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淤泥乡中心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1]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2: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淤 泥 乡 中 心 校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 2011-----2015)

根据《盘县 “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制定《淤泥乡“十二五” 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淤泥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学校资源网站建设为动力,以提升教师师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 年起至2015 年止,用五年时间对全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240 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

(一)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要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要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提高本科生学历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鼓励在职教师向本科、研究生学历提升。

(三)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的动态需求,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四)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市、县教育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在普及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2010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80%的教师接受省规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五)加大骨干培养力度

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的培训,建设学校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构成的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

五、“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措施

1、建设一个教学资源网站

学校没有网站,信息量相对较少。由教务处牵头,与教育局远教中心合作,争取各学科组的精诚配合,用三年的时间,打造一个集新闻、图片、活动、教案、视频、课后练习等信息资源为一体的综合网络及办公平台。这样,老师们上学校网站,不仅仅是为了浏览学校新闻,还可以观看视频,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上学校网站,为下一步学校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利用学科资源网站建设的机会,进一步使教师在教学设计、PPT、flash等现代教育技术上有所提高。

2、组织一年一次的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技能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从表面上看,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在“十二五”期间,各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学技能大赛,每次技能大赛每个教研组推荐1人参赛,这样五年下来,将有30人次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技能大赛。

3、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支持,每年安排10人次以上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种形式的中短期培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丰富知识。这样五年下来,可以安排50人次以上,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

4、干部队伍培训

(1)中层干部培训。尽力组织中层干部参加组织部、人劳局、教育局等领导部门组织的干部培训班。

(2)后备干部培训。开办教学、科研、团队等为主题的学校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开展年青优秀的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全面的后备干部人才队伍。

5、主抓好一批青蓝工程

学校的“青蓝工程”(老带新工程)在我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起色,无工作的安排与落实。 “十二五”期间,以培养青年教师的目的,实行听课数量量化,每个学期,青蓝工程双方至少听对方的课不少于8节(其中包括新课、试卷讲评课、练习课等不同课型)。教学设计,每个学期,蓝方至少要为青方的教学设计不低于6个课时。青蓝双方结对后,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结对有帮助,青蓝有收获。

6、抓好校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

形成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名师后备人选、学校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构成的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工作,以市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评选为参考标准,一年评选一次,五年评选五次。以评选促培训,用选拔促进步。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德艺双馨、业务精湛,在省、市、县具有一定声望的“名特优”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人才梯队,适应我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要求。

7、抓好全员培训工作

五年内对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次、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培训内容: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等内容。

8、抓好专项培训工作

(1)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校努力实施多媒体进教室工程,学校所有教室都将安装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硬件。这样一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就成了首要任务。学校在教育科研和教育技术与远教中心的组织下,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拓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班主任培训

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班主任进行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分配选派优秀班主任参加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不断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3) 骨干教师培训

五年内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拔、培训2-3市级骨干教师,2-5名县级骨干教师。使各级骨干教师覆盖课程计划规定的比例要求。

(4)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

(5)新教师岗前培训 此项培训严格按照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新任教师参加培训。对新任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集中培训,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续教育工程培训课时,实行单独登记。

(6)其他培训

在全面完成以上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我乡实际开展师生心理健康培训、学科培训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

六、“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年度公用经费的5 %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我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低于240学时的培训。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局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淤泥彝族乡中心校中职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纳雍乡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新丰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十二五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十二五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中小学“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板场乡教育管理中心“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十二五”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淤泥乡中心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1]
《淤泥乡中心校“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