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宜昌市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9:31: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宜昌市2009年度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编辑:宜昌质监局

发布时间:2010-07-12 10:58:37

自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来,全市各方面尤其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状况明显好转,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应有成效。现将我市2009年度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2009年我市产品质量总体状况

综观2009年全市产品质量状况,总体情况较好,部分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质监部门对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抽查。全年共计监督抽查1669批次,合格1453批次,不合格216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7.06%。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341家生产企业的 803 批次产品,合格 729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0.8%;抽查食品类412 家企业的 866批次产品,合格724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3.6%。

(一)工业类产品

1、水泥产品质量保持良好。全年共监督抽查各类水泥产品92批次,合格89批次,抽查合格率96.7%。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强度不够。

2、肥料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全年共抽查各类肥料企业生产的149批次产品,合格13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0.6%。不合格14批次,主要是总养分不足。

3、铝合金窗和塑料窗产品质量较差。全年抽查铝合金窗和塑料窗企业生产的46批次产品,合格31批次,抽查合格率仅为67.4%。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指标主要是主型材质量、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增强型钢等。

4、家具类产品质量不够理想。全年共抽查家具产品27批次,合格17批次,不合格10批次,抽查合格率仅为62.9%。

(二)食品类产品

1、粮食、小麦粉及其制品质量总体稳定。全年共监督抽查大米、小麦粉和挂面等米面制品142批次,合格110批次,抽查合格率77.5%。

2、植物油质量基本令人满意。全年共抽查34批次,合格24批次,抽查合格率70.6 %。

3、饮用水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抽查饮用纯净水80批次,合格65批次, 抽查合格率81.3%。

4、酱油、食醋等调味品质量不容乐观。全年共抽查酱油、食醋等调味料61批次,合格45批次,抽查合格率73.8 %。

5、茶叶质量居于高位。全年共抽检茶叶98批次,合格96批次,抽查合格率98.0 %。

6、糕点类产品质量比较稳定。全年共抽查糕点76批次,合格66批次,抽查合格率86.8%。

(三)在用特种设备

全市在用特种设备定检合格率达95%以上,保持安全运行。

(四)民生计量产品

1、民生计量主要器具“三表一器”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电能表电力公司抽查部分,电力首检表抽查7800台件,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质量状况良好。煤气表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水表抽查合格率98%。出租车计价器共检定1654台,合格率90%,经过调修和更换后达到100%合格。

2、眼镜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为84%。

(五)纺织品

纤维纺织产品全年抽查53批次,抽查合格率100%。

二、产品质量状况成因分析

我市产品质量总体上呈现稳定提高的态势,但仍有部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可以看出,形成我市产品质量现状的主要因素在于:

(一)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1、工作责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2009年,是我市上下全面深入贯彻“质量兴市”战略的第一年。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发改委等13个主要成员单位签订了《质量兴市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质量兴市工作政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学习宣传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组织全市1020家规模以上企业积极投入“质量安全年”活动,并对全市100家重点企业实施了绩效评价活动,积极推进企业落实质量兴市的主体责任。

2、争创精品名牌工作又传喜讯。2009年,我市黑旋风工程机械开发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的36件产品获评2009年湖北名牌产品,企业数和产品数比上年分别增加7家、13件,增长31.8%和56.52%。在荣获2009年湖北名牌产品称号的240家企业中,我市获评企业数量在全省17个地市州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市。国家、省级名牌产品拥有量在全省市州中宜昌位于前列。2009年,宜昌生产的国家和湖北名牌产品,销售额364.94亿元,增长26.4%;利税额44.28亿元,增长41.94%;出口额5.22亿美元,增长47.8%。

3、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我市水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政府针对小型水泥企业出台了相关限制政策,各大企业的生产工艺日臻完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整体质量逐步提升。截至2009年,共关停21家小水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341万吨。新增高效节能水泥企业4家,增加新技术产能480万吨/年,年可节约用电1.44亿千瓦时,降低煤热耗24亿大卡(约合50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2.47万吨。

4、标准化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了8个示范区项目建设任务,示范区农民年总增收895.84万元;宜都红花套镇农业标准化示范镇试点工作顺利完成;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等两项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已进入公示阶段。到2009年底,我市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在推进标准化进程中,经过多年的整顿和规范性管理,我市茶叶产业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管理水平都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9年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8%。

