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1:07: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一. 十四个“不用”:

1.表示约数时,数字间不用顿号,表示序数时则用顿号,如:

⑴她看上去有四五十岁。⑵他们俩分别获得短跑

三、四名。

2.并列的词语各项后带有语气词“啊、啦”等,各项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短语作谓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我们的祖国,伟大,繁荣富强。

4.顿号不与连词“跟、同、与、和、及、或”等同时用。如:观众长时间的等待,只为一睹他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5.有些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如:

⑴工商业⑵公安干警⑶不分青红皂白⑷大中专院校⑸指战员⑹中小学生⑺三六九等⑻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⑼她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这些虽并列,但约定俗成不必加顿号。

6 .省略号不与“等”,“等等”同时用。如: 新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增加了《论语》、《庄子》、《孟子》、《荀子》……等著作中的文章。 (×)

7.省略号前不用顿号、逗号。如是省略的是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句子,则其前用句号。如:鲁迅曾说:“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我们的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

8.破折号不与括号冒号“是”“即”“即是”“就是”等同时用。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地方(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 )

9.选择问句之间,不用问号,而用逗号。如:这本书是她借来的?还是你借来的? ( )

10.表示列举时,“有”“包括”“是”后不用点号。如:

(1)造成先行衰减的主要因素有:本征、弯曲、挤压、杂质、不均匀和对接等。 ( )

(2)将表达载体导入靶细胞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多种手段。( )

11.丛书名不用书名号而用双引号如:巴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和《寒夜》等。 ( )

12.除书报杂志影视歌曲名称等外不用书名号。如:

(1)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对《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13.间接引语,可以不用引号。如:

日本右翼分子说:“日本鬼子当年来中国不是侵华,而是助华援华。”这简直是一派颠倒黑白以诽为是的妄言。

14.引语中间有:某某说、道、云等后不用冒号,也不用句号,而用逗号。如:

(1)“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的要命!”

(2)“不错,”他放下茶杯说:“可你知道是谁叫她这么做的吗?”

七个“注意”

1.并列层次不同,用法不同的点号。为并列的各项中还有并列,则小并列用顿号,较大的并列间用逗号,再大的并列,则用分号。如:

(1)米、麦、棉花、化肥、煤炭、这些都要加紧生产的。

(2)生长在海边的人,海就是他的家,生长在深山里的人,山就是他的家,生长在高原上的人,高原就是他的家。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深,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分号不只用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前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使用分号时,分号前后的句子至少有一处使用了逗号,否则,不能用分号。如: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倒装的成分之间用逗号。如:

(1)怎么了,你?(2)你放着吧,祥林嫂!(3)那两个人走了吗,刚才进来的?(4)山上到处是鲜花,红的,白的,黄的。

4.句内括号(注释句中词语或分句的)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后,注释语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不用。

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注释语的句末点号可以用。如:

(1)和帝永远十三年,(公元一○三年),皇帝要各地进贡特产。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订者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字政,西汉沛人(现在江苏沛县)。

(3)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时例外,不能当作一般应用。)

5.引文独立成句时,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引文作为引用者话的一部分时,最后一个点号放在引号外或不用。如:

(1)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为孺子牛。”

(2)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有两千多年了。

6.感叹号不只用于感叹句,也可用于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如:

(1)有良知的中国人,难道能对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经听之任之吗!

(2)不要答应日本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正义的人们!

7.冒号用于总分关系之间的停顿,而破折号用解说部分等被解说部分之间,有时,表示夹注,相当于括号的作用,只不过,括号里的内容是附文,破折号夹注部分的内容为正文,可朗读出来,而括号内的不随正文读出,若读出,要说“以下为括号内的内容”,且读的声音低于正文。如:

(1)北京紫金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2)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3)雪花飘落在她金黄的头发上——这头发卷曲地散在她肩上——很美。

(4)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5)今天晚会有如下节目:相声、小品、口技、小合唱、大合唱和武术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5年未列入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范围,高中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这是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建筑文章这座大厦必不可少的材料,它能使书面语言在表达意思上更加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甚至起到语言不能起到的作用。不可想象,一篇滥用标点符号的文章会受到阅卷老师和读者的青睐。2004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再次闪亮登场,这对过去淡化标点符号教学的现象是一种纠正,对今后标点符号的教学也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导向。

