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市国税局年度人事教育工作总结(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4: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市国税局年度人事教育工作总结

20**年是**市国家税务局与杭州湾新区国税局分设后的第一年。今年以来,我局人事教育工作积极发挥保障与推动作用,为变革之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来说,我局人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完善税收职能,从建立导向性国税文化体系、艺术性领导管理体系、系统性效能建设体系、针对性干部激励体系、层级性分类管理体系、有效性教育培训体系、包容性开放互动体系、实用性管理制度体系八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阳光穗悦”为品牌,初步建立了导向性国税文化体系

文化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人事教育部门在“和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动“阳光穗悦”服务品牌建设,并以“阳光穗悦和谐共赢”为文化口号,使国税文化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潮流,扎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沃土,从代表政府强制、无偿、固定征收税款转为遵循税法前提下,以服务倡导与纳税人形成“和谐共赢”的互动氛围,协助做好了社会财富在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合理分配,以优质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拍摄“阳光穗悦和谐共赢”文化宣传片,以及组建各类文体兴趣小组开展休闲登山、读书沙龙等各类文体兴趣活动,为“阳光穗悦”服务品牌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推动“阳光穗悦”服务品牌建设实现了从初创雏形到搭建载体平台的跨越。在此基础上,人事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平台载体,以“阳光穗悦”文化精神指导税收工作,并将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使“阳光穗悦和谐共赢”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和精神追求。

二、以“扁平专业”为导向,推动建立了艺术性领导管理体系

随着专业化税源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干部队伍专业化、扁平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建立以“一岗两责”为核心的扁平化领导管理体系。今年以来,我局干部管理逐步从“计划、执行、控制”,转向“培育、激励、授权”,通过赋予中层领导干部和基层一线团队负责人更多的职权和责任,积极调动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为推动专业化税源管理扫除了人事机制上的障碍,提高了干部队伍管理的效率。通过加强对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教育培养,实现中层干部多岗位锻炼,以及推动管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分享,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着眼长远发展,树立积极态度,准确自我定位,提升自身素质,强化有效沟通,凝聚工作团队,强化执行意识,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特别是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了他们驾驭全局、带领团队的能力,求真务实的作风,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在强化领导力培养的同时,把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管理领域,分解上收部分税源管理职能,压缩归并内部事务,让更多的人直接从事征、管、查一线工作,在机关职能上逐步探索由上传下达的行政管理为主向直接承担税源监控为主的转变,在方法上实现了由指挥、指导为主向直接参与、跨区域组织为主转变。

三、以“高效便民”为重点,着手建立了系统性效能建设体系

进一步完善“etc”办税高速公路建设,将系统性效能建设作为提升征管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人事教育部门从360°效能建设体系构建入手,从人事管理、绩效管理、星级管理组建设等工作着眼,对征管业务流程改革进行了再次审视,探索从业务流再造向工作流重塑深度转变。通过进一步梳理办税业务流程,从人力资源能否进一步精简、管理服务效能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出发,协助相关科室对办税业务流程进行了细节性修缮。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系统,并与税源监控分析系统有机结合,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了业务流和工作流两大基础信息,为干部队伍的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此外,根据“etc”办税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信息管税工作,将有效沟通作为税企关系趋于和谐、征管服务日益高效的重要手段。同时,探索干部能级管理体系建设,以大厅同工种竞赛标兵、四项业务能手评比等为基础,探索建立日常动态能级考核制度,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日常工作地积极性。

