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改写池上的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9-07 15:01:0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100字作文改写古诗《池上》

古诗《池上》改写成记叙文

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推荐第2篇:池上

《池上》教学实录

班级: 兴化楚水实验学校四(2)班 执教: 王媛媛

教学目标:1.读中理解诗意,想象中感悟诗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能正确、流利地吟诵古诗,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及全诗中充盈的快乐。教学重点:感悟诗境,体味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偷采白莲回”中“偷”字的理解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把握基调。

师:(多媒体出示《村居》)小朋友,这首可以唱的诗你们还记得吗?

生唱:“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人在干什么?

生:这首诗写的是春天,小孩放学很早,在草地上快乐地放风筝。

师:对。这里的“纸鸢”就是风筝。这是一首以春天里的儿童为描写对象的诗。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描写儿童的诗。 白居易有一天来到荷塘边,无意中看到了塘里发生的一件事,就把它写了下来,题为《池上》。(板书:池上) 齐读诗题

师:“池上”是什么意思?

生1:我觉得“池上”就是池塘上的意思。 生2:是荷花塘上。

师:对,“池上”就是池塘上,这里指的是荷塘之上。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练读,查字典正音。

师:白居易在荷塘边究竟看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诗句读通顺。不清楚的字音可查字典。 2.指名读诗,集体正音。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几名学生试读)

师: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音吗?

生:“撑、艇、藏、踪、萍”都是后鼻音,“莲”的声母是边音“l”。 师:请你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字。 (生读略)

师:咱们把生字带进诗中再读一读。 3.师范读,生感受平仄。

师:老师也想和你们比试一下!(师带手势范读)

师: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区别?你看懂老师的手势了吗? 生1:老师读得有快有慢。 师:这是诗歌的节奏。 生2:老师读得很美。

生3:向上扬的手势表示“平”,向下的手势表示“仄”。 生4: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 师:对,“平音”要读得? 生:长一些。

师:“仄音”要读得? 生:短一些。

师:加上手势咱们一起来试试! (师生共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4.初步理解词义。

师:你们在读这首古诗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1:我不知道“白莲”、“浮萍”是什么?

生2:我知道,“白莲”是白色的荷花,“浮萍”是水里的一种植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在河里看见过。

师:“白莲”就是白色的荷花。今天老师把“浮萍”带过来了,你们看—— (出示PPT1)

师:谁来说说“浮萍”的样子? 生3:“浮萍”是椭圆形的。

生4:“浮萍”长得很小,很多,把水面都铺满了。 师:是啊,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真多啊! 生5:老师,什么是“不解”? 师:谁知道?

生6:我查了字典,“不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的意思。 师:很好,不懂查字典,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生7:我不懂“小艇”是什么意思? 生8:“小艇”就是小舟。

师:对,小舟就是小船。这里的“小艇指的是一种木制的狭长的小船”。 生9:什么是“踪迹”呢? 师:谁见过“踪迹”?

生10:我见过!下雨后,人从湿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 师:对,这就是“踪迹”。

生11:我见过小鸡从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踪迹”。 师:小鸡留下的脚印就是—— 生齐:踪迹!

师:见过天上飞行的飞机吗?

生12:老师,飞机从天上飞过,后面会留下一道白烟,这是飞机的“踪迹”。 师:说得好!看来“踪迹”不仅仅是走过留下的脚印。

生13:我看见蜗牛从地上爬过留下的粘粘的痕迹,这也是“踪迹”。

生14:蚂蚁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了这种气味,它就不会迷路了,这是蚂蚁的“踪迹”。

师:你们说得真精彩!这些都是—— 生齐:踪迹!

师:理解了这些词义,我们再来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读出一些新的东西? (生摇头晃脑地齐读)

三、品诗解句,入情入境。 前两句——

师:读到这里,你们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胆的小娃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我从插图里看出来的。还有,诗里写的是“小娃撑小艇”,一个小娃娃敢一个人撑小艇,胆子真大!

生2:老师,我坐过小艇! 师:坐在上面什么感觉? 生2:摇摇晃晃的,很害怕! 师:谁会“撑”小艇? 生纷纷举手:我会! 师:你来示范一下。 (一生做划船状)

师:这是“划”,“撑”是什么样? (指名做“撑”的动作)

师:对,“撑”就是用竹篙抵住河床,使船前进。一起撑一撑小艇吧! (众生做动作) 师:娃娃很—— 生齐:小! 师:小艇很—— 生齐:小!

师:而这个小娃娃却敢一个人撑着小艇,敢冒险。可见他人小—— 生齐:胆不小!

师(对生1): 一个撑着小艇的大胆的小娃娃,很有趣!请你想像着他胆大的样子读一读。 (指名读、男生读)

师:你还看到了怎样的小娃?

生3: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快乐的小娃。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他快乐的?

生3:我是从“偷采白莲回”里读出来的。 师: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 生:“偷”。

(板书:偷 —— 采)

师:你们有没有背着大人“偷偷地”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心情怎样? 生4:有一天中午,爸爸睡着了,妈妈让我偷偷地给他扎了一个辫子。 师:看得出你当时得意、开心的样儿!

生5:妈妈不让我吃冰激凌,我就偷偷地在外面买了一个。 师:味道怎么样? 生5:好极了! 生6:……

师:小娃娃也背着大人去荷塘偷采白莲,他心里? 生:很开心,很快乐!

师:这里“偷采白莲”的“偷”和我们平时说的“偷东西”的“偷”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对生3):你能学学小娃“偷采白莲”的快乐样儿吗? (生做动作——悄悄地采莲。)

师:让我们跟着小娃一起去偷一偷、乐一乐吧! 配乐诵读前两行诗句。 (自由读、齐读)

——

师:小娃“偷采白莲”回去了,大人会不会发现这件事? 生1:不会发现。

师:你是从诗中的哪句话里看出来的? 生1:我是从“浮萍一道开”里看出来的。

师:你能将“浮萍一道开”用动作表演出来吗? (生做动作)

指名分角色合作表演(小艇、浮萍)

[小艇驶来时,冲开满池的浮萍,水面波动,浮萍向两边漾去,会出现一道长长的痕迹。] 师:闭上眼睛想像 “浮萍一道开”的样子读一读。 生齐读:浮萍一道开——

师:“浮萍一道开”就是小艇驶过留下的—— 生:踪迹。

师:大人看到“浮萍一道开”,看到小艇驶过留下的踪迹,怎么会不知道小娃来 过荷塘了呢?小娃娃有没有想到要“藏踪迹”呢? 生2:没有。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2:因为诗中说小娃“不解藏踪迹”啊,“不解”就是“不懂得”。

师:是啊,这就是小娃娃,他还不懂得要“藏踪迹”呀!这只是他童年的 生:一场游戏。

齐读“不解藏踪迹”,读出小娃的天真。 拓展想象——

师:白居易在池塘边偷看(板书:偷——看)到了这一幕,他脸上会是什么表 情?

生1:笑。 生2:生气。

师:刚才那位同学趁爸爸睡着给他扎小辫时,一旁的妈妈是什么表情? 生:笑!

师:那么白居易在池塘边偷看这天真、大胆、快乐的小娃偷采白莲时,脸上的 表情?

生3:一定也是在笑!

师:他的笑有没有被小娃娃发现? 生:没有。

师:这是什么笑? 生:偷笑!

(师板书:偷——笑) 师:做个“偷笑”的动作。 (众生掩着嘴笑)

师:小娃娃偷采白莲偷到了乐趣,在一旁偷看的白居易也偷到了乐趣,让我们也和这一老一少一起偷着乐一乐吧! (配乐,男生读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

四、且吟且唱,回归整体。师:喜欢这个小娃娃吗? 生:喜欢!

师:王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他,喜欢这首诗,所以为这首诗谱上了曲,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感受这份快乐吧! (PPT2)

师生共唱、表演

(音乐渐弱,下课。)

五、板书: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采 偷 ——— 看 笑

推荐第3篇:池上说课稿

《池上》说课设计

包头市蒙古族学校 李海霞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2课《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认识“浮、萍、踪、迹、藏”5个生字,正确书写“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2)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童真童趣。

2、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诗境。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等。

2、学法: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朗读古诗的方法,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理解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人情美。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想象的学习方法。在诗境中学习生字,掌握一种识字方法,感受汉字的音形义结合之美。

三、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激趣:利用已学古诗《江南》引入课题。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利用江南荷塘的美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呈现出江南的美丽景象,让学生对荷塘有一个直观映像,为下面理解池上做好准备。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检测一下朗读情况。

3.课件出现本课难读的5个带后鼻音的生字,让学生读准确,之后把字放词组中读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之后再朗读古诗,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把古诗读的有节奏,有韵味。给学生搭了一个梯子,分散了难点,扎实有效地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流利、

读出韵味。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我利用课文的一副水墨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你都看见了什么景物,老师相机的帮助学生根据图理解了什么是白莲,学生看着画面 说出古诗中的小娃娃在做什么,之后引出古诗的前两句话,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娃娃紧张与高兴的心情。对于后两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让学生谈感悟体会古诗中的小娃娃的可爱与调皮。直到这里,学生 对古诗的大意有了初步的感知。再进行朗读时,此时的朗读在学生头脑中不仅有画面感,而且还激发出一种兴趣,这时就是有韵律,有情感地朗读了。 2.随文指导书写汉字“采”。

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 而言,写字是我们训练的重点,而且在大纲上多次强调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写字的时间。在教学这个字时,从观看字形的演变到观察字形到老师范写,学生组词扩词再到四字词语的积累,目的就是把写字教学做扎实。 四.背诵积累古诗

古诗不光可以吟诵,还可以唱呢,会有不一样的味道,想听吗? 目的是激发学生喜欢古诗,积累古诗打下一个基础。 五.课后反思: 1.注重朗读指导:

古诗的朗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环节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以字带词、词带句方法读通诗句,正确断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再读时结合课文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图文对照,感受画面,大致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最后再逐行朗读、背诵积累古诗。 2.随文识字

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字再分析字是何结构,降低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推荐第4篇:古诗 池上

古诗诵读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池、偷、采,莲”四个生字。认识“爪字头”。

3、积累常用的表达句式,并能借助提示,小组合作看图编故事。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训练说话。

1.

