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提高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提高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邬桥学校

王全胜

摘要: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目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重要课题。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技术素养的一门课程。劳技课有它自身的特点,劳技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一定的场地、专用教室、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基本教学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从事某种劳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后,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形成熟练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如何提高劳技课教学的有效性?我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作这个论题的探究,以此抛砖引玉。

一、教学目标清晰

在老师、学生眼中,劳动技术课就是做手工,老师觉得我教一遍教材内容就好了,学生觉得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品就好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在他们眼里只有一维,完成一个作品。完全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没有突现本课教材安排的真正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形成变废为宝,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而要科学、合理地整合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能力,能挖掘出教材呈现的内涵。教师要学会做课程的研究者。

二、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学有成就的人,在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时,总是不忘记他的学生时代对某门功课的偏爱。这种偏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直接来自于当年所执教该门课程老师的引导。

在七年级的劳技课程中,有一章的内容是工艺木工,有一位老师以上海世博会场馆作为木工制作的题材作为教材的拓展内容,以此为载体在动手设计过程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艺术学习,在动手和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既符合时代特征、弘扬体育精神,又有艺术装饰性。在学生设计制作衣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的设计、创作中,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和构建,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调动学生的美术才能和数学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劳动技术学科的特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操作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把爱我中华,让上海更美丽落实到行动。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部件的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提高带来了新的可能与新的方向。近年来,各种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计算机教学课件、计算计辅助教学课件纷纷涌现。

多媒体教学蓬勃兴起,展现了教学手段新一轮改革的发展方向与强劲势头,可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正方兴未艾。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自制的多媒体PPT课件进行教学。利用展台投影仪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能使得操作过程更清晰。如在中国结的编结中,演示操作效果很好。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四、提倡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都不能满足于学生表面上的“热热闹闹”的操作和参与,而应关注学生究竟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手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是否引起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教师指导的最佳介入时期在哪?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支持是什

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既要有形式,也要有内容。如我在劳技课堂教学上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7个小组,每组5-6个学生。有时,要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就有必要小组合作的方式,比如:由2个同学在课堂上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

1、分工明确 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2、建立机制 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3适时引导 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五、提升专业水平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就发展主体而言,教学有效性就是师生共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设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达到的目的。劳动技术学科教师必须是有较高技术素养的人,做到“爱劳动,善动手,能创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

提高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劳动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师生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推荐)

观看教学视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探

劳动技术

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浅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提高员工绩效的有效途径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浅析提高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析提高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