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0:26: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复习资料

小语131 Q

第一章

1.综合实践活动概念 基于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平均每周三课时的必修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基础P3 (1)从主客两分的知识观走向主客统一的知识观 (2)从外烁论的教育观走向内发论的教育观 (3)由知识本位课程观转向发展本位课程观 (4)由单向传授转向互动共建的教学观

第二章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P29 (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活动方式开放、活动场合开放、活动主题开放、活动结果开放 (4)生成性:活动主题生成 (5)自主性

2.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分析题)P34 (1)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① 满足学生成长的客观需求 ②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基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

③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对教育的价值

① 重建课程观 ② 重建教学观 ③ 重建学习观

3.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P43 (1)着眼于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的亲历和体验 (2)立足于生活世界,强调学习内容与现实的联系 (3)注重问题探究,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精神 (4)崇尚活动生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5)强调综合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三章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维度P58 (1)知识与技能--基础性目标,服从与服务以下两个目标 (2)过程与方法--主导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可或缺,贯穿始终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表述方法P77 (1)总括式表述 (2)列点式表述 (3)分层式表述

第四章

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P8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概念P91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生活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内容的开发P100 (1)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

(2)以可能生活为着眼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五-八章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P120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目标具体、明确;内容综合,富有生活气息;活动过程突出参与、探究与体验;活动方法得当,形式多种多样;活动方案切实可行、安全可靠、操作性强,力求形成特色,体现创新。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P133 所谓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原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多因素协调、预设和生成相统

一、多方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个案的一般过程P144 (1)确定活动主题,师生共同制定 (2)制订活动方案

① 活动背景(背景真实)

② 事件(事件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方式、主题 ③ 过程(过程完整) a.准备阶段:

分组,按学生兴趣,随机分配,每组5-7人,设好小组长,明确分工。 提供相关物品,比如图书馆、实验器材 提出安全要求

b.实施,过程要具体,每组总结、交流、汇报、展示 c.总结经验和不足 (3)评价活动方案

① 综合运用诊断性方法等评价 ② 引导学生反思整个设计过程

③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为改进设计做好积累工作 ④ 双管齐下,主动汇报

第九章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P222 (1)影响因素多 (2)时间跨度长 (3)活动场所多 (4)方式多样化 (5)凸显自主性 (6)安全要求高 (7)管理难度大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P239 (1)注重活动的形式,忽视活动的实质 (2)注重活动的结果,忽视活动的过程 (3)用学科教学的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4)缺乏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整体管理 (5)还存在同层次,同主题的重复和反复,活动所涉及的主题探究过深或过浅,主题多偏重事实研究、忽视价值探究,教师包办过多,很多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

第十章

1.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素养P250 (1)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

(2)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3)当今社会赋予未来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胜任就需要新的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应有的素质P254 (1)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① 乐于奉献,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育的规律

② 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③ 树立“以人为本 ”的思想 ④ 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2)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 综合的学科知识 ② 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③ 特定的地域性知识 (3)全面的课程实施能力

① 课程开发能力 ② 教学设计能力 ③ 教学预测能力

④ 组织、管理与调节能力 ⑤ 信息使用能力 ⑥ 合作交往能力 ⑦ 研究与创新能力 ⑧ 评价学生的能力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P261 (1)组织关系

① 合作性 ② 灵活性 ③ 共生性 ④ 开放性 (2)人际关系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活动方案的设计阶段,师生可以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也可以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师生既可以是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和指导者与活动者的关系,也可以是竞争关系,甚至是颠倒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促进学生成长,而且自己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成长。

第十一章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概念P280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与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等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要求P28

8、程序P29

2、方法P294 基本要求:

(1)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2)把握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3)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程序:

(1)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 (2)分析背景

(3)拟定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4)组织师生申报课程资源 (5)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6)对资源进行评价与调整 (7)实施资源的开发 (8)评估资源开发 方法:

(1)现有资源的直接开发 (2)现有资源的加工改造 (3)新资源的培育

第十二章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概念和基本理念P306 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指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目标,拟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基本理念: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2)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3)鼓励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注重过程,体现差异

2.如何对学生评价?P313 P321 内容:(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 (2)学生感悟经验和精神生活的获得 (3)学生的生活方式

(4)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方法:(1)过程性评价

① 档案袋评定(内容:反映活动的基本过程、反映活动的基本成果、反映活动的最佳成果)

② 协商研讨式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指导老师评价) ③ 表现性评价(口头报告与讨论、项目调查、表演、论文、学习日记、实验、艺术作品)

(2)结果性评价(目标本位评价,目标游离评价和成果展示评价)

3.对学校的评价P319 (1)课程设置

(2)方案和计划的制订 (3)组织机构的建立 (4)校本培训 (5)管理制度

(6)资源的开发利用 (7)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 (8)教师工作量的计算

4.对教师评价的要求P325 (1)注重个体差异,强调评价的针对性 (2)注重教学实践,强调评价的过程性 (3)注重自我反思,强调评价的主动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复习资料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复习资料

综合实践复习资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习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复习资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