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育子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9: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育子心得

三年级一班 宋姜新竹家长: 宋长江

教育是一项数十年的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联系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尤为重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好孩子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一世,关系到孩子今后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这是我们每个父母的责任。

下面我谈谈在教育孩子时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言传身教,以行导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有明确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晚上和我陪女儿一同学习、看书。女儿很奇怪,我借此机会告诉她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等道理。孩子似懂非懂,但从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深受感染。虽然现在我的孩子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我不十分注重孩子在学校的每一次考试分数。现在的孩子学习担子重,压力大。上学后,我就和孩子说:“成绩不是要和别人比,是和自己比。平时认真努力了,考试的时候把自己会做的做对你就成功了。”孩子考的好,我会说,你真棒!继续努力!考差了,我不会劈头盖脸的批评她,而是和她一起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孩子的点滴进步,我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而不是等到孩子完全达到要求后再表扬。批评孩子我就事论事,不笼统地说孩子是个“笨孩子”“坏孩子”。这种评价事实上是全面否定了孩子,使孩子看不到希望,继而丧失了进取的勇气和自信。

三:热烈探讨,积极引导,促进孩子健康地发展。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慢慢的也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现象,我会主动与她讨论,先听听她对事件的评判,然后教她辨别是非的能力。告诉她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帮助的,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引导,让她明白在这个社会上人有善恶之分,增强她辩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些事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要有关心他人的意识,要用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整个社会。

四:捕捉时机,适当激励,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态度。

激励是人格的雕塑刀,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发展的本能,但是这种愿望需要激发。

1.激励目标要切合实际。给孩子设立的激励目标,应该是孩子在经过努力奋斗、顽强拼博之后能够实现的。目标对激发进取心十分重要,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但目标必须适当,目标过低没有推动作用;目标过高而达不到,便会挫伤信心。因此,我协助孩子制定了适当的目标。

2.激励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因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激励语言要留有余味。有句话不无道理:你认为自己什么样,你就会是什么样。人总是在无意间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心中自己的形象。如果孩子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聪敏、优秀的孩子,那么,她就会表现得和她想象中的自己一样;相反,如果孩子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大出息的人,那么,她的表现一定消极、颓废。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自我期许”,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和表现。

4.选择恰当的激励时机。激励孩子,应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才能冷静地思考自身的问题,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教育,领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并继而按照父母的要求努力奋斗。

五:创造和谐、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

和谐、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品德、性格、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工作中的事情不在孩子面前交流,每天早上送她上学时,总是温和的跟她说:“再见!”希望她一天有个好心情。我认为,这是孩子不可缺少的一份情商。每天孩子回家时,我都要问问她有什么高兴的或不开心的事,让她谈谈在学校的见闻。无论孩子讲什么,我都认真聆听,让她感觉到我是她忠实的听众,以此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我认为,在孩子得畅所欲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在她针对某件事的辩解中,我们可以发现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说服教育。所以,和孩子交谈时,我不注重自己怎样说,而是注意听孩子怎么说。

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等待子女的成长。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更别说孩子。我的女儿也不除外,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长大,做事磨蹭的毛病。当她犯了错误时,我有时也会冲动!但实践告诉我,对于娇气任性的孩子,惩罚和打骂起不到效果。现在当孩子犯了错,我就会告诫自己首先要忍,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大错还是小错,有意还是无意,用转移话题的方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忍也是一种爱,爱是恒久的忍耐。成长需要时间,一定要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

世上所有的职业中,只有父母这个职业,是不需要经过培训就可以获得的。其实它比任何职业都难,因为他工作的对象与众不同。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多元开放的社会,怎样让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真的太值得探讨了!

感谢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在此阐述一下自己的一点育子经验,与大家一起共勉。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
《育子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