四、以“需求管理”为手段,探索建立了针对性有效激励体系

管理最重要的手段是激励,今年以来,人事教育部门坚持遵循始于干部需求、基于干部满意、终于干部遵从的干部管理思路,通过干部思想状况分析、党组民主生活意见建议征集等多种手段,调查了解干部职工的激励需求,按照基层国税工作实际,创新优先培训、树立典型、带薪休假等多种激励手段,有针对性的完善了多种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规范化“星级”税务管理组考核体系和“四项能手”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日常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采取阶段分解的方法,把总体目标分成了若干阶段性目标,通过实现阶段性目标梯次推进了总目标的实现。创新对优秀科室、优秀直属单位、优秀干部的激励机制,出台了《XX市国家税务局基层优秀领导班子考核办法》,加大了对基层的考核力度,规范了对基层的考核模式,构建了一个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评价体系。以公平、公正、公开和“凭实绩用干部”为原则,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民主推荐,其中通过民主推荐方式产生信息中心副主任1名,通过笔试、面试、测评、考察等一系列程序,提拔中层副职10名,正职6名,5名80后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同时,进一步推动完善了柔性化干部激励机制,积极关心干部队伍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切实增强了干部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引导领导和先进典型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干部队伍的行为产生影响,姚尧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去年管理创新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基础上,鼓励干部职工消除顾虑,积极建言献策,着力开展了“我为国税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激励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用创新把干部从日常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干部职工在轻松的氛围下做好工作。

五、以“精细管理”为方针,引导建立了层级性分类管理体系

根据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着力细化干部分类管理体系,做到既提升干部个人荣誉意识和进取心,又不人为造成队伍分裂,既增强个人工作积极性,又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将干部职工分为税务管理岗、纳税评估岗、办税服务岗、行政后勤岗、税务稽查岗等一级岗位的基础上,将税务管理岗再细分为行业税务管理员和属地税务管理员,并进一步实现了出口退税管理的征退合一。根据XX市委、市政府关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XX市国税局关于内控机制建设的有关要求,配合监察室大力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在梳理各岗位廉政风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强化廉政风险教育,通过完善岗位职责、优化人事管理等一系列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切实增强了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实施干部职工“双向选择”轮岗,20余名一般干部和退居二线领导干部实现了岗位的轮换,确保干部队伍在相对稳定基础上实现合理流动,从而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学习动力,避免由于工作岗位固化造成惰性泛滥、经验主义、缺乏进取、忽视学习,丧失工作新鲜感和挑战性等弊端的出现。

六、以“提高素质”为基石,全面建立了有效性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税收业务重组和流程精简对国税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知识结构提出的更高要求,以改善态度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提高能力为目的,着力开展了各类干部教育活动。积极参加上级和外部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全年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XX市国税局组织的公务员初任培训和各类业务知识培训,上级部门组织的省级巾帼文明岗、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培训,以及市委市府组织的信息写作和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和市管领导干部培训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按照年龄结构、业务基础等组织干部职工分层开展了所得税业务知识集训,将业务素质较强的26名干部选送到浙江省税务干部学校参加了所得税业务知识集训,并组织他们参加了全国所得税知识竞赛,取得了良好成绩,其他干部由各基层单位抽调师资力量,开展了所得税业务知识轮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此外,邀请温州亚美信咨询公司高级礼仪培训师为全局干部职工进行文明礼仪培训,在培训前通过暗访、摄像等手段,摸清了干部队伍特别是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文明礼仪习惯,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引导,推动干部队伍文明礼仪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此外,遵循成人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教育培训方面,着力强调过程的互动性,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并以探索建立积分制教育培训机制为抓手,引导干部职工自我教育、相互学习,让大家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实际能力,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效率。同时,依托国税青年读书会,各类兴趣小组、各类协会等平台,探索建立了干部经验分享机制,鼓励有一技之长、一见之长的干部展示自我,通过创新培训成果展示模式,在提高干部成就感的同时,推进了基层工作经验的交流和传播。

