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池上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6: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自由放声朗读古诗。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师指名朗读并作简要评价) 师: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请你们用笔标出来。 生:在诗中圈生字。

师:读读这三个生字,你们发现这三个生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稍作思考后齐说)都是后鼻音。

师:谁来读读这三个字?(师指名读,范读,再指名读)

师:这三个生字从字形上也能看出其大概意思,你能看出来吗? 生1:“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生2:“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

生3:“萍”是草字头,说明它是一种植物。 师:对它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生:感到茫然„„ 师:“浮萍”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生植物,请看图片(师出示浮萍图片) 师:理解了生字,诗就会读的更好,谁再来读诗? 生:个别朗读。

3、讲故事:

师:诗你们是读熟了,可诗中藏着的一个故事,你们读出来吗?(圈出“藏”字)轻声读读古诗,想想诗中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呢?同座位同学可相互说说。 生:读诗、相互说故事。

师:谁来把诗中藏着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生: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去偷采白莲,可是他不知道怎样藏踪迹,水上的浮萍被船冲开了。 师:你知道诗中的小孩偷采的是什么? 生:白莲。

师:白莲你见过吗?

生:见过,就是白色的莲花。

师:是吗?偷采的是莲花吗?谁有不同的意见?

生:白莲就是白色的莲子。因为莲子好吃,所以小娃才去偷采。

师:雪白的荷花,碧绿的莲蓬,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莲子,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出示莲蓬图片)老师小时候很少有水果吃,夏天就经常去采莲蓬,吃莲子。谁再来说故事?

生:一个小娃撑着一支小船,去偷偷地采白莲,可是他不知道隐藏偷采的踪迹,水上的浮萍被小船冲开了一条水路。

师:你刚才说的不知道指的是诗句中的哪个词? 生:不解。

师:那“解”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知道。

师:是吗?再想一想。 生:知道的意思。 师:(板书知道)我们读过的《桂花雨》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诗: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这里的“解”是什么意思? 生:知道。

师:是啊!咱们学习可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谁再来说诗中的故事? 生:夏天的午后,有一个小娃撑着一支小船,去荷花池里偷采白莲,他不知道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水面上的浮萍被小船荡开了一条清晰的水路。

师:同学们,这首诗我们没有借助任何资料和工具书就读懂了,这和诗的作者白居易有关。(在诗题下方板书:白居易)想听故事吗? 生:想听。

师: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老少能读,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得懂。据说有一天,白居易把自己写好一的一首诗读给他的邻居老婆婆听,老婆婆先是没听懂,白居易回去对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改好之后又去读给她听,可老婆婆还是没能听懂,白居易又回去反复地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了,他才满意。可见,好诗是改出来的,先天的聪慧再加上后天的勤奋才会有成就。

4、想画面: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读出诗中藏着的故事,其实这首诗里还藏着一幅画面。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心来听老师读这首诗,你一定能听出诗中的画面。(师配乐朗诵) 生:闭着眼睛,静听。 师:(朗诵完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想象)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一个小娃偷偷地采了白莲回去了。

生2:我看到池上的浮萍开了一道口子,可是小娃不知道。 师:“偷”是不光彩的,也是为人所不齿的。对有偷窃行为的人人们都很讨厌。可诗中的小娃你们讨厌他吗?

生:不讨厌,还比较可爱。 师:为什么不讨厌?

生:因为他是偷偷地去采白莲,他没让人知道。 师:老师课前查了字典,“偷”大体有三种义项,同学们请看屏幕,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你觉得这儿的“偷”该选哪种义项? 生:(异口同声地)瞒着别人、悄悄地。 师: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

生2:我觉得小娃会很高兴,因为他有莲子吃了。 生3:我觉得小娃很快乐。

师:体会得真好!来,带着你的体会读这两句。 生:有感情地读诗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诗中读出了什么? 生1:读出了高兴。 生2:读出了紧张。

生3:读出了小娃的可爱。 生4:读出了小娃的有趣。 师:适时板书“可爱”“有趣”

师:更可爱的还在后头,读读看后两句,体会体会。 生:自读诗句,体会。

师:小娃偷采白莲,他想不想让别人知道? 生:不想。

师:事实上别人有没有发现?是怎么发现的? 生1:发现了。

生2:浮萍一道开,看到浮萍被冲开了,就知道了。 师:小娃知道自己被发现吗? 生:不知道。

师:多有趣、多可爱的孩子!自己已被别人发现,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谁来说说。

生1:放暑假的时候,妈妈规定每天只能吃一支雪糕,有时我乘妈妈不注意就多吃一两支,自以为妈妈不知道,其实妈妈早就知道了。 师:你妈妈是怎么知道的?

