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有关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4:37: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调查情况:

青少年网络依赖人数方面,在校学生占21%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越来越高,到高一时达到顶峰,如四年级网络依赖学生所占比例为7%,高一为32%;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轻度网络成瘾者占18.5%,中度占2%,重度占0.5%,若按中度网瘾2%计算。

据调查 在校学生平均每个班有40%-50%的人

在上网途径方面,74%的在校学生在家上网,16%的在网吧上网,30%的用手机上网,说明网吧对在校学生的影响已呈消退趋势,家庭教育和监管是预防和避免青少年网络危害的根本性关口;在上网频率及时间方面,46%的每周上网一两次,仅有13%的几乎每天都上网,说明在校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不高;仅有6%的每次上网超过5小时,说明在校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不明显;92%的在双休日及节假日上网,说明在校学生安排上网时间较为合理。

在上网内容方面,在校学生上网聊天的占68%,听音乐、看电影的占60%,查资料的占47%,玩游戏的占45%,说明在校学生上网内容能够兼顾学习与娱乐。在手机上网方面,41%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聊天,26%的偶尔接收过淫秽不良信息,4%的经常接收,说明网络中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极易为青少年所接触。

与在校学生相比,未成年犯沉迷网络的时间更长,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更深。在上网途径方面,90%的未成年犯都在网吧上网,说明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在上网频率及时间方面,60%的未成年犯几乎每天都上网,88%的在晚饭后上网,而且中午和早上上网的比例也分别占到29%和21%,说明他们上网频率高,没有节制。

在上网内容方面,未成年犯上网聊天的占84%,玩游戏的占75%,听音乐、看电影的占70%,而查资料、浏览新闻、看书等积极层面目的均不足6%。可以看出,未成年犯基本的人生价值追求是享受型的,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

在手机上网方面,48%的偶尔接收过淫秽不良信息,14%的经常接受。可见,严重沉迷网络和网络不良信息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危害:

有关专家表示,长期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如视力下降、免疫能力降低、焦虑、颈椎病、眼病等,也对青少年正常的学习、工作、人格品行、人际关系造成了危害,如30%的网瘾学生经常感到疲劳,29%的经常感到心理上有压力,39%的经常感觉睡眠不足。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五)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建议:

1、政府重视,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规范管理合力。对现有网吧市场组织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狠抓《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落实,严格依法办事,形成整治合力,对不按规定经营的网吧坚决查处,直至取缔,将其全方位纳入管理,切实规范网吧市场。

2、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共青团牵头组成专门领导机构,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考核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同时,充分整合发挥社区力量,将网吧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宣传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4、社会、家长、学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以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德育教育,通过宣传、舆论导向,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政府可以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对青少年开放等,让青少年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5、尽快建设一批公益性的上网服务场所,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电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进入网吧也是客观的、必然的。取缔不是办法,疏导才是根本,只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合理地利用。

事例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性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我们现代国家的主要服务信息,“网吧”应运而生。起初网吧开始在我国的一些文化品位比较浓厚的大城市出现,随后又向小城市蔓延,2002年网吧就普及到了中等城镇。网吧的普及一方面对我们的信息来源渠道广、信息传递及时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但其副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经常听说有青少年沉迷网吧影响学业,甚至出现长时间泡在网吧而猝死的惨剧。

为了深入了解现在网吧的经营状况,去年寒假期间,我走进祁东县城的洪城在线、志友等网吧进行了调查。

祁东县网吧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网吧采光条件极差,相对拥挤。

2、放任青少年超时消费。有90.65%的青少年反映,到网吧从未问过自己的年龄,通宵达旦上网经营者从未劝阻。

3、技术防范措施使用不好。有些不法业户,没能坚持标准安装、使用防火软件和防范措施,致使网吧内上网者可以随意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

4、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严重。由于没有特定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或不允许到网吧上网,从而使未成年人进网吧成为正常。网络上一些法律尚未界定清晰的电子游戏再次成为经营主诱骗未成年人迷恋网吧的重要因素。

5、网吧的分布都在离学校较近的地区。

现在祁东县每年上网的网民应在5000人以上。这5000人中,以中小学生为主,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85%以上,并以每年翻转的速度在迅速增长。性别比例:男生略多(占56.6%),而且年级越高,比例越高。上网时间: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12分钟。父母限制:8.4%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大多数父母限制子女上网,反对子女到网吧上网。上网目的:好奇心、虚拟聊天、刺激娱乐、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追求。常用功能:超过50%使用率的有网络游戏(占62%)和聊天室(占54.6%),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占48.6%)。网吧上网的经济来源:68%的青少年是零花钱。11%的青少年是打工挣的钱(分析对象是大学生)。浏览黄色网页:3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保守数字)。

积极影响:一 是可以开阔青少年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二 是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三 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四 是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青少年的学业。五是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可以说,网吧的出现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消极影响:一是网络病症问题。学生长期泡吧视力下降,过度疲劳,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汗臭味,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二是不健康网点问题。一些渲染色情、暴利、邪教或反动的网站,已毒害了一批青少年,几乎让众人“谈网色变”。三是荒废学业问题。迷恋网吧对青少年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四是诱发青少年犯罪问题。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

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五是网上交友问题。问卷分析,青少年与网友见面的占11.5%,从不见面的占56.3%,偶尔见面的32.2%,这本身就潜伏着极大危险性。显然,网吧对青少年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交谈了解到,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利益驱使网吧经营业户违规经营,专搞不正当竞争。二是对网络的监管不够规范有序。三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是容易遭受“网络垃圾”侵害。四是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健康网络阵地尚未占主导地位。目前开设的青少年专门网站,由于经费、人员、技术和体制的限制,其内容、形式等方面还与青少年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加之宣传和引导不够,尚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五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不和睦,在缺少家庭温暖的情况下,多数的青少年会选择离家,而网吧又是他们最好的逗留场所。也有一些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子女的管教,结果,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终日以网吧为家。

为防止“黑”网吧对青少年的继续侵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和监督:

1、政府重视,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规范管理合力。对现有网吧市场组织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狠抓《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落实,严格依法办事,形成整治合力,对不按规定经营的网吧坚决查处,直至取缔,将其全方位纳入管理,切实规范网吧市场。

2、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共青团牵头组成专门领导机构,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考核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同时,充分整合发挥社区力量,将网吧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宣传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4、社会、家长、学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以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德育教育,通过宣传、舆论导向,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政府可以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对青少年开放等,让青少年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5、尽快建设一批公益性的上网服务场所,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电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进入网吧也是客观的、必然的。取缔不是办法,疏导才是根本,只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合理地利用。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现象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健康上网问卷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有关资料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有关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