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食品安全需要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

发布时间:2020-03-03 08:40: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食品安全需要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谐。当前,正值“两节”、“两会”来临之际,食品安全更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确保食品安全,我区近年来狠抓综合监管,把控源头关,强化联合执法,重点整治农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畜禽屠宰、药品经营、酒类流通管理等环节,把重点整治与专项整治、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建立相结合,食品安全事故大幅下降。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各种利益的博弈必将滋生更多的食品安全陷阱。2009年,全区的综合执法检查中,仍然查出部分假冒伪劣食品、“三无”过期食品、病死猪肉(含瘦肉精猪肉)等。如何有效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民生,笔者以为,应强化法律与道德层面的双重约束。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本前提。2009年6月1日颁发的食品安全法,是一部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重要法规。相关职能部门应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宣传,促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对照法律规定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充分考虑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源头食品和市场流通环节安全。

同时,职能部门还应先知先觉,加大投入,进行科学高效检测,严防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物质和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的污染,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法律的意义在于有效执行,对那些唯利是图、以身试法的生产经营者,要坚决依法打击,彻底改善群众的食品消费环境。只有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消费者共同努力,使法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食品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法律作为外在的“他律”制度约束,是自外而内,道德作为内在的“意志自律”是自内而外。因此,在强化法制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的同时,更应该在社会上倡导普遍的道德价值标准,加大教育督促力度,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生产加工销售有害食品不仅不能给自身带来利益,反之还会给自己经营的事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更会对社会和他人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当前,我区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推行“承诺制”就是一种有效的道德约束手段,应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切实引导和提升经营业主的综合素养。

作为食品安全法保障对象的广大消费者,应倡导理性消费。贪图便宜、跟风消费是食品安全的大敌。在日常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应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认真了解食品安全法,对照法律规定学习一些必要的、简便易行的食品安全检验办法,拒绝购买和食用不安全食品。这既根除了不安全食品的生存土壤,又很好地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一个国家要法制与德治结合才能和谐昌盛,推而广之,一项事业,一项工作的成败依然难离其理。有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食品安全才能得以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才将得到有效保障。

食品安全的道德与良心 食品安全的道德与良心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的事够大的了,难怪近期报导的福建省污染死鱼事件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和关注。人们关注的不单单是这一起死鱼事件,而是全民都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前些日子有一幅关于食品安全的漫画,画的是某菜市场摊位前挂满了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面、放心米……众多的标语,顾客看后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买什么放心了! 如今吃什么放心呢?可以说什么都放心,因为是经过了检验发了证才准入上架的,还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也可以说是吃什么都不放心,因为有些检验和管理人员就叫人不放心。还是养生专家说的好,“什么都吃,适可而止”。要活命就必须得吃,吃是为了活命,不能因为吃而丧命。还是百姓说的好,你不要老吃一样东西,每样东西都不要多吃,就是有害,只要不是剧毒,也不至于被毒死!

看来,老百姓不能不吃,但吃又担惊受怕,怎样才能放心呢?这要靠全社会做工作。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进行全民的道德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良心教育。从近年发生的几起最不安全的食品事件或有毒食品事件看,都是人为所致,是为谋利而有意为的,明知有害,却故意填加。如轰动一时又死灰复燃的三聚氰胺毒牛奶,叫老百姓人心惶惶的毒九菜、毒黄瓜、毒大米等等不都是明知有毒而又填加的吗?近期冒出来的地沟油、烤鸭油,不也是为谋利而不顾他人的性命吗?至于死鱼、死猪、死鸡等等上市场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做这些事的人,不是没有知识,也不是不知道人吃了有害,而是如百姓所说,是他的良心叫狗吃了,所以才做出伤天害理的缺德事。只有把这个德给他找回来,叫他有了德性,有了做人的良心,才能醒悟,不说立地成佛吧,也可以痛改前非呀!

管理者也有个道德问题。食品管理涉及多部门,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否真的按有关规定去行事呢?可能都会说:不一定。是的,总有人置法于不顾,明知食品有毒或不达标,却开了绿灯,让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上了餐桌。不言而喻,这个流程是有偿的,或说是有偿服务。这样的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已沦失,可以说也是丧尽天良,应该通过社会舆论呼唤良知,叫良心受到谴责,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

过去批判奸商和资本家是唯利是图、谋财害命,现在这些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的人们不也是为了利而谋财害命吗?过去有个道德法庭的相声,专门审阴沟里见不的人的丑恶事,现在是不是又该开庭了!

食品安全是道德问题?

据9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9月15日,最高法院等4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通知要求,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要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彻底剥夺犯罪分子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与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的职务犯罪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已经成为公众的最大“心病”。不久前,《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以72%的得票位居公众最担心的安全问题之首,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会经常因为吃的问题而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此次通知中,更是把食品安全提升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并为此再出“重拳”。

然而,食品安全的产业链很长,司法所维护的只是最后一道防线,而且往往是事后救济。严刑峻法,对违法犯罪固然有震慑作用,但也不能高估。三鹿奶粉事件中,两人被判死刑,掌门人田文华被判囚终身,一个如此知名的企业轰然倒地,教训不可谓不沉痛。但随后,同样在乳品行业,三聚氰胺魔影再现。执法的威慑力,跟法律的严厉程度不一定正相关,还要看其他两个方面,一是违法行为被揪出的几率是多大,二是能否对所有违法犯罪者一视同仁。

发现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能只靠人民群众用身体去检验,不能只靠司法的事后救济,这样经济、社会成本都太高。及时发现问题,只能靠逐步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可信赖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近期的金浩茶油事件等,暴露了监管部门在态度和标准上的双重缺陷。在食品安全方面,西方国家也曾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借鉴其先进经验,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不过,任何标准都有局限和滞后性,等到被监管发现,一般已酿成比较严重的后果。食品生产的产业链很长,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在食品中添加的,很多是不在现行标准中的非法添加物,比如三聚氰胺、吊白块、一滴香等化工品,压根就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因此,监管有很大难度。连权威的食品安全专家都认为,食品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一个道德问题”。

保障食品安全,缓解人们“吃的焦虑”,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严格的司法,需要完善的监管,也需要提高道德水平,建立起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本信任。因此,建设食品安全体系的过程,也是抵制道德溃败、重建社会的过程。

论道德评价与法律约束

媒体暗访要接受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

论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

法律与道德

猴子的故事与道德约束

道德与法律思考题

论道德与法律

法律与道德辩论

法律与道德论文

道德与法律终考答案

食品安全需要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
《食品安全需要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