生1:因为我嘴巴上还留着奶油呢! 生:(哄堂大笑) 师:妈妈责怪你吗? 生1:没有。 师: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你就和诗里的小娃一样——可爱,妈妈怎么会责怪你呢?自己瞒着大人做的事,被别人发现,自己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这就是天真,这就是童趣。让我们好好读读这两句。 生:个别读,齐读。

5、猜诗人:

师:同学们,诗中不仅藏着一个故事、一幅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猜他是谁? 生:白居易。

师: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 生1:他在窥视。 生2:他在偷笑。 生3:他在偷看。

师: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生1:这小孩好玩,可爱。

生2:白居易太喜欢这个孩子了,看着这个孩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生3:看到这个孩子在笑,白居易也被逗笑了。

6、悟情感:

师:老师听出来了,这首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 生1:白居易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生2:还有白居易的那种童真。 师:(板书“喜爱”)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配乐读这首诗。

生:个别读、齐读。(配乐:古筝曲)

7、重拓展:

师:类似这样描写儿童生活、反映儿童情趣的诗还有很多,请看大屏幕(出示古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读读这些诗句,选自己喜欢的多读几遍。并想想诗中的孩子在干什么?

生:自由读诗句。 师:谁来读? 生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里的孩子在放风筝。 师:你们放过风筝吗?有趣吗?带着你们的体会读这句诗。 生:(齐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谁来接着读?

生2: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儿的孩子在捉黄蝶。 师:孩子们捉住黄蝶吗? 生2:没有。 师:为什么?

生2:飞入菜花无处寻。到处都是黄乎乎的油菜花,黄蝶飞进去就很难找到了。 师:多有意境啊!一起来读读这句。 生:(齐读)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你喜欢读哪句?

生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里孩子在学着大人们种瓜呢。 生4: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生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在古诗百花园中,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是一朵独特的艺术之花,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童心不泯的诗人热爱孩子,喜欢和孩子交往,希望从孩子身上寻找童年岁月梦幻般的记忆,体味人生的天伦乐趣。因此,凡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个天真调皮的神态,一个滑稽好奇的动作,诗人无不怀着浓厚的兴趣,加以精心捕捉和描绘。让我们记住这些充满稚气和灵气的诗句。 生:(齐读)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自由放声朗读古诗。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师指名朗读并作简要评价) 师: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请你们用笔标出来。 生:在诗中圈生字。

师:读读这三个生字,你们发现这三个生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稍作思考后齐说)都是后鼻音。

师:谁来读读这三个字?(师指名读,范读,再指名读)

师:这三个生字从字形上也能看出其大概意思,你能看出来吗? 生1:“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生2:“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 生3:“萍”是草字头,说明它是一种植物。 师:对它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生:感到茫然„„ 师:“浮萍”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生植物,请看图片(师出示浮萍图片) 师:理解了生字,诗就会读的更好,谁再来读诗? 生:个别朗读。

3、讲故事:

师:诗你们是读熟了,可诗中藏着的一个故事,你们读出来吗?(圈出“藏”字)轻声读读古诗,想想诗中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呢?同座位同学可相互说说。 生:读诗、相互说故事。

师:谁来把诗中藏着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生: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去偷采白莲,可是他不知道怎样藏踪迹,水上的浮萍被船冲开了。 师:你知道诗中的小孩偷采的是什么? 生:白莲。

师:白莲你见过吗?

生:见过,就是白色的莲花。

师:是吗?偷采的是莲花吗?谁有不同的意见?

生:白莲就是白色的莲子。因为莲子好吃,所以小娃才去偷采。

师:雪白的荷花,碧绿的莲蓬,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莲子,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出示莲蓬图片)老师小时候很少有水果吃,夏天就经常去采莲蓬,吃莲子。谁再来说故事?