(媒体出示荷花的图片):请小朋友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图上有了什么。 师:刚才,大家都在静静地欣赏,看得很入迷。你能不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来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

指名学生交流。(预设:小河里有荷花。池塘里有莲花。等等)

2.“荷花”也然可以叫做(出示词卡:“莲花”)谁能借助拼音读一读?(指名读,再齐读)。

3.池塘里只有一朵荷花吗?想一想,可以用上什么词语表示数量很多呢? 指名学生交流。(预设: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莲花。)

师:真好,你能用数量词“一朵朵”来表示数量的多。(出示句子)来,读准这句话吧。注意要读准字音,记一记泛红的生字。(自由读?指名读)

4.在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谁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记一记他们的字形? 先出示:“池”,因为池塘里面有水,所以“池”?三点水。

师:(出示“莲”)那么“莲”字呢?谁能用结构记字法来记?所以我们在“莲”

字时,先写上面的“草字头”,要写的宽宽的;然后写“车”,最后写走之底。(师边说边书写)请你在同桌的手上也写一遍,注意它是上下结构的。 5.莲花不仅数量多,而且颜色也很美呢!谁还能加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再来说一说这句话?(预设:白色,洁白)

师:白得像什么一样?我们可以用“雪白”来形容。(出示词卡:雪白)

如果要把这个颜色形容得更美一点,我们可以用一个叠词??(出示词卡:雪白雪白)。(学生齐读)

来,把“雪白雪白”放到句子中,谁来说?(指名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雪白雪白的莲花。)

6.老师把这句话再变一变,谁还会读?(出示句子:一朵朵雪白雪白的莲花盛开在池塘里。) (指名读,全班齐读)

二.揭示课题。

1.看图,回忆积累。

师:对呀,你瞧那一枝枝白莲(出示:亭亭玉立),走近看,花苞上(生背:清水滴滴,)莲叶上(生背: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望着一枝枝美丽的莲花,你一定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莲花真美呀!)也许你还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想把它们带回家。)

2.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3.你瞧,这些画面多有趣。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正巧看到了这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就写下了《池上》这首诗。 师:你听清楚了吗??谁写了一首诗?(白居易)

3.(出示:bá jǖ yì)谁能带领大家拼一拼诗人的名字?“ǖ”上的亮点怎么不见了?(复习“ǖ”见j、q、x脱掉帽子敬个礼。)

师:看老师写诗人的名字。 “居”是半包围结构的,外面是个“尸字头”,里面是个“古人”的“古”。“易”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个“勿”。

4.这首诗的题目是叫什么?(《池上》)“池”字我们刚才学过了,我们一起写一写。(板书课题)(“池”的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也”)

5.说话练习: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诗人和诗名。(预设: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写了古诗《池上》这首诗。)

师:把诗名把在前面,谁还会说?(预设:《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

三.学习古诗,吟诵古诗。

1.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吟诵唐朝大诗人(生:白居易)写的(生:《池上》)这首诗。师;请大家打开书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然后和同桌拼读这两个生字(出示“偷”和“采”),互相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2.(出示“偷”)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指名学生交流)

3.(出示:“采”)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师:在这个字里面有一个新部首??(出示拼音)借助拼音一起拼一拼。(出示:爪字头)爪字头多像猫呀、老虎的爪子呀。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采”字。

先写撇,再写点点撇,最后写“木”。注意“木”的一竖不要和点连在一起。

4.把生字放到古诗中,你们还会读吗?请同桌合作来读古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互相配合着读。

指名学生读古诗,师点评学生的读法。 3.其实,古诗读起来可是很有韵味的,仔细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等一会我们来做一个“超级模仿秀”的游戏,谁模仿的像,他就是今天的“模仿之星”。 师配乐诵读古诗。 指名学生交流。

分男女生轮流读。

4.故事读到这儿,老师想你们一定能把古诗背出来了,让我们合着音乐一起来背一背吧!

四.学唱古诗,练习看图说话。 1.配乐让学生把古诗唱出来。

古诗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很好听的唱出来呢!想不想学一学?歌曲一共唱四遍,前两遍请大家仔细听,后两遍愿意唱的小朋友再跟唱。(歌曲过门处师:现在,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唱一唱,演一演。)

2.诗人白居易用了短短四行诗给我们描述了一幕幕有趣的画面。

现在我们也试着看看图,讲讲故事。(出示图片)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画,用上老师给你的词语,来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学生自由准备,指名学生交流说话。) 2.

朗读短文,巩固字词,回复内容。

师:老师根据这些图画也写了一个小故事,我和大家一起来读。 出示:

有一天,一个小娃娃看到一朵朵雪白雪白的莲花盛开在池塘中,心里可欢喜了。于是他悄悄地采了几朵白莲放在小船上,轻轻地撑着小船回家了。他以为没有人会发现他,可是那一片片被小船荡开的浮萍,使人们发现了他的踪迹。

推荐第5篇:《池上》+教案

池上

教学目标:

1、借助课后生字表的拼音,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通过做动作、看图片、欣赏多媒体动画,理解“撑、小艇、白莲、浮萍、一道”。

3、通过诵读古诗,想象画面,读写结合,读好古诗,进一步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

4、通过学法指导,课外拓展,感悟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古诗,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难点:想象画面,练习写话,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今天刘老师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和老师对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些诗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描写儿童的)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少年儿童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

3、出示古诗,听老师读读这首诗,这首诗写的又是谁呢?(小娃)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中藏着关于这个小娃的什么故事呢?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了,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

2、指名读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点评: 你读得字正腔圆。

你读得每个字都很准确。

(2)读出节奏

点评: 你读出了合理的停顿。

真了不起,你读出了诗歌的节奏,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齐读诗歌)

三、讲故事

1、这首诗中藏着一个关于小娃的什么故事呢?自己再次自由读诗,同桌交流,说完后举手。

2、指名交流故事内容。

3、指导理解字词。

(1)出示:撑小艇 你能做一做撑小艇的动作吗?(动作理解“撑”)

这里的“小艇”就是什么?你能换一个词说说吗?小艇就是小船,所以“艇”是舟字旁。如果把舟字旁换成虫字旁,就是我们学过的一种昆虫“蜻蜓”的“蜓”,看来,汉字的意思跟它的偏旁是有关的呢!(学习生字“艇”)

(2)联系诗句的意思理解“偷采”。这里的“偷”可以组词——在这里就是悄悄地 (3)看图理解白莲。莲就是莲花,白莲和结的莲子一起被称为白莲。(看图) (4)“不解”不明白。

(5)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浮萍”“一道”。

“浮萍”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草本植物,这个“萍”是一个形声字。学习生字“萍”并指导书写。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视频)

4、小结:短短的四句诗中,居然藏着这么有趣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哦,答案就藏在题目里。“池上”就是池塘里。

5、池上发生的这一幕,全部被一个人看见了,这个人就是——白居易。他就随即赋诗一首——

6、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读古诗,读了这首古诗,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娃?说说理由

(板书:天真、可爱)

四、想画面

1、过渡:同学们,短短的四句话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小娃偷采白莲的故事就是由一个个画面串起来的,让我们像放电影一样按顺序把这些画面找出来,说出来。

2、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按顺序说说。(板书:撑小艇 采白莲 藏踪迹 浮萍开)

3、请你选择一个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写具体,也可以适当描写池上的景色。等一会请四位同学连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老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4、指名一组同学上台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的眼前能不 2 能浮现出这些美丽的画面。

5、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多么可爱的人物啊,多么优美的语言啊!同学们,让我们用诗的语言来说说这个故事吧!(学生齐读)

五、悟诗情

1、学到这儿,我们不知不觉地把诗中藏着的故事,藏着的画面都说出来了,其实,诗中还藏着诗人的一份感情呢,这是一份什么情?(喜爱之情)

2、看着这可爱的小娃,诗人心中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六、拓展

1、刚才我们用了读古诗,明诗意,悟诗情,吟诗句的方法,认识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现在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再认识一个孩子。(出示《所见》)

2、拿出学习纸,四人小组一起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己来学学这首诗,等下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交流。

七、总结:

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人生记忆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天真可爱的孩子,永远记住我们美好的童年。

八、作业

1、把这首诗背诵给家长听一听,让家长也认识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娃。

2、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池上 白居易

小娃 撑小艇

采白莲

天真可爱 藏踪迹 喜爱之情

浮萍开

推荐第6篇:池上008

池上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诗句。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

3、感受古代儿童亲近自然的朴素美感和充满性灵的意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啊?比如现在,再过些日子就要放暑假了„„(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

2、我们同学的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些什么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生活的诗,出示课题,板书《池上》。

二、一读诗歌,明诗意

1、出示全诗,自由轻声读。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一共20个字,大家自己轻声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这首诗的意思吗?

2、指名读。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谁再来读一读,声音响亮些,读通顺。

3、说说全诗的意思。

谁读懂了?你能把诗的意思来说一说。可以一句一句说,也可以连起来一起说。

2-

2、不解:不知道。2-

3、小艇:轻便的小船。

同学们都很聪明,这首诗的意思一下子就读懂了。 过渡:这首诗,一读就懂,用个词形容一下。(明白如话)

这样的诗,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板书:晓畅(晓——晓得了,明白了,畅——读来还很流畅)(齐读)——晓畅。(1遍)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准确读流畅。

5、这首诗这么简单,我们一下子都读懂了,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吧?还要学点什么呢?(这首诗妙在哪里?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中小娃的形象)

三、二读诗歌,悟形象

1、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看似平常简单的语句,细细品味,细细揣摩,体会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意韵。

2、体会诗中的“偷”,感受儿童形象

(1)创设情境,播放池塘景色录像片,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

(视频:荷塘美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烈日当空,知了趴在树上叫个不停。有个小孩儿撑着一只小小的船来到了一片荷塘之中。看,——

(2)你看到了什么?面对这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 亭亭玉立的荷花!羞羞答答的荷花!落落大方的荷花!争奇斗艳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乐府》)

过渡: 置身在这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中,我们同学都陶醉了。那么,这个小孩儿大中午撑着条船也是来赏荷的吗?(不是)他来干什么?(哪句告诉我的?)

(出示并齐读:偷采白莲回。)

(3)你觉这句中的哪个字用的特别好?(“偷”3S) “偷”的意思有很多(出示“偷”的含义),这首诗里“偷”应该是哪种呢? 偷:

1.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偷窃。小偷儿。) 2.行动瞒着人;偷偷。(偷看。偷听。) 3.抽出时间;(偷空儿。偷闲。) 4.苟且;(偷安。偷生。)

(4)你有过一些瞒住大人偷偷做的趣事儿吗?

