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感恩让心灵升华

发布时间:2020-03-02 06:16: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感恩让心灵升华

绥化市一曼小学武金梅 感恩既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品德和一种责任。“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方法,营造了良好的感恩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生中进行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对于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学生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曼小学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感恩心、责任心”主题教育,将“感恩故国有忠心、感恩怙恃有孝心、感恩老师有真心、感恩他人有爱心、感恩生命有信心”的“五感、五心”教育内容落到实处,使德育工作更加扎实有效,“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已成为校园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识恩、知恩—从提高学生认知入手进行感恩教育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近年来,在中小学校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时下不少学生情感冷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没有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这是在当今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在校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过分溺爱或者缺乏交流的问题,有不少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对于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不以为然,不知道怎样感恩,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我区一所中学调查,近一半的学生记不得父母生日,近60%的学生认为家务理所当然是家长的事。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水平,开展 “知恩、识恩、感恩、报恩”主题教育,让学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关爱他人、服务社会、道德高尚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和所有关心、帮助过你的人。

“感恩教育”是一曼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区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为了保证感恩教育取得实效,各学校和老师把感恩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注重挖掘各门课程教材中蕴涵着的感恩教育内容,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将感恩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学生要凡事心存感激,感激父母的辛劳,常思一粒米、一角钱的来之不易,让感恩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教育活动以及班校会、升旗仪式等各种教育活动的承载作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感染作用,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知恩、感恩氛围。基于以上思考,我校广泛组织了《弟子规》、《三字经》国文吟诵歌会;开展了“童眼看世界”“寻找身边的感动”征文活动;通过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页广泛宣传有关感恩的生动事例;在校园组织开展“感恩箴言”征集、评选活动,用身边的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事例来感染学生,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感恩”主题活动,

通过在学生中开展算一笔恩情账、讲一个感恩故事、阅读一组感恩文章、做一件感恩事、唱一首感恩的歌等形式,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引导学生感恩老师、感恩父母,将感恩的种子撒播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感恩、报恩—“知行结合”是感恩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知恩就应图报。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懂得回馈他人、回馈自然,将感恩的意识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良好品质。感恩教育的实践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系列化的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知行结合”的原则,力戒脱离生活的说教,要引导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学校需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感恩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生活, 学会爱自己的家庭和亲人,爱自己的集体和同学, 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从亲身体验中感动,真正达到形成健康人格的教育目的。我校感恩教育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知恩”,再“感恩”,然后“报恩”,从认识层面到情感层面循序渐进开展感恩教育,学生接受起来容易,操作性也强。其中“感恩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组织学生开展“感恩家长”体验活动,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制作礼物、为父母洗脚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知恩、感恩,回报父母的爱,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能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二是组织学生开展“感恩老师”体验活动,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不忘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感恩他人”体验活动,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所享受的快乐生活,是别人用劳动和爱心创造的,要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四是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社会”实践体验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到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了多少恩惠,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五是组织学生开展“感恩自然”体验活动,感念大自然的天赐之恩,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树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看到,通过以上活动创造出了许多开展感恩教育的鲜活经验、有效的活动载体。去年寒假,结合校情学情,学校围绕打造“感恩”教育特色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有创意的体验活动,通过“算算亲情帐”“回味感动的瞬间”“搜集成长的见证”等各种活动,体会父母的不易,用行动报答父母,让妈妈爸爸快乐,让“感恩”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动力。

我小学的红领巾志愿者们将校园内外、楼宇街巷、活动广场,都变成义务社团活动的阵地。平日里他们活跃在校园,周末他们则走向社会。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寒风料峭,他们都积极主动践行自己的誓言——尽自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清除野广告、拾杂物、去孤儿院和孩子一起读书,探望养老院

的老人等,一次次活动,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爱的种子,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回报的幸福。

学校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向全体中小学生布置“感恩心”家庭作业,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做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和老师还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建一个家庭小岗位、做一张感恩卡、写一篇感恩日记、寻找一件感动的事活动;开展了给身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等未成年人送去新年真挚的关心和祝福,为困难家庭和需要帮助的孩子等群体提供援助的“红领巾寒冬送温暖”活动,学生“感恩”情感在一次次活动中获得升华。

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各学校努力争取家校合

一、携手育人,要求家长在“感恩父母,孝敬长辈”方面给孩子作表率,要求学生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出发,在回报家人、回报长辈的过程中增强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会和谐家园的温暖。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懂得了“没有阳光,就没有大地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盛”的人生道理。正如一位同学说:“‘感恩心•责任心’活动让我感到对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同时我们还应该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和践行感恩心、责任感的精髓。”感恩教育已成为一曼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全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感恩永驻心灵

让感恩走进心灵

让感恩走进心灵

瑜伽心灵的升华

瑜伽心灵的升华

作文 让感恩走进心灵

让感恩走进心灵演讲稿

“感恩”征文:让感恩走进心灵

让感恩走进心灵定稿

让感恩美化心灵班会主持词

感恩让心灵升华
《感恩让心灵升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