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审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1: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写 在 前 面

2018年江苏各地模拟卷的作文命题大多模仿了近年江苏高考作文。我们按照材料模式对8份模拟卷的作文题进行了分类,并结合相关高考弑题、评分细则和作文样卷进行评析。

核心概念类

【2017江苏,见于《考试说明》】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2015江苏】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这类作文材料是先给出一个核心概念,或具体(车)或抽象(智慧),再用几句话指出可以思考的方向,由此完成了材料对于考场写作的限定和发散。考生只要紧扣核心概念,由某一个方向生发即可。(关于这类材料的审题立意,可以参看我们发布过的“敲门”材料作文的讲解和例文。)

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南通和徐州的模拟卷。

【2018南通一模】

“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 这个题目的结构和意图是清晰的,但对于核心概念“比”,会有分歧的理解。江苏省东台中学某名师这样说:

在字典里,“比”的意项较多,材料中的“比”应当侧重于“比赛”、“比较”“对比”等。甚至还有同学将“比”理解为“比方”、“比拟”属牵强附会。

确实,“比”最容易被我们想到的是“比较”,该卷的评分细则也是这样明确的:

理解材料时,首先要明确“比”的含义,“比”是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的方式多种样,如比赛、比较、攀比等。“比”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比成绩、比才艺、比人品、比规范、比风格,也有比富、比美、比爹,甚至比横、比丑等。

但必须承认,单字“比”确实可以有多种理解。材料中没有进行明确,是一个失误。如果像2015江苏卷使用“智慧”表达概念一样,使用“比较”这种直白的词语,或者像2017年江苏卷用“车来车往”来强化“车”的特征一样,加一句“如比赛、比较、攀比等”,都可以减少对于核心概念的争议。

在“发散”方面,该卷的评分细则有这样一段话: 必须指出的是,理解“比”的内涵要从材料整体出发,不可漫无边际地作牵强附会之解。同时,材料中的“学问”“情怀”“智慧”等词语富有正能量,理解“比”时心理不可狭隘、阴暗。

但材料最后给出的是省略号,其立意不该只局限于发掘“比”的正能量。写“比中有人的劣根性”,是直面了惨淡的人生,不能算是“狭隘、阴暗”。

【2018徐州一模】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四人,每人跑相同距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本题第一行对核心概念“接力跑”作出清晰的界定。原本后面应该有一组排比指出“接力跑”在运动、人生、国家等多层面的阐释可能。但现在的第二行只给出了“中国梦”方面的接力,局限了本题的写作可能。

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命题者所要采用的作文材料模式与最终材料所呈现的形式有矛盾。对于这个材料的设计,该卷答案有一个说明: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组合的作文题。两则材料的核心词是“接力”,分别来自于两个方面:体育运动项目术语、时政要闻。第一则材料,是“百度百科”对“接力跑”的定义,明确了这一运动项目的性质和规则:集体合作完成,个人明确分工。第二则材料,出自十九大报告,是从一代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角度提出任务和要求:中国梦光辉灿烂任重道远,青年人责无旁贷接力实现。

原来命题人把材料分两行,是想做成“多则辩证类”的材料,但这种意图基本不可能通过现在的材料传达给考生。更何况高考“多则辩证类”材料所列出的多项,从没有一句定义、一句事例的样式。

下面我们就谈谈典型的“多则辩证类”材料。

多则辩证类

【2014年江苏,见于《考试说明》】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2015浙江】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这种材料并举立场相反的两个观点,其交点即试题圈定的话题范围,其分歧即试题提示的写作方向。在引导语加命题作文时代,江苏就常用这种类型的材料来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2006江苏】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2012江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次只有无锡卷采用了这种模式,并稍有变化。 【2018无锡一模】

有人说,好人必有好报;也有人说,好人未必有好报。但人们选择做好人善事,是因为回报,还是因为那是对的事情呢?

