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立“动态管理110”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6: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立“动态管理110”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

为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和执政基础,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村级组织建设科学化,从根本上解决村级班子“瘫了治、治了瘫”这一长期普遍存在的难题,菏泽市本着“早预警、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按照“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网络化、矛盾问题调处解决经常化、动态管理信息传输制度化、村级班子建设规范化、组织领导机制化、工作措施科学化”要求,围绕“弱班子变强、强班子变优、转化班子不反弹”的目标,落实“党委抓、抓党委,书记抓、抓书记,部门抓、抓部门,领导抓、抓领导,支部抓、抓支部,党员抓、抓党员”责任,遵循村级班子动态转化规律,积极探索建立了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发现村级班子存在的潜在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抓倾向、早发现、预测在前,抓苗头、早处理、预防在前,抓征兆、早整顿、治理在前,彻底扭转了一些村班子存在的“出了问题不反映,出现滑坡不反馈,致使瘫痪难治理,年年转化年年有”的被动局面,有效确保了村级班子“不会瘫、没法瘫、瘫不了”,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健全三个体系,夯实工作基础。

为确保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健康有效运行,菏泽市狠抓了“三个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1)市县区委分别设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监控及管理中心。明确市县区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监控及管理中心主任,分管部长为副主任,在市县区委组织部设立办公室,明确专门人员做好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加强对“动态管理”机制运行的领导、指导、调度和督查;责成问题涉及部门牵头解决有关问题与矛盾;搞好“动态管理”指标的登记造册、巡查监控,及时发出警示,限期整改;注意发现、培养、总结推广典型;定期组织召开“动态管理”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安排工作;组织开展后进村班子的治理整顿工作。(2)乡镇党委设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站。明确分管副书记为站长,组织委员为副站长,建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包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主要负责抓好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反馈及督查落实;建立动态管理信息台帐;认真研究指标变化情况,派出工作组及时进行专项治理,并将专项治理情况上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备案;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测评,将汇总结果上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加强对乡镇“动态管理”员及村信息员的教育、培训、管理。(3)村党支部设立“动态管理”点。选派一名乡镇包村干部为村动态管理员。主要负责全面了解掌握行政村的基本情况,搜集一线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和梳理,能处理的及时处理,需要上报的及时上报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排查掌握不稳定因素,并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报告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出县区。市县乡村四级互动的组织体系,为建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健全指标体系,细化具体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及和谐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出发点,把影响村级班子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细化、量化、深化为5大类、30项、90个指标,涵盖“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形成一个科学、完整、具体的指标体系。第一大类是党的建设情况,包括9项、28个指标,涵盖了班子建设、配套组织、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干部作风、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务公开、远程教育等内容;第二大类是新农村建设情况,包括7项、20个指标,主要有经济发展、村庄规划、新村建设、环境保护、村容村貌、精神文明等内容;第三大类是平安建设情况,包括4项、13个指标,分别是社会治安、调解工作、宗派矛盾、信访问题等内容;第四大类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包括3项、9个指标,重点是基层民主、村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等内容;第五大类是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包括7项、20个指标,涉及计生工作、农民负担、土地延包、宅基安排、公益事业、惠民政策、临时工作等内容。结合使用好远程教育系统,市县乡村分别设立 “动态管理”机制电子监控图版,把“动态管理”的5大类30项90个指标,分别以绿、黄、红三种彩灯予以显示,绿灯表示“正常”,黄灯表示“进入警示状态”,红灯表示“急需治理整顿”, 信息内容不停滚动的电子监控图版,时时反映全市每个村级班子的运行状况。三是健全工作体系,强化随时监控。信息是“动态管理”机制运行的关键,是确保整个机制有效运行的“生命”,是实施监控的有力“抓手”。为此,菏泽市突出抓好了三个方面:(1)信息搜集。信息搜集及时快捷、内容准确真实是整个机制运行的“生命”。各村都建立了由村“两委”成员、“两组两会”成员、“两代表一委员”、离任村干部、离退休人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组成的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热心村级事业、热心为民服务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了“干部抓、党员抓、群众抓”人人抓的局面。信息员人数根据行政村的自然村数、村民人数和村情确定。一般情况下,好村、小村少配,大村、差村多配,每个自然村至少有1名信息员,规模较大的村500人选配1名信息员。信息员分布广泛、分片负责,搜集触角能够覆盖到每户村民,确保信息搜集网络无“盲区”和“空点”。乡镇管理员通过信息员、村情收集箱、民情电话、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乡镇“动态管理”站通过村动态管理员、乡镇直部门及对重点村户的巡查掌握信息。(2)信息真实。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与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乡镇党委“动态管理”站与动态管理员及村信息员层层签订“动态管理”工作责任书,制定了《动态管理员及村信息员管理考核奖惩办法》,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曹县规定,发现迟报、漏报、瞒报1条重要信息的,给予批评教育并扣发当月奖金;发现累计迟报、漏报、瞒报2条重要信息的,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并扣发半年奖金;发现累计迟报、漏报、瞒报3条以上重要信息的,给予停岗半年,扣发全年奖金处理。单县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影响的,当年不得评为先进,是党员的予以党纪处分,两年内不得提拔重用。为防止村信息员工作受到乡村干扰,在全县统一聘用了2825名信息员,每月发放补贴180元。鄄城县对信息员因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后果的,随即予以解聘。通过落实责任追究,有效的解决了漏报、瞒报、慢报、慌报及“报喜不报忧”等信息失真问题,确保监控系统真实、有效、管用。(3)信息传输。村动态管理员获取信息后,对信息及时进行分类处理,真实、准确、完整地上报有价值的信息;乡镇“动态管理”站在接收到驻村动态管理员上报信息后,结合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对信息再进行汇总分类,登记台帐,并做出妥善处理,对重大信息,及时上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市县乡村四级配备专用微机,实行微机联网,确保了村级班子动态管理信息及时传输。(4)信息利用。村动态管理员及时掌握各行政村的不稳定因素,掌握动态管理指标变化和趋势,发现动态管理指标有变化时,及时登录“动态管理”系统,录入相关情况,市县乡“动态管理”系统同时发出警示,乡镇“动态管理”站根据电子监控图版上红、黄、绿灯显示情况,向村“动态管理”点发出警示通知,及时进行跟踪复查,保证问题发现在经常,处理措施及时到位,有效提高防范能力。在跟踪复查中,发现有重大情况或上访苗头的,立即进行上报,同时作出相应处理。对警示指标进一步恶化、经教育说服无效或不彻底的,及时上报情况,由市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向有关部门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对警示的指标已好转或消除的,均做详实的记录。同时,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进行登记造册,随时输入微机,实现全天侯、无缝隙监控。2008年11月份,郓城县郓城镇西八里庄村个别党员群众反映:该村换届时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李军不是在本村入党,对其党员身份持怀疑态度,准备到上级上访。这一信息被管理员录入“动态管理”系统后,市县乡的电子监控图版上该村马上亮起黄灯。县“动态管理”中心很快发现这一问题,迅速责成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郓城镇党委进行调查处理。经查,李军原为县第二建筑公司某项目部经理,符合党员条件,并严格按照入党程序由二建党支部发展为党员,后返村。通过向群众反馈有关情况,消除了误解,管理员登陆系统,撤消了警示,图版上该村又亮起了绿灯。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有效运行。

