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发布时间:2020-03-03 20:3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久闻魏书生大名,却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今年暑假仔细阅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完此书,遗憾没有在刚入行时就能与此书结缘;庆幸在教学中碰到了一些问题后看此书,对书中的理念有了更深理解。

捧到此书,我就被魏书生极具前瞻性的教学理念,科学民主的管理指导思想,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给迷住了。以至于囫囵吞枣一口气把此书读了一遍。

读完一遍,我觉得他的好多教学方法在我实际教学中值得一试,所以我又拿起笔,仔细地对每一章节进行了阅读。读完此书,我对魏书生多了几分敬佩,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多了几分反思,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多了几分憧憬。

《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的许多章节都和我的心灵产生了触碰甚至是撞击。比如第四章的第十节——糖衣药片和顺耳忠言。

书中写到:“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是真理。这话告诉我们,要站在理智的角度,站在较高层次思考良药与忠言。事实上,人们达到这一境界不容易,这要求被批评者具有高水平、高觉悟。”是啊,其实人都爱听好话,更何况我们批评对象是学生,甚至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大人都没有这么高的境界,这帮小家伙会有这么高的觉悟吗?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在老师心目中,我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所以被批评的时候很少。但孩子总归是孩子,一次早自修,我望着教室门外不远处的电线杆发呆,因为电线杆上面停了好多只小麻雀。老师看到了我的异样,早自修结束后,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今天早自修我要表扬一位同学,她就是***。当你们都在认真地读书的时候,她在认真地思考问题呢?”老师的这一表扬让我顿时面红耳赤。那时的我不清楚老师是真的以为我在思考问题而表扬我呢,还是知道我走神了故意用糖衣炮弹来轰我,不想让我这个班长在同学面前没威信。不过经历这次表扬后,我对老师更加尊敬了,自习课我再也不会走神了,当然我的班长的地位在班级里是越来越发挥作用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老师要是用平常的话语批评我,结果肯定不一样。先不说我能不能这么牢记这件事,至少在同学们心目中,我班长的威信会下降不少,这对我个人和班级来说都不是一样好事。

魏书生说:坏人腐蚀好人喜欢用糖衣裹着的炮弹,这样容易将人打中,容易使人接受。我们在使人变好的过程中,为什么不研究一下糖衣,为什么不使人易于接受一些呢?

教育部关工委家教中心在不久前做的一份调查中,遴选出“苦恼父母”最具代表性的三句话———“孩子不懂得吃苦,身在福中不知福。”、“孩子缺乏上进心,不努力。”、“孩子个性太强,说什么都不愿意听。”这正是家长所苦恼的,也是我们教师所苦恼的。

苦恼我们教师和家长真正的苦恼,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不在教育状态。我们老是对孩子说我们那时条件怎么差,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你还怎么这么的,动不动就用大道理来教育孩子。现在的孩子生活空间太狭窄,生活圈子小,整日以电视电脑为伴。他们也有他们的不幸福,也有他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为什么每次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效果总是那么不明显呢?为什么一而再地批评也不能让犯错误的学生改正呢?为什么面对问题学生我们总是那么无奈呢?教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这一点谁都可以理解。但是作为教师,我们的身份非常特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太情绪化。记得初中时有个英语老师,一发脾气就摔凳子什么的,虽然摔的时候全班鸦雀无声,但同学们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对他的尊敬,反而会暗暗想,老师怎么老爱发脾气呢。这样老师会显得很没风度。魏书生在课堂上就指定一位学生专门管老师发脾气的,每当老师发脾气的时候,那个学生就立马站起来,制止老师发怒。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这个学期也得试试。回想身边的同事,有几个很少见他训斥学生的,平日里对学生总是和颜悦色的,就算批评起来也是慢条斯理的,但学生就是很怕他。像我这种急性子,一看到让我生气的学生就叫来办公室,教训得口干舌燥,学生虽然当时虚心接受,但回去却坚决不改。魏书生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他联系到自己在工作中,如果被领导批评了,还把往事一件件翻出来进行批评,那会是什么滋味。我们大人喜欢听“甜言蜜语”,更何况是小孩子呢?以后得向制药厂学习,多研究一下糖衣,在批评时加点“甜言蜜语”,让学生乐意接受这“炮弹”。

魏书生在批评学生的同时力求表扬学生,在指出学生的一点不足时指出其相对应的长处,他觉得这样做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应多从学生的角度想想,如果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就落伍了,不受欢迎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不能让自己的良药越苦越好,忠言越逆耳越好。不然为什么现在制药厂都把许多药制成了糖衣片呢?说明良药不苦口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啊。忠言当然也如此,顺耳的忠言更受大家的欢迎。识时务者为俊杰,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

毛知红 长山中心小学盛乐分校 小教一级 mzh2284158@126.com 13065715207

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

忠言怎么说不逆耳

怎样使忠言不逆耳

白马林场“良药”不苦口

忠言也要比逆耳

论文—忠言何必逆耳

听逆耳之忠言

良药何必苦口班主任工作案例

批评“良药”未必皆苦口(整理)

批评 “良药”未必皆苦口

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让良药不苦口 逆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