(学生交流)这些偷偷做的趣事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了多少乐趣啊! (5)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孩儿,要想瞒着大人,不被发现,你怎么偷偷的出家门,偷偷采白莲呢?(可以说说动作、神情,心里是怎么想的呀) (6)(出示并指导朗读)

谁来读好这两句诗,读出那份小心翼翼。(“偷”字读得轻一些) 女同学一起读。

(7)过渡:听了大家精彩的发言和朗读,老师想如果让大家演一演一定更有意思。想不想演?

2 教学后两句请一个同学来演小娃。(指名1生)别忙别忙,在此之前,老师还想招聘几个同学来演一演浮萍。在这首诗里,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哦!不过,演好的秘诀就在这两句(出示)。请你多读两遍,仔细想一想,如果让你来演浮萍,你会怎么演呢?

谁愿意演浮萍的?(指名生答6:你准备怎么演呢?)

开—— 一要慢(缓缓)

不能乱(形成一条水路) (8)表演正式开始。请看诗表演《池上》。(配乐表演)

(9)我看到下面的观众笑得很开心,你在笑什么呢?(指名3:他以为自己藏住了踪迹,其实早就露馅了)

(10)指导朗读3:这就是——(指名读: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听出了你对这个孩子的喜爱。听出了你忍俊不禁。你还是忍不住想笑。多有意思阿! 一起读。

(11)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机灵、调皮)

(12)这份美好的童真、童趣就是深藏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情趣和意韵。(板书:深意)

(13)古人常说吟诗作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吟一吟这首《池上》,要吟得抑扬顿挫,听出你对小孩儿的喜爱之情。 (14)《池上》学到这里,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吗?(一读就懂 越读越有意思)

(15)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介绍介绍? (16)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才华横溢,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好诗。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17)他诗歌的特点就是刚才同学们说到的一读就懂,越读越有意思。寥寥几笔,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难怪陈毅元帅就这样曾评价白居易的诗(出示并师生齐读:) (吾读白乐天,晓畅有深意。—— 陈毅)

传说,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老人要是听不懂,他就改到老人家听懂为止。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17)让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一边吟诵一边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白居易诗歌的特点。(配乐齐读)

三、拓展童诗

1、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其实几千年前的古代儿童,他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采莲蓬

3 这样的趣事,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游戏。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组有趣的图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出示生说)

看到这组图片,他在干什么呢?你想到了那些诗?(出示齐读) 童年是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时的快乐 童年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奔跑着的欢笑

童年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时的那份悠然 童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那份热心

2、多美的生活,多快乐的童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儿童诗)

3、你能仿照这样的例子,也来写上几句,注意语言既能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又能将童年的情趣和快乐写出来,做到晓畅有深意。(配乐写作)

4、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小结

诗人白居易笔下孩子的纯真与童年的快乐,穿越了1000多年的时空,今天,我们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依然如此生动,依然这么鲜活,就像是写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同学们,这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经典的魅力,这也是语言文字恒久的魅力。课文就学到这里,

2、作业超市(选择1-2项完成):

(1)抄写《池上》一遍并背诵。 (2)将《池上》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搜集白居易其他诗歌作品,读一读。试着学一学白居易《观游鱼》,并和同桌演一演。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推荐第7篇:池上教学

《池上》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扫清障碍

1.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很有趣味的小诗《池上》。 2.预习情况

问:通过预习,你学会了哪些东西?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

( 后鼻音 )

撑:用竹篙使船前进

小艇:小船

解:知道,懂得

偷:

3.作者白居易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了很多揭露统治者黑暗腐败的诗,还写了很多描写山水景物的诗。他的诗质朴自然,老少能懂。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4.准确流利朗读(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节奏、感情的处理)

二、赏景入境 1.(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小诗也是“诗中有画”。)

大诗人苏轼在评论诗歌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词“诗中有画”,意思就是说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像一幅画一样美丽。你能说说这幅画上有哪些景吗?(你能用诗句中的词语来说吗?)

池塘

小艇

白莲(蓬)

浮萍 (出示图片)

2.你能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一两句话描写池塘的美景吗?。(教师相机指导,抓住景物的特点,比喻、修辞手法巧妙运用。)

3.教师下水,课件出示,指名朗读。

小村旁边的荷塘上,满眼都是碧绿的荷叶。它们有的像一个个圆盘悠闲地躺在水面上,有的像一把把小伞高高撑起。雪白的荷花真美呀!你看,这边几朵

羞涩地打着花骨朵,那边几朵完全绽开了笑脸,还有那饱满的莲蓬,真是诱人!微风吹过,那淡淡的清香呀丝丝缕缕„„

4.那就美美地读诗吧!

三、炼字品悟

真是美不胜收的画面!可我觉得一个小主人公的出现使这美丽的池塘更加灵动,更富生机。小娃。

1. 问:诗中小主人公(小娃)有哪些活动?(干了些什么事) 动作:撑(小艇)

(偷)采

2.我们来推理一下,小娃为什么要“偷采”?(指名回答)

大人不让采,只好偷偷去;

荷花真好看,莲蓬太诱人,实在太想去!

3.你有没有做过大人不让做的事情?出示两个问题:

大人不让采他偷偷地去采,那时他心里怎么想的?

看着自己采来的又大又新鲜又饱满的莲蓬,他心里又怎么想?请你任选其一,把小娃的想法写下来。

(现在我们来扮一下这个小娃----带着这种心理,你小艇会撑得怎么样?怎么采白莲?读出来。) 4.课件出示:

池塘的莲蓬长大了可大人偏偏不让采,我实在太想去了!就去一次!就摘一个!我悄悄地溜出去,很快就回,应该不会被发现吧?(撑得着急)

莲蓬好大呀!一定特好吃!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回去分给明明一个,再给丫丫一个„„要不,再摘一个吧!小艇快点走,妈妈怎么会知道呢,回家不用挨骂喽!嘻嘻„„(撑得轻快)(这种小得意的心理你是从诗句中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5.简单的小脑袋里只顾着开心了,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就把莲蓬菜来了。真的不会被发现吗?

荡开的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可他还在沾沾自喜呢! 6.出示: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娃娃?(指名回答)

真是一个

的小娃!

调皮

天真

可爱

淳朴

7.你喜欢这个小娃吗?诗人白居易也被眼前这个可爱的孩子所吸引,就创作了这首小诗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8.小结

童年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有趣,这么快乐!让我们一起,读出童年的趣味,童年的欢乐!

四、拓展延伸

事实上,淳朴可爱的乡野孩子一直倍受诗人的青睐,表现童真童趣的好

诗也。同学们看大屏: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推荐第8篇:12池上

《池上》教学设计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

马凡美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注意翘舌音的字“池、上、撑”,后鼻韵母的字“撑、艇、萍”,特别注意依照吟诵规则应该“文读语音”的字,如“白”读“bò”与“回”读“huái”。巩固偏旁表义的识字方法。

2、学习吟诵,掌握吟诵的基本规则,了解通过韵母的分析来掌握古诗感情基调的方法。

3、通过声韵意义与字面意义结合理解诗意,感悟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情通古人” 的吟诵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声韵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4分钟)

1、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每周一次的吟诵课堂吧。

2、简介诗人故事。

1、这首诗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这就是白居易的塑像(出示诗人画像和名字)。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就让人想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一年级去浣花公园诗歌大道时,马老师给大家讲过,谁还记得?(指名发言)

2、师完整讲述:

白居易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写了很多好诗。十五岁那年,他来到了首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见当时很有名的大诗人顾况。顾况是个才学很高,为人也很高傲的人。他接过白居易恭恭敬敬递过来的诗稿,一看到作者名字:‚白居易‛三个字,就笑了起来:‚年轻人,长安米贵,想不花一分钱地白白居住是不容易的哟!‛白居易羞得低下了头。顾况看起白居易的诗稿来。看了一首又一首,眼睛瞪得越来越大,心里充满了惊讶和赞叹。看完以后,他朝白居易竖起了大拇指:‚年轻人,很抱歉,我收回刚才的话。你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才学,继续在长安努力学习之后,不花一分钱白白地居住在长安也是很容易的事呀!‛

白居易得到了大诗人的鼓励,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后来写的诗歌都像说话一样,意思很浅显,就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懂得。而且他写的诗歌又好又多,大家送了他一个雅号(‚诗王‛)。

3、再读题目。

二、解题:(2-3分钟)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白居易的诗歌《池上》。“池”有三点水,说明跟水有关。根据北宋《广韵》里的解释是“停水曰池”,意思是一个地方地势低洼,水在这里就停住不动了,那这个地方就叫“池”。《中文大辞典》更是告诉大家:穿地蓄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这个低洼蓄水的地方是圆的,就叫它“池”;四四方方的呢,就叫它“塘”。《红楼梦》里林黛玉有诗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她看到的就是有些方方正正的“塘”。而白居易的这首《池上》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一个接近圆形的池子上的故事。

3、过渡:一首好诗常常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白居易要通过这首诗给我们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三、读诗音(7—9分钟)

1、指名用朗读的语调读诗歌。

1)在读诗之前,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读音,古音的回字应该读huai。而且,这是一首格律比较工整的五言绝句,第二行最后一个字和第四行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也就是韵母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即使用朗读的调子来读。也要把回的字音读准确。请孩子们自己先试试,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1 2)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提醒和表扬读准确翘舌音的字“池、上、撑”,后鼻韵母的字“撑、艇、萍”的孩子。) 3)齐读诗歌,读准字音。

2、吟诵语调朗读诗歌。

1)我们学习吟诵,得学会按照吟诵的规则标字音的长短。标音长要遵循哪些规则呢? 2)哪位孩子愿意到白板上来标音长呢?坐在下面的孩子都是小评委,请睁大你的亮眼睛仔细看,等她(他)标完以后,你来表扬或者帮助她(他)。

指生上讲台标音长,集体纠正。 3)初步体会诗意与诗情。 ①初步诵读

在汉语诗歌的创作和吟诵中,字音被夸张、慢化、加强,表达着不同的韵味。请孩子们按音长自己诵读三遍,感悟一下这首诗歌的声韵之美。

②体会押韵

由于整首诗中,被拖得最长的,就是韵。所以韵的发音,是这首诗歌的主旋律。请孩子们看看这首诗歌押韵的字。它押的是ai韵,这是一个开口韵,kai和huai拖长后的读音给人一种开朗和愉快的情绪。 ③字音分析

孩子们再仔细看看这些字的拼音,韵母中发音最响亮的就是韵腹,韵腹是a o的是开口音,表达的是开朗、愉快的心情。韵腹是i u的字,表达的是细腻、悠长的情感。韵腹是e的字介于它们两者之间。我们数一数哪一类字最多呢?