完善纵横协调、关联配套措施,保障“动态管理”机制有效运转。一是建立监控网络。市县区委“动态管理”机制运行系统,与市县区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部长的办公电脑联网,建立指挥终端,及时实时领导和指导,第一时间掌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成为农村党建工作的“110”和各级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形成了市县乡村一体化的监控指挥网络。二是加强组织巡查。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重点村、重点户进行抽查、测评,建立专门的抽查和测评档案,每月通报一次抽查和测评结果,为年终考核奖惩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抓好限期整改。各乡镇党委把监控指标列入了重点监控范围,特别是显示为“黄灯”或“红灯”的,乡镇党委都要组织专门力量,在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及时、妥当地进行处理,把不良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搞好动态警示。“动态管理”机制的运行,对村班子实施了全天候、全方位的观察预测,一旦发生滑坡乃至致瘫苗头,即可通过监控系统迅速反馈到指挥系统,指挥系统经过综合分析,可随时决定对其实行具体的指导帮助,直至派出工作组实施整顿治理。它从体制上克服了以往信息不畅、指挥不灵、对农村党支部疏于监督、忽视指导,以至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难以迅速决策、果断处置的种种弊端,从而为及时快捷地做好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村班子的防治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巨野县田庄镇佃户屯村动态管理员吕厚稳同志了解到因村务公开不及时等问题,致使部分群众心情激愤,酝酿要到县里上访。他及时登陆系统录入了这一信息,并通过电话向镇管理站反映情况。县镇工作人员同时发现了红色警示信号。县委“动态管理”中心及时责成民政局牵头,抽调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深入到该村走访调查处理,了解到该村在拍卖本村废弃小学校舍时,没有召开群众会、党员会,交易过程不透明,所得数额没有公示,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工作组要求村“两委”公开村小学废弃校舍交易的全部细节和相关证据,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向群众道歉,很快事态平息。工作组为该村建立了制度规范,重新组建了民主理财小组,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受到群众好评。

