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段水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6:25: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段水环境问题

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年级:13级7班 姓名:王 学号:641307 1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1 伊通河概况……………………………………………………………………3 2 伊通河水环境现状及产生机理

2.1 可用水量减少,自净能力不足…………………………………………………4 2.2 污水直接排入,水质污染严重…………………………………………………4 2.3 直排混流错乱,污染水体质量…………………………………………………8 2.4 河道管网淤积,内源污染严重…………………………………………………8 3 伊通河水环境治理措施

3.1 加快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来源…………………………………………………5 3.2 控制面源污染,预防水源污染…………………………………………………5 3.3 定时河道清淤,消除内源污染…………………………………………………6 3.4 加大综合治理,提高防治能力…………………………………………………6 4 结语 ……………………………………………………………………………6 参考文献 …………………………………………………………………………6

2 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段水环境问题

64130722 王一凡

摘要:伊通河是长春市人民的母亲河,是长春市区的唯一过境河流,伊通河的水环境问题关系到沿河两岸民生。本文分析了伊通河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伊通河;水环境;治理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的高速发展,致使了大量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的排放,从而导致伊通河河水污染严重,污染长春市环境的同时,也污染了松花江水。本文分析了伊通河长春城区河段的水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伊通河水污染防治对策,旨在为伊通河水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1 伊通河概况

伊通河发源于伊通满族自治县板石庙乡青顶子岭北,是第二松花江的二级支流,饮马河的最大支流,于长春市乐山镇柳罐印子屯流入长春境内,是唯一一条贯穿长春城区的河流,流经长春市区、农安、德惠、至靠山屯镇后注入饮马河。如图1。流域面积为8440平方千米,河长342.5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4800万立方米。

伊通河从南至北贯穿长春市,位于市区中轴线人民大街东侧,平均距离2.5 km。上游建有新立城水库,南距南三环桥15.58 km,伊通河长春市城区段南三环桥至四化拦河闸全长15.38 km,按河流流向由南至北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为南三环桥至自由大桥 5.26 km,中段为自由大桥至东荣大桥 6.72 km,下段为东荣大桥至四化拦河闸3.4 km。

伊通河流经长春市区后,由于接纳长春市区约78%的废污水,从而使其受到严重污染,水质由新立城水库Ⅲ类水标准,从长春断面开始,直至汇入饮马河,始终处于劣V类水状态,河水受到严重污染。

3

图1 伊通河流经长春示意图

2 伊通河水环境现状及产生机理

2.1 可用水量减少,自净能力不足

首先从自然条件方面来说,伊通河多年处于枯水年份,上游来水量不足,地表水量减少;并且在伊通河长春市城区建有新立城水库、太平池水库等,随着近年来人口大量增长,新立城水库作为长春市重点供水水源地,为保障居民、工业用水,向下游排放的环境用水量也大幅减少, 致使伊通河长春市城区下游河道径流量偏少,水资源严重匮乏,水体更换周期变长,从而导致伊通河河道萎缩,排泄能力降低,维持水功能的可用水量减少,河水的自净能力不足,无法依靠自身的稀释净化能力对排入的污水进行净化, 纳污能力大大降低。 伊通河在繁荣桥等段建设了橡胶坝抬高河道水位,起到再生景观、增加生态用水的目的,但由于河槽硬化等原因,河道自净能力不足,水污染依然严重。 2.2 污水直接排入,水质污染严重

据统计资料标明:1998 年长春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COD cr 和挥发酚的总排放量分别为83837.82 t和14t ,亦即241.26 t/d和0.047 t/d,远远超过了伊通河的环境容量,据调查,伊通河的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粪大肠菌群等指标,特别是非汛期的污染程更加严重。由污染项目可以看出伊通河主要污染来源是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还有部分农业污染源。

工业上,长春市工业高速发展,但污水处理效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不配套,部分污水处理厂因种种不能达到设计规模能力,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现象,对水环境构成污染威胁。

农业上,农业上为了追求粮食高产丰收和防治病虫害,除草剂、杀虫剂、助长剂及各种各样化肥也在普遍被使用,这样,不但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质量退化,而且化肥中的