七、以“信息管队”为抓手,逐步建立了包容性开放互动体系

根据XX市局“信息管税、网络促廉”的工作方针,人事教育部门将“信息管队”作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全方位收集信息、运用信息、共享信息,确保对干部队伍的有效管理。首先,以行政监察系统、干事对账系统的运行为基础,逐步推行“分级立项、逐级对帐、过程可控、成效可查”的干事对账制度和日常工作日志审查制度,通过干事对帐系统展现阶段性工作成果,从勤政廉政和工作实效两方面建立完善了干部管理体系。目前,以科室为单位的干事对帐机制和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工作日志审查制度已完成构建。其次,全面发挥扁平化人事管理体系信息传递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了信息传递的机制和渠道,通过干部队伍思想状况分析汇报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基层与人事教育部门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确保人事教育部门及时掌握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动态信息,从而有针对性采取了多种措施强化管理。此外,努力消除人事教育部门脱离基层,埋头面上工作的陈弊,探索和实施了基层巡查制度,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的采集面。以“q版公述民评”机制的全面推开为契机,进一步发挥qq群空间平台的作用,着力打造了纳税人可以无障碍、零距离参与税收工作的开放型平台。通过探索完善qq微博干事对帐模式,引导干部职工定期晒日常工作,晒工作思路,让纳税人参与监督和评议,在确保各个层面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找准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着力点。

八、以“自觉遵从”为宗旨,确保建立了实用性管理制度体系

以制度简明、流程精简、风险可控、操作简便、执行到位为基础,以“合约”文化建设为核心,将人事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形成了制度文件汇编,从而为干部队伍理解制度、践行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制度建设和完善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通过将“合约”平等协商的特点引入基层国税制度设计,着力营造了制定制度人人参与,落实制度人人平等的制度氛围,确保制度具有较为坚实的执行基础。加大制度制定前的民主评议力度,让干部职工参与到了制度形成的过程当中,从而确保制度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关注大多数人的需求、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严格执行《XX市国家税务局日常管理制度(试行)》,加大了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式干部的惩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对干部不规范行为的预警、整改力度,全年发布干部队伍预警4次,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自我管理的能力。以网上勤廉评议机制的构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干部队伍述职述廉制度,引导干部职工从纳税人地视角看待问题、改进工作,初步形成了干部队伍主动接受监督、积极落实整改的机制氛围。

20**年,我局及全省各级人事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主线,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海西人才资源支撑体系,提升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人事人才工作思路有新提升

牢牢把握海西建设重大发展机遇,自觉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紧贴发展、服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积极争取国家主管部门加大对我省人事人才工作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强化对人事人才工作的领导。一是在战略上更加突出人才。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省委、省政府决定把人才支撑体系列为海西建设十大支撑体系之一,写入《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人才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和作用再次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强调,有力推动了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认真贯彻中央“千人计划”等有关人才工作意见,配合组织部门认真研究制定《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法》和《福建省“海西创业英才”培养实施办法》等重要政策文件,并经省委、省政府原则通过。配合组织部门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草案),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措施,努力构建海西人才资源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海西人才竞争力。二是在理念上更加重视人才。牢固树立“发展先行、人才优先”的理念,强化对“人才是产业支撑、是核心竞争力、是投资环境、是发展后劲”的认识,积极推动“海西先行,人才优先”。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野、新的标准对人事人才工作进行定位,研究制定了人事部门的贯彻意见,提出了“六个着力”的工作措施,更好地服务海西建设。三是在布局上更加有利人才。坚持着力保增长,把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作为服务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着力保民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坚持着力保稳定,把军转安置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维稳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二、人才培养引进有新举措

(一)高层次人才培养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抓手。开展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推荐选拔工作,推荐人选35人。向国家人社部推荐13个学科设立博士科研流动站,获批9个学科,全省累计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95个。对18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站点进行了评估,并对博士后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关于促进博士后事业发展的意见》,全省共招收博士后人员140名,累计招收993名。选送45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开展短期访学进修,其中国内25名、台湾和香港地区20名。配合组织部门推荐上报国家“千人计划”人选8人,征集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360多个。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示范班41期、高研普通班107期。目前,全省拥有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253.5万人,比增5.9%,其中院士1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2人、省级人选8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高技能人才2293人。福州大学付贤智教授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郑金贵教授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二)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成为先行先试的突破口。认真落实取得内地(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来闽就业有关政策,台生来闽就业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单位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已有一名博士生、一名硕士生在我省事业单位办理了编制内聘用手续。推进在闽台湾地区居民参加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工作,通过论文鉴定、面试答辩、考核评审,在厦门长庚医院工作的17名台籍医生首批获得大陆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成功举办海峡两岸人才交流与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大会,开展了海峡两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展示与项目合作洽谈、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海西创意产业毕业生供需见面暨人才招聘洽谈等三大活动,有360家两岸有关机构、单位参会参展,5000多名大学生参加对接洽谈。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两岸参会专业人士160多人,签订合作协议6项,建立了两岸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实施“闽台生物技术综合防治水果病虫害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进行了总结评估。

