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9: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教案

中国音乐简史与欣赏 (古代史部分)

教 研 室:音乐系理论教研室 授课教师:张来敏 授课班级:2007级

第一讲 远古和夏商时期的音乐 授课内容:远古时期和夏商时期的音乐 授课对象:本院2007级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本时期的音乐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重 难 点:贾湖骨笛、埙 授课时间:2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堂

中国古代音乐史分为十个时期:

一、远古时期:夏代以前遥远、漫长的时期。

二、夏、商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

三、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四、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世纪——前221年,东周

五、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年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七、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八、辽、宋、西夏、金时期:937——1279

九、元代:1271——1368

十、明、清时期:1368——1911 音乐形态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三次转变: 古代乐舞(远古、春秋、战国),特点:歌、舞、乐一体 燕乐歌舞(歌舞伎)从秦汉开始,至隋唐时期达到顶峰 剧曲时代(宋、元、明、清):宋元杂剧、明清传奇

第一章 远古时期

传说中黄帝时期的音乐:

1、黄帝时代建立了“十二律”

2、音乐家——伶伦

3、音乐家——“伏羲”

4、音乐家——“神农”

一、1.贾湖骨笛:1986---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了一批骨笛,这些骨笛有七音孔和八音孔,据测定,这批骨笛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 价值:

(1)、它为我国早期原始社会音阶的形成提供了新材料。

(2)、它反映了我国当时律学的发展高度。

(3)、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音乐创作情况。 (4)、它把中华文化的可考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

2、音乐的起源:

劳动起源说、自然模仿说、性爱说、信号说、巫术起源说等。

二、音乐的体裁和形式:古歌和乐舞

1、古歌:

(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2)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3)侯人兮猗。

(4)腊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2、古乐舞:是一种大型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禹:《大夏》。

三、乐器:主要有吹乐器和击乐器两大类。

1、击乐器:

土鼓、石磬、陶铃、陶铎、陶铙、陶钟等。

2、吹乐器:

骨笛、陶埙、龠、龢等。

3、弦乐器:未见实物出土,但史籍《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有“瑟”的记载。

四、远古时期音乐的特点:

1、它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外原始乐舞还与巫术、祭祀、图腾崇拜密切结合。

2、歌、舞、乐一体,同源同存,是远古音乐的一个特征。

3、音乐比较简单,基本因素是节奏。

第二章 夏商时期

一、社会环境:

1、从夏启至商末是奴隶制社会时期,奴隶主和奴隶成为人类社会两大对立阶级。

2、手工业得到发展,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达到很高水平。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开。

二、音乐的体裁和形式:

古乐舞:乐舞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从内容上,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三、乐器:(主要指商代)包括击乐器和吹乐器两大类

1、击乐器:

木腔蟒皮鼓、鼗、石罄、编磬、钟、编钟、缶等。

2、吹乐器: 埙、言、龠、龢等。

四、商代的乐律:

1、商人已经有了绝对的音高概念。

2、原始音阶已经初步形成。

3、半音音程出现,具备了发明十二律学说的前提条件。

五、夏商时期音乐的特点:

1、夏代的侈乐,追求宏大的气势。

2、商代巫乐和淫乐盛行,是商代音乐的两大部分。 结语:

本节课对古代式的前两个时期(远古和夏商)的音乐的音乐进行进行了讲述,这两个是时期是中国音乐史的发端,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基础,希望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本时期的音乐发展状况。 作业:

1、贾湖骨笛

葛天氏之乐

2、简述远古和夏商时期古乐舞的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史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21

中国古代史优秀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1

中国古代史教案22

高三中国古代史教案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导言

世界古代史教案8——亚历山大帝国

级历史学《世界古代史》教案

古代史教案
《古代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