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三板培育:小微企业怎样才能成功上市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1: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微企业怎样才能成功上市?

原创:新三板上市培育实训基地

作者:安华刚

2013-10-17

目前不少中小微企业在接受券商和中介机构的访问中,被部份机构客服人员忽悠,拍胸口包打天下,声称包挂牌包融资。大家算算,全国中小微企业5000万户,就算全面开放,每年5000家挂牌的规模,也只占我国中小微企业总量的万分之一。那么,能达到上市条件的企业仍然是少之又少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包括技术创新、机制和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渠道和平台创新。有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上不了市,首先是财务不规范,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市场风险巨大,产业化基础薄弱。传统产业、一般服务业、商贸业如果没有新的商业模式或知识产权,根本就不可能上得了市。因此,想上市的企业必须经过认真系统的策划和培育,重点是建立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满足“二高六新”的基本要求,并且能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领头羊!才能成为真正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

本人认为,企业家们不仅要有眼光,更要有坚实的发展理念,树立办实体做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把企业作为自己毕业努力的平台,从基础培育开始,用2-3年的时间认真地规范每一个业务环节和财务要素,养成规范运作、透明和开放的思维习惯,才能有效地推进上市融资这一系统而艰巨的工程。

新三板虽然说门槛比IPO的低、但监管仍然很严。如果只考虑上新三板,而没有转创业板或中小板的定位,简单的私募就可以解决了。因此本人要跟大家交流一下前期培育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一、明确目标。前期培育最重要的一点是给自己的企业做个定位。特别是产业环节 的战略定位,做一个清晰的中短期发展战略规划,明确目标。我们有不少企业目标是不清晰的,没有资源配置的战略布局和目标管理,做起事来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套路没章法。花了不少冤枉钱,走了不了冤枉路,白交了不少学费。因此,按照新三板上市挂牌和IPO上市的要求去培养自己的团队和业务,这样才能顺利地少花钱多办事,一次性把事情做对。

二、了解现状。前期培育主要通过初次尽调或诊断分析,了解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所在的位置。什么是现状呢,就是参照上市的标准条件或门槛要求,了解我们的企业做得怎么样?哪一块强哪一块弱,团队的执行力如何?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致的,这个现状如果没摸清楚,就找不到差距,就失去了方向。所以不仅是企业老板要明白自己的现状,企业的股东、董监高更要明白现状,了解自己的问题和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国际国内最前沿的技术和最顶尖的公司是谁,他们在干啥?这样才能有效地制定新的目标和策略。

三、找到差距。差距是一个总体概念,它应该包括团队、机制、技术研发、产品、市场、财务、管理、内控、公司治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差距。比如说团队吧,你的企业的团队至少要有很棒的财务经理、营销总监、研发主管、品牌、生管和营运总监,而且是高度互补的团队。技术包括专利、标准,是不是行业里头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标准的制定者,有一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品的差距是跟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来比,在性价比、成本和性能上有没有优势或发展潜力,目标市场或客户细分方面是否到位?特别是两个三个股东之间如何分工协作,如何进行内部治理与内控,建立起必要的游戏规则;我们有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或业务流程,组织运行方面有没有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等,这些都非常重要。试想一个投资者,他们的目标就是钱生钱,借你这个“母鸡”为大家生“蛋”,当然是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啦,但是可不可能呢?你要让人家放心地投钱进来,肯定要给人家一个安全可靠的承诺,你用什么来承诺呢?用你的实力,实力是什么呢?实力就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由这些基础构成的保障体系。人家PE或VC都是专家,要看你的底子如何?就象女孩子嫁人一样,图你什么?不就图你有个美好的“钱”途。