(三)人才智力引进成为服务产业发展的主渠道。加大引智工作力度,积极搭建“6·18”国(境)专家项目成果展和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成果,促成一批国(境)外专家项目与我省对接。今年共获得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的国家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项目209项(比增21%)、获得经费资助1395万元(比增62万元);共有57个出国(境)培训项目获批立项,获国家外专局经费资助233万元(比增49%)。成功举办第七届“6·18”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展,有230多名国(境)外专家应邀参加“6·18”活动,共征集符合海西产业发展导向的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1500多项,面向省内企事业单位开展了80多场(次)各种形式的项目成果宣传、推介、对接活动,推介了1000多项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推动58个项目与省内企事业单位成功对接合作、总投资额近7.8亿元。制定实施了20**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全省共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400人、海外人才450人,其中省直有关单位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156人、海外人才145人。开展“海外留学博士海峡西岸行”活动,40多名海外留学博士参加了活动。组织11家用人单位赴清华大学招聘博士、博士后人才,共有520多名博士、博士后人才与用人单位进行接洽,有意向来闽工作的80多人。组织申报优秀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人才14人,有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做好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和闽港人才合作项目资助工作。推进海西20个城市人力资源交流合作,研究通过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力资源合作联盟行动计划》。

三、促进和谐发展有新贡献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保民生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做出了贡献。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八点意见、七项计划和30条措施。加大了经费投入,省财政新增安排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7000多万元。实施了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十百千万”创业助力、“三年三万”就业见习、人才储备、“双困”毕业生就业援助等系列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共实施招聘34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教育、卫生、农技、社区岗位工作。招募2700多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安排了81个机关事业单位“专门职位”面向参加服务基层项目期满考核合格的毕业生进行招考。组织一万名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就业见习,全省已建立2个国家级就业见习基地和56个省级就业见习基地。举办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活动,开展了“就业岗位大征集”和“就业政策大宣讲”活动,举办了全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等系列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共征集岗位信息2万多个,组织43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专场招聘会、提供了9.7万个就业岗位,组织了近1.8万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提供22.5万个就业岗位,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完善小额担保贷政策,设立了初始规模500万元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基金。评选表彰并奖励了48名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优秀高校毕业生和30名“三支一扶”优秀高校毕业生。开展了市、县(区)、省直有关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毕业生就业项目落实情况督查活动,推动工作落实。2009年,我省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85.1%,其中,毕业研究生为80%,本科毕业生为81.8%,高职高专毕业生为82.2%,提前实现了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选表彰活动中,我局等4个单位和5名个人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二)军转安置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做出了贡献。完善省市分开安置办法和省(中)直单位分配办法,有序推进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全省安置工作接近尾声,基本完成安置任务。全省接收军转干部1154名。认真做好全国第五次军转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全省有3人被授予“全国模范军转干部”称号,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军转工作先进单位,2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军转工作者。积极开展全省第五次军转表彰活动,召开第五届全省军转表彰大会暨2009年军转安置工作会议,隆重表彰了全省先进军转干部32名、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21个和先进军转安置工作者13名。组织开展军转干部适应性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完成军转培训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扎实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落实解困政策,及时掌握动态,落实专项工作小组责任机制和重点人员“五包”责任制,确保了企业军转干部队伍的稳定。

