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摸钟辨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摸钟辨盗”的故事

《梦溪笔谈》记载:宋朝枢密直学士陈述古,曾经在福建浦城县当过县令。在一起盗窃案中,陈述古拘留了几个犯罪嫌疑人,经几次审讯,仍难确认谁是真正的罪犯。一天,陈述古想了个巧妙的办法,他把那些嫌疑人带进一座楼阁,指着一座大钟对他们说:“这是一口神钟,能辨别罪与无罪,十分灵验。没有偷盗行为的人摸它,不会发出声音;而偷过东西的人只要手碰到它,就会发出嗡嗡的响声。既然你们都说没有偷过东西,现在我只好请这口神钟来识别了!” 说完,陈述古带领随从人员在神钟面前恭恭敬敬地焚香叩头,请示显灵,态度十分虔诚,气氛非常严肃。祭祀完毕,他又吩咐衙役用帷幕将神钟围起来,并暗地在钟四周涂满墨炭。然后令嫌疑人逐一把手伸进帷幕摸钟。摸完一个检查一个,结果只有一个人手上没有墨炭。其余的人手上都沾染了一层墨迹。陈述古于是对那个手上没有墨迹的人进行集中审讯,这人果然是真正的盗窃犯。

在抓获若干嫌疑人之后, 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 怎样确定谁是真正的罪犯呢?这的确是个难题。古代封建社会,一般会借助于刑讯逼供, 这有时也会达到目的,但也会因屈打成招造成冤案错案。陈述古没有用严刑拷打, 而是采取一个巧妙的心理测验来识别真伪。为了使这个方法取得成功, 他事前大造舆论和渲染气氛, 既反复宣称“ 神钟” 辨盗灵验, 又严肃地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与罪犯打了个特殊的“ 心理战” , 于是盗贼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所以他手上没墨汁。其实,这正中了陈述古的圈套。

这个案例, 带有很强的时代特点。陈述古利用罪犯愚昧的迷信观念和做贼心虚的心理, 从而达到了破案的目的。在现代社会,这种方法就不一定见效了,而且还可能涉及“诱惑侦查”的非法取证嫌疑。但是, 陈述古这种利用心理测试去伪存真的破案方法体现出的侦查智慧仍然让我们深为叹服。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聪明睿智的古代司法官确实有他们的独到的审案方法,能够巧用犯罪心理学,审不厌诈,至今看来都有着绝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本刊编辑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摸钟辨盗文言文翻译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神钟辨盗

《摸钟》注释译文及文化常识

钱钟书故事

钟表里的故事

人心辨真假的百姓故事

象迹之辨哲理故事

聚将钟的故事

励志故事:三只小钟

蒋干盗书的故事[定稿]

“摸钟辨盗”的故事
《“摸钟辨盗”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