对,开口音的字最多,押韵也押的是开口韵,所以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开朗、活泼、愉快的。 4)齐诵诗歌

四、解诗意、悟诗情(10-12分钟)

1、过渡:诗中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句句地结合字义,诵读着来理解。

2、学习第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1)出示配图的画面和第一句诗

2)白居易的诗歌都明白如话,理解字面意思并不困难。谁能把整句诗歌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呢?

生反馈,师相机指导:一个小孩撑着小艇,偷偷采了白莲花回来了。 3)谁能加上你的动作,吟诵一下这句诗歌呢?

①师相机指导:这么小的孩子,你就能撑着长篙,划动你家的小艇了,真能干。(生做动作自信地再读)

②“偷采”我能理解你为什么读得又低又短,因为是没有经过大人的允许,摘了原本可以结莲子的莲花,所以你要轻轻的。“白莲——”干嘛要拖长呢?(白莲花很美丽啊,小孩要炫耀一下)

③再读一读这句话。联系前面的文字想想,“回——”字干嘛也要拖得这么长呢?(因为小孩很得意,都划着小艇采了莲花回来了,还没被人发现呢。那股高兴劲让“回”字变得更长了。)

5)自己吟诵这句话试试,看谁最像那个美滋滋的小孩。(指名反馈)

3、学习第二句诗: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孩子真的偷得神不知鬼不觉吗?咱们来看下一句诗歌。 2)出示配图的第二句诗。 ①解决“浮萍”是什么的问题

浮萍图画淡入,这就是浮萍,它是没有根的,在水面漂浮着生长的一种水草。当小孩的小艇划过的时候,就会把浮萍分到两边去,留下一道水路来。

3)出示注释。这是“解”和“踪迹”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呢?

2 这个小孩不懂得藏起自己偷采白莲的行踪,小船划过的时候,水面上的浮萍都分出了一条水路来。人家一看就知道他到池子里去过呢。 5)谁吟诵一下这句诗呢? ①指生吟诵。

②你觉得这句诗像是谁在说话?为什么? 引导参照:

A可能是在旁边看着的人,(小孩自己都认为没有人发现他偷采白莲,说明周围的人的确很少)如诗人(取笑,警告孩子):

a白居易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概会是这样的情景:

看到小孩拿着白莲花,还自以为没人发现他,高兴得转圈的样子,白居易池塘边的树底下走出来,他抚着长须,笑盈盈地指着孩子说:‚‘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孩子啊,你在得意什么呢?你以为你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吗?你看,水面上的浮萍都被你的小船划过荡开了。那就是你进入池塘采莲花的证据啊!你家大人如果回来早点也能发现的,因为荡开的浮萍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又恢复原样呀!呵呵,你呀,等着屁股挨板子吧!‛ b学着白居易的样子再吟诵一遍。

B也可能是小孩自己。

a小孩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正在得意的时候,转过头来,发现了水面上被分开的浮萍,很后悔地跺跺脚,无可奈何地吟诵:‚不-解--藏—踪——迹-,浮—萍—— 一_道__开———‛

b学着小娃的样子再吟诵一遍。 6)有感情齐诵诗歌。

五、整体吟唱诗歌。(4-5分钟)

1、孩子们,我们汉语是韵律型的语言,每一首诗都是一曲美妙的歌。我们反复吟诵古诗,在吟诵中与诗人心灵相通,不知不觉就能吟唱出自己心中的歌。

2、师表演吟唱《池上》

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反复吟诵这首诗,也有了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我唱给大家听听。

3、在声韵的主旋律下,每个人心底的歌声都有所不同,孩子们还想听听吟诵家们心底的歌声吗?

(放陈琴和陈滨的吟诵录音)

4、你也可以根据诗意和吟诵规则自己创一个调子来吟诵,也可以模仿刚才的三种吟诵调子,只要能唱出自己心中的歌就行。

5、指名表演

六、古诗配画。(2-6)

1、过渡:其实,好诗不光是一曲美妙的歌,还是一副美丽的画。请孩子们拿起你的铅笔,画出你心中的《池上》吧!

2、生完成古诗配画。

推荐第9篇:池上说课稿

﹙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第21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2、教学难点: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古诗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

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体会用意。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讨论法等。

2、学法:在课堂上,学生多读古诗,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去理解古诗、学法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指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读

2、说诗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

⑶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⑴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 ⑵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

《池上》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池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全诗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藏匿踪迹,悠然撑船回来,身后浮萍分开,暴露了他的踪迹。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孩儿的天真无邪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童心的可爱。诗句语言比较通俗,适合小学生诵读。

二、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四年级学生在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同学们能够基本理解《池上》古诗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意境。同时四年级的同学和古诗中“偷莲”的孩童都处于心智、性格还未成熟的童年时期,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们自觉学习古诗的乐趣,将快乐学习真正的带入课堂实践中。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编者意图以及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童心的纯真和

质朴。

4、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用一段话写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悟诗境,感受童真童趣,具体如下。

1、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2、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儿童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教学方法

古诗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辅助学生去感知语言的意境,强调以读为本,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感悟形象,体验情感。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因此,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法:情境创设,兴趣引导,读书指导,启发式教学法,情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意境,讨论法,此外还利用图片、视频、音频、flash动画、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池上》这首古诗。

(二)教学过程

五、灵动作业 1.古诗新编; 2.古诗新唱;

3.继续收集童趣诗。

六、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首诗时,开始运用“创设情景,感染气氛,情景朗读”让学生对生活中没的情景有所思考。利用先进的媒体资源展示相应信息,使学生对夏季的荷塘、夏季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偷”字作为全诗诗眼,正确理解“偷”字对于学习《池上》这首诗非常重要。通过老师讲解,并结合诗中具体意境,让学生选择,学生就自然明白不能理解为“偷窃”,而应是偷偷地、瞒着大人去的。此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深情的配乐范读将诗中的小娃带到学生中间,更将学生领入美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和诗中孩童一起玩耍的快乐。采用兴趣引导,读书指导,启发式教学法,情读品味语言、畅谈感受、体会意境,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篇3:《古诗两首》说课稿——王晶晶 《古诗两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来自南京市瑞金路小学的王晶晶,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古诗两首》。我将从教学资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阐述和教学板书的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一说教学资源,

一、教学资源的分析

1、说说教材资源

两首诗具有明显的共同点,都是写农村儿童的,表现了童心的纯真,乡村生活的情趣,不同之处在于儿童的特点,《池上》中小娃的天真烂漫,《小儿垂钓》的稚子认真热心。

2、说说学生资源

由于诗意通俗易懂,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学生对古诗的大意、作者均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古今孩子的天性是相同的,童真、童趣可以永恒。但由于城市学生生活环境的限制,对诗中意境缺少深刻认知。

3、说说技术资源

采用smart notebook 白板软件进行教学,与ppt相比,白板软件具有更强的交互性。 根据教学资源,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课前预习了解整首诗的大意,并有感情地诵读与背诵。

2、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悟童真童趣。

3、拓展同题材的古诗,激发诵读与积累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悟诗境,感受童真童趣。

三、教学过程的阐述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三大教学板块,第一“初读感知,体察诗意”,第二“吟诗炼字,体会意境”,第三“拓展赏趣,体悟诗味”。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乐趣。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各个板块的教学流程。

(一)初读感知,体察诗意

在第一个板块初读感知部分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读好两首诗,分以下三个环节:

1、揭示课题,出示两首古诗,通过质疑的方式,让学生找出《池上》与《小儿垂钓》的相同之处,即都与农村儿童有关,用荧光笔画出诗中体现儿童的词语。

2、基于预习情况,回忆预习古诗时的方法,相机板书:诵、理解。

3、检查学生古诗的诵读,根据学生诵读的情况,随机运用书写笔让学生进行诵读节奏的指导,读好两首诗。

体察诗意部分要让学生读懂两首诗,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具体环节有:

1、导中学法

以《池上》为例,先让学生结合预习,自主选择已理解的关键字词进行汇报,随机对 “浮萍”和“不解”进行重点指导。“浮萍”主要则利用拖拽进行图片拓展,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不解”一词则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唤起旧知,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有些词的意思和用法是通用的。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诗意。教师做适当点拨,让学生能表达得更有序、更明了。

2、迁移用法

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池上》的方法,也就是先解字词,再说诗句这样的顺序,在四人小组内合作学习《小儿垂钓》,基于合作学习,分别请四位同学上台用荧光笔功能依次汇报这四句诗字词意和诗句意,老师随机对“蓬头”一词利用拖拽功能进行知识的补充,运用“魔术笔”功能,让学生在图上画出“莓苔”, 这样交互手法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操作便捷。接着再请学生汇报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

【设计意图:教学重点环节的设计力求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同时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参与课堂提供机会。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的时间、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二)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入第二个板块——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具体环节有:

1、展开想象,体会意境

品读出诗中儿童的不同特点后,让学生通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进一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学生想象情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词语匮乏而体悟不到位,白板课件提供给了学生互动实践。

在教学《池上》这首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池上美丽的情景和小娃偷采白莲的景象并朗读感悟,先让学生想象小娃可偷采白莲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和周围的环境,接着创设了小池塘的景物素材,让学生上台一边摆一摆,一边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学生将内部感受外化成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能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儿童偷采白莲的乐趣。

2、情景表演,感知形象

在教学《小儿垂钓》这首诗时,采取情景剧的形式,生生配合演一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蓬头稚子专心钓鱼但又不忘帮助人的特点。

3、对比感悟,吟诗诵趣

在诵读、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学生体会了两个儿童的不同形象,配乐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练习,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读出诗的意韵。 【设计意图:教学难点环节的设计力求运用白板课件创设情境,采用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读一读等多种语言形式,将学习过程活动化,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拓展赏趣,体悟诗味

刚刚重点阐述了这节课的第二个教学板块,接下来说一说第三个板块——拓展赏趣,体悟诗味。

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并运用。于是在拓展同题材的古诗,为了让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古诗的世界,将这些儿童古诗藏在书本的后面,请学生自己上台打开书本,感受儿童的勤劳质朴,儿童的热情好客等,再次进行诵读。接着运用白板的无限克隆功能让学生明晰不同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变古诗为现代诗,组合成儿童诗,打开学生思维之门。

课后练习则让学生根据能力自主布置。

【设计意图:基于白板运用,体现了“有效设问”的教学理念,紧扣学生的认知难点,关注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五、教学板书的设计 20、古诗两首 字词 理解诵诗句

想象

本节课的板书抓住了文章的脉络和学习古诗的方法,内容精当简约。

结语:

交互式白板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常态下的阅读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时空,让学习充满了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更加灵动、高效! 这次教学,我只是摸索了电子白板中的一些功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钻研电子白板的其它功能,利用这些功能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以上是我简单介绍,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的聆听,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篇4:说课稿 [编者按]用英语书写说课稿,是英语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这里推荐一篇华老师的英语说课稿,内容为pep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b课中对话部分。供英语教师们参考。 background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it is not a long history that english is as a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 in our country and 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teaching english in primary school is to cultivate pupils’ basic abilities of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their good sen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our boys and girls are exposed to english for the first time,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ir keen interest in english. i.contents: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part b of unit 2,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3.this leon includes two parts: let’s talk and let’s practice.in section 1, it mainly deals with the dialogue about “what’s in the schoolbag?” and the answers.and in section 2, it provides a real situation for the to prastise the pattern: how many +n.(pl.)+ do you have? and the answer: i have 23 +n.(pl.) ii.teaching aims 1.aims on the knowledge (1) to enable the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my schoolbag is heavy.what’s in it? thank you so much.” make sure that can use these sentences in real situations. (2) to help to finish the survey. (3) let finish the aement of “let’s check” in this unit. 2.aims on the abilities (1) to develop ’ abilitie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to train the ’ ability of working in groups. 3.aims on the emotion (2) to lead to show their loveline to the poor. iii.key-points of this leon (1) to help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s in it? (2) to enable to study in groups and co-operate skillfully. (3) to develop ’ interest in english. iv.difficult points (1) to help the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s in it?” and make sure they can use the plural nouns correctly. (2) to finish the survey by themselves. v.teaching methods vi.teaching procedures and purposes of my designing. i’ll finish this leon in five steps. step 1.warm-up and preview 1.free talk between t and about things in the claroom. 2.sing the song together: books and pencils. 3.do some tpr, for example: show me your english book.show me your crayon. 4.review the numbers by asking: “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 purpose: it is important to form a better english learning surrounding for the by singing and doing som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situations to review learned knowledge for the next step. step 2.presentation now i’ll mainly talk about this step. 1.present the pattern: “my schoolbag is heavy.” “what’s in it?.” (1) show a bag and say: “look! i have a bag.” carry it and say: “oh, it is heavy.my schoolbag is heavy.” help the understand the meaning with the help of my body language.then lead the to read the sentence.make sure they can say it correctly. (2) t: my schoolbag is heavy. open the bag and say: “what’s in it? what’s in my schoolbag?” take out a chinese book.then do the action again.let the read the sentence. girl: my schoolbag is heavy. boy: what’s in it? girl: 20 story-books, 32 pencil, 9 rulers, 12 crayons and 30 picture-books.etc. boy: what will you do? girl: they are for the poor. boy: great! i’ll bring some school things too. 4.mention that we should take care of the poor. 5.play the caette.let the listen and imitate the dialogue. pay attention to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purpose: cai can provide a real situation for the 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better.tell the we should show our loveline to the . step 3.practice step 4.aement help finish “let’s check” of this unit and workbook. purpose: to check the knowledge have learned in this period. step 5.add-activity 1.let tell each other how many school things they have after cla.tell their parents how many school things they have at home. 2.take care of everything they have. purpose: revis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should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they as in cla or after cla.it is neceary for the to do some extensive exercises after cla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they learned. pep小学英语第四册unit 4 part b 第一课时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时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学期unit 4 part b的第一课,包括lets learn和let’s do两部分。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天气”这一题材开展,是学生掌握表示天气状况的九个形容词,并能运用五个新句型对天气状况进行询问、预报、统计及讨论和确定相应着装。本课是本单元中第四课时。在a部分学习掌握了四个相关气温的形容词并运用它们讨论相应着装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rainy, snowy, sunny, windy, cloudy五个相关天气状况的形容词。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注意鼓励学生收集表示天气的图表,掌握各种天气预报符号及各种天气情况下人们从事的活动形式。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的方式,在巩固和丰富“表述天气”这一项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为后阶段“问天气”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知识准备。 2. 教学目标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基础。基于以上认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已基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能力目标:能够看懂、听懂天气预报并用英文表达天气情况。

(2) 只是目标:能够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windy, sunny, cloudy, rainy, snowy. (3) 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a 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b 学习策略:注重观察,交际功能。 c 文化目标: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差异。 3. 重点与难点

依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英汉语言差异,我认为对五个形容词及交际性语言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世界几个重要城市的名称及地理位置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4. 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采用情景法、直观法、多媒体辅助法、全身反映法等教学方法。坚持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安排本课教学。由英语天气预报开始,创设外语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参与天气情况的表述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以学生为主体,复习导入

当课堂奏响“以人为本”的主旋律,课堂也有专制走向民主。我反思传统课型,一改复习由教师唱主角的现象,根据学生一周内读写的综合表现评选出几名优胜者,通过教师的指导在第二周的课堂上带领同学们进行有目的的复习。本课时也采用此法,请两位同学先领唱歌曲“thunder”,然后作天气预报并带领全体同学复习a部分的单词cold, worm, cool, hot. 学生a: good morning.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学生b出示词卡并领读weather. 这种方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兴趣。 2. 变课堂为生活,句中学词

语言的实质是交际,交际的环境是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来自于生活的语言才是自己的语言。”因此,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 以电教为手段,呈现材料 心理学研究,人们对初次接触的材料尤其是生动形象的实物或实景会有很深的印象。我根据这一心理特征,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分别反映风、雪、雨、晴、多云等五种天气状况。并且继续以天气预报为主线,在句子中领读单词,适时出示相应词卡。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新词对已学城市进行不同天气现象的描述,让学生在一系列既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语境中自主学习,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的五个重点词汇,并能熟练运用句型its rainy in „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

(2) 以游戏为方式,突破难点

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传统课注重机械传授,忽略了体验与参与。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力图有所改进,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游戏。 a 找朋友

在课前我事先让学生通过观看天气预报,自行制作天气预报符号的小卡片。教师出示词卡,学生朗读并出示相应的符号。反映最快的同学带领大家继续联系。 b 比记忆

操练完毕后教师出示一张世界地图:this is a world map.lets say the world weather.由此进入下一个记忆力游戏。教师出示符号让学生齐读,并将其贴于特定城市旁,同时慢速重复:its rainy in london.也可让学生跟读。贴完五个词卡后马上出示并领读本课涉及到的五个城市名称,然后由学生凭记忆将名称贴于相应天气符号旁。这一活动既练习了新词,又使学生很自然的了解到五个重要城市的名称及地理位置。由于此任务的目标明确,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性强,所以在突破难点方面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 我最棒

由教师指词卡领读个城市名称并将其放入句子中:it’s windy in masco.替换其他形容词和城市进行练习。可由教师领读转为有单组学生领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work in pairs, in groups, in row, in term以及 boys say, girls say等多种不同方式操练巩固。在此基础上小组操练:it’s the world weather.it’s rainy in london.进行表演,比比谁最棒。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推荐第10篇:池上教案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这两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在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 会童真童趣

难点: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遥” “应”、“解”等字词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小池》这首诗吗?谁能背 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这首古诗也讲了夏日池塘上发 生的趣事。 2.板书课题:池上 3.简介白居易。 (1)介绍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其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3.了解

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2)你们学过白居易的诗吗?(《江南好《草》等) 了解了作者,现在来读诗,大家会读吗?要不,你们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吧。(学生先练读,老师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试一试自己理解诗意,再把你从诗中读懂的意思讲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问题同桌讨论,两个人都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老师在教室内巡视。为学生解决困惑的地方。如: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浮在水面上的一种水草,很多很多,连成一片)当船从水面上划过时-------浮萍随着水波荡开来。

一.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么,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旁,树叶吐出了嫩芽,泉水叮咚 ,万物复苏,在这美丽的景色下你想到了什么诗呢。

出示《春晓》图带诗,生背诵。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有了更多可以在户外进行的游戏。

怎么玩的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坐上时空穿梭列车,穿越时空,去瞧瞧他们的课外生活吧!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1、时空穿梭列车载着我们回到了清代,看,在一片树林里,一个可爱的牧童正骑在牛背上高兴地唱歌,突然,他发现了树上的鸣蝉,他想要捉蝉,所以赶紧闭住了唱歌的嘴巴。诗人袁枚看到这一幕,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孩子们记得这首诗吗?一起读一读。多么有意思的画面,原来这里的孩子以捕蝉为乐。 出示《所见》诗带图

2、告别可爱的牧童, 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又进入我们的视野,看,他们沐浴着春风,放飞着一只只漂亮的风筝,他们是多么的快乐。连诗人高鼎也被他们的快乐感染,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名篇。你能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吗?原来这里的孩子以放风筝为乐。 出示《村居》诗带图。

3、坐上时空穿梭列车,咱们继续前进。哟,这次列车载着我们回到了唐代

咱们会来什么地方呢?看!这一次咱们来到美丽的荷花池,在这个地方又有什么童年趣事发生呢?诗人白居易同样用一首优美的五言绝句告诉了我们答案。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池上》。(板题)

(三)孩子们,关于诗人白居易你了解多少呢?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教师收集的资料: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写的诗常常读给小孩和老奶奶听,所以,他写的诗很容易读懂。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了解了诗人,诗中的生字宝宝想和大家做朋友,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我们的生字宝宝吧。

(老师提要求):

1、自由读诗, 圈出生字宝宝。

2、拼读生字音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找到朋友的可以用坐姿告诉老师。 3.梳理生字,认读.4.同学们交到了生字朋友,生字娃娃想和大家玩捉迷藏,它们都躲进了诗里,看孩子们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

三、熟读古诗。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教师范读

齐读古诗。

1、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样读有趣吗?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师示范拍手读。

2、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男女赛读.……

3.小结:孩子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这样读诗真有趣啊! 汇报交流:

来回到美丽的荷花池吧。看,盛夏的荷塘里,荷花摇曳多姿,空气中弥漫着莲子的芳香。在这空无一人的池塘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悄悄地采白莲。 小娃悄悄采了白莲却又不想被人发现,心情会怎样呀?(紧张、害怕)带着你的体会一起读一读。生读,师评价。 (虽然紧张害怕,可是马上就能吃到香甜的莲子了,小娃心情又会怎样呢?(高兴、兴奋)请你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指导朗读)

孩子们,带又高兴又紧张的心情再读诗句。 小娃不知道隐藏自己采莲的踪迹,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道浮 萍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情。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

五、练习背诵。

1、唱诗。诗不仅能读,还能唱呢!通过吟唱,咱们可以把诗记得更牢……(播放音乐)孩子们,咱们跟着唱一唱吧。

2、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把这首诗深深印在了脑海里了。谁愿意把这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吗?