四、深化重大改革有新进展

(一)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健全。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制定实施公务员法有关配套法规的具体实施办法。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集中审批工作,基本完成已批准实施参照公务员法单位人员的过渡、登记工作。打造提升公务员考试录用品牌,认真做好我省春、秋季公务员招考工作,2009年全省各级机关计划招考公务员4311名,共计13.5万位考生报考、10.8万人参加考试,报考人数和考试人数再次创下新高。继续坚持面向基层招考,省、市两级机关招考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已超过70%。完善面试考官异地交流办法,组织各设区市异地交流考官142人。加大了对高科技作弊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对笔试雷同卷进行认真甄别和严肃查处。按照国家公务员局部署,认真做好公安、安全、质监、工商机关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考务工作和阅卷工作,配合国家公务局在我省召开了2009年中法公务员选拔录用研讨会。顺利组织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税务部门接收人员考试”、“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考试”、“地方铁路公安转制考试”、“全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考核考试”。加快部、省共建公务员考试录用测评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征集命题专家912人,组建了命题研究开发小组、心理学专家小组、考试测评信息化专家小组等3个专家小组,开发了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已初步具备在线命题、题库管理、人机对话、远程面试等功能,开展了在线命题测试工作。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大力开展公务员四类培训,推进古田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推荐评选工作,XX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指导员郑伯武、漳州110分别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部署开展了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努力营造公务员队伍风正气顺的良好氛围。

(二)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完成省垂直管理单位驻县机构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审批,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资套改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以及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后的职务工资套改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意见,中小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基本到位。梳理了2006年以来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有关问题,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乡镇农林水等部门津贴补贴的调研、调整等有关工作。探索、研究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后的有关工作,出台了省直机关公务员加班误餐补贴、通信费支出补贴。积极贯彻实施带薪年休假制度,完善实施办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休假人员占应休假人数的70%。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顺利推进。截止10月底,全省已完成岗位设置核准的单位数8635个、岗位数30万个,分别占单位总数的34.5%和岗位总数的44.2%,全省已完成岗位设置认定的单位数3867个、人员数12万人,分别占总数的15.5%和17.6%。各地已核准780个市属和1810个县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分别占应纳入岗位设置单位总数的30.3%和8.1%。113个省属单位和部分市、县(区)属事业单位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兑现了岗位等级工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走在华东六省一市前列。二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度。在抓好岗位设置管理的同时,继续提升实行聘用制度的单位数和人员数。截至9月底,我省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的单位数1.8万个,占总数的72%;已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数50万人,占总数的75%。三是健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全省事业单位通过公开招聘的新进人员达11000多人,其中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达2000多人。四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职称的激励导向作用,改进评价标准的适应性和增强业内公认性,修改完善图书资料、艺术、高职高专系列(专业)评审标准,研究拟定高级工程师评审面试答辩试行办法。顺利完成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工程、经济、卫生、会计、统计、自然科研、新闻、企业政工等20多个系列(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批准确认各类高级职务任职资格9000多人。全年组织完成50多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累计报考18万人。

五、统筹协调发展有新成效

在突出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实施人才市场“1211”工程,推进人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市场向农村延伸发展的新路子,建立了我省首家设在乡镇的专业人才市场,部署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试点工作,在全省5个乡镇建立了人才服务站。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评选技师、高级技师350人,完成工人等级考核1.63万人,组织1.4万人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学习。加强人才理论政策研究,建立了客座研究员制度,组织开展“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资源支撑体系”论文征集和专题研讨活动,一批人事人才研究成果在全国获奖。推进人事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人事人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项目,探索分期建立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了退休干部管理,组织举办一系列退休人员活动,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夕阳情”文艺晚会、善生讲坛等活动。人事法制建设、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统计等工作继续推进,协调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步子还不够大,发展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开创特色、打造亮点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大人才政策举措整体性效应还未显现;一些工作的推动还需要提高协调性,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我们在推进新实践中切实加以改进和加强。 20**年,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把涞源建设成为河北经济强县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主动创新社会保障新思路,大胆探索依法行政和优化服务新举措,全面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在全面提速提质中取得了新进展。先后被省、市、县评为“河北省人社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实绩突出”等光荣称号;9月份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工作举措,人事人才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强化人事计划和规范股级干部队伍管理。严格执行人事计划省、市两级审批制度,加强与组织、编制、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科学申报2013年度公务员增人计划,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盲目增长,促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合理流动。严格按照《XX县机关事业单位股级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规范股级干部管理。圆满完成了20**年度全县政府系统、机关事业单位6446名干部职工人事考核工作和人事年统上报工作。同时,为公安系统招用了巡特警辅警和流动人口协管员49名,并成功引进留美博士刘康到涞源创业。配合完成了乡镇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工作。二是认真做好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今年组织完成了河北省职称计算机、职称外语、卫生等专业的636人考试报名工作;完成初聘132人,初职评审33人;对2009年教育系统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33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聘任,为乡镇卫生院100余名取得资格人员实施聘任。完成了5386名企业退休人员的调待工作,完成全县机关事业单位6166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晋升。同时,圆满完成了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实施工作,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拓宽就业渠道,切实抓好促就业工作