工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登记289家578个,采标29项,采标标志15项,我市采标率达到80%。我市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定工作,宜化集团、兴发集团和安琪酵母等企业主持或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工业产品标准化成果的巩固,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强了产业优势,为宜昌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企业质量意识管理水平日渐提高。大凡抽检合格的产品,都是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的产品。例如,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内在质量经检验均合格,合格率100%,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控制较为严格,积极引进国内外最新的设计理念,吸引高级服装设计师和技术人员,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

6、后处理工作落实到位。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依照法律规定,责成相关企业进行后处理,做好整改工作。2009年,进行后处理321批次,整改合格率达100 %。仅以肥料为例,2009年抽查不合格的批次,共涉及肥料总量达4000余吨,产值约500万元。经过督促相关企业进行后处理整改,防止了这些不合格肥料流入市场,既让农民群众免受了危害,也帮企业避免了可能遭受的损失。

(二)企业忽视质量管理,生产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1、企业忽视细节管理,导致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

2009年监督抽查不合格的食品中,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签不合格。其中,米面及其制品32批次有29批次标签不合格,植物油10批次中9批次标签不合格,糕点10批次标签不合格。实际上,米面及其制品、植物油、糕点等产品的整体内在质量比较稳定,由于企业对相关标准尤其是关于外包装的最新规定学习不认真,导致企业对产品标签等知识的缺乏,一些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国家关于产品外包装标识标注的要求,导致标签使用不符合标准,从而造成整个产品检验不合格。

2、企业生产条件较差,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一些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薄弱,生产能力不过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证。突出反映在铝合金窗和塑料窗、家具、饮用水等产品上。

铝合金窗和塑料窗。作为建筑外墙和室内装饰的一部分,铝合金窗和塑料窗的结构形式、材料质感、表面色彩等外观效果,对建筑外立面的美观协调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和谐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2007年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后,宜昌市的铝合金窗和塑料窗行业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存在加工工艺不够完善等问题,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家具。家具作为一种轻工产品,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和人密切相关的,它的质量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不合格指标集中在家具的尺寸不够、力学性能较差以及甲醛释放量超标等方面。尺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的加工精度不够,以及设备加工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力学性能不合格主要是厂家所用材料不达标和加工工艺水平低造成的。

饮用水。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微生物。造成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符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等。

3、只顾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种种不当手段,比如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使用质量低劣的原料等等,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家具甲醛释放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就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所用原材料质量不过关造成的。

肥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少数企业通过提高原材料成本较低的单养分含量,降低成本较高的单养分含量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改变了肥料的养分分配比例,降低了肥效,导致产品不合格。

调味料的不合格指标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特征指标上,如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食醋的总酸等,少数产品的细菌和外包装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主要原因同样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法降低成本,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4、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工作发展需求。

一方面,有部分企业不太重视自身检验检测手段的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小作坊尤其欠缺自检能力和专门从事检验的技术人员,产品质量在厂内不能自检。另一方面,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检验检测机构,如宜昌市质检所等单位,虽然一直注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但由于缺乏财政经费保障,检验能力建设提档升级相对滞后,与宜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能同步,与宜昌在全省全国所处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难以满足质量工作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尤其是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一)加强宣传,注重教育,进一步增强企业主体质量意识。意识是思想的源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意识增强了、思想统一了,行动才会自觉。因此,首先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着重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使企业负责人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坚持将质量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全市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为全面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三)监管到位,把好关口,坚持从源头抓好质量。对本辖区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环节要严格监管。要严把市场准入关、日常监督关和出厂检验关。对获证生产企业100%进行抽样检验,对首次抽样不合格的,暂扣许可证;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主动召回不合格产品,整改后复检仍不合格的,依法吊销许可证。

(四)强化基础,完善手段,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企业要切实重视自检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解决自检能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应从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检验技术手段,为质量工作提供坚强有力技术支撑的角度,将提升公正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纳入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项目建设上予以支持,在经费投入上给以倾斜,把我市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真正建设成为能够体现宜昌综合实力、代表宜昌发展水平的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五)突出重点,狠抓整改,严肃开展后处理工作。对不合格产品,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和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企业损失。对拒不整改的,依法进行查处。

二○一○年二月二日

宜昌市第三季度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目录

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情况分析报告

挂面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宜昌市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宜昌市产品质量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