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6: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为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建立以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为补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校特制定《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一、目标与任务

“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Ma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首字母缩写MOOCs的音译名称。慕课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慕课以量大面广的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双学位课、公共基础课为重点,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网络教育课程,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二、组织与实施

学校负责慕课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制订校级慕课建设计划,并按照普通本科教育、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制订课程建设计划和遴选、评价标准,分类指导和组织慕课建设和使用。

学院是精品慕课建设的主体,按照建设要求,组织教师建设校级慕课,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确保课程质量,并向学校申报课程。

三、建设要求

申报课程须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一)课程类型

1.完整知识点慕课:以完整系统的课程知识点呈现,视频总时长不超过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2.部分知识点慕课:教师结合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际,选择部分知识点以慕课形式呈现,为学习者提供课堂教学之外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3.网络教育慕课:以碎片化、流程管理、富媒体形式体现,适宜于网络教育教学。

(二)内容要求

1.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2.课程应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及其它环节,创意、优化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基本流程为:对原课程解构、拆解知识点→择取、凝练核心知识点→重新创意、设计、结构课程→拍摄制作→翻译、校对→课程上线。

3.申报课程应做好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以知识点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及其它环节,每个知识点对应的视频教学一般为3-15分钟。

4.慕课以周为单位安排学习进度,一般每门课程全部教学时间为8-15周。

(三)资源要求

1.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2.课程资源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

3.为避免产权纠纷,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尽可能使用超链接的形式。教学测试建议采用视频嵌入式测试和阶段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四)团队要求

慕课应该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助教队伍。

四、教学要求

(一)教学形式

1.各教学团队根据不同课程要求可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模式;课程教学与在线教学紧密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在线教学为辅助的 3 辅助教学模式。由我校建设并面向校内本科生开设的慕课课程原则上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

2.慕课应该设计足够的、高质量的讨论主题,以引导学生讨论。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涉及好后续翻转授课的讨论内容或活动主题。

(二)成绩认定

1.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学院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学校承认校内开设慕课及学校引进慕课的有效成绩。

2.慕课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见面课(研讨课)及课末考试成绩等组成;课末考试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考试的方式。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教学团队在开课前确定并向学生公布。

3.校内开设的慕课课程参照正常授课模式,由慕课课程团队登录成绩至教务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1.学校对建设完成的慕课建设课程,视为通过验收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项目。

2.学校负责每门课程的全部建设经费,主要采取招标形式面向社会实施慕课建设。

3.学校对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的慕课,依据课程视频时长,按照15元/分钟标准,一次性给予课程团队奖励酬金。

4 4.采取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课程,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相关政策核定主讲教师教学工作量;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在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相关政策基础上,增加50%的主讲教师教学工作量。

5.主讲教师根据慕课教学需要选聘在线教学助教,助教人数原则上应在3人以下。学校按照课程执行计划学时数,每位助教每学时按照25元标准给予酬金。担任校外引进课程辅导的教师,按照每学时50元标准给予酬金。

6.慕课建设奖励津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部分以及在线助教的酬金由学校单独发放。

(二)知识产权管理

教师按照学校教学任务建设的慕课属于职务作品。凡申报慕课建设的课程,其推荐遴选的全部资源必须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不存在侵犯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等问题。

(三)技术保障

学校构建安全、稳定的硬件运行环境和网络通道,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吉大在线学堂”共享慕课平台。申报课程教学团队依托相关MOOC平台进行建设。学校实行与国内教育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与校内自主开发并重,校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组配备技术人员负责慕课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六、申报与验收方式

(一)申报途径

1.课程教学团队向学院申报校级慕课建设项目,填写《吉林大学

5 慕课建设申请表》经学院审核后向学校教务处推荐。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分批列入建设计划。

2.鼓励各学院支持慕课建设,并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慕课的培育、建设和使用,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大的网络教学名师,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学校和学院教学影响力。

(二)课程验收

1.学校依据《吉林大学慕课制作基本要求》组织专家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评审和验收,验收合格后上线运行。

2.学校择优推荐建设高水准的优质慕课进入校外相关MOOC平台,并按照相关平台规定组织教学及取得收益。

附件:1.吉林大学慕课建设申请表

2.吉林大学慕课制作基本要求

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v1.0)

《吉林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微课与慕课

慕课

慕课

慕课

慕课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慕课与中小学教育

慕课与微课区别

慕课理论与实践

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