工作中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及其配套法规作为促就业核心工作来抓。一是强化就业服务,不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认真开展一系列促就业活动,积极开展了《就业促进法》和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发布劳务供求信息150多条。在“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工作中,组织多个宣传小分队深入18个乡镇(办事处),散发“春风卡”和劳务信息需求表,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培训243人。进一步加强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信息发布,专门设立人力资源供求登记档案,完善了“资源库”、“信息库”,并实行了微机化管理,使人力资源市场真正成为了促就业的主渠道。二是切实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健全和规范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工作,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今年以来,争取涞钢涞铜促就业资金98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有效维护了原涞钢涞铜下岗人员的稳定。同时,对失业人员开展免费职业指导、就业咨询、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活动。截止目前,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501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13.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9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1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9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13%;城镇登记失业率3.18%,低于市控制标准4.5%。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6400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20%。2012年共为460人提供创业服务,完成任务的102%,帮助成功创业156人,完成任务的104%,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25人,完成任务的108%;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1笔,954万元,带动创业330人。

三、加大扩面力度,全面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构建城乡社会保险体系为中心,以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合规支付为重点,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通过成立扩面专项执法队伍,反复深入用人单位,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到目前为止,全县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1630人,企业养老保险扩面814人,完成任务目标101%;企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904人,工伤保险扩面1721人,完成任务目标100.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48人,失业保险扩面280人,完成任务目标11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813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662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14%。二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对社保基金实施最严格的监督,规范各项基金支出管理,保障基金绝对安全。实行了事业、企业离退休人员指纹认证,杜绝了基金流失,保证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积极配合市、县对我县社保基金的审计工作。三是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0年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直接惠及全县14.8万百姓,60岁以上享受养老金待遇的3.2万人。2011年XX县又被省政府批准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今年以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2703人,参保率为98.06%。为了方便城乡居民养老金的支取,通过与邮储银行协调,在各个乡镇都设立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同时,在全省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中,又被省、市确定为社会保障卡首批发放试点县,现已完成制卡信息上报工作。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9月份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四、健全维权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工作中,我们着眼全县大局,重点抓好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工资监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推进劳动用工备案,进一步完善工资总额审批制度,加大对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建筑、矿业等领域积极推进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对没有交纳工资保证金的企业,相关部门不办理开工手续,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兑现,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工权益。二是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严格执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把人事劳动争议、群体来信来访作为工作重点,强化群体性事件的疏导和预防,截止目前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起,其中调解7起(包括案外调节),立案5起,涉案金额50万元,如期结案,人事劳动仲裁结案率达到100%,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为重点,不断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格办案程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劳动监察结案率达到95%。按照市、县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安排,

国税局人事教育工作总结

市国税局人事工作思路

国税局年度人事教育工作总结

国税局人事教育工作计划

市国税局工作总结

市国税局工作总结

市国税局工作总结

市国税局工作总结

国税局人事教育科科长事迹材料

“国税局人事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市国税局年度人事教育工作总结(材料)
《市国税局年度人事教育工作总结(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