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

那拉提镇中学 吴承芳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不容置疑。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相互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本文以初三化学教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第一上化学课,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在他们眼中,化学老师就像魔术师一样有着神奇的魅力,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撩开化学的神秘面纱”,例如:在绪言课中适当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

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

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又如:在教学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值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课例: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生活中的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 “糖醋排骨”、“西红柿”、“苹果”、“酸奶”、“橘子”„„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凭着自己的经验回答着。教师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几种食物,又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些酸性食品的照片,又问:“他们的酸性强弱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教师动手将1毫升白醋稀释了十几倍后问学生:“这瓶中的白醋和稀释的白醋的酸性强弱一样吗?你又是那么办法来确定这些酸性的强弱呢?”

“用酚酞试液”、“不,用石蕊试液”

在大家面前,两位同学用试管进行了实验,但所有的同学都呆住了。因为两个试管中的红色几乎一样,同学们面露惊异之色。“看来,我们要用别的方法来区分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对了,用PH的方法。”一位同学不知是预习了还是接触过该知识点,睁着眼睛兴奋的打断了老师的话。

“对,就是常用的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

二、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

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初三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

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的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月后的一天,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英国军事保安部门调查,没有什么结果,但化学家门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却很快找到了“纵火犯”。

问题:谁是纵火犯呢?

学生交流: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船舱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学生1:有人放火;

学生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 学生3:战舰在海洋上远航,太阳照射在船舱里热量来不及散发,温度升高达到草料的着火点;

学生4:船舱里很潮湿,草料慢慢腐烂产生热量,聚集起来使温度升高。

„„

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课燃烧物的条件。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对学生进行过程和方法教育,同事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利用一些相关的逸闻趣事导入新课,比如:教学这一节课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尝试,拉瓦锡有一次曾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块贵重的金刚石上,希望仔细欣赏它的璀璨光芒。没想到,在强烈的光照下,不一会,金刚石居然烟消云散般消失的无影无踪,让他既诧异,又后悔不迭。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让每个学生都急着想弄清楚金刚石到底哪去了,其后的教学当然就好组织了。

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化学史创设情境,如:

1、拉瓦锡发现空气的成分;

2、稀有气体的发现等,通过创设科学发现的教育情境,帮助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

三、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曰:“不稳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行、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手段,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制作课件: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入山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就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实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去再认识更高层次的问题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和跟其形式、运用的教学情境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所学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运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发表于2009年人民教师第5期下半月刊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思考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研究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策划研究计划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中化学课堂情境创设方法研究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情境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