四、梳理问题。前期培育通过调查研究,关键在梳理企业的问题。企业的问题一大堆,一般性问题不是障碍,最大的障碍是老板的思维、运作习惯、心态和责任感。一般的投资者都是选人为先,选项目次之。那么,主要问题是哪些是硬伤、哪些是内伤、哪些是轻伤。有问题没关系,关键在于把问题搞清楚、披露出来并整改掉,有些问题可以补救,但有些问题没得补救,只能带着问题来解决问题。所以没有前期培育过程中对问题的梳理,盲目上阵、听信一些赚快钱的人忽悠,到头来一大堆问题要花大价钱去“处理”,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成本高昂、风险巨大、后患无穷。

五、条件准备。前期培育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在于条件准备。不要简单地认为按券商的清单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就是达到条件了。这个材料清单只是一个企业上报材料的目录,它不代表你的企业就是具备了所有条件。比如专利,你可能有一大堆专利,但要清理这些专利的法律状态,专利的有效性、时效性和持有人,有没有交官费或年费等,有些专利虽然是挂老板的,但它不属于公司的资产,更不可能作价增加企业的资产,因此挂老板的专利可能会被判定为职务发明,因此好多条件是要过细的,不是堆出来就行了的。特别是财务数据上的准备工作,新三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对财务指标有考核要求,但每个券商有自己筛选种子项目的内核标准。这个跟高考有点类似,你说有一大堆“高富帅”在你面前,你要选老公的话,是选穷小子呢还是选高富帅呢?当然,上市条件的定义也是一个没有绝对标准的问题,那就看你选券商的眼光了,大的券商经验多,但有可能派来为你服务的人就是刚来不久的三流专家,中等规模的券商可能会认真一些。千万不要被别人圈起来慢慢搞,等他们把快钱赚完了才轮到你的时候,不知何年何月咯。所以培育阶段不仅让我们企业家学习金融和证券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主办券商和会计师、律师、综合服务机构。

六、学习规则。企业家和他的团队必须掌握与上市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技能、运作技巧、行业经验和上市公司管控工具。企业的董事长、董事、监事、高管层必须掌握相关的上市规则。这一过程是从零开始的,从不了解到熟悉、到灵活运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半年以上的持续学习与模拟应用,才能搞通一些问题。凡是那些不参加培训学习,把自己的企业交给别人来“包装”的企业,将来的问题一大堆还得靠自已补课来解决,可以想象其结果是很惨的。

七、习惯规范。养成规范运作的习惯对不少老板是一个考验。包括统一财务核算,所有业务都要开正规的发票,不搞二套帐,用钱方面规范程序和审核报销手续。决策方面按董事会要求召开会议进行决策形成会议决议,保持透明的、开放的心态抓经营管理、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严格内控与公司治理。这些事说起来轻松容易,做起来好难。所以上市培育就是要有一个学习、理解、实习、习惯的过程,如果完成不了这个角色转换和思维转换,改变不了一惯的坏习惯和不规范的运作,上市后仍然会出问题,到时候再出问题那就更惨了。所以企业家朋友们一定要有基础过得硬的意识,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选择,这个很重要。

八、夯实基础。夯实基础首先是业绩释放,解决现金流、销售额和利润增长问题。这是干货。要释放业绩,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在上市前的私募融资、间接融资也是头痛的事情。采购、生产、质量、营销和团队骨干的稳定都是要拿成绩单出来的。其次是企业的组织战略、商业模式要清晰,募投方向要规划好、包装好项目,要给人家一个精彩的故事。再次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如果靠打擦边球、心存侥幸,想蒙混过关,这是不可取的,万万要不得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把基础夯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得到投资者和银行的亲睐,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企业家、成为受人尊敬的公众公司。

实训基地电话:020-61805175 尹小姐

020-6105169 韦小姐

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流程

新三板上市条件

新三板上市峰会

企业新三板上市前财务会计操作实务

北京新三板上市方案

熊建军 新三板上市

新三板上市相关材料

新三板挂牌上市注意事项

企业申请新三板上市的流程(精)

浅析小微企业新三板挂牌的财务意义

新三板培育:小微企业怎样才能成功上市
《新三板培育:小微企业怎样才能成功上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