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原电池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6: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方式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感

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②培养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思考意识和应变能力;培养语言智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让学

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很有用,很亲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化学。

【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探究建议】实验探究、问题解决。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实物展示各种电池)

【师】在平时用到的计算器、手机、MP

5、电子表、笔记本电脑等都要用到电池,可以说现代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池。 【问】哪位同学能说一下电池的能量转换呢? 【学生回答】

【导入课题】我们这节课来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

【板书】

一、原电池 【师】 在学习新知识的之前,同学们先对导学案上的预习成果进行组内交流、讨论(限时2分钟)。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预习检测】

1.根据物理科电学知识,电流产生的原因

,电流的流动方向由电源的 极到

极,电子的流动方向由电源的 极到

极。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3.电解质的概念是:

以下物质能导电的有

,属于电解质的是

。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铁、铜、蔗糖固体、蔗糖溶液、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是

。 【学生活动】学生举牌抢答。

【创设情境】动画展示“病历档案”:同学们,面向我们的并不是一位快乐的美眉!自从先后装上两颗假牙(分别是不锈钢和黄金假牙),“笑笑”女士心情一直不爽----头痛、失眠、心情烦躁。

【问题导入】今天,我想请大家当一次医生,开个处方,让笑笑女士笑起来。

【初步假设】想一想,病因估计处在哪里?(假牙)

【设计方案】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模拟口腔中的环境,把稀硫酸想成口腔溶液----唾液,用Zn和Cu分别代表两颗不同的假牙----不锈钢和黄金……通过实验来找病因!

【学生分组实验】(分9组实验)

【探究实验一】 把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锌片和铜片不接触),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二】 把锌片和铜片上端用导线连接起来放到稀硫酸溶液中(锌片和铜片不接触),会出现什么现象?

【探究实验三】 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通过电流计连接起来放到稀硫酸溶液中(锌片和铜片不接触),会出现什么现象?

【问题探究】

1、把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锌片和铜片不接触),有何现象?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把锌片和铜片上端用导线连接起来放到稀硫酸溶液中(锌片和铜片不接触),有何现象?写出铜片和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以及电子由

流向

3、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通过电流计连接起来放到稀硫酸溶液中(锌片和铜片不接触),有何现象?从能量转化角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如何确定该电池的正负极?

【学生观察并回答】讨论结果采用竞赛抢答形式展示。 【多媒体展示】原电池工作原理flash动画模拟过程

【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小结】原电池工作原理:锌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锌失电子成Zn2+,电子从锌片经导线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片,H+从铜片上得电子被还原成H2,

【板书】

1、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锌片(负极):Zn- 2e-=Zn2+ (氧化反应) 铜片(正极):2H+ +2e-=H

2 (还原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Zn+ 2H +=Zn2++H2

【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你认为笑笑女士的病因是什么?(两颗假牙在口腔溶液中够成原电池,产生的电流刺激脑神经,使该女士头痛、失眠、心情烦躁)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理是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思考题】

Cu—Zn原电池产生的是持续稳定的电流吗 ? 【自主发展作业】回家后利用家庭能够提供的一些材料创新设计各种电池。

【板书计划】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一、原电池

1、原电池定义

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锌片(负极):Zn- 2e-=Zn2+ (氧化反应)

铜片(正极):2H+ +2e-=H

2 (还原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Zn+ 2H +=Zn2++H2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直是高一学生学习的难点,其理论比较抽象,而且要求学生动手实验。本节课我花了很长时间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理论联系实际备问题),上完本节课进下心来,细细回顾,特反思如下:

1、“知识的检测””知识的探究” 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抢答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巧用病例这一情景开头,切实联系所要学的知识,实例生动有趣,一下抓住学生的心。

3、让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在探究中学到知识。

4、借助现代媒体的微观动画可生动直观的展开原电池工作原理,有利于学生突破原电池原理这一教学难点。

5、让每一小组做一牌子,以拍卖形式抢答问题在竞争中体现小组群体智慧。

6、本节课因为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所以学生探究试验时间不好控制,时间略显紧张。

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教学设计(材料)

原电池原理教学设计

《原电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设计

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 原电池》复习课教学设计

原电池教学设计
《原电池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