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全注射”的三年国家行动计划 19(初稿)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2: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全注射”的三年国家行动计划(初稿)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的医务人员不带来任何可避免的风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而不安全注射会导致感染和血源性职业暴露。

本计划中所指的注射,不仅包括肌肉、皮内和皮下注射,还包括牙科注射、静脉输液和注射、采血和各类穿刺。安全注射涉及到标准预防(含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医用物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皮肤消毒、一次性用品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和合理用药(包括用药指针、药品种类、药物剂量、给药时间及途径等),不仅是医院感染防控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障的基本措施,也体现了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

一、总体目标、措施及评价 目标:

1.对接受注射者(患者)无害 2.对实施注射者(医务人员)无害 3.对社会无害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

(1) 杜绝因违反安全注射原则所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暴发以及医院感染责任事故;

(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能将由医院感染管理层面推动的安全注射纳入自身对各级医疗机构中患者安全的常态化管理和检查;

(3) 医疗机构能提供安全注射所需的环境、器具、后续处置等条件,充分保障安全注射的实施;

(4) 医务人员能充分掌握安全注射的技能和知识,并在实践中充分应用; (5) 社会充分知晓注射的必要性和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注射。 措施:

1.确保注射器具的质量和安全、杜绝复用注射器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安全。

2.确保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具,防控锐器伤,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3.改善社会认知和医务人员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注射,避免过度医疗。 评价:

1.省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本省落实情况的督查。 2.国家质控中心负责对各省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二、三年计划

(一)第一年确保注射器械的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安全

目标:

1.全国范围内推行“不复用注射器”;

2.医务人员在执行注射时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3.安全采血 措施:

1.制定安全注射的国家政策、计划、指导意见和标准操作规程(SOP),内容包括标准预防(含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医用物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皮肤消毒、一次性用品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合理用药和不良事件设别、报告与处置等,为医务人员提供正确的指导。

2.依据制定的政策、指导意见和SOP,在全国范围内对医务人员(包括处理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注射的教育培训(例如设立某一天为全国安全注射日等),树立安全注射的意识,并推广安全注射的最佳实践。

3.除确无条件的边远地区外,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杜绝复用注射器具;确无条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的边远地区,由省级质控中心评估后列出清单。

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使用的注射器具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规范,不使用未经消毒或不合格的器具,避免污染。

5.安全采血:医疗机构应依据SOP,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关怀(包括培训、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促进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医务人员应正确核对患者信息,安全运输标本。

评价:

1.将“不复用注射器具”和医务人员对安全注射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作

为国家、省和市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各项检查中的指标;并争取纳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年度医院质量评估。

2.省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对本省医疗机构落实安全注射的政策和指导意见进行专项检查,国家质控中心对各省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二)第二年确保安全注射条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具,预防和减少针刺伤以及其带来的危害,进一步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目标:

1.确保安全注射所需的条件。

2.以安全和适当的方式处置使用后的注射器具。 3.减少医务人员的锐器伤。 措施:

1.确保安全注射所需的条件:

(1) 将安全注射所需条件纳入到安全注射的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中 (2) 医疗机构按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尽可能减少不良工作环境对安全注射的影响:如改变工作环境拥挤、昏暗、嘈杂、脏乱等。

(3) 医疗机构按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改善安全注射方面的人员配置:护理人员按要求配置以及避免超负荷工作。

(4) 医疗机构应成立针刺伤或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控委员会或小组,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计划。

(5) 医疗机构应提供注射必须的个人防护装置(如护目镜、手套、面罩等),防止血液飞溅导致职业暴露。

2.以安全和恰当的方式管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具。

(1) 将使用后的注射器具处置纳入安全注射的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中。 (2) 医疗机构按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以安全和适当的方式管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具。

(3) 医疗机构应在注射执行点提供足够的锐器盒。

3.教育培训: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对医务人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注射、血源性职业防护和医疗废物处理的教育培训,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锐器伤的危害和掌握预防及处置措施。

4.职业风险和血源性病原体管理:医疗机构提供基本职业健康防护(如免

疫接种、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评估)、避免针刺伤和其他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加强血液暴露的管理(包括暴露后的预防处置)。

评价:

1.将安全注射综合环境、使用后注射器具处置和医务人员对锐器伤预防及处置措施的掌握情况作为国家、省和市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各项检查中的指标;并争取纳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年度医院质量评估。

2.省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对本省医疗机构落实安全注射环境、使用后注射器具处置和医务人员对锐器伤预防及处置措施的掌握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国家质控中心对各省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三)第三年改善社会认知和医务人员行为,减少过度注射,保障注射安全

目的:减少不必要的注射,避免过度医疗 措施:

1.国家层面制定改善注射行为的战略目标和最低卫生服务标准,促进安全技术和合理注射的应用,减少不必要的注射,如可通过口服药物治疗者,应鼓励其使用口服药。

2.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注射必要性和风险的认识。

3.注射医嘱点评:建立类似于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系统,对医师开具注射医嘱的必要性和指针进行点评,并进行反馈和整改。

4.社会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开展社会宣传,促进全社会意识到注射的风险和适用范围。

评价:

将注射医嘱合理性作为国家、省和市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各项检查中的指标;并争取纳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年度医院质量评估。

三年行动计划

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三年行动计划措施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幼儿教师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安全注射”的三年国家行动计划 19(初稿)
《“安全注射”的三年国家行动计划 19(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