4 有害成分还会部分通过雨水冲刷进入江河从而造成了江河的污染。

生活上,居民产生的生活废水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从而导致了地表水的污染。并且近年长春市人口大量增长。如长春市1979年的人口约为120万人,而现在人口超过了220万人。人均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按0.05吨/人计算,每天就有近10万吨的废水排放量,而大部分被排到了伊通河里。

2.3 直排混流错乱,污染水体质量

长春市在整治伊通河污染问题上投入了不少资金,然而,一些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利益 ,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排放到伊通河内。伊通河长春市区段一共 66个排水口,其中污水直排口有10个,直接影响水质。但除了这10个污水直排口外,其中有一部分是专门用来排雨水的, 原则上不会对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有的工厂和单位私自违 法将排污管线接在市政雨水管线上,这样一来,沿河两岸接纳大量污水,造成了伊通河河水的污染。

2.4 河道管网淤积,内源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伊通河河道均未实施彻底清淤,污水收集干管淤积严重,严重区段已淤堵了2/3,甚至更多。这些干管的长期淤堵,使其排水能力大大降低,也加重了侵蚀和渗漏状况的发生。由于配套管网建设年久失修,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低,部分污水未经集中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对河水的污染。

3 伊通河水环境治理措施

3.1 加快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来源

伊通河两岸城镇污水处理厂发展很快,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厂及设施又有许多,但能做到污水资源化的并不多,只有其中几座,如长春西郊污水处理厂、汽车厂污水处理厂、长春客车厂等。因此,应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对现有污水处理厂加大投资,完善相应污水深度处理配套设施,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应与污水资源化同步实施。即减少对新水的需求也减少进入伊通河水的排污量。 3.2 控制面源污染,预防水源污染

伊通河两岸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及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使得面源污染变得越来越突出,其污染包括农业使用的化肥、农药、村镇排放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垃圾堆放物等。由于污染源分散,不易集中处理。在伊通河两岸划定缓冲区,,缓冲区内建缓冲林,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道路地表排水,来初步预防水源污染和减少流域集水区的污染。

5 3.3 定时河道清淤,消除内源污染

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污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而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是重金属、营养物质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所以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在环境条件变化如气温变化和夏季高温时,水体中的底泥可上翻进入水中。长春市城区下游至农安段由于伊通河坡缓累积较厚的底泥,使得个别地段污水发黑、发臭,水质已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五类水质。因此,清除底泥、消除内源污染是改善伊通河水环境的必要措施。

3.4 加大综合治理,提高防治能力

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治污工程建设,提升水污染综合防治能力。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及垃圾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垃圾处理场建设,加大水体两岸和城乡结合部垃圾监管和清运力度。

4 结语

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虽然伊通河水环境污染治理长春市城区段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未解决的流域污染问题还有很多。建议各部门互相配合,增加污水处理设备,减少污水各方面来源;有关部门在伊通河水资源开发管理及水污染防护治理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加强监督与管理,保障政府的治理政策能很好落实,控制污水排入伊通河,同时从内源解决水质污染问题,从而恢复伊通河清澈的河水。 参考文献

[1] 李建萍, 李绪谦, 王存政.伊通河水环境容量与污染防治对策的研究.世界地质, 2001, 20(2): 183-187.[2] 李立, 刘云福, 刘玉申.伊通河水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农业与技术, 2010, 30(5).[3] 韩桂荣, 王立国, 昌镜伟.伊通河水质污染状况分析.吉林水利, 2001(8): 11-13.[4] 李春生,段长春.伊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吉林水利, 2010(6): 56-57.[5] 荆镝, 伊通河城区段水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治措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论坛, 2009, 11.[6] 陈欢.伊通河水环境质量评价【J].科技信息,2010,(35).

吉林省长春市

– 长春市周边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水环境问题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广播电台频率

伊通诗词

水环境容量 错误问题

长春市中考满分作文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展示

吉林省物价局关于调整长春市水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水环境问题的思考

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段水环境问题
《吉林省长春市伊通河段水环境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