水分和脂肪,呈碱性但不含有糖。病猪极度口渴,明显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在2~7d内死亡,如母猪发病或泌乳量减少,小猪得不到足够的乳汁,病情加剧,营养严重失调,增加小猪病死率,随着日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降低。病愈仔猪生长发育不良。 幼猪、肥猪和母猪的症状轻重不一,通常只有1d至数天出现食欲不振或废绝。个别猪有呕吐,出现灰色褐色水样腹泻呈喷射状,5~8d腹泻停止而康复,极少死亡。某些哺乳母猪与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和腹泻。但也有一些哺乳母猪与病仔猪接触,而本身并无症状可见。 治疗:方案一:正源聚抗+菌痢消,混合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天;

方案二:克毒星+痢克沙,混合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天; 预防;正源之星+圆蓝混感康拌料,连用5天;

止痢先锋+缉毒先锋拌料,连用5天。

猪流行性感冒

临床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寒冷季节多见。病程短,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突然发作,传播迅速,一般在3~5天可达高峰,2~3周突然发生,猪群中多数猪同时出现症状,表现厌食、迟钝、衰竭、蜷缩、病猪挤在一起,结膜充血,眼、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猪群反应迟钝,病猪不愿走动,甚至强烈地驱赶也不动。出现急促和腹式呼吸,特别是强迫病猪走动时,更明显,伴发严重的阵发性咳嗽。体温可高达40.5~41.7℃,出现结膜炎、鼻炎、鼻腔分泌物及打喷嚏。由于厌食,病猪体重明显下降,衰弱迅速消失。

治疗:方案一:正源聚抗+强效菌毒杀,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天;

方案二:百服宁+菌毒克星,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天。 预防:高热混感清+瘟毒康拌料,连用7天;

混感双效+清瘟败毒散,连用7天。

流行性腹泻

临床症状: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冬季多发,我国多在12月至次年2月寒冬季节发生。

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明显,体温正常或稍偏高,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呕吐、腹泻的同时患猪伴有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症状的轻重与年龄大小有关,年龄越小,症状越重,l周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天内因脱水死亡,病死率约50%。断奶猪、育成猪发病率很高,几乎达100%,但症状较轻,表现精神沉郁,有时食欲不佳、腹泻,可持续4~7天,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方案一:正源聚抗+菌痢消,混合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天;

方案二:克毒星+痢克沙,混合注射,一日二次,连用3天; 预防;正源之星+圆蓝混感康拌料,连用5天;

止痢先锋+缉毒先锋拌料,连用5天

伪狂犬病

临床症状: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和神经症状,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被感染猪的年龄。分娩高峰的母猪舍往往首先发病。开始由整窝发病逐渐变为每窝只发病2~3头,死亡率下降。发病猪主要是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最早是2~3日龄,发病率为98%,死亡率85%,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可逐渐下降。育成猪和成年猪多轻微发病,发病率高,但极少死亡。新生仔猪出生后可非常健康,第2天有的仔猪就发病,体温升高至41~41.5℃,精神沉郁,不吃,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眼睑和嘴角水肿。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其内容物为黄色。有的仔猪出现神经症状,肌肉震颤,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最后角弓反张。神经症状几乎所有新生仔猪都有。病程最短4~6小时,最长为5天,大多数为2~3天,发病24小时以后表现为耳朵发紫,后躯、腹下等部位有紫斑。出现神经症状的乳猪几乎100%死亡,发病的仔猪耐过后往往发育不良或成为僵猪。 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前后的小猪,症状轻微,体温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粗乱,沉郁,食欲不振,有时呕吐和腹泻,几天内可完全恢复,严重者可延长半个月以上。这样的猪表现为四肢僵直(尤其是后肢),震颤,惊厥等,行走相当困难,也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而往往预后不良。哺乳猪发病的同时,该窝的母猪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眼结膜炎,母猪多呈一过性或亚临床感染,很少死亡。有的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产下的仔猪初生重极小,生命力低

治疗:方案一:15日龄以前的仔猪,伪狂犬冻干苗,滴鼻或肌肉注射,同时肌注,正源聚抗+菌毒克星,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天;

方案二:克毒星+百特先锋,一日一次,连用5天。 预防:圆蓝混感康+头孢拉定拌料,连用7天。

猪圆环病毒病

临床症状:以6-8周龄的仔猪多发,体重减轻,渐进性消瘦,虚弱。呼吸困难,皮疹,偶有咳嗽。皮肤苍白,结膜黄染。下痢、腹泻。中枢神经紊乱。 治疗:方案一:正源聚抗+菌毒克星,混合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天;

方案二:克毒星,肌肉注射,一日一次,连用5天。 预防:圆蓝混感康拌料,连用7天;

瘟毒康+阿莫西林,连用7天。

猪附红细胞体病

临床症状:哺乳仔猪:5日内发病症状明显,新生仔猪出现身体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急性死亡,一般7-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黄染,贫血症状,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粘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很快死亡。大部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育肥猪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病例较少见,病程1天-3天。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39.5度~42度。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有的病猪两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慢性型患猪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母猪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42度),厌食,偶有乳房和阴唇水肿,产仔后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猪呈现衰弱,粘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如有其它疾病或营养不良,可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治疗:方案一:正源附弓消+百服宁,分别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天,

同时肌注维生素B12;

方案二:菌敌+强效菌毒杀,分别注射,一日一次,连用3天。 预防:附弓康拌料,连用7天;

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拌料,连用7天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畜牧兽医专业求职信写作

畜牧兽医专业职业规划书

畜牧兽医专业就业形势

畜牧兽医工作汇报

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典型案例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调研报告

畜牧兽医专业教科研活动制度

猪场用药制度

猪场用药方案,农业畜牧兽医专业
《猪场用药方案,农业畜牧兽医专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