标点符号的学习虽说没有捷径,但笔者认为,了解标点符号的常见设错方式将会快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及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1. 概数中间加顿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A项:

小河对岸

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领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其间不能用顿号隔开。此题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概数,如果是数字表示的是确数,则需要加顿号。例如句子:

今天下午

一、二组的同学打扫教室,

三、四组的同学打扫清洁区。

2. 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

小道理,是指站在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上看,有道理;而大道理,是指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上看有道理。

〔解析〕:从顿号的概念可知,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因此,“个人的立场”“局部的立场”“眼前的立场”这三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下句中的“大多数人的立场”“整体的立场”“长远的立场”之间也应用顿号。注意区分的是较为复杂的句子中,有的看似词语,实则是独立分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D项: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非疑问用问号。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B项: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解析〕:从问号的概念可知,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中)才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该句是陈述语气,因而该句中的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的答案就在问句中,即无疑而问,但常需要表示强调,所以,句末要用问号。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5题D项: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6题D项: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果是由相关的几个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句群,则各句的句末都要用问号,例如:

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其滥用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类型:

(1)在引用话语间插入动作神态,其后用冒号。例如:

“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解析〕: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2)在话语的最后用逗号等。例如下面的对话:

他(霍永诚)问:“有事?”

“有事。”高旭初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解析〕: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有两种情形:

(1)全引句,句号放在引号外。例如: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解析〕:这是全引句,句号在引号内部。

(2)部分引用句,句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抽签的结果,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部分引用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部。

还需注意的是:句末是问号或感叹号,都应放在引号内。

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例如:

①多美啊!济南的冬天。(主谓倒装)

②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没精打采的。(定语和中心语倒装)

③你到哪儿去了?今天上午。(状语和中心语倒装)

〔解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所以①中叹号改为逗号, ②中前一个句号改为逗号,③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有两种情形: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例如: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解析〕:有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例如: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9.随意加引。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加引范围不清。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从此句来看,加引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熟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2)滥用加引。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3题 B项: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根据《标点符号引用法》引号的加引范围可知,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10.滥用书名号。例如:

①试以《鲜花与鸦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王芳每天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主办的《焦点访谈》。

〔解析〕:书名号标示的有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因此,①中的书名号去掉,②中的第二个书名号去掉。

这儿的冒号用法对吗

山东枣庄三中西校 时均琪 27710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外国诗四首》里普希金《致大海》一诗有:

“人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这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诗中的两个冒号是否能够连用,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争论,有人主张按照书中的用法,可以连用;有人不赞同连用。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一下,于是多方论证,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本来冒号是不可以连用的,但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竟然也可以连用,写出来以飨读者。

冒号是不能连用的。这是因为冒号有一个特点,就是控制到一句话的末尾,因而冒号根本谈不上连用。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6题A项: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此题两处错误: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在这里,第一个冒号已经控制到句末了,不允许出现到二个冒号,否则就会统属不定,界限不清。另一处是引号范围不清。此句中,加引号的应是俗话“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再如《中国青年报》里:亨得利还是很有风度的样子,只是多少有点沮丧:他并不惊叹丁俊晖的强大,而是埋怨自己发挥得太差:“有些很容易得球都没打进,防守也出现了问题。”这个句子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应该改为逗号或破折号。因为第一个冒号应该控制到句末,但是它不能控制第二个冒号,故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普希金《致大海》诗中的第二个冒号是错误的,应该改为破折号:如:

“人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这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但是我在研究中还真地发现了一个可以连用的例子,如:

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是有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这个句子的冒号是正确的,不能认为用错了,因为这两个冒号是并列的,谁也不控制谁,属于并列关系,可以并列使用,但这是极为个别的例子了,使用者要谨慎对待。

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标点符号用法

英文中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最新用法

标点符号的用法

最新《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正确用法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

小学生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小结
《标点符号用法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