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我的儿子现在刚21个月,很爱打人,见到别的小朋友,用脚踢,有时见到家里的大人,用手打,管他也没有什么用。带他出去玩,他也不象其他的同龄的孩子那样乖乖的站在家长的身边,而是象一匹脱疆的野马到处乱跑,还经常从地上捡些小东西往嘴里塞。而且越管越厉害。所以特请教,我该怎么管他才行? 结合相关知识,雅虎小编就这一问题给大家推荐了几篇精彩文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更多帮助,不妨看看吧!

目录:

1、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2、八种处罚孩子的聪明招数

3、常挨打易出现七个心理偏差

4、美国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

5、轻松教育孩子秘诀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打人往往是两岁左右儿童,特别是男孩的特点(a characteristic of age)。 它并不能预测未来的行为(一定是蛮不讲理的)。 两岁左右的孩子为什么会打人?有许多原因:

1、这个年龄的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来”、“我的”、“我会”„„。打人是一种行为,“我会做这件事”。有时甚至看到别人被打而哭,感到高兴,没有一点同情心。

2、用打人、踢人表示自己长大了,会独自做些事了。“我多么重要啊!”

3、不能控制环境,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搭的积木大楼搭不成、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一个小朋友抢走了„„受到挫折,身边不管站着谁,马上就打(无固定目标),为了发泄。

4、不能控制冲动。虽然,他从“道理”上也懂打人不对(这与前面的情况不同),但控制不了打人的冲动。

5、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人类一生下来就有好斗的倾向(combative tendency),这使他们生存。但社交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相反,这是要从经验里学习的,也是要由成人多次重复、教导中才会的。这种好斗的倾向在小年龄儿童那里,就表现为打、踢、踹。

6、语言熟练程度不够。在这个年龄段,语言还不能表达细微的心理感受,这就要用“身体”来表达了。对不满意的事,就打(并不是固定打某一两个人),因为动作比语言响亮。

7、父母纵容。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当一会事,甚至还有人认为小时候打人是将来有出息的表示,他不会被欺侮。

8、寻求注意。往往发生在孩子做好事受到的表扬不够,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而儿童对人的注意(特别是父母亲的注意)很重视,只好做一些强度比较大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9、一些生理因素也可能导致烦躁,不会表达,就打。比如:饥饿、疲倦、生病、出牙不舒服等。

10、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到奶奶家住等。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标地乱打。有时对照看他最多的父母亲也同样“下手”。

11、父亲有时发生矛盾,动起手来,他看见了,也会学。

12、电视上的暴力镜头对他也有影响。

八种处罚孩子的聪明招数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面壁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乱丢东西、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1: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方式2: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3、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4、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5、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6、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7、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8、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2、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3、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4、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5、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常挨打易出现七个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儿童心理医生认为,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一、说谎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就开始说谎,被父母发现后,有可能打得更重,那么下一次孩子就更不敢说实话。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二、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打骂,时间一久,孩子从心里对父母就会产生恐惧和疏远,不论心里愿不愿意,都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只有乖乖服从。在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将来在学习上也会很被动。

三、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认为“低人一等”,不愿意与人交往。性格孤独、沉默。

四、固执

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还会用故意捣乱以示反抗,存心让父母生气。有的孩子越打越不认错,越加倔强固执,甚至用离家出走来与父母对抗。

五、粗暴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在家里挨父母打,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特别是比他小的孩子。实际上,父母打孩子是起了一个坏榜样的作用。

六、怪癖

有的父母打了孩子之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检验教育的效果。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他明明心里并不情愿,但不得不口是心非地“认错”,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怪癖心理。

七、焦虑不安

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孩子的实际能力,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焦虑不安,终日提心吊胆,结果却往往离父母的要求更远。

美国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 经验1:充足的爱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 “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

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经验2: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例如扮演一名教师、售票员或足球教练、汽车司机。 两种最好的亲子活动是:一起读书和一起游戏。

所以,最好把看电视的时间节约下来,用来与孩子一起读书和游戏。

还有一点,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东西。

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使他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发展空间。 要是能全家人一起来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家庭的和睦。

经验3: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 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 而对我们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经验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首先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们可以作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我们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 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只有一个宝贝的妈妈来说,的确很重要。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爱我们。 事事都包办代替的妈妈,显然不是好妈妈,这样只能害了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有自己的头脑、思想和情感,他是他自己。 我们只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在一部分事情上帮帮他而已。

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如果鞋带开了自己还不会系好的话,他会感谢妈妈以前十多年来辛辛苦苦为他系鞋带吗? 他只能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有教会他来做这样简单的事情。

轻松教育孩子秘诀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非常重要。孩子犯错误是经常的事,怎样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却非易事。“七个一”教子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1.避一避

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批评孩子之前最好先表扬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其缺点。 2.缓一缓

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言语和行动过激。此时,最好先尝试着让自己放松,心平气和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可以对孩子大吼大叫,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 3.选一选

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融洽的氛围中,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批评,并认真思考、改正。最好不要在人多的地方批评孩子。 4.绕一绕

借助讲述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申、发挥,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冷一冷

有时候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能够使孩子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6.激一激

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激励孩子,使之改正缺点。 7.笑一笑

用幽默作为批评的手段能清除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其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不管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不伤害孩子为前提。

孩子打人的引导方法

关于孩子打人与被打

父母应该怎么引导有早恋倾向的孩子

城管打人:城管醉酒暴力执法 业主凌辱关门停业

个案追踪:一个爱打人的孩子

让孩子告别暴力冲动

打人检讨书

打人检讨书

城管打人

打人检讨书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