本材料中的两句话其实给出了四个观点,对于“做好人好事”作出了两个方面的讨论。

第一句讨论的是结果,给出“必有好报”和“未必有好报”两个观点;第二句讨论的是原因,给出“因为回报”和“因为那是对的事情”两个观点。写作时在结果或原因一方面讨论即可,如能就某一方面的两种观点展开辩证思考更佳。

当然,这种题对于现在的考生来说,难点不在正反观点的辩证,而仍在核心概念“好人好事”能否抓住。正如该卷评分细则指出的:

1.“对的事”“善事”不能泛化,应该指扶危济困,救急解难、乐善好施等具有“利他性”的好事。

2.好人也不能泛化为“尽忠职责、不忘初心、锄奸铲恶、遵从内心”的好人。“职责”“初心”“正义”等不同于“好人(善事)”。

完整篇章类

【2016江苏,见于《考试说明》】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2012上海,见于《考试说明》】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这种类型的作文我们暂时称为“完整篇章类”,因为这些材料表达了一个完整的论证,本身就可以视作一篇短文。比如上引江苏卷先用俗话铺垫,再给出本材料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理解,再讲原因。上海卷则先讲舍弃微光及其原因,再讲认出微光。如此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材料,表意固然清晰,但发散性不够。考生往往只能去阐释材料中的观点,很难独抒己见。

这个问题在苏州卷和扬州卷上比较典型。 【2018苏州一模】

古人的思想只是古人的,他们有他们的生命,他们有他们的问题;我们有我们的新生命,我们也自有我们的新问题。

这个材料暗含了一个逻辑关系:

古人的思想只是古人的,(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生命,他们有他们的问题;(而)我们有我们的新生命,我们也自有我们的新问题。

如此,材料从话题(古今思想)到观点(古今不同)到论点(因为古今所处的生命和面对的问题不同)都给出了限定,考生能做的只是把这个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当然,我们可以在“怎么办”上再作文章。比如立足于今,谈根据新生命、新问题产生新思想;或立足于古,谈不要用我们的思想去理解或评价古人的思想;或立足于未来,谈新思想虽然不符合当下的生活,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但可能对未来有价值,也需要有人去提出和研究。 但是,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引导,考生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出如此发挥的。我们所见的样卷中,获高分的《华尔街的尼安德特人》只是在意象新颖和旁征博引上见长,在说理上并没有独到之处。

【2018扬州一模】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鲁迅《无声的中国》

材料前后用“譬如”连接,明确了“观点+例证”的结构。所以,中国人性情的“调和、折中”是作文的话题范围,写作时是可以脱离后面屋子的例子来写“中和”的积极意义的。

但是我们知道,鲁迅《无声的中国》是在批判国民性的“中和”,是用黑屋子的比喻在谈改造中国之难。在评分细则中,一方面强调了“立意的依据在第一句”,一方面特别附上了“ 拆屋效应”,主次并不明确。专家的解读尚且如此,考生更是不敢放弃材料的后半,所以考场作文难免局限于对鲁迅思想的阐释。

当然,从我们得到的评分样卷来看,高分作文只需要立足于“调和”,如一类卷的《重建调和意识》和二类卷的《乾坤有太极》,都没有提到“拆屋”。而与鲁迅《无声的中国》观点接近的《懂得发声》因为不涉及“调和”,只算五类卷。可见在评卷上,扬州卷的导向是清晰的。

寓言隐喻类

最后我们来说说一组难以对应近年江苏高考题的模拟作文题。

【2018盐城一模】

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

【2018镇江一模】

一勺盐,倒进杯里,很咸,倒进湖里,很淡。烦恼如盐,是咸是淡,是苦是甜,取决于心量的大小。 【2018常州一模】

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

这组题主要靠隐喻表意,“天”“盐”“阳光”都有其象征含义。这就增加了审题难度。

而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同一物象有多重特性,可以做出多重解释。缺失本体的比喻,更容易造成误读。江苏开始材料作文的2013年就用了寓言、隐喻类的材料——探险者与蝴蝶。虽然材料表达寓意已很充分,但仍有大量考生偏题。

上面三套模拟卷的试题材料,虽然可以借助物象之间的关系(“天”与“蚕”“麦”)、给定本体(“烦恼”)和常识(“阳光”是积极意象)来确定所指,但仍显曲折,有故弄玄虚之感。

采用寓言、隐喻类材料,一定要慎重。加上一些解释是明智的做法。比如 【2003江苏】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总之,作文命题时,在材料编写上要注意直白清晰,限定要准而不必太细,引导要广而不必太满。毕竟考察写作能力才是考试作文的根本。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审题作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