3、愿意轻松一下,和老师玩个游戏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卡片拼诗。这首诗里的字娃娃呀,都藏到孩子们的书箱里了,赶快把他们找出来,举给老师看看。等一会儿,找到卡片的孩子就把字娃娃们送到黑板上,拼成一首诗,其它的孩子就唱唱诗给他们加加油吧。(卡片贴黑板,齐读)

三、品诗。

1、师:《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无邪、调皮活泼)

5、师: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7、师: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

8、指名背诵古诗、集体背诵。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2、搜集描写儿童的诗句,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去读、去画、去悟、去唱。

(1)首先抓住“偷采”一词理解、体会

“偷”在字典中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解释,即“私自拿别人的财物 据为己有”和“瞒着他人,悄悄地做”,你觉得这儿应该选用哪种解释 更合理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小娃 的无邪、可爱、纯真。(补充讲读《社戏》片断一一偷豆) (2)其次,抓住“不解”进行感悟: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 很机密,很隐蔽,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 的“偷采”之事!由此可看出孩子的质朴、纯真、可爱。 3.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描画出了一个天真无 ,体会意境邪、活活泼调皮、纯真可爱的乡村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

样的情感呢?(对小姓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全诗。读出小娃的顽皮活泼、天真可爱及诗人对他 的喜爱之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八、结束语

孩子们,今天咱们穿越了时空,到经典诗词所展现的画面里走了一遭。咱们了解到了古时候小朋友的生活,他们有的放风筝,有的捕蝉,有的采莲…诗人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浓缩在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孩子们,热爱这些经典诗词吧,多去诵读,去吟唱,让经典启迪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 附板书: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课后反思:

第11篇:池上教案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两首儿歌通俗易懂,除了几个不常见的词语的理解需要提供帮助外,诗歌的意思、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等学生理解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落实朗读、背诵、理解诗意,并能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中国古诗词凝练中见丰富内涵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中国古诗词叙事的生动。 3.对比阅读,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凝练与丰富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使用教材及自学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小池》,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一轮PK 1.出示小故事一则,指名学生朗读。

艳阳当空,暑气还没有散尽。池塘里荷花有的开得正艳,有的已经完全凋谢,正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莲蓬,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挤挤挨挨的荷叶下面,飘动着挤挤挨挨的浮萍。好大一片绿色的池塘啊!

你看在那片荷塘中间,有个可爱的小娃娃,大约七八岁吧,胆子可真不小!只见他头顶荷叶,笑容灿烂,双手滑动船桨,贼头贼脑地从池塘深处轻快地窜了出来。你看那船舷上大大小小的莲蓬,有没有王者归来的感觉?小船经过的地方,水面上的浮萍被“呼啦啦”迅速分开,一道白花花晃动着的小小银河,久久没有合拢。 2.多种方式朗读《小池》,读好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故事。 3.讨论交流: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

(二)学习古诗《小儿垂钓》,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二轮PK 1.出示古诗《小儿垂钓》,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蓬头【

】学垂纶,侧坐莓苔【

】。 路人【

】遥招手。怕得鱼惊【

】。 蓬头【

】学【】,侧坐【

】【

】。 路人【

】遥【】。怕得【

】【

】。 蓬头【

】,侧坐【

】。 路人【

】。怕得【

】。 【

】,【

】。 【

】。【

】。

3.自由朗读注释,借助注释说诗意。 4.出示由此诗改写的一首现代儿童诗。 5.现代儿童诗与古诗对比朗读。

6.讨论交流:现代儿童诗与中国古诗在表达上有何不同?

(三)儿童古诗主题阅读

1.出示《池上》《小儿垂钓》等多首儿童古诗,全班集体朗读。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讨论与交流:你又有何新的发现?

(四)总结交流:今天有何收获?

古诗两首

一、导入

跟你们第一次见面,给大家带了礼物,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长安百米贵,久居

实不易》(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的诗歌特点介绍,重点诗句介绍,诗人介绍。 带来一首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作,——上课

二、《小池》:看大屏幕,一幅画,里面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请大家大声读一读这个 小故事。

在一片荷花开得正旺的池塘里,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撑着小船。 他不时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发现,因为他是偷偷溜出来采莲蓬的,正急着往回赶呢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偷采白莲蓬还要隐藏自己行走的踪迹。 你看,小船划开铺满睡眠的浮萍,浮萍久久难以合拢,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早就把他的行迹给暴露了!哈哈!

1、多种方式朗读故事(自由读,每人一段合作读,生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2、请你把这首诗歌都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相纠正字音,

3、再读一篇,还是读给同桌听,读出节奏。

4、检查检查,指名读。(多位同学)

5、这样可以读吗?去掉其中的字填空读。

6、读书最高的境界,心到,读书有三到„„现在如果你们就是白居易,看到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娃娃,那么你想怎么读一读它呢?指名读。

假如白居易在做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胡子一大把,七八十岁的时候,这首诗应该怎么读?指导读。你看,这位老爷爷满是对小孩的喜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引导读。

可以用不同的年龄来感受诗句,大家以后在读书时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7、请女同学读一句古诗,男生读一段古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了吗? 生:一段话就是一句诗的意思 生:我发现古诗就是故事的缩写。

师:古诗是故事的缩写,故事是古诗的扩展,二十多字,一百多字,从数字上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呢?

引导概括古诗的特点:用极少的字能概括非常多的内容,这叫凝练,这是中国古诗的一大魅力。

三、古诗《小儿垂钓》——还有一位诗人,看到白居易这么厉害,他也想试试,于是他

前思后想,左思右想,朝思暮想,想来想去,哈哈,有天他终于,还是没想出来,不过他把一个小故事写成了二十八个字,出示故事《小儿垂钓》。

1、自由读。

2、好了吗?自信满满,找个人试试。指名读。他把古诗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你来试试。真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老师教教你,“稚子” 哎呀,咱们班的同学,不行,我不服气,咱们男女生同学比赛,PK一下。

(去掉其中部分词语)女生读,男生读。括号里填的是? (再去掉一些词语)女生读,括号里填?

(又去掉一些)现在更难了,男同学还敢吗?有勇气!男生读。括号里填?

了不起,女同学,认输吗?女生,预备起。

3、了不起,男生你们服吗?不服你自己站起来跟女同学单挑一下。(男女生指名赛读)

师评价:哎呦,不光背出来了,好像从一年前穿越过来了。

4、好孩子,我感觉你们都背下来了,拿出你最饱满的声音,我们一起背一下,预备起。

5、孩子们,不要小看这二十八个字,虽然比白居易的《小池》多八个字,但是这里面有人物,有„„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当小演员,把胡令能的故事演一演。

(1)大屏幕出示主要情节展示,小组合作填一填,商量一下怎么演。 一个【

】的小孩在池边【

】。

他【

】坐在【

】,茂密的草丛掩映着他的身体。 一个过路人【

】,小孩只远远地跟路人招手。 因为【

】 ,鱼儿再也不上钩了,所以不应答。 (2)指名填读。

商量好了吗?找个小导演解读一下这个剧本。

再找一个同学读一下,边读边注意括号里需要填的词,一会儿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细节。 最后找一名导演解读一下。

(3)好了孩子们,现在明白了吗?谁愿意来演一演。

你们怎么分角色的?谁是小孩?谁是路人?找准位置了吗?《小儿垂钓》一分钟剧场海选演员现在开始。

评价:他们演得这么有趣,跟剧本一样吗?哪里演得不准确?(交流)

师指导:垂钓的小孩有没有告诉路人怎么走?(指名交流) 一起读古诗的第三句——

遥是什么意思?招手是什么意思?请看老师的动作,(拜拜,打招呼等)招手应该怎么做?这是摆手,招手怎么做?(向自己这边招手)如果他不想告诉路人,他为什么招手?招手是什么意思?(让路人走过来然后告诉路人) (4)另一组同学来演。 演完后评价,掌声欢送。

6、孩子们,演完这个小故事,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古诗,请男同学读一句古诗,女同学读一段故事。

四、

1、屏幕出示: 【唐】胡令能 《小儿垂钓》 4句28字 1个故事

【唐】白居易 《池上》 4句20个字 1个故事

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吗? 生:它们都是写小孩的 生:都是写小孩天真活泼的 生:都是二十几个字写一个故事 生:都是四句

生:简短也对,这叫凝练 大屏幕出示相同之处—— 同朝代作者 同为儿童诗 同叙述故事 同是

绝句 同语言凝练

3、大屏幕出示:合作讲一讲这个小故事,看清楚每一段前面的提示 老师:一天,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外出游玩。他看到:

第1组:在一片荷花开得正旺的池塘里,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撑着小船。

第2组:他不时地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发现。因为他是偷偷溜出来采莲蓬的,正着急地往回赶呢。

第3组: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偷采白莲还要隐藏自己行走的踪迹。 第4组:你看,小船划开铺满水面的浮萍,浮萍久久难以合拢,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早就把他的行迹给暴露了!哈哈! 老师:看到这情景,白居易先生乐了,吟诗一首:

全班齐读:

】【

】 【

】【

】 看到这情景,齐读——

4、屏幕出示,师生合作:

老师:没想到,胡令能当时也在池塘附近,他听到语言这样直白,又通俗易懂的诗,心中料想吟诗之人肯定是白居易。于是上前拜访,对白居易说:

男同学:“闻得此诗具有语言直白,通俗易懂的特点,想必您就是白居易吧。无独有偶,我也曾见过一个如此幼稚可爱的小孩。” 老师:白居易听胡令能这么一说,兴趣大增,问道: 男同学:“此话怎讲?道来听听。” 老师:胡令能脱口而出:

女同学:【

】【

】【

】【

】 男同学:“哈哈哈„„哈哈哈„„好句好句!”