三、构建联动机制,形成防范网络。

为把“三级联创”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菏泽市在“齐抓”与“共管”上动脑筋,在“真联”和“真创”上下功夫,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防范联动机制。一是建全完善上下联动机制。纵向层面,建立了由市、县、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及村党支部为主体的“组织抓、抓组织,书记抓、抓书记”上下联动机制。市县区乡镇村各级党组织层层签订了农村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市委书记抓县区委书记、县区委书记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抓村党支部书记,市、县、乡党委分管负责人靠上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落实。市县区委组织部通过电话、信函、座谈、走访、查阅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等方式,认真做好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工作,随时掌握各乡镇情况和工作成效。对经验性、典型性的动态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推广。乡镇党委把建立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及时进行专项处理等措施,真正做到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解决一个、巩固一个,消除了不良隐患。为推进机制的规范化运行,市县乡三级建立了村级班子信息数据库,推行了微机网络化管理,为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了真实、准确、快捷的情报。二是建全完善部门配合机制。横向层面,市县区乡镇建立了“部门抓、抓部门,领导抓、抓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把组织、纪检、信访、审计、土地、计生及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督促积极履职,并反馈在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求涉及哪个部门,就由哪个部门牵头解决,并负责到底,有效解决了一些部门抓党建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各有关部门结合处理来信来访等工作,认真做好了指标的监控和档案管理,及时向市县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提供相关信息。同时,还建立了首问责任制,认真做好了接访问题的处理及跟踪回访工作,充分发挥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使村级班子建设由原来组织部门自导自演的“小合奏”变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同频共振的“大合唱”,使过去县乡党委主演的“单弦乐”演变为各部门竞相参与的“交响曲”,真正实现了“齐抓共管”。三是健全完善高效速动机制。交叉层面,本着“精干、快捷、高效”的原则,根据整顿后进村班子的实际需要,市县乡分别组建了人员精干、富有经验、行动迅速的整顿后进村班子工作机构,形成了“随时发现、及时处理、尽快解决”的高效速动机制。对情况复杂、转化难度大的后进班子,由市县区直涉农部门抽调熟悉农村政策、经验丰富、长于协调、善于解决复杂矛盾的人员组建工作组,进行专门培训后,协助乡镇党委做好后进村班子整顿工作。对整顿工作难度小、易见效的后进班子,由乡镇党委负责组建工作组,驻村帮助整建班子、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共对216个村进行了集中整治。菏泽开发区佃户屯办事处孔庄行政村的村民董芳春、刘锦业因为荒地纠纷,发生矛盾至相互厮打,后经过法医鉴定互为轻微伤,双方家族人员又发生对峙,一起群殴械斗随时可能发生。紧急关口,该村的动态管理员迅速将情况登录“动态管理”系统,市、开发区及办事处发现警示后,开发区管理中心、办事处管理站立即责成土地、司法、公安、卫生等部门组织力量赶往事发现场进行调处,矛盾很快得到解决,“红色”警示消除。

四、严格考核奖惩,激发内在活力。

将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运行情况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内容,并作为评价班子、考察干部、检查工作、评先树优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大力表彰,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作风浮漂、敷衍了事的予以严肃批评。对因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扎实导致瘫痪班子数量增多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组织处理。明确规定,凡新增加1个瘫痪班子的,对乡镇党委书记通报批评;增加2个瘫痪班子的,乡镇党委年度实绩考核降低一个档次,党委书记写出书面检查,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取消评优资格;增加3个瘫痪班子的,乡镇党委年度实绩考核降低两个档次,县区委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对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组织调整。同时,把各乡镇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运行情况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内容,每半年进行一次初考,每年度进行一次终考。近年来,各县区委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15个乡镇党委进行了通报表扬,给予乡镇党委书记记一等功奖励;对5个未及时上报“动态管理”指标变化的乡镇党委,由县区委“动态管理”中心进行了记录备案;对2个造成不良影响的乡镇党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对乡镇党委书记做出了诫勉半年的组织处理。全市共有31个农村党支部,因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运行不良出现问题,被取消先进村党支部的评选资格。

实行村级班子“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了“排查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监控效果”的工作链条,有效地解决了“上对下管理粗放,下对上信息棚架,问题不暴露不清楚,矛盾不激化不重视,乱子不出现不反馈”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管党意识,压实了各级部门的党建责任,提升了村级班子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全市村级班子“动态管理”系统共发出“黄色”警示1867次,“红色”警示326次,治理软弱涣散村班子26个,排查涉及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征地拆迁、宗族矛盾、邻里团结、社会治安、村庄规划、计划生育、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作风、组织建设、农民负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2193件,已解决2011件。各级党组织还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吃水难、贷款难、务工难、增收难等突出问题。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都及时向群众作出了解释和说明,或者承诺解决时间,明确解决单位及负责人、承办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党组织共举办林木种植、花卉栽培、特色种养殖、微机、烹饪等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694场次、培训群众33.8万人次;为群众提供科技、市场营销等致富信息1.5万多条;协调资金贷款3649万元;修路366公里,修桥270座,修涵洞303座,修渠345公里,新建维修活动场所115个,资助困难学生1336名,新修建校舍553间,改水改厕7126户,帮助185个村解决了吃水难问题,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户1.9万多户。目前,全市“五好”村支部到达30%以上,经济发展型村支部到达70%以上,村风文明型村支部达到90%以上,和谐稳定型村支部达到99%以上;同时,还促进了村班子成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群众有话愿意找村干部说,有事愿意找村干部办。今年以来,全市516个村班子带领群众新上和创办了816多个致富项目,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南岳区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施动态管理预警体系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推进公务员管理科学化

建立动态领导权力制约机制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兖州健全“六项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动态管理110”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
《建立“动态管理110”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