生:一个小娃撑着一支小船,去偷偷地采白莲,可是他不知道隐藏偷采的踪迹,水上的浮萍被小船冲开了一条水路。

师:你刚才说的不知道指的是诗句中的哪个词? 生:不解。

师:那“解”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知道。

师:是吗?再想一想。 生:知道的意思。 师:(板书知道)我们读过的《桂花雨》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诗: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这里的“解”是什么意思? 生:知道。

师:是啊!咱们学习可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谁再来说诗中的故事? 生:夏天的午后,有一个小娃撑着一支小船,去荷花池里偷采白莲,他不知道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水面上的浮萍被小船荡开了一条清晰的水路。

师:同学们,这首诗我们没有借助任何资料和工具书就读懂了,这和诗的作者白居易有关。(在诗题下方板书:白居易)想听故事吗? 生:想听。

师: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老少能读,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得懂。据说有一天,白居易把自己写好一的一首诗读给他的邻居老婆婆听,老婆婆先是没听懂,白居易回去对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改好之后又去读给她听,可老婆婆还是没能听懂,白居易又回去反复地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了,他才满意。可见,好诗是改出来的,先天的聪慧再加上后天的勤奋才会有成就。

4、想画面: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读出诗中藏着的故事,其实这首诗里还藏着一幅画面。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的心来听老师读这首诗,你一定能听出诗中的画面。(师配乐朗诵) 生:闭着眼睛,静听。 师:(朗诵完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想象)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我看到一个小娃偷偷地采了白莲回去了。

生2:我看到池上的浮萍开了一道口子,可是小娃不知道。 师:“偷”是不光彩的,也是为人所不齿的。对有偷窃行为的人人们都很讨厌。可诗中的小娃你们讨厌他吗?

生:不讨厌,还比较可爱。 师:为什么不讨厌?

生:因为他是偷偷地去采白莲,他没让人知道。 师:老师课前查了字典,“偷”大体有三种义项,同学们请看屏幕,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你觉得这儿的“偷”该选哪种义项? 生:(异口同声地)瞒着别人、悄悄地。 师: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

生2:我觉得小娃会很高兴,因为他有莲子吃了。 生3:我觉得小娃很快乐。

师:体会得真好!来,带着你的体会读这两句。 生:有感情地读诗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诗中读出了什么? 生1:读出了高兴。 生2:读出了紧张。

生3:读出了小娃的可爱。 生4:读出了小娃的有趣。 师:适时板书“可爱”“有趣”

师:更可爱的还在后头,读读看后两句,体会体会。 生:自读诗句,体会。

师:小娃偷采白莲,他想不想让别人知道? 生:不想。

师:事实上别人有没有发现?是怎么发现的? 生1:发现了。

生2:浮萍一道开,看到浮萍被冲开了,就知道了。 师:小娃知道自己被发现吗? 生:不知道。

师:多有趣、多可爱的孩子!自己已被别人发现,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谁来说说。

生1:放暑假的时候,妈妈规定每天只能吃一支雪糕,有时我乘妈妈不注意就多吃一两支,自以为妈妈不知道,其实妈妈早就知道了。 师:你妈妈是怎么知道的?

生1:因为我嘴巴上还留着奶油呢! 生:(哄堂大笑) 师:妈妈责怪你吗? 生1:没有。 师: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你就和诗里的小娃一样——可爱,妈妈怎么会责怪你呢?自己瞒着大人做的事,被别人发现,自己还不知道,还在偷着乐,这就是天真,这就是童趣。让我们好好读读这两句。 生:个别读,齐读。

5、猜诗人:

师:同学们,诗中不仅藏着一个故事、一幅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猜他是谁? 生:白居易。

师: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 生1:他在窥视。 生2:他在偷笑。 生3:他在偷看。 师: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生1:这小孩好玩,可爱。

生2:白居易太喜欢这个孩子了,看着这个孩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生3:看到这个孩子在笑,白居易也被逗笑了。

6、悟情感:

师:老师听出来了,这首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 生1:白居易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生2:还有白居易的那种童真。 师:(板书“喜爱”)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配乐读这首诗。

生:个别读、齐读。(配乐:古筝曲)

7、重拓展:

师:类似这样描写儿童生活、反映儿童情趣的诗还有很多,请看大屏幕(出示古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读读这些诗句,选自己喜欢的多读几遍。并想想诗中的孩子在干什么?