老师:微风阵阵,笑语阵阵,两位诗人完全陶醉在赏景、吟诗当中啦。

师:吟读古诗结束了,课下可以读读古诗。

第12篇:《池上》教案

《池上》教案

【池上教案(一)】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意图:

由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④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设计意图: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乳交融,激发共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池上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

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读

2、说诗

⑴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

⑶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⑴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

⑵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

池上

童真、童趣

不解浮萍开

第13篇:池上 教学设计

12古诗二首(第1课时)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勋望西校 李姿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和“采” (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池上》。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联系生活、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三、教学设计流程:

一.导入和小微课一起走进古诗中

1、学生看微课,听故事。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看看是什么呢?(介绍关于“池上”的故事) 【微课视频的设计不仅可以通过短短2分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古诗内容,为后续理解诗意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也为课堂增添了新鲜感,恰到好处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出《池上》

师: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池上》。 师:同学们,你知道“首”是什么词吗? 生:量词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一首歌,一首曲子

二.看视频,听古诗。

1.跟着视频听古诗。(播放视频) 三.生初读古诗

师:接下来,请大家也试着读一读,注意不认识的字请求拼音来帮忙哦! 四.走进作者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白居易!

师:是的,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池上》就是白居易在外游玩,见小娃撑小艇而作的诗。 五.了解诗意,想象朗读

1、了解诗意

师:那么,诗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读一读这首诗,到诗中寻找答案。

生: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板书 【通过学生的发言和板书让学生大体了解古诗的意思,为后续古诗的背诵打基础。】

2、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将对应的诗句连一连。, 生:上台连并说出理由。

3.学习“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师:同学们,你知道“撑小艇”是什么意思嘛? 生:划船

师:小娃娃划着小船去干什么了? 生:采白莲

师:“采”表示的是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4.学习“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师:小娃娃偷采白莲被发现了吗?为什么? 生:

师:留下了踪迹。

师:你还记得这都是谁留下的踪迹吗?

生:月牙是小马留下的踪迹,竹叶是小鸡留下的踪迹,梅花是小狗留下的踪迹。 师:诗中的踪迹你们找到了吗?(看图) 师:水面的浮萍上留下的就是小船划过的踪迹。

师: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所以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踪迹吗?(看图找同学说) 六.你觉得小娃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天真、顽皮。 七.节奏朗读,体会韵味

1、师范读,指导停顿。

师:老师也喜欢这个顽皮天真的小娃娃,也让老师有感情的读一读吧! 师:你发现老师是带着斜线读的吗?

2、生按停顿朗读

师: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吧,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来。(自由读)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

师:谁来挑战?(指名读1.2名) 八.填词游戏

1.师: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出来吗? 2.师: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 3.师:你能试试看图背诵古诗吗? 九识字加油站 1.“首” 2.“采”、十课外拓展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板书设计

池上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第14篇:池上教案(优秀)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赵海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小朋友质朴、纯洁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洁与快乐,与古诗意境发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疑惑‛、‚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

2、师: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3、师: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上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池上》。

4、(揭示课题)释题,简介作者

5、师: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课题)释题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划出生字娃娃,戴小红帽的生字娃娃要读准,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师:生字娃娃在课后排好了队,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同桌先试试,提醒读音‚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3、学生提醒读音,小老师教读生字,重点指导‚萍、艇、撑、踪‛等平翘舌音的读法。

4、出示生字组词读一读。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师:生字娃娃很高兴和你们交上朋友,可是生字娃娃说如果能写出它们的名字,它会更高兴。可以吗? 生:可以。

2、师:书写之前要静下心来,摆好笔和本子,身子坐端正,两手轻轻放桌子上。

学生做好准备。

3、师:孩子们,愿意写哪些字?

生:我想写‚艇‛

生:我想写‚偷‛

4、师:孩子们,先来观察‚艇‛这个字。写好这个字的关键是什么?(课件描红)

5、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者认为难写的字写上两个。

6、选择有代表性的展示。认为自己写的好的送自己一张笑脸,如果写的不好,擦掉重写,再送自己一张笑脸。

三、诗情画意,诵读诗句,体会意境

孩子们,摘莲蓬是一件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娃又别有一番情趣呢。赶快打开课本,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

1、读读这首诗。

2、思考:读懂了什么?

3、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在小组交流。

(一)小组合作学习

(二)交流学习情况,体会意境

1、自由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偷采、不解、踪迹) 展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⑴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轻轻读诗句。读懂了什么?

⑵提问质疑:小娃为什么要偷采白莲? ⑶此时你是小娃,心情怎么样?

生1:害怕。因为爸爸妈妈知道了要被批评。

师:那让我们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生读,师评价。

生2:激动。因为又可以吃白莲了。

师:那读出激动的孩子站起来读一读。

生3:老师,我读出了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因为我有可以吃到好吃的莲蓬了,但是又怕荷塘主人知道挨骂。

师:那把你那种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读出来吧!

学生朗读,学生自评。

师:老师也想当小娃,也想来读。(范读)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心情来读的吗?(又高兴又紧张)

⑷ 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小娃天真、可爱、顽皮)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小娃偷采白莲是不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诗人却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可爱、顽皮的孩子呢?

⑸ 师:你有过偷偷做一些顽皮的恶作剧的事情吗?那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想像一下小娃偷摘白莲的情景。

生自由发言,举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有趣的‘偷’的事情。

⑹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心情,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⑴读懂了什么?(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疯波痕)

⑵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⑶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因为太高兴了)能高兴地读读这两行诗吗?(生读)

⑷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小娃?(天真、可爱)

⑸带着感情,同桌互读,抽生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诗句。

四、吟诵积累。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爱呀,划着小船去偷摘白莲时,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也不知道。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吧!(师生齐读)

2、孩子们,愿意象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

3、男女比赛配诗。孩子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

五、课外拓展

其实,象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幼女词》《宿新寺徐公店》课后孩子们可以吟诵。(展示资源中的拓展练习)

六、总结,升华

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人神往的。孩子们,珍惜你们的童年,让它们多姿多彩吧

七、课后练习

把你想写的字、词语或句子写一写。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

池上 天真 顽皮 可爱

不解

浮萍

第15篇:《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五龙小学 一年级 任鑫雨

《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认识新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朗读古诗,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背一背你最喜欢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池上》这首诗,相信你们会有很多的收获!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课件2)

2、检查初读情况。(课件3-6)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同学们,这首诗我们都会读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了呢?我们还要了解诗中写了什么,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课件10)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课件11)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16篇:池上教学设计

12.古诗二首

《小池》教学设计

导入:老师提问:请同学们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季)老师这节课带来了几幅关于夏天的美景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看。(幻灯片出示池塘荷花图)同学们认识图上的花吗?(荷花、莲花都对)你们喜欢莲花吗?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白居易,他也十分喜欢莲花,还写了一首小娃娃偷摘莲花的诗《池上》,同学们打开课本67页 初读感知

1、首先是老师范读古诗(听老师读了一次,同学们想读诗吗?)

2、请同学们自己拼读古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

3、师生交流学习生字:首、踪、迹、浮、萍、(加一加识字、抽读、男女读、小组比赛读、齐读生字) 熟读古诗

导语:认识了生字我们就能更好的读诗,有没有同学愿意试一试读(老师纠错)

1、老师教读古诗(读出节奏,学生边听边画)(5分钟)

2、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同桌前后排的同学互相读。(5分钟)

3、举手展示读。

4、分组读古诗

5、男生女生读古诗

备注:1.本首古诗一定要熟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大概了解古诗的意思。

2.同学间相互指出对方那些地方读的不对。先由学生改正,如果不能改正就由老师加以修正。 诗文讲解

1.了解诗人。

2.结合课本的插图,想一想这一首诗写描写的是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本处重点练习看图说话的能力)

3.周围的同学相互交流你觉得这首诗讲的是一件什么有趣的事。你玩过这个有趣的事吗?

4.老师重点引导诗中“偷采”“不解”在诗中的作用和意思。

5.老师引导学生指出这首诗中的小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备注:这里只需要大概明白是一件什么事就可以了) 情景再现

老师以白话文的形式翻译本诗,找一名同学上来表演其中的过程。

1.引导表演的学生心情在开始去采莲时一定要高兴。

2.有丰富的肢体语言。(撑船

偷偷的采莲

采莲后的得意忘形

3.提出问题?小孩采完莲花后有没有留下“犯罪”的证据呢? 举手回答“浮萍一道开”。如果不能回答由老师引导回答。

4.老师配上白话文解释。

《池上》注解: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第17篇: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第一课时

类别:小学语文 编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七个生字,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1.出示一组荷花的图片。

师:同学们,夏姑娘已经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瞧,这一池荷花已悄然开放。谁能看着这一池荷花为我们描述一下眼前的这幅美景?指名描述。

2.眼前这幅画面,还让你想到哪些学过的诗句?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出示小娃撑艇图。谁来描述一下这位可爱的小娃?(学生通过描述体会小娃的俏皮可爱)诗人白居易在池边看到这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写下了一首诗《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池塘里,荷花塘里。)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意图:由看图说话及回忆已学古诗,为本课进行铺垫,降低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了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意,练习书写。 (2)读出节奏。

①听课文朗读。

②读出节奏。生再读,用铅笔在诗句停顿的地方划“/”。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

交流: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再指名读,同桌合作读,齐读古诗。 (4)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设计意图:注意培养学生朗读古诗的节奏感,并通过多种方式反复朗读,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

三、再读古诗,知晓诗意

1.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莲:莲蓬。 解:知道、懂得。 藏:隐藏。 浮萍:小池里的一种水草。

一道:一条。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2.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3.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看着图片,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读诗作画 1.再读诗。

《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读懂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2.老师根据你们所说的景物,把这首诗改了改,(出示“ 娃撑艇

偷白莲

不解藏

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给诗减了一下肥,这就叫把诗读瘦了。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 情景创设:(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地描述:一个夏日的清晨,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瓦蓝瓦蓝的天空,初升的太阳明媚地照耀着大地,湖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清风,满池的荷花开的格外娇艳„„) 3.同学们,这美丽的情景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这个小娃娃又是怎样偷采白莲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美美地写下来。

在音乐声中尽情想像,静静地描写。

4.同学们可以放下你手中的笔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学生交流。

同学们你们真会想象,在你们的笔下,我感觉白居易写的《池上》仿佛变成了一副活的画向我们走来。此时,在你的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天真无邪、调皮活泼)

(二)读诗品情

5.如果他知道偷了莲蓬还会藏了踪迹,你们还觉得他有这么可爱吗?