生:自由读诗句。 师:谁来读? 生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里的孩子在放风筝。 师:你们放过风筝吗?有趣吗?带着你们的体会读这句诗。 生:(齐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谁来接着读?

生2: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儿的孩子在捉黄蝶。 师:孩子们捉住黄蝶吗? 生2:没有。 师:为什么?

生2:飞入菜花无处寻。到处都是黄乎乎的油菜花,黄蝶飞进去就很难找到了。 师:多有意境啊!一起来读读这句。 生:(齐读)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你喜欢读哪句?

生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里孩子在学着大人们种瓜呢。 生4: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生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在古诗百花园中,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是一朵独特的艺术之花,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童心不泯的诗人热爱孩子,喜欢和孩子交往,希望从孩子身上寻找童年岁月梦幻般的记忆,体味人生的天伦乐趣。因此,凡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个天真调皮的神态,一个滑稽好奇的动作,诗人无不怀着浓厚的兴趣,加以精心捕捉和描绘。让我们记住这些充满稚气和灵气的诗句。 生:(齐读)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长春版小学语文:《池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

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1)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2)懂诗句

(3)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1)学生练读。

(2)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3)有感情朗读

2、说诗

(1)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学生练说。

(3)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1)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

(2)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教学实录: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多媒体出示荷塘及荷花图片)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生情不自禁一起吟诵)

有的已经露出了绿色的莲蓬,又让我们想起《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相机介绍“采莲”:碧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连、莲肉,嫩嫩的、甜甜的,是孩子们夏季难得的美味,既好吃又好玩。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3、出示古诗,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生:我们学过白居易的《草》,我想给大家背背。(2)教师补充介绍资料: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个别读。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古诗中红字显示),读一读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鼻音)读准。

(2)看看它们的字形,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形声字。提示:从字形上你能猜出大概意思吗?)

(“撑”是提手旁加个掌,说明是用手掌握着竹竿。) (“艇”是舟字旁,它指小船,这种船很轻便。) (“萍”是草字头,下面还有一个三点水,说明它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3)对浮萍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浮萍”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生植物,看,这就是浮萍。(出示浮萍图片)

3、生字检测“生字魔方转转转”

大屏幕上的魔方随机转动,出现生字(偷、艇、撑、解、藏、浮萍),指名组词并领读。

(2)齐读古诗。师生合作读。

【用教师的读引领学生的读】

4、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池的荷花非常美丽。

生:我好像看到一个小孩偷偷地划着一个小船,出来偷采莲蓬了。

„„

3、相机品读:偷 (1)在我们的印象中,“偷”是不光彩的,人人都讨厌。这里的“偷”又该怎么理解呢?

老师摘录了“偷”在字典中的三种解释。

(出示:一是偷盗;二是瞒着别人、悄悄地;三是抽出(时间),)

你觉得这儿的“偷”该选哪一个?

生:瞒着别人、悄悄地。

(2)你有没有小时候偷偷瞒着大人做一些事,即使被大人发现了也不会责怪你? 学生交流自己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3)猜想一下,此时小娃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他怕别人发现,所以很紧张。

生2:我觉得小娃会很高兴、很快乐,因为他有莲子吃了。 (4)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生:很可爱。生:很调皮。

4、这个小孩偷采莲蓬,真的没有被发现吗?

5、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6、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个别读,齐读。 7.猜诗人: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这小孩好玩,可爱。白居易太喜欢这个孩子了。看着这个孩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看到这个孩子在笑,白居易也被逗笑了。)

8.悟情感:

(1)这首诗里不仅藏着一个人,还藏着一份情呢。 (白居易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对童年的留恋。) (2)(板书“喜爱”)让我们带着这份情、这份趣来读一读。 生个别读、齐读整首诗。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童年是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古代的儿童和你们一样,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除了读书之外,也有许多充满情趣的事情。

瞧,春天去放风筝——(生背)《村居》

夏天,可以去捕鸣蝉——(生背)《所见》

秋天,当然要去逮蟋蟀了——(生读)《夜书所见》

冬天,还可以玩冰雪呢——(生读)《稚子弄冰》

自己读读,你喜欢哪句诗中的孩童?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课后,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句诗,用彩笔画出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给画面配上诗句,让诗画合一。佳作将在分享园中展出。

池上 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