师:是呀,正因为他的天真无邪,才会偷采莲蓬而不解藏踪迹啊!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这首诗。

生有感情地诵读《池上》。

6.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7.师: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整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一次想象画面,试背。

8.课前搜集其它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交流积累。

(设计意图:“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乳交融,激发共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默《池上》。

2.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教学反思: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里。我采用了“调动积累,导入新课——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吟诗炼字,体会意境——回归整体,拓展延伸”的教学策略,把学生理解诗意、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运用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既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又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体会用字的巧妙,并在课文插图等的帮助下对古诗描绘的画面有了鲜明的感官认识,产生真切感,入情入境。

第18篇:池上教学反思

反思一:池上教学反思

《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听老师范读等形式,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导学生联系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诗人为什么要把偷采白莲的小娃写入诗中?你对这个小娃有什么看法?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小娃撑着小船在荷花池中行驶,看到颗粒饱满的莲蓬子,忍不住偷采了几个来解馋;有的说小娃没有经过大人同意,小心翼翼地采了几个莲蓬子;有的说自己小时候也有过偷采的经历:为成熟的枇杷、桔子、西瓜&&说着说着,大家都忍俊不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最后学生都知道了:这里的偷采与一般的偷盗行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会留下那么明显的踪迹了,诗人写偷采白莲的小娃更能体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突出其童心童真童趣。

反思二:池上教学反思

《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在学生交流后,我让他们把诗写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配上画面。可惜,在交流的时候,我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学生的想象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事先引导学生找一些写荷塘的文章来读一读,可能学生的想象会更丰富些。

反思三:池上教学反思

白居易的《池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描写儿童的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0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童心的可爱、乡村生活的情趣。

古诗意境很美,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理解诗句的意思,按照传统的方式,先理解字词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如果学生理解上有问题,我会创设情境,引导理解,比如: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些地方看出?再如:偷是偷东西吗?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理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出示挂图激发灵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学生表达的比较到位,基本没有偏离古诗的意思。

反思四:池上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是教学难点。

第19篇:《池上》课后反思

《池上》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喜欢经典文章,能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第20篇:《池上》教学设计

这首诗,学生觉得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理解诗意方面,“不解”和“一道”会有困难。为什么?“不解”在现在汉语尤其是日常用语中使用较少,“一道”在这首诗里不只有一种理解,既可以把它理解成在水中留下的一条水道,也可以理解成量词。

在构建画面方面,学生不太容易描述出一个完整的画面。

在情趣方面,学生大都可以凭直觉感受到小娃的有趣,但很难发现为什么。因为这里涉及一对矛盾,“偷”与“不解藏”的矛盾。回忆一下生活中让我们觉得有趣的事情,大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首诗也是如此,小娃偷采白莲是为了不被发现,有意思的是,本该藏好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秘密。

我想,如果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从以上困难开始,实效性可能会高些。

笔者还认为,“开”字亦为诗眼,试想一下,在诗人笔下,“开”的仅仅是浮萍吗?开的还有小娃的秘密,更有小娃的好心情,还有诗人(甚至读者)忍俊不禁的笑容吧。“偷”与“开”形成的语词意义、人物情绪以及空间上的对比,也形成了诗歌表现的张力,使得诗歌的起承转合,富有节奏的变化,并有一个完美的落幕。从意脉与语序的角度分析,“浮萍一道开”的正常语序应是“一道浮萍开”,但是语序的调整使得真个诗句具有动感,读词句,眼前似乎能出现一道水痕由远及近的画面。这就是诗歌语言的魅力。

诗词概述: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该作品文字洗炼,内容通俗淡雅,是白诗中的经典佳作之一。 诗词原文: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①撑②小艇③,

偷采白莲④回。

不解⑤藏踪迹,

浮萍⑥一道⑦开⑧。 诗词注释:

①小娃:小男孩儿或小女孩。

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⑦一道:一路。

⑧开:分开。 诗词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诗词鉴赏: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像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的诗除了状物抒情外,大部分都在讽刺封建统治,表达心中的不满。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他的诗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朴而近古,因此流传极广,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池上》教学设计

一、激发动机,以趣引学,展示目标

1、由浅入深,谈话导入。

师: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尤其是在唐朝,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比如?

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师:你喜欢他们的诗吗?请你选一首最喜欢的来背。 生:背诵古诗。

2、通过有趣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师:据说,白居易每有新作,先读于村中不识字的老婆婆听,若老婆婆稍有不懂,白居易就重新修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为止。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懂,我们能不能学会?

生:能。(充满信心)

二、自主合作,以趣导学,掌握目标

1、解题

白居易有一天来到荷塘边,无意中看到了塘里发生的一件事,就把它写了下来,题为《池上》。(板书:池上)

齐读诗题

师:“池上”是什么意思?

生1:我觉得“池上”就是池塘上的意思。 生2:是荷花塘上。

师:对,“池上”就是池塘上,这里指的是荷塘之上。

师:白居易在荷塘边究竟看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诗句读通顺。不清楚的字音可查字典。 2.读诗正音,学字形。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几名学生试读)

师: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音吗?

生:“撑、艇、藏、踪、萍”都是后鼻音,“莲”的声母是边音“l”。 师:请你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字。 (生读略)

师:这是本课的三个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生:“撑”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是个手掌的掌,这个字肯定和动作有关,一个字里有两个手(其中一个是提手旁),我觉得是两只手用力撑东西的意思。(边说边做这个动作)

生:“艇”左边是舟,也就是船,右边是廷,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师:这一类字我们又叫它们形声字。

生:“萍”的偏旁有草字头和三点水,一定和植物和水有关系。 师:你说得很对,这个浮萍,就是水生植物。 师:咱们把生字带进诗中再读一读。 3.师范读,生感受平仄。

师:老师也想和你们比试一下!(师带节奏范读) 师: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区别? 生1:老师读得有快有慢。 师:这是诗歌的节奏。

(师生共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练读,理解词义。

师:白居易在荷塘边究竟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不懂的词语划一划。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划了这么多不懂的词语。怎么理解这些词语呢? 生: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 生:还可以查资料,想象画面,问老师„„

2、初步理解词义。

师:你们在读这首古诗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1:我不知道“白莲”、“浮萍”是什么?

生2:我知道,“白莲”是白色的荷花,“浮萍”是水里的一种植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在河里看见过。

师:“白莲”就是白色的荷花。今天老师把“浮萍”带过来了,你们看—— (出示PPT1)

师:谁来说说“浮萍”的样子? 生3:“浮萍”是椭圆形的。

生4:“浮萍”长得很小,很多,把水面都铺满了。 师:是啊,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真多啊! 生5:老师,什么是“不解”? 师:谁知道?

生6:我查了字典,“不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的意思。 师:很好,不懂查字典,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生7:我不懂“小艇”是什么意思? 生8:“小艇”就是小舟。

师:对,小舟就是小船。这里的“小艇指的是一种木制的狭长的小船”。 生9:什么是“踪迹”呢? 师:谁见过“踪迹”?

生10:我见过!下雨后,人从湿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 师:对,这就是“踪迹”。

生11:我见过小鸡从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踪迹”。 师:小鸡留下的脚印就是—— 生齐:踪迹!

师:见过天上飞行的飞机吗?

生12:老师,飞机从天上飞过,后面会留下一道白烟,这是飞机的“踪迹”。 师:说得好!看来“踪迹”不仅仅是走过留下的脚印。

生13:我看见蜗牛从地上爬过留下的粘粘的痕迹,这也是“踪迹”。 生14:蚂蚁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了这种气味,它就不会迷路了,这是蚂蚁的“踪迹”。

师:你们说得真精彩!这些都是—— 生齐:踪迹!

3、展开想象,欣赏诗中之画。

师:词语理解了再来读这首诗歌,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指名读。 生: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了,好像真的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配乐范读)

生:我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在偷摘莲蓬。

生:我看到了池塘上到处都是荷叶。小船划过浮萍闪开了一道痕迹。 师:谁看出时间和地点了? 生:夏天清晨的池塘上。 „„„„

师:(相机板书:清晨,池塘,小娃,偷,藏,开)一首诗,一幅画。诗中有画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之一。谁能看着板书,完整的把你看到的画面连起来说一说?

生:一个夏日的清晨,蓝蓝的天上,悠闲地漂浮着几朵白云。一阵微风吹过,满池塘的荷叶和荷花晃动起来,显得格外迷人。这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一个可爱的小娃,偷偷地划着一艘小船到池塘里采摘荷花,他以为别人都找不到他呢,其实小船划过水面,浮萍已经留下了一条清晰的痕迹。

师:诗歌美,画面美,说得美,同学们的想象更美。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池上。

生:齐读。

4、童真童趣,悟诗情。

师:同学们读得太有感情了。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片情。诗里有一个小娃,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胆的小娃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插图里看出来的。还有,诗里写的是“小娃撑小艇”,一个小娃娃敢一个人撑小艇,胆子真大!

师:你还看到了怎样的小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快乐的小娃。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他快乐的? 生:我是从“偷采白莲回”里读出来的。 师: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 生:偷。 (板书:偷)

师:小娃娃背着大人去荷塘偷采白莲,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很开心,很快乐!

师:这里“偷”和我们平时说的“偷东西”的“偷”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能学学小娃的快乐样儿吗? (生做动作——悄悄地采莲。) 师:让我们跟着小娃一起去偷一偷、乐一乐吧! 配乐诵读前两行诗句。 (自由读、齐读)

师:小娃“偷采白莲”回去了,大人会不会发现这件事? 生:会发现。

师:你是从诗中的哪句话里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浮萍一道开”里看出来的。 师:你能将“浮萍一道开”用动作表演出来吗? (生做动作)

师:“浮萍一道开”就是小艇驶过留下的—— 生:踪迹。

师:大人看到“浮萍一道开”,看到小艇驶过留下的踪迹,怎么会不知道小娃来过荷塘了呢?小娃娃有没有想到要“藏踪迹”呢?

生:没有。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因为诗中说小娃“不解藏踪迹”啊,“不解”就是“不懂得”。 师:是啊,这就是小娃娃,他还不懂得要“藏踪迹”呀!这只是他童年的——

生:一场游戏。

师:如果这个小娃知道藏踪迹好不好? 生:不好,就不可爱了。 齐读,读出小娃的天真可爱。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偷采白莲的小娃,在这首诗的文字之外还有一个人他也在“偷”,知道他是谁吗?他在偷什么?

生:还有一个是诗人白居易,他在偷看小娃在偷采白莲。

师:看着这个可爱的孩子,白居易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表情,他会想到什么?

生:高兴,快乐。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师:小娃娃偷采白莲偷到了乐趣,在一旁偷看的白居易也偷到了乐趣。让我们也和这一老一少一起偷着乐一乐吧!

5、体验成功,激情背诵。

师: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地学会了这首诗。能不能有感情地背诵下来?

生:背诵。

6、以趣促学,积累巩固

师: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不妨读一读: 《夏日田园杂兴》 其七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改写池